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阳漳墩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漳墩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漳墩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漳墩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漳墩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漳墩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右图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沿线路Ⅰ、Ⅱ、Ⅳ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D.暖温带草原23.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4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A.Ⅰ线路

B.Ⅱ线路

C.Ⅲ线路

D.Ⅳ线路24.乙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措施是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④退田还湿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22.B

23.B

24.B22.甲区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沿三条线路穿越该地均能看到温带落叶阔叶林。23.Ⅱ线路北部经过我国黄土高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南部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长夏无冬。24.乙区域为西北地区,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生态建设的合理措施是种草和自然恢复植被。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适宜植树造林。该地区湿地面积很小。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维持地表温度

②无线电通信中断

③潮汐现象

④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D3.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空间变化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发展的空间状态。其计算公式为:Xt=?(Mtixi)/?(Mti),Yt=(Mtiyi)/?(Mti)。其中X、Y分别表示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经、纬度;xi、yi分别表示各省区中心的经、纬度;Mi表示各省区的城镇化水平;t为年份。下图为1982—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移动示意。完成24~25题。24.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分布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A.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B.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状态C.人口总量增长的空间状态D.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25.影响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因素与灾害因素

B.国家政策与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与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参考答案:A

B4.某地质科考队前往内蒙古巴丹湖(39.2°N,101.6°E)考察,2018年1月7日到达时恰逢日落。考察发现:巴丹湖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图a),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地质历史时期,该湖所在地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图b)。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科考队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A.16:00

B.7:00

C.18:00

D.19:0010.与西湖相比,东湖A.盐度较低,水位较高

B.盐度较低,水位较低C.盐度较高,水位较高

D.盐度较高,水位较低11.根据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推断阶段Ⅰ、Ⅱ、Ⅲ的盛行风向分别是A.西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B.西南风;东南风;东北风C.东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D.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参考答案:9.C

10.A

11.D

9.1月7日科考队到达时恰逢日落,1月份是冬季,该地纬度约40°N,日落时间约17点。该地纬度是101°E,北京时间约为18:00,C对。其它时间差距较大,A、B、D错误。10.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与西湖相比,东湖位于沙丘的东南方向,是背风坡,风力弱,蒸发慢,盐度较低,水位较高,A对。西湖表面风力强,蒸发快,盐分积累多,所以盐度较高,水位较低,B、C、D错。11.根据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迎风坡一侧是缓坡,背风坡一侧是陡坡。阶段Ⅰ、Ⅱ、Ⅲ的盛行风向分别是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对。A、B、C错。点睛:1月份北半球是冬季,该地纬度约40°N,日落时间约17点。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只有从风力影响湖水蒸发的角度分析。沙丘形态迎风坡一侧是缓坡,背风坡一侧是陡坡。5.甲、乙图为某气象站绘制的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6月、12月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其中a、b分别代表方向不同的坡面。完成甲、乙两图中,a和b曲线温度的测量坡面分别位于武夷山山脊的A.西北面和东南面

B.东南面和西北面C.东北面和西南面

D.西南面和东北面参考答案:A6.一位去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错落有致……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乌布稻田的分布,有利于缓解A.水土流失

B.农业污染

C.土地沙化

D.耕地缺水4.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A.对流活动强烈

B.台风活动频繁C.冷暖气团交汇

D.东北信风控制5.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

B.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C.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

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参考答案:3.A

4.A

5.D【分析】该组试题以世界局部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降水成因、地质作用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试题涉及知识点跨度较大,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总体难度适中。【3题详解】该岛水系呈放射状,说明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且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因此易引发水土流失,稻田随山势修筑,有助于缓解水土流失,A正确。农业发展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等可能造成污染,B错误。该地气候湿润,不易出现土地沙化和土地缺水,C、D错误。【4题详解】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对流旺盛,易形成对流雨,A正确。该地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小,不易形成台风,B错误。纬度低,气温高,不易出现冷暖气流交汇,C错误。该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气压带风带南移时,该地可能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带受其控制,不会形成“毫无预兆的阵雨”,D错误。【5题详解】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热气最可能来源于地球内部,而不是地球外部,A、B、C错误。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处,地壳活跃,地球内部能量易向外释放,D正确。【点睛】水土流失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地形崎岖、土质疏松、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地区易发生水土流失,而人类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往往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因此分析一个区域水土流失成因时要综合考虑区域地形、土质、降水等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7.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与当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相关,而且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下图为美国部分地区2013~2015年森林火灾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一年中,图示区域森林火灾最易发的时间段是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15.在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过火木地水土流失程度A.夏季比冬季严重

B.内陆比沿海严重C.南部比北部严重

D.西坡比东坡严重参考答案:14.C

15.D14.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由于森林大火发生频率与当地降水的积极变化相关,图示森林大火发生地区多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比较容易引发森林大火。所以选C。【点晴】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降水强度较大、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8.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态势从2014年蔓延到了2015年并不断刷新近年新低。下表为巴西、俄罗斯、德国与法国2013年能源消费状况(单位:百万吨石油当量)。回答3~4题。

国家原油天然气原煤核能水电甲153.1371.993.739.140.5乙80.238.512.295.914.6丙112.175.481.222.14.6丁132.633.813.63.487.2

3.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A.德国、巴西、法国、俄罗斯

B.俄罗斯、法国、德国、巴西C.德国、巴西、俄罗斯、法国

D.俄罗斯、法国、巴西、德国4.下列关于油价下跌的影响,合理的是①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

②航空、物流业将受益③相关制造业成本下降

④利于各国节能减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3.B4.C【知识点】本题主要考察能源消费结构及石油价格调整的影响。解析:3题、巴西、俄罗斯、德国与法国四国中,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丰富,能源消费结构以天然气为主,法国常规能源短缺,能源消费结构以核电为主,巴西以水电所占比重大,德国为老牌工业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呈多元化发展。4题、油价的下跌有利于以石油及相关产品为动力的工业、交通等降低成本,对石油及产品的使用量就会有所增加,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节能减排;对于石油加工工业来说,成本降低了,但也降低了经济效益。【思路点拨】根据各国的优势能源可以推知各个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的调整对能源的需求量和消费量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9.右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23.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24.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参考答案:D

A10.图8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18.植树造林只所以能防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因为植

被能①涵养水源,减弱地表径流②防风固沙③增长降水④吸滞尘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B

A11.(十二)低山丘陵区综合开发是我国南方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5.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①扩大耕种面积

②增加农作物熟制

③防止水土流失

④提高土壤肥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26.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景观。发展立体农业的益处是①减轻低温寒潮影响

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③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④缓解农业劳力不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参考答案:

(十二)25.B

26.D12.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城图,读图完成33一34题。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最大高差至少有4000米

B、位于我国内陆干旱区,生态脆弱C、位于中温带,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D、河流以夏讯为主,有结冰期34、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能的是A、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B、甲地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C、乙地坡度更陡,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D、乙地降水量更集中,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参考答案:DA13.下列不属于海南岛开发和建设方向的是A.我国新兴的工业省份

B.热带高效农业基地C.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D.联系港澳台的枢纽参考答案:D14.2018年11月8日,图4所示区域发生严重山林火灾。据此完成7-9题.7.有关图中A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盛行西风影响明显,年降水量较大B.冬季受沿岸洋流影响,降水量较大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明显,年降水较少D.冬季盛行离岸风,降水量较小8.分析此次山林火灾发生的最可能原因是A.当地吹偏东风,空气湿度低B.大范围毁林开荒,生态破坏严重C.河流稀少,林木含水量低D.位于西风坡的背风坡,极端干旱9.此次山林火灾可能给当地造成的影响是A.灰烬导致土壤肥力增加,促进农业发展B.促进森林更新,有利于生态恢复C.降低植被覆盖率,泥石流形成的概率增加D.大量烟尘会随风扩散,形成酸雨参考答案:7.C

8.A

9.C

7.据图可知该地为北美西海岸某城市附近区域,读图可知年降雨量大约为300~400mm,A城市年降水较小,故A、B选项错误。冬季主要受西风带影响不是离岸风,故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8.据图中烟尘扩散路径可知,发生火灾时该地盛行东北风,偏东风从陆地吹来空气湿度较低,故A选项正确。B选项大范围毁林开荒,生态破坏严重不是导致山林火灾的原因。C选项河流稀少与林木含水量低无因果关系,山林火灾主要与气候有关,与林木含水量关系不大。D选项无法确定该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更无法确定该地极端干旱。9.山林火灾会导致该山区植被覆盖率降低,从而使泥石流形成的概率会增加,故C选项正确。短时间灰烬不会导致土壤肥力增加,而促进农业发展,A选项错误。森林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遭破坏,B选项错误。大量烟尘随风扩散会被稀释,烟尘中不会含有大量酸性物质,故不会形成酸雨,故D选项错误。15.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北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b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参考答案:A16.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图所示)。完成5-6题。5.该地的植被特点A.有滴水叶尖

B.为高草草原

C.植被稀疏

D.树木茂密矮小、叶面有腊质6.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其原因是A.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B.气候湿热,水汽多C.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D.沿岸有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参考答案:5.C

6.D【知识点】本题考查气候与植被。解析:5题,从图中信息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说明该地水缺乏;从位于南美大陆西岸,结合所学知识判定该地是沙漠景观,该地植被稀疏,C正确。6题,雾的形成与充足的水汽和降温有关。结合该地位于南美大陆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所以D正确。【思路点拨】有滴水叶尖是雨林特征;叶面有腊质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特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17.读图1“某区域某季节(冬或夏)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3题。图11.图示区域A.北部山区温差显著B.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C.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高D.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洋流2.图示季节,甲国A.正值多雨季节B.盛行东北季风C.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D.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较高3.图示海域A.洋流以风海流为主B.此季节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C.海水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域高D.表层海水温度比赤道附近海域高参考答案:1.A

2.B

3.A18.植物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生长较好。下图为某同学在我国西北某地旅游时所拍摄的一张相片。完成35—36题。35.(原创)拍摄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点附近36.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A.6:00

B.9:30

C.16:30

D.19:00参考答案:35.A

36.B解析:35题,植物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生长较好;根据我国西北地区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光是从南面照射过来,所以树木南面生长比较好,故而可知推测此时日影方向为西北方向,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因此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结合选择项可知,A正确。36题,由拍摄的相片可看出,影子是向西北倾斜,说明太阳位于东南,结合在我国夏季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冬季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可判断此时为冬季的早晨,C项和D项错误,冬季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于6时,A项错误;所以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B项9:30.【思路点拨】本题设计灵活,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较大。【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19.读地貌景观图(下图),回答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分别是A.流水推积,流水侵蚀

B.风力推积,风力侵蚀C.流水(化学)侵蚀,流水(机械)侵蚀

D.流水(机械)侵蚀,流水(化学)侵蚀参考答案:C20.下图为沿23°26′S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图中⑤地气候成因无关的是(

)A.地形 B.东南信风C.暖流 D.东北信风2.有关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⑤地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B.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④地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北部的平原地区D.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参考答案:1.D

2.B【分析】该题考查世界陆地及海洋的概况。【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⑤地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受地形影响,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沿岸暖流影响,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北信风位于北半球,与⑤地气候成因无关。故该题正确答案选D。【2题详解】据材料,①为澳大利亚中部,②为大分水岭东岸,③为南美洲中部的拉普拉塔平原,④为南美洲东部巴西高原一带,⑤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⑤地位于②地的正西方向,A错;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B对;④地所在国家为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南部的巴西高原地区,C错;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错。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2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参考答案: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22.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乙图),回答下面小题。3.甲图中P点的纬度,乙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A.60°、1月

B.30°、1月

C.60°、7月

D.30°、7月4.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该日南通日出—正午—日落,旗杆的影子朝向变化可能是A.东北—正北—西北

B.东南—正南—西南C.东北—正南—西北

D.西南—正北—东南5.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新西兰昼短夜长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长三角高温多雨参考答案:3.C

4.D

5.C3.根据所学内容,60°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所以60°纬线的自转线速度是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的一半,所以P点纬度是60°。右图中N点的公转线速度达一年中最低值,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时,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大约是7月初。所以C对。4.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即公转速度最慢,应该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间为7月初。7月初全球(除极昼极夜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时直射点以北地区太阳位于正南,直射点以南地区太阳位于正北。旗杆的影子与太阳方位相反,则该日南昌旗杆的影子朝向变化是:西南—正北—东南。故选D。5.结合前面分析,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北半球是冬季,印度盛行东北季风,A错。新西兰昼长夜短,B错。松花江畔银装素裹,C对。长三角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D错。故答案选C。23.读2011年我国冬小麦开始收获期分布示意图,回答22~23题。22.山东省麦收时间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的正确组合是A.由南向北——温度

B.由东向西——降水C.由西向东——温度

D.由西南向东北——降水23.目前,山东省已基本建成了“数字山东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实现了“一张图看山东”的梦想。“数字山东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采用的“3S”技术是A.互联网技术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参考答案:C

C24.读下图“某区域某季节(冬或夏)等温线分布图”,回答图示海域

A.表层海水温度比赤道附近海域高

B.海水盐度比同纬度其它海拔高C.洋流以风海流为主

D.此季节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参考答案:C25.下图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其中弧MJK为晨昏线的部分,此时,我国漠河(约122°E)地区黑夜降临.据此回答39--40题。39.有关图中的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O点为北极点

B.O点为南极点C.弧线MJ可能是昏线

D.弧线JK可能是晨线40.甲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A.6时

B.6时12分

C.18时

D.18时12分参考答案:B

D26.下图为某地区岩层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④③②①⑥⑤

B.④③②①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

D.⑤⑥④③②①14.⑤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可能形成A.花岗岩

B.片麻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参考答案:13.A

14.B13.按岩石形成年龄判断,越古老的岩石形成的年代越早。在具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老岩在下,新岩在上。按岩浆活动状况判断,如果岩浆侵入某一岩层,则被侵入的岩层形成早于该岩浆岩。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根据四个岩层的分布判断它们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C错。按岩浆活动状况判断,如果岩浆侵入某一岩层,则被侵入的岩层形成早于该岩浆岩,所以岩浆岩比沉积岩新,D错。图中的⑤⑥为岩浆岩,但是现在看到的是⑤覆盖了⑥的岩层,所以是⑥先形成的,⑤是后形成的,B错,据此分析选A。14.根据材料,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⑤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受高温、高压作用容易形成变质岩。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成,⑤与⑥为花岗岩,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据此选B。二、判断题(共10分)27.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回答问题。(10分)53.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54.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5分)55.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参考答案:53.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分)54.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3分)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2分)55.森林火灾;遥感技术。(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江门等9市组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美国旧金山湾和日本东京湾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略图。材料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材料三:图示区域河网纵横,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珠江口是我国赤潮频发的海域之一,赤潮实质是水体富营养化。(1)说明图示区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4分)(2)简析珠江口水域赤潮频发的人为原因。(3分)(3)从集聚角度,分析粤东、粤北和粤西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给企业带来的影响。(4分)(4)为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从加强区域联系和发展的角度,说出需要采取的措施。(4分)参考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雨季长,)河流水量大且汛期长;三角洲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支流众多,河网密集,通航路程长;江宽水深,出海口多,便于江海联运;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任答4点,得4分)(2)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大,严重污染了养殖海域;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任答3点,共3分)(3)有利: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任答3点,共3分)不利: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任答1点,共1分)(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升区域的国际知名度。(任答4点,言之有理皆得分,共4分)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珠江流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条件、地形、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等角度分析,重点关注通航条件、通航里程、通航时间和江海联运等方面因果关系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从人为的角度分析赤潮多发的原因。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放、海洋开发和海水养殖等方面,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也是诱发因素之一。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集群效应对企业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从有利影响的角度分析,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从不利影响的角度分析,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4)题,城市群建设可从产业分工和协作、政策、城市化、城市环境等角度分析。所以,打造国际级城市群,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升国际知名度等。

29.为发展旅游业,某地政府在9月20日至24日隆重推出“双龙戏珠”节,该地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候,可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奇观.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1—32题:31.该山脉的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32.下列时段,还可以观赏到“双龙戏珠”的是(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立秋前后参考答案:C

A三、综合题(共38分)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地区有三大台地,原为草原,上世纪60年代开始荒漠化,现流动沙丘广布,对龙羊峡水库等产生了不利影响。2012年,在塔拉滩荒漠化草场地区规划建设太阳能发电园,占地达609.6平方千米,至2017年已建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光伏产业园,并将太阳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图1示意塔拉滩的位置,图2为光伏板景观图。图1图2(1)在工程设计中,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光伏板的桩基高矮不一。说明该设计的合理性。(4分)(2)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判断该地光伏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参考答案:(1)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生态脆弱,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给植被恢复提供空间,并可减少植被恢复后对发电的影响;(2分)该地地表有一定起伏,桩基高矮不一的设计,避免了大面积平整土地,有利于地面原有植被的生长。(2分)__(2)春季。(2分)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2分)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2分)__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山参和园参两种类型。山参是野生植物,喜欢生长在窝风向阳、缓坡、以乔木为主体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下,生长周期长达70~150年,数量稀少,参价昂贵;园参由人工在缓坡采伐地进行密集种植,生长周期一般5~6年,单产量大,参价较低。无论山参或园参,对地力的消耗都很大,一般在同一块参地不能连续生长两茬。随着气候变迁,人类开发,山参资源不断枯竭。长白山因是清代皇室的“龙脉”,清政府严令封山,从而成为我国现今仅存的山参资源分布区。材料二

地处长白山中部的抚松县,种植人参已有300余年历史。该县传统种植园参,近年来在尝试种植“林下参”。即在天然林下直播参种,让其自然生长,虽生长周期长、单产量小且不稳定,但参价较高,生长期在30年以上的被视为山参。目前,该县还加大了对人参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力度,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人参产业链,并在万良镇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人参贸易市场,被誉为“人参之乡”。材料三

我国在殷商以后山参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图5)和吉林省抚松县城镇与交通分布图(图6)。(1)根据材料一和图5.描述我国殷商以后山参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并推测其原因。(2)试分析抚松县发展人参产业的优势条件。(3)你是否赞同抚松县以“林下栽参”取代“伐林栽参”?请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特点:山参资源分布区由华北向东北扩展;分布范围缩小。成因:因气候变迁,华北山参生长环境退化,而东北山参生长条件更适宜;殷商以后,华北开发较早,(森林)植被破坏严重,而东北开发较晚,植被茂密;华北人口激增,过度采挖山参,而东北在清朝政府禁令影响下,山参保护较好。(按华北或东北答题均可,答对3点给6分)(2)适合人参生长的自然条件优越,人参质优量大;种参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水平高;靠近全国最大的人参贸易市场,销售市场广阔;国道、铁路经过,交通便利。(3)赞同。与“伐林栽参”相比:林下参天然生长,生产成本较低;质优价高,经济效益较好;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小,生态环境效益较好。不赞同。与“林下栽参”相比:“伐林栽参”可以集约(规模)经营,获得规模效益;生产周期较短,人参产量大而且较稳定;增加就业机会。【知识点】本题考查我国山参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农业区位、种植方式评价。解析:(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殷商以后山参资源空间分布区由华北向东北扩展,分布范围缩小。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结果。殷商以后,华北开发较早,(森林)植被破坏严重,而东北开发较晚,植被茂密;同时华北人口激增,过度采挖山参,而东北在清朝政府禁令影响下,山参保护较好。(2)题,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来分析,本题要注意结合题目信息来回答,而不是直接套用农业区位分析的模板。(3)题,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以选择任意一种观点,或者赞同,或者不赞同。赞同的观点主要考虑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赞同的观点主要考虑其规模问题,影响经济效益。但无论哪一种观点,要保持观点与论证的一致性。【思路点拨】本题对图文信息的解读要求较高,回答问题时候要注意模板与题目信息的衔接,本题难度中等。补充: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首先判读出是什么气候类型,再重点回答其:光照、热量、降水及其组合状况、日较差大小、灾害性天气地形:先判读出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及所占比重,然后分析对农业的影响。如果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则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发展耕作业。如果地形为山地丘陵,则坡陡、地块面积小、易产生水土流失、海拔高热量不足,不利于种植业;但利于发展立体农业。土壤:先判读出土壤类型(黑土、红壤),再分析对农业的影响。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广人稀水源:临近河湖,灌溉便利;或有冰雪融水灌溉,利于农业。水资源短缺不利种植业生物:种类、分布、数量(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及其距离:(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城市较多或工矿业发达,市场广阔;接近消费市场;消费水平和习惯等(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公路、铁路、河流等交通线,或内河、海洋、航空运输发达,(水陆)交通便利;联系市场方便(对商品农业影响大)劳动力:数量、素质、价格。如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成本低廉科技:生产技术落后或农业科技发达(体现在:培育良种的技术;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土壤改良技术、机械化水平等;以及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政策:国家政策支持(价格的调节、政策性补贴、资金的投入等)工业的协作: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提供化肥、农药发展历史及基础: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原有生产条件(有农田水利建设、灌溉系统),农业基础好地价、产值、规模:对城郊农业、商品农业影响大生活习惯和宗教(3)农业区位条件的提取农业区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科技等,但命题者常将这些因素以各种形式隐含在试题中,文字、数据、表格、图形是区位试题的常见表示方式,解题时要求我们根据设问逐一提取。⑴自然条件的提取:可通过经纬线、海陆位置、等高线、山体朝向、坡度陡缓、景观特征提取相关的气候、河流水源、地形、土壤等条件。⑵社会经济条件的提取:从所处国家或地区,以及说明性文字、注记中,了解到市场、政策、劳动力状况;还可通过符号注记,了解市场距离、交通运输条件;从距离城市的远近了解地价,从给定的产业了解成本、产值和产品状况。(4)不利自然条件的归纳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要相互协调、且持续稳定才能满足动植物正常生长。因而农业生产各个阶段,明显的不协调的“短板”因素如降水少、低温、日照不足、灌溉水源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