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设计_第1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设计_第2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设计_第3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设计_第4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1.1认识“择、宫”等10个生字,会写“乘、笼”等13个字,会写“名扬中外、都城”等16个词语。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1.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年代、作者、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上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1.4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清楚的方法。2.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2.1.1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相关段落。2.1.2深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体会其艺术价值。2.1.3借助课文的描写,想象画面内容,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2.2教学难点2.2.1理解作者如何围绕“名扬中外”这一中心意思,从多个方面进行介绍的写作方法,并能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2.2.2对于课文中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内容(如古代的行业、建筑风格等),如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并体会其价值。3.教学方法3.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幅画的魅力和丰富内容。3.2问题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关于画面内容的细节描写、作者的写作意图等。3.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一些复杂的问题,如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3.4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北宋时期的街市之中,更好地理解画面中的人物、场景等。4.教学过程4.1导入新课4.1.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艺术领域更是有着无数的瑰宝。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一幅特别的画,它可是名扬中外的哦。你们能猜猜是什么画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4.1.2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画面内容比较丰富且有趣的部分,如虹桥部分的热闹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描述画面中的人物、船只、桥梁等,初步感受画面的丰富性)4.1.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4.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和字典尝试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句话,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4.2.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卡片。4.2.2.1指名认读生字,重点指导“作”(多音字,在“作坊”中读zuō)、“乘”(翘舌音,读chéng)等生字的读音。4.2.2.2开火车读词语,如“名扬中外、都城、故宫、摊贩、官吏、形态各异、毛驴、一寸、风貌、惊扰”等词语,巩固读音并理解词义。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简单的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摊贩”,可以解释为在街边摆摊卖东西的小商贩。4.2.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清明上河图》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读完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梳理,如这幅画的作者、年代、画面内容、艺术价值等方面)4.3精读课文,深入探究4.3.1学习第1自然段4.3.1.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北宋、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关键信息)4.3.1.2教师补充介绍张择端和北宋时期的绘画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幅画诞生的时代背景。例如,介绍北宋时期商业繁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这为画家创作这样一幅反映市井生活的画卷提供了丰富的素材。4.3.1.3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对这幅画的崇敬和好奇之情。4.3.2学习第2自然段4.3.2.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怎样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的?(学生默读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从画面的规模和画中的人物这两个方面来介绍的)4.3.2.2教师提问:“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列举不同身份的人物,生动地展现了画中人物的多样性,也从侧面反映出这幅画内容的丰富)4.3.2.3让学生想象画面中的场景,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人物,你会在做什么?(创设情境,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画面中的热闹氛围)4.3.2.4指导朗读,读出画面内容的丰富和热闹。4.3.3学习第3自然段4.3.3.1自由读第3自然段,找出这一自然段描写的画面重点内容是什么?(学生自由读文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一自然段重点描写了街市上的热闹场景)4.3.3.2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街市部分的图片,让学生对照课文内容进行观察。例如,课文中描写“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对应的人物和场景,体会作者描写的准确性。4.3.3.3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把街市的热闹写清楚的?(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作者通过描写店铺招牌、不同的人物动作等方面把街市的热闹写清楚的)4.3.3.4师生互动: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热闹街市场景,与课文中的描写进行对比,感受古今街市的异同。4.3.3.5指导朗读,读出街市的热闹和活力。4.3.4学习第4自然段4.3.4.1齐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学生齐读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画中的桥北头的情景)4.3.4.2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描写桥北头情景的句子,如“桥北头的情景最有意思。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马笼头被一下子拽住了,这才没让马撞上那乘轿子。旁边两头运货的小毛驴正在下坡,脚下不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让学生找出其中描写人物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如“拽住”“连忙回过头来”等),体会这些词语对表现画面生动性的作用。4.3.4.3教师提问:这一自然段的描写与前面描写街市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自然段更侧重于描写一个具体的场景,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把这个场景写得生动有趣)4.3.4.4指导朗读,读出画面的生动有趣。4.3.5学习第5自然段4.3.5.1指名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如何总结《清明上河图》的价值的?(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关键词)4.3.5.2教师补充介绍《清明上河图》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如它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被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收藏和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等。4.3.5.3师生互动: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幅画价值的理解,以及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引导学生综合前面所学内容进行回答,如画面内容丰富、描写生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等)4.3.5.4指导朗读,读出对这幅画价值的赞叹之情。4.4总结全文,拓展延伸4.4.1总结:回顾全文,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作者、年代、画面内容包括人物、街市、桥北头的情景以及画的价值等),让学生再次体会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4.4.2拓展延伸4.4.2.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4.4.2.2布置作业:4.4.2.2.1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给家人介绍《清明上河图》。4.4.2.2.2收集其他中国古代名画的资料,制作一张简单的手抄报。5.课堂练习5.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1.1作(zuōzuò)坊里的工匠们正在作(zuōzuò)画。(答案:zuō、zuò)5.1.2他乘(chéngshèng)坐的那匹马很神勇,似有千乘(chéngshèng)之国的气势。(答案:chéng、shèng)5.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5.2.1名扬中外(闻名中外)5.2.2形态各异(姿态万千)5.3按要求改写句子。5.3.1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改为反问句)答案:这难道不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吗?5.3.2画上的人物形态各异。(扩写句子,至少扩写两处)答案:画上的人物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形态各异。6.教学反思6.1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清明上河图》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朗读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生字教学中,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多音字和易错字的读音;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通过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情境创设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