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湘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2023湘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2023湘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2023湘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2023湘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春节到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寻所体验到“春节”的并结合自

己所阅历过的“春节”,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绘画。

2、技能目标:描述过春节的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觉

身边事物,并能从色调、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学习。。

3、情感目标: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过春节的气

氛以此来培育学生酷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奇异生活的酷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奇异生活的宠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

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快乐的心情和对他人的奇

异祝愿

教学难点:

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诞生动好玩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

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前,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曲子,思索你听过这首曲子

没有?在哪里听过的?

生:倾听歌曲《春节序曲》。

师:同学们听过之后,想到没有你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吗?小组

探讨探讨。

生:小组探讨过程。

发表探讨结果:在过年的文艺晚会上经常听到。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厉害,听出了这首曲子,这苜曲子的名字叫

《春节序曲》,那么今日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这《春节序曲》来《过春

节》,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二、探究新知

师:首年老师可要发问了,每年的什么时候是“春节”?

【学生活动】学生依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探讨。

师:老师总结。农历正月初一。除夕之夜是农历12月30日。

师:老师要问问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生:吃年饭、放鞭炮、看春节晚会、压岁钱、互送贺卡等。

师:看来同学们都宠爱过春节,那么老师给同学们今日带夹了一

些过年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欣赏过图片,那么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了,你们知道什么时

候过春节吗?知道春节指的是我国农历什么时候吗?

生:小组之间探讨。得出结论:农历正月初一。

师:那么除夕之夜呢?

生:农历12月30日。(也就是小年)

师:今日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小挚友,我们来看看他今日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精彩表演,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调动学生的心情)

师:把你看到的登记来,看谁看的最细致。(提出要求)

师:在刚才的小动画里你都看到了主要介绍出了春节的哪些活

动?

生:扫除、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年画、爆竹。

【老师活动】老师播放课件(出示课件里主要介绍的几项活动项

目)。

师:除此之外,你在小动画里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花灯笼,吃团聚坂、看春晚节目、舞龙舞狮、逛庙会等等。

【老师活动】老师播放课件(指出在课件中出示的画面,让学生

更深刻理解)。

师:既然学生看到了这么多得画面,那你们想不想用手中的画笔

把自己对春节最宠爱的一项活动给描绘出来呢?

【学生活动】学生绘画过程。

三、展示学生作品

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过春节的时间。

生:我学会了春节都有什么习俗。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真会用自己的眼镜擅长去视察四周的事物,

真是细心极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用眼镜去“看”,更要

学会用心去“体会”,用心去“看

其次课:变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相

识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更表现手法。

2、能擅长视察与发觉,提升视察与思维的品质,发觉想象与特性

化创建的实力。

3、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建的学习习惯与生活看法,抒

发酷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透过变形现象,找寻变形的规律与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事物整体外形变更的关注,创建独特的新形象。

教具准备

课件、凸面镜、不锈钢勺子。画好变形后脸部线条的作业纸、

相框。

学具准备

彩色作业纸、2B铅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长:沟通沟通

师:孩子们,能和你们一起上课,心里特殊兴奋!真想恒久记住

你们,你们想恒久记住老师吗?

生:想!

师:好!现在,我细致地视察你们,你们细致地视察我,我们彼

此恒久地记住对方。(师走下讲台,摸学生,并说出多个学生的特点:

你的眼睛真大!你的小鼻梁真高!你的眉毛真浓!……)

师:记住你们的特点,我也就恒久地记住你们了,你们记住老师

了吗?谁能说出老师的特点?

不同的学生依据自己的视察说出老师的多个特征。师刚好进行评

价:你看得真细致!一下子就抓住了主要特征!……

师(总结):孩子们,通过视察,我们相识了彼此;通过视察,我

们相识了世界,增长了学问。由此可见,视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实

力,同学们都要留意培育自己用心视察的实力。

今日我们的学习就与视察密不行分。好,上课!

(二)课堂探究

1、猜图激趣,视察发觉,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一幅图片(苏州千灯镇水中倒影图片)

师:先请同学们用心视察,你们有什么发觉?

生:是房子在水中的倒影。

师:当房子倒映在水中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更?

生:房子变得弯曲了。

4:房子变得模糊了0

(2)课件出示教材其次幅图片(玻璃幕墙里建筑物的变形图)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这又会是倒映在哪里的图像呢?

生:是映在玻璃上的。

生:是在窗子上的。

师:孩子们,这不是玻璃。当我们透过窗子看窗外的景物时,它

有变更吗?没有!这是玻璃幕墙。在玻璃幕墙上,每一块玻璃都有确

定的倾斜度,所以,景物倒映在上面时,会发生确定的变更。其实,

只要你用心视察,你会发觉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变形的现象。

2、自主学习,视察现象。

课件出示:我思索,我欢乐: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变形

现象?

生:哈哈镜前人的形象发生了变更。

生:汽车后视镜里人的形象发生了变更。

生:透过盛水的杯子,发觉杯子里的筷子像折断了一样。

生:透过鱼缸望见鱼好像变大了。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变形现象。

师总结导出课题:是呀!这些变更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元处不

在,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更,我们的生活才平添了几分魅力。同时,

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想象和创建的启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大胆地进行创建,体会变更的魅力。

板书课题:变更的魅力

3、合作探究,感受变形带来的趣味,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

利用凸面镜和不锈钢勺子做游戏,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利用

已知的变形方法,进行创作尝试。

师:先和同学们做个小游戏,轻轻地拿起你面前的小袋子,从里

面拿出我们的教具。师拿出凸面镜,请小组内的同学看看镜子里你的

脸变了吗?变成什么样子了?

生:脸变得鼓起来了。

生:眼睛和嘴巴变大了。

师:大家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是凸面镜,我们的哈哈镜就是照

这个原理制作的。

师:举起你面前的凸面镜或者小勺子,举得稍高一些,和头平齐,

把它从远处慢慢地往前拉近,看看你的脸型和五官分别有什么变更?

4:脸变长了0

生:鼻子、嘴巴变得特殊大。

生:鼻子、嘴巴都变长了。

生回答的同时,师在实物投影仪下板画。让同学们评价视察到的

和老师画的是否一样。让学生感受作业纸内人物的大小及构图和线条

的运用。

师:请同学们拿起笔,在白色的作业纸上,添画上你变形后的眼

睛、嘴巴和鼻子。

4、精讲点拨,评价反馈。

师:选择画的效果好的同学的作品,让孩子说一下自己抓住哪些

特点来画的。

生:我的眼睛变得特殊大,所以,我突出了这个特点。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变更时我们要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夺张。

师:对,变形时,我们就是要抓住人物脸上或者是体型上最突出

的那一点,进行夸张。(完成板书)

5、巩固训练:提出作业要求,完成作业。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些表现方法,抓住你好挚友最别出心裁的地

方,完成今日的作业。

作业要求:视察小组内好挚友的脸,痛获他的特征,用变形的方

法画出他的脸。

6、展示作业,多元评价。

学生完成作业后,贴在黑板上预先制昨好的相框内,效果很好,

评价时抓住以下两点:先让学生猜猜画的是谁?从哪儿看出来的?

让被画的同学提看法,做哪些改正会更好。

7、老师小结,拓展延长。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点、线、面的组织来处理黑、白、灰的变更效果,画一幅

自己宠爱的黑白画

2.了解黑白画的构成方式。

教学重点:运用点、线、面的组织来处理黑、白、灰的变更效果,

画一幅自己宠爱的黑白画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疏密组织的技巧,处理黑、白、灰的

变更效果。

学具: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感受黑白画

1.猜谜导入:(谜底:螃蟹)

2.了解螃蟹的形态、特点,激发爱好。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美术作

品中的螃蟹,重点欣赏装饰画螃蟹,感受其美感。

3.导出课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黑白画的色调只有黑、白、灰的

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运用了变更丰富的点、线、面来组织的,所以

看上去显得那么丰富。你们知道这种独特的黑白色调的画叫什么名字

吗板书课题。

二、了解黑白画

1.出示范画:请大家细致视察,选择你感爱好的花纹,找出画面

当中黑、白、灰的变更方法。

2.得出结论:点、线、面的疏密变更、排列搭配,形成画面不同

的黑白灰效果。

三、探究黑白画

1.探究黑、白、灰的效果:黑、白、灰是黑白画的三大要素,黑、

第三课春天来了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调,培育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酷爱之

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激励学生选择自己宠爱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

的色调。

3.提高学生对色调的感受、识别和表现实力。

二、教材分析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

艳的朝气蓬勃的季节。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美术课应贴

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找寻春天,感受、视

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大胆表现春天的色调。在亲近

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驾驭视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视察的实力和

对色调的感受、记忆和表现实力。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

然的酷爱之情,引导学生发觉春天的色调变更,有意地选择色调和搭

配颜色,用明丽、丰富的色调表现春天的美丽Q

教材展示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春天的绘画方式,如中国画、油画、

水粉画、油画棒画、水彩笔画、彩纸剪贴等,以启发学生接受更多的

表现方式,尽情地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调。

本节课可以与第2、第3、第4课组合成一个单元,从“造型•表

现“逐步演化到“设计•应用“,从各个角度、用各种表现方式和手

段来表现春天,各课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老师在教学时要留意它们之

间的联系与区分,做好相互间的承接。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春天色调的视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调倾向。

四、课前准备

(学生)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老师)各种季节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状况,安定学生心情。

2.揭题。

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课题:《春天来啦》。

3.引导思索。

(1)你宠爱春天吗?为什么?

(2)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更?(天空、空气、水、花草树

木...)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让学生了解桃花、绿

柳、油菜花、燕子等是春天的象征。

(4)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身导学生看书探讨补充。

(5)展示老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

天的美和色调。

4.引导探究。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调?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调,接着针对书上的色调组合,进行

小组探讨。

(2)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调有什么

不同C

(3)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用了哪些不同的材料、

不同的表现方法。

5.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宠爱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6.学生作业,老师巡察辅导。

辅导要点:(1)色调整体倾向;(2)表现方法。

7.作业展示,评议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

(2)让学生评议,老师小结。

8.延长部分。

(1)提问:你还能换种方法表现春天吗?

(2)请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春天美景。

第四课我爱校内

教学目标:

1.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培育学生的方位意识。

3.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调进行写生的实力

4.培育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育学生的方位意识。

难点: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调进行写生的实力

教学准备:各种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留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学问

1.老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竞赛,假

如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方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

馆呢?

2.学生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校内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学问:

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三、分组考察、探讨,用基本形画校内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蛆考察校内c依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探讨

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内,绽开小组探讨。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

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老师反馈指导。

四、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内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

(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留意适当表现

门窗、楼梯、人物等微小环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内示意图,留意用

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学生起先画

五、欣赏学生作业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2.学生自由沟通课堂收获。

其次课时

一、看相片,说故事

1.多媒体出示一组校内的相片。

2.学生欣赏。

3.学生回忆并且说说在校内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二、指导学生取景构图

1.多媒体出示校内相片和依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依据相片

原貌描绘,表现出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

对四周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2.学生对比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选择一处小景

为主体,对周围环境适当取舍,避开构图的散与乱。

三、学习线描、色调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L多媒体出示一幢建筑的线描写生作业,引导学生线描时不要过

多地陷入微小环节C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指导学生把握画面大的色调;色调的

深浅变更;注意前后景物色调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四、教学评价与延长

1.展不作品。

2.沟通感想.相互评价。

3.多媒体欣赏线描淡彩建筑设计效果图。

第五课蔬果的联想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学习简洁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育细致、敏锐的视察实力和奇异、独特的想像实

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实力。

情感、看法及价值观:增加对自然和生活的酷爱。

教学重点:学习简洁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简洁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蔬菜、瓜果、雕刻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演绎,激发爱好

1.老师演示课件:“池塘里的小青蛙”。

2.学生欣赏、感受由蔬果引发联想而带来的奇异世界。

二、深化感知,奇异联想

1.提出思索:你认为南瓜变青蛙妙不妙、?为什么?

2.学生自由探讨,老师倾听、参与探讨。

3.沟通探讨结果,老师板书:

联想

形体(圆鼓鼓)

南瓜色调(黄绿色)青蛙

纹理(黄绿相间的条状花纹)

4.视察自己带的蔬果和教材第14页小训练中的白萝卜,分组绽

开联想,然后集体沟通一下想法。

三、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老师指导一名学生依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

切、割或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

2.老师提示学生正确运用垫板和刀具,留意平安°

3.要求学生自学教材,阅读说明文字,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

法:镂、刻、组合、插接等。

四、赏析作品,创建表现

1.作品赏析。

2.分组自由创作。

五、教学评价与延长

1.自由欣赏,自由沟通。

2.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3.老师拍摄作品。

4.欣赏石玩作品。

第六课花团锦簇

教学目标:

L了解关于花艺的常识和习俗,并能运用于生活中去。

2.驾驭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宠爱的花。

4.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傲慢感。

教学重、难点:

1.娴熟驾驭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2.养成细心、耐性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等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

1.欣赏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创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

2.师生沟通花艺的基本学问以及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许久。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艺花等。

4.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课件展示鲜

花店的视频或图片,课件展示各种下花、绢花、塑料花、纸花等图片

二、方法探究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逐枝欣赏,

并设疑:这么多种不同的纸花,我们得学多少种制作纸花的方法啊?

2.学生翻阅教材,发觉教材中只介绍了一种制作方法。师:原

来这么多种纸花都是用叠绕纸花这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同学们

也来试试吧G

3.学生自学,每人试做一朵叠绕纸花。

4.收集学生做的几枝纸花,探究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5.老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6.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缘由。

(1)小游戏:板画几种花瓣的形态,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想

哪种花瓣可以做出哪种花形。

(2)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态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

多,一个褶子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分。

(3)老师小结:花瓣的形态、叠绕的程度等是影响花朵形态的因素。

展示一瓶纸花实物课件展示或板画与实物结合展示课件或纸花实物

展示

三、创建表现

1.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探讨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细致视察鲜

花原型,如花朵绽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态,思索怎

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2.提出作业要求: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

作出的花形最多。

3.学生制作,老师巡察指导。课件展示各种鲜花的造型

四、展评沟通

1.老师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新花形的同学上台传授阅历。

3.请学生保留制作好的纸花,支配下节课的事宜。

其次课时

一、欣赏提高

1.欣赏花卉包装作品的图片,渲染温馨气氛。2.师生共同分析、

归纳包装纸花的方法和种类。

(1)包装材料:彩纸、纸盒、瓶子、花篮等。

(2)包装的花枝数量:几枝、多枝。

(3)礼物类型:花是包装主体,花是礼物上的附属装饰。

(4)其他。课件展示花卉包装图片

二、沟通探讨

1.分组探讨送花方案:做纸花想送给谁?送什么花,送几朵,怎么

包装纸花?

2.分组探讨:实行合作还是单独制作的作业形式?

3.师生沟通制作支配。板书或课件展示送花方案

三、创建表现

1.依据支配制作纸花。

2.自主或合作包装纸花。

四、欣赏评述

1.学生下位欣赏各小组作品,绽开互评和自评。

2.激励学生下课后把花送给自己想送的人。

第七课剪纸故事

教材分析:

《剪纸故事》这节课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

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外形再剪出

人物外形,用刀刻出人物微小环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经纪合粘

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

教学目标:

了解剪纸文化,培育学生酷爱生活的情感、驾驭剪、刻人物的基

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实力。

教学重点:驾驭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刻剪人物的外形和微小环节。

学具准备:

红纸、剪刀、刻刀、胶水、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L同学们,你们宠爱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殊的故事。听

完请想想,它特殊在什么地方?

2.老师口述:我和妹妹去“草地喂松鼠的故事”。(贴画)

3.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剪纸的故事”板书。

4.剪纸的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呢?

5.指名学生回答。

6.剪纸是我国民间的装饰艺术,它主要是用剪刀剪和刻刀刻统称

剪纸。

二、故事沟通

1.在你身上或你身边曾经发生过好玩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沟通,再由蛆长用3、5句话写下来g

三、老师示范剪刻步骤

L先在纸上画人物的外形,然后剪出人物的外形。

2.剪出人物的微小环节,衣纹。

3.组合粘贴。

4.添加背景或道具。

四、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1.老师贴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

2.打开课本16页欣赏学生的作品。

五、学生合作完成剪纸故事

1.学生制作,老师巡察指导。

2.作品展评。

3.今日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4.小结: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觉受

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酷爱生活的有心人。

反思:这节课是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让

学生把剪出的人物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让学生在学习活

动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剪纸的形式。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

事情。通过对剪纸这种独特的形式学习来和民族艺术更为贴近。但在

巡察教学中发觉学生不敢动手剪,有的剪了人物的外形,不会剪人物

的微小环节,学生平常对剪纸接触少,动手实力差。

第八课静物一家

教学目标:

1.能细致视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相识立体形的轮廓特

征。

2.抓住物体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的画立体形,

3.能具体细致的描画教材中所供应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4.乐于视察四周的事物,能用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细致视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相识立体形

的轮廓特征。

教学难点:能具体细致的描画教材中所供应的对象,用线流畅,

表现生动。

用具准备:绘画铅笔、白纸或速写本、课本、选择2〜3件日常生

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L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静物一家教案: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

在小组的桌上。沟通、感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呈现课题

2.共享、沟通、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

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宠爱它呢?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

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

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奇异时间,这些物品

就是静物。

4.找寻生活中的静物,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5.静物分类游戏“静物找挚友”(情境设置思索感悟)

二、自主探究认知体会

L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学生分析探讨。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支配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

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

更加生动、美观。

4.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确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

进行组合摆放,老师引导学生适当留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

关系。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索相关的主题名称。

三、作品赏析

L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

表达的情意。

2.欣赏学生的作品。

四、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

留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五、沟通评价

1.小组内沟通: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嘴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

的角度沟通。

2.小组间的沟通: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沟通。

3.老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六、课后延长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尝活动中的另一番

情趣C

第九课妙笔生花

教学目标:1、学习和驾驭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爱好。2、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握笃墨的

浓淡变更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3、使学生感受并初步了解中

国画的形式美,培育学生对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驾驭中国画的技巧教学准备毛笔、墨水、图片

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1、欣赏卡通毛笔动画

2、思索:用什么工具画的,这种画称为什么画?

3.小结:毛笔、颜料、墨、宣纸等为中国画的工具。

4、板书课题

(二)、尝试感受1、学生用毛笔蘸墨在生宣纸上尝试练笔(点与

线的组合)2、思索:画出来的画有什么特点?3、小结:纸能渗透、

墨有浓淡的特点。

(三)、欣赏比较:

1、欣赏范作。

2、思索:自己的作品与范作有什么不同。

3、小结:范作:(1)线条有粗细、长短、浓淡的变更。(2)

点有大小、浓淡的变更。(3)画有虚实的变更。

4、这种变更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四)、新授

1、老师示范四幅小作品,学生视察,思索这四幅小图的区分在哪

里?

2、小结:①用笔调淡墨后,在笨锋上蘸浓墨完成:②用笃调墨

后,在笔锋上蘸较浓的颜色一笔完成;③先用墨画,再用色染;④先

用笔画,再用墨点。

3、学生尝试练笔。

(五)、拓展思维1、学生欣赏教材上的中国画、花卉图片。2、

学生谈构想3、请学生上来随意创作。4、师生点评。

(六)、学生创作(七)、沟通赏析

第十课中国龙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设计

1.学问与技能:

A.能表现龙的形态特征,并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2.过程与方法

A.在探究中学习中国龙在中国文化的广泛应用。

B.在小组合作中用线条表现龙的动态与花纹。

3.情感、看法、价值观:

A.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B.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发生爱好。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中国龙的文化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2.能运用线条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三教学难点

能表现具体的龙的形态特征。

四作业要求

L基本要求:

小组合作绘画图案

2.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有细致纹样的龙图案

3.特性探究:

小组合作绘画有整体美的龙图案

五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今日,老师带同学们到北京北海公园参观巡游”

欣赏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全景环视照片。

2、揭示课题一一中国龙

*“中国的古代建筑和古代文化都用龙作装饰,为什么中国人民

这么重视龙?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学习“中国龙”英语单词---Chinesedragon

二、新授

1“同学们经过课前对龙的资料搜集,你知道龙在世界上原委存在

吗?“(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建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

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

孙。)

2、想一想,龙原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建出它的样子来的?

(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探讨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

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小组探讨:你听过有关龙的故事吗?你了解龙的文化吗?

5、龙文化的广泛运用。

欣赏:。、邮票、雕塑、器皿、玉器等;

b、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四、学生作业

1、“原来龙就是这样创建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多么奇

异的想像啊!”

2、听音乐《龙的传人》,激起学生的民族热忱。

3、“让我们发扬龙的传人的团结精神,小组合作一起描绘我们

中华民族的巨龙吧!”

五、老师辅导

1、激励学生大胆描绘

2、创建出来的龙的形态要完整,具有确定的形式美感。

六、课内小结

学生评价。(结合学生自己讲解并描述的创建意图进行评析,以

表扬、激励为主。)

1、我认为哪一组最团结;

2、我认为哪一组画得最棒。

第十一课好玩的线造型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觉:在线绕活动中,好玩的线绕画发觉好玩的线绕画形

象。

实践与创建:体验不同线条产生的艺术魅力好玩的线造型。

欣赏与评论:介绍自己的好玩的线造型作品,好玩的线造型点评

同伴的作品

学问点:

学习流畅的线条。

技能要求:

学会用胶水一笔画的同时把绳线粘上。

教学重点:

运用各蒲材质的绳线,绕成作品。

教学难点:

在一笔画基础上绽开联想。

教具准备:

学具:各种绳线、胶水、油画棒

教具:有色卡线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尝试:

1、欣赏课本

提问:课本上的画是用什么做的?

有什么特点?

2、出示课题:好玩的线造型

3、老师拿一长线,演示线绕画。

①让学生欣赏到在随意的线绕中发觉好玩的东西好玩的线造型。

②对绕出的形象进行想象。

象什么?

③老师小结,依据学生想象老师进行涂色、添画。

4、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用长线在桌上尝试绕线,随意地绕,留意线条流

畅。

5、欣赏讲评

你们绕地的图形像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绕线时要有重叠、流畅。

二、探讨与制作

1、提问:用什么方法冏定线?

2、小组探讨:固定方法是什么?

3、老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演示固定方法。

留意:胶水不行太多,保持干净。

方法①边绕边涂胶水,固定。

②涂好胶水再绕线。

4、学生绕线练习

选择宠爱的纸与线,边戏边贴。

三、发散思维:

1、想一想

欣赏绕好的画,想象一下象什么?

2、添一添

在绕好的画上依据想象用水彩笔添色或添形象。

四、欣赏讲评

1、自评:学生沟通创作体会。

2、互评:依据线条流畅,想象丰富的标准相互评价作品

3、嘉奖:比一比哪一组小星星最多,表扬。

板书设计:

好玩的线造型

第十二课色调取样

教学目标:

1.驾驭利用自然色调进行图案设计的方法。

2.提高色调的运用实力,发展学生想象思维。

教学设计:本课事实上是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做色卡,二是移植

色调组合。老师可要求学生选择教材中三组色卡之一进行移植作业。

学生的图案设计最好接受装饰画的形式,色调组合比较自由,因为色

调的移植要比较严格地依据原颜色的比例誉配,学生作业时必需突破

固有色的框框,不考虑物形依据颜色分类,只考虑颜色所占比例的大

小在物形中调整支配。

教材分析:教材中选了蝴蝶、鹦鹉和鱼的图片为色调取样,将它

们身上的颜色整理归纳出来,成为一组组的色卡,用作图案设计的参

考。本课正是向学生介绍这种获得优秀色调范本的方法。

教具准备:范作,水彩画具。

学具准备:白纸,水彩或水粉画具。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今日,先请同学们猜两个谜语:

1.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飘舞花丛中,欢乐又逍遥。(蝴蝶)

2.绿衣衫,套绿褂,住在房里爱上架,嘴尖舌快会说话,人家说

啥它说啥。(鹦鹉)

学生猜出正确答案的同时,出示蝴蝶、鹦鹉挂图。

(二)新课讲授。(板书课题。)

1.色调分析。

请同学们细致视察两幅挂图,(和课本照片相同,也可用投影仪放

出)想一想,蝴蝶和鹦鹉主要有什么色调?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学生答。老师以蝴蝶为例进一步诱导:这些色调所占面积的比例

大致是多少?这些色调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学生回答,老师快速在黑板上按比例画精彩彩。

2.教材分析。

请同学们看课本。原来这些色调给人以浓浓的秋天的感觉。

3.作业步骤。

(1)设计图案或装饰画。

(2)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组颜色涂绘。

4.作业要求。

(1)两只蝴蝶和鹦鹉的颜色任选一组。

(2)颜色面积配置与自然物图片的色调大致相等。

(3)涂色尽量匀整。

5.学生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展评,小结。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色调取样

作业步骤:

(1)设计图案或装饰画。

(2)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

第十三课藏书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沟通,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

学问。

2、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培育学生的创建力和动手实力。

教学重难点:

1、驾驭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纸板、剪刀、刻刀、报纸、水彩色、毛笔、

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

用?

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记,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

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

记。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2、学生欣赏沟通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觉藏书票有

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昨的?

二、发展阶段:

1、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

部分刻掉,最终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

2、藏书票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制作:

(1)绘画(一次只能绘制一张,重复性小)

(2)用蜡笔拓印

(3)制版印制(一次制版印制的张数较多)

3、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察指导

三、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制作制版的同学留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

证画面干净、整齐,最终要写上藏书票的标记一EXLIBRIS,还要留意

运用刻刀的平安。

四、作业展评

第十四课风筝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

衡的关系,相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驾驭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

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驾驭放飞风筝的技巧,培育孩子动手实

践实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爱好,

培育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酷爱之情。

重点: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

上蓝天的技巧。难点: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对称美

观的有创意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具准备: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学

具准备: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能把全部的材料都带来。不行能自己用

竹子制作风筝的骨架。

教学建议可以叫学生去买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然后叫学生进行

组合拼装。这样就简洁的多了。

教学过程

L导言(单元概述)。

(1)春天来临,积雪慢慢溶化,大地从沉睡中醒悟,小鸟在枝头

歌颂,树木吐出嫩绿,泥土散发着芳香。春天象征着生命,春天象征

着希望与力气。伴随着春风,美丽的风筝飞上了蓝天,它把人们的志

向希望带入奇异的境界……风筝集艺术、科技、体育于一身,放风筝

是春日里一项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假如能放飞自己亲自扎制的风筝上

天,那是多么好玩兴奋的事呀!

(2)依据同学们的提议,我们将进行《风筝风筝飞上天一一风筝

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就是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进一步了

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届时将请同学自评

和互评,评出优秀资料奖、优秀设计制作奖、放飞奖、合作奖等若干

名,我们将颁发获奖证书。

2.任务。

(1)你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你爱动脑动手,思维活跃,宠爱美术,

你认为这次活动是你呈现才能的机会,应当把握,即使没有做出优秀

的作品,对你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实践与熬炼。

(2)请4人一组共同完成以下任务: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

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并且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

3.过程。

(1)活动1(课时1),有关风筝资料的收集:

①小组准备工作:

a.将全班同学4人一组(以居住地或同学自由组合,老师做好联

系调配工作),分为若干组,各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b.各组选举组长,依据自己的特长支配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c.组长要建立本小组工作书目,在书3下记载本组同学的学习过

程资料,便利同组同学相互沟通。

d.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因特网、书本,或

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寻风筝的起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