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设计_第1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设计_第2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设计_第3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设计_第4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手指》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手指》。-认识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窈窕”“堂皇”等。-了解课文以手指为描写对象,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的写作手法。1.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体会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2.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五根手指的特点及其作用。-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描写手指的方法,如拟人、排比等。-体会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以课本原文为例,在描写大拇指时,作者写道“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排比等手法,把大拇指的形状、特点以及它吃苦耐劳的性格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学生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分析,能更好地理解描写手指特点的方法。2.2教学难点-领悟课文蕴含的“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思路,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将抽象的道理与具体的描写手法相结合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是有一定难度的。3.教学过程3.1导入(3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伸出一只手)大家看,这是我们的手,我们每天都用它做很多事情。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用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的手都做过哪些事情呢?(学生闭眼思考)-好,时间到。谁能来说一说?(请几位同学回答,如写字、拿筷子、打球等)-那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我们的手指呢?它们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其实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手指的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手指的。3.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分钟)-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字典等工具自行解决读音问题。-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卡片,如“拇指、瘙痒、秽物、轧伤、纽扣、渺小、附庸、爱憎”等,指名学生认读,正音。-讲解一些较难理解的生字词的意思。例如“秽物”,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如垃圾、脏东西等就是秽物。-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课文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详细地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3.3精读课文,分析手指特点(25分钟)-大拇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大拇指的段落(第2自然段)。-让学生仔细阅读,思考大拇指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拇指形状矮胖、构造简单,但最肯吃苦。-分析作者描写大拇指的方法。-找出文中运用拟人、排比等手法的句子,如前面提到的描写大拇指在拉胡琴、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等方面作用的句子。-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大拇指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大拇指的特点)。-食指-按照同样的方法,学习描写食指的段落(第3自然段)。-学生自主探究食指的特点(工作复杂、机敏、敢于冒险等)。-分析描写食指的语句,如“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食指特点的写作方法。-中指-学习描写中指的段落(第4自然段)。-学生总结中指的特点(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曲线优美、养尊处优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来突出中指特点的,如将中指与其他手指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对比。-无名指和小指-学生自主阅读描写无名指和小指的段落(第5自然段)。-小组讨论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等)。-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3.4深入探究,领悟道理(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仅仅是在描写手指吗?如果不是,那还蕴含着什么道理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作者通过描写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就像我们的手一样,五根手指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团结的重要性。例如拔河比赛中,大家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获胜;班级大扫除时,同学们分工合作才能把教室打扫干净等。3.5品读课文,体会语言风格(10分钟)-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有趣、最幽默的句子。-指名学生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觉得有趣。-教师总结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把手指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等句子。-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风格,描写身体的其他部位,如眼睛、耳朵等。3.6课堂练习(15分钟)-例题1-看拼音写词语。-yǎotiǎo()xuánwō()tánghuáng()-答案:窈窕、旋涡、堂皇。-例题2-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yǎoyáo)窕。()-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bóbáo)弱也无过于他们了。()-答案:yǎo、bó。-例题3-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大拇指在五指中,(),但()。例如(),(),(),()。-答案:形状矮胖、构造简单、最肯吃苦、拉胡琴时扶住琴身、水喷出时抵住、血流出时按住、重物翻倒时扳住。-例题4-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身体的某个部位。-示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最是明亮。白天,他四处张望,将世间的美景尽收眼底;夜晚,他也不休息,警惕地守护着主人的安全。读书时,他全神贯注;看风景时,他充满好奇。虽然他有时也会疲劳,但总是坚守岗位。3.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习重点:手指的特点、描写方法以及课文蕴含的道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同时也要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3.8作业布置(5分钟)-书面作业-抄写生字词,每个三遍。-选择身体的一个部位,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小短文,不少于200字。-拓展作业-阅读丰子恺先生的其他作品,感受他的写作风格。4.教学方法4.1朗读法-在初读课文时,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在精读课文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手指特点的句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4.2讨论法-在分析手指特点、领悟课文道理以及体会语言风格等环节,都采用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例如在分析中指特点时,让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来突出其特点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3情境教学法-在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闭眼回忆手做过的事情,创设一种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