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案设计《牛和鹅》
《牛和鹅》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读写“摸、甚、跪”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甚至、顽皮、故意”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4.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思想转变过程,感受金奎叔话中的深刻含义。-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牛和鹅的语句,概括牛和鹅分别给“我”留下的印象。1.1关于生字词教学-在认读生字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摸”字,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记忆字形,理解字义,用手触摸桌面等,感受“摸”这个动作。对于“甚”字,可以通过扩词的方式,如“甚至、甚好”等来加深理解。-在理解词语方面,以“顽皮”为例,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鹅顽皮的句子,“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通过对鹅这些行为的分析,让学生理解“顽皮”在这里不仅仅是调皮,更多的是一种嚣张、目中无人的感觉。1.2理解“我”的思想转变过程-这是课文的一条重要线索。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我”怕鹅和不怕鹅的相关语句。如“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这表现出“我”之前对鹅的惧怕。而在经历了金奎叔的事情之后,“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通过前后语句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深刻体会“我”的思想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我”与金奎叔的对话,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1.3体会描写方法-文中有很多生动的描写,以描写鹅的语句为例,“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里把鹅的步调比作京剧里净角出场,形象地写出了鹅的傲慢。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类似的描写,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并且让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描写方法进行小练笔,如描写一只猫的走路姿态。2.教学难点-理解金奎叔的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意义。金奎叔的话“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对待强者和弱者的态度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故事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类似经历,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悟。例如,在学校里可能存在一些恃强凌弱的现象,如何正确对待这种情况,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在导入环节,可以创设情境。比如播放一段鹅叫和牛叫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然后说说自己听到声音后的感受,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牛和鹅。这样能快速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在讲解“我”怕鹅的情节时,也可以通过情境营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让学生模拟“我”在路上遇到鹅时的场景,一个学生扮演“我”,其他学生扮演鹅,通过表演,让学生真切地体会“我”当时的害怕心理。2.问题引导法-在分析课文时,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在讲解金奎叔的话时,问学生“金奎叔为什么说让鹅这样看好了?”“金奎叔的话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问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概括?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还是从人物的角度?”引导学生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探究鹅的特点和“我”的思想转变原因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例如,一个小组负责找出描写鹅的语句并分析鹅的特点,另一个小组负责找出“我”的心理描写语句并分析“我”的思想转变原因。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鹅和牛的叫声音频,提问学生:“同学们,听到这两种声音,你们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你们觉得牛和鹅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初步印象。-教师简单介绍牛和鹅在人们心中通常的印象,如牛的憨厚老实,鹅的高傲等,然后引出课题《牛和鹅》。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对于容易读错的字,如“似的”的“似”在这里读“shì”,要重点强调。对于一些笔画较多的字,如“攀”,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帮助记忆。-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精读课文,体会情感与描写-分析牛和鹅给“我”的不同印象-让学生找出描写牛的语句,如“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牛有怎样的特点?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同样,找出描写鹅的语句,如前面提到的“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分析鹅的特点,鹅为什么会如此傲慢?-体会“我”的思想转变过程-让学生找出描写“我”怕鹅的语句,进行朗读,感受“我”的害怕情绪。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害怕某种事物的经历。-重点讲解金奎叔的出现对“我”的影响。分角色朗读“我”与金奎叔的对话,思考金奎叔的话有什么含义。-再找出描写“我”不怕鹅之后的语句,对比之前的描写,体会“我”的思想转变。-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如“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让学生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如“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鹅摔到了半空中。”通过这些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4.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回顾“我”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金奎叔的话的含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牛和鹅”这样的情况,自己是如何对待的。-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五、课堂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wánpí(顽皮)gùyì(故意)shènzhì(甚至)-qīfu(欺负)wēixiǎn(危险)pángdà(庞大)答案:顽皮、故意、甚至、欺负、危险、庞大。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顽皮-(调皮)故意-(有意)恐怖-(可怕)答案:调皮、有意、可怕。3.按要求改写句子。-鹅有什么可怕的!(改为陈述句)-答案:鹅没有什么可怕的。-金奎叔把鹅摔到了池塘里。(改为被字句)-答案:鹅被金奎叔摔到了池塘里。4.阅读理解。-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吃我了!”-(1)用“____”画出描写“我”害怕的句子。-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辣椒种植基地租赁与种植合作协议简约版
- 2025年度未签合同员工劳动仲裁处理及劳动法合规合同
- 2025年度矿泉水环保材料研发及代理销售合同
- 大班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化学锚栓施工方案
- 2025年度城管协管员专项工作项目合同模板4篇
- 智能节点自组织-深度研究
- 数字货币与经济影响-深度研究
- 古菌DNA水平转移研究-深度研究
- 娱乐用品品牌营销策略-深度研究
- 2025年春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 课件
- 电网调度基本知识课件
- 拉萨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保密法》培训课件
- 回收二手机免责协议书模板
- (正式版)JC∕T 60023-2024 石膏条板应用技术规程
- (权变)领导行为理论
-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卷
- 2024年智慧工地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8005.2-201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2部分:化学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