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2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假如没有重力,下列哪些现象不会出现()A.喝饮料时,饮料倒不进嘴里B.灰尘扬起后不会落回地面C.人的头撞到墙上不会感到疼D.人轻轻一跳,就跳得非常远2、鱼在水中是靠改变自身体积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鱼在上浮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逐渐增大B.鱼在下潜过程中,体积减小浮力不变C.鱼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D.水面下游动的鱼体积变大时,它受到的浮力不变3、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图中表示正确的是()A.B.C.D.4、一块由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在空气中使用时焦距为f,如将它放在水中,则它()A.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变大B.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变小C.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不变D.将成为发散透镜5、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

)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6、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隆忙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m/s

C.正常成人午餐吃米饭约4kg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

7、下列做法,物体密度不变的是(

)

A.在较咸的汤中加开水B.把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成冰C.医院中的一瓶医用氧气,给病人用掉一半D.粉笔头写去一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如图所示的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两阻值分别为R0和2R0的电阻丝浸在相同初温和质量的煤油中;每一烧瓶里各插入一支温度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上开关,经过一段时间,两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反映出来的.

(2)图中两根电阻丝是串联的,这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的关系.9、【题文】如图所示,是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____(运动/静止);观礼人听到的飞机声是通过____传播而来。10、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以判断,该木块做_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的路程为______m.11、百米赛跑时,运动员鞋底刻有凹凸的花纹,目的是______;如图所示,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的.

12、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1)

图中A

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___处控制噪声.

(2)

图中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90m

至少需要______s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13、电流的形成和方向:电荷____形成电流;科学上把____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14、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

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15、【题文】下图甲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图乙中的错误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题文】图是人类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猎的情景。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一些(选填“深”或“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只要物体发声,它就一定在振动.____.18、宇航员在太空中使劲说话,他身旁的伙伴也听不见.____.19、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____.20、冬天,人嘴里呼出的“白气”上升,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____.(判断对错)2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____.(判断对错)22、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大小的力.____.(判断对错)23、传播声音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液体,也可以是固体;真空不能传声.(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2分)24、推箱子时;箱子越重越难推;人走在湿滑的路上容易滑倒,这些现象都与摩擦力有关,为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1: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2: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3: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于是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____两图进行研究.

(2)由甲、丙两图,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3)小华在甲图的基础上,要验证猜想3,他只需____就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4)在实验中需____拉动木块.25、如图是小莉、小华和小明三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⑴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cm.⑵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小华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凸透镜,小莉应将凸透镜向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⑶在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____。若固定光屏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____.⑷小明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实像,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⑸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光屏向_______(左/右)移动.②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_______。(2分)A.乙甲B.丙甲C.乙丁D.丙丁(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明把透镜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挡住,不让光线通过它,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____(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6、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它飞行的声音,而蜜蜂飞行的“嗡嗡”声却能听到,这是为什么?27、【题文】暑假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12.0024.00倒立,放大,实像216.0016.00倒立,等大,实像320.0013.33倒立,缩小,实像430.0010.91倒立,缩小,实像(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

(2)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____.

(3)小华所在的小组把烛焰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在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是____像.(选填:“倒立”;“正立”或“无”)

(4)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5.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29、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实验序号物体重力。

G物(N)弹簧测力计示数F(N)物体受到浮力F浮(N)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水。

ρ水=1.0g/cm3121.55021.01.01001.010030.51.51501.5150酒精。

ρ酒精=0.8g/cm3421.60.45051.20.81000.810060.81.21501.2150(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____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30、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严格按操作规则固定好位置后进行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点燃的蜡烛所成的像,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

(2)小红同学在实验中,按如图1装配仪器,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该将蜡烛往____调(选填“上”或“下”).调整好后她将烛焰移到距凸透镜24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

(3)接着小明和小红他们都将燃烧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如图2所示),但小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小红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却是倒立放大的,分析原因是小明使用的透镜的焦距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红使用的透镜的焦距.生活中的照相机是____(选“小明”或“小红”)实验现象的应用.若小明要在光屏上得到与小红光屏上性质一样的像,他应把蜡烛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用小锤敲击乙音叉时,能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同时看到小球被弹起,说明甲音叉______(选填“有”或“没有”)产生声音.

(2)在月球上,重复上述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是因为: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我们生活在重力的世界里,如果重力消失,只有不利用重力的才可以存在,利用重力的都将不存在.【解析】【解答】解:A;饮料能倒入嘴中是重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重力,水不会倒入嘴里.不符合题意;

B;飞扬的尘土能够落回地面是重力的作用;如果没有重力,尘土不会落回地面.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人头撞在墙上,墙对头产生反作用力,头仍然会疼痛.符合题意.

D;如果没有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也为零,人轻轻一跳,就跳得非常远.不符合题意;

故选C.2、C【分析】【分析】A;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在上浮过程中;水对鱼的压强变化情况;

B;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在水中当鱼的体积减小时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C;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鱼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D、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在水中当鱼的体积变大时,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解析】【解答】解:A;∵p=ρgh;鱼在上浮过程中,h变小;

∴水对鱼的压强变小;故A错;

B、∵F浮=ρ水V排g;在水中,鱼的体积变小(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鱼受水的浮力变小;故B错;

C;∵鱼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为一对平衡力;

∴鱼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故C正确;

D、∵F浮=ρ水V排g;水面下游动的鱼体积变大(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鱼受水的浮力变大;故D错.

故选:C.3、C【分析】【分析】重力竖直向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解析】【解答】解:物体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故选C.4、A【分析】【解答】若将凸透镜浸入水中;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从空气进去水中不改变方向;而从凸透镜折射出来浸入水中的光线要比浸入空气中的偏折程度小,所以光线的交点在S点的下方;故仍是凸透镜焦距变大;

故选A。

【分析】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从空气进去水中不改变方向,再根据从凸透镜折射出来浸入水中的光线要比浸入空气中的偏折程度小。5、B【分析】解: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

故ACD错误.

故选B.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以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了解和掌握.【解析】B

6、B【分析】解:A

人体正常体温在37隆忙

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隆忙

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

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正常成年人午餐吃米饭不超过400g=0.4kg

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手指甲的宽度在1cm=10mm

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解析】B

7、D【分析】解:A

在较咸的汤中加开水;汤的密度将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一瓶医用氧气,给病人用掉一半后,氧气的质量减半,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根据娄脩=mV

可知;瓶中的氧气密度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粉笔写去一半时;质量变小,密度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为了描述物质质量和体积比值的特性;引入的密度这一物理量,密度的定义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取物质的质量多少不影响密度大小,体积大小也不影响其密度大小.

本题考查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物质的密度不受质量的大小影响,一般是指固体、液体,如粉笔用掉一半,饮料喝掉几口,其密度不变,气体由于其体积的特殊性,一般会影响到密度,如一瓶氧气用掉一半,体积还是一瓶,质量减小,故密度减小.【解析】D

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分析】(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使煤油温度升高,电阻产生的热量通过温度计反映出来.

(2)两电阻电流相同,产生的热量与阻值成正比,串联可以研究热量与阻值间关系.【解析】【解答】解:(1)闭合开关;两电阻丝开始做功,产生焦耳热,电阻产生的热量全部传给煤油,使煤油的温度升高,煤油吸收的热量Q=mc△t;

每一个烧瓶内煤油的质量;初温都相等;因此煤油吸收的热量Q,即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煤油吸热后升高的温度△t成正比,因此两电阻丝

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反映出来.

(2)两电阻丝串联,流经它们的电流相等,它们产生的热量Q=I2Rt;因为I相同,在相等的时间t内,两电阻产生的热量Q与R成正比;

所以串联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示数变化;(2)导体电阻之间.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各飞机间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因此以彼此为参照物,它们都是静止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群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播而来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这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二是声音传播的条件,必须要有介质才行.【解析】【答案】静止空气10、略

【分析】解:(1)由于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木块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4时;根据图示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s=8.00cm-2.60cm=5.40cm=0.054m;

故答案为:匀速;0.054.

(1)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进行匀速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物体进行变速运动.

(2)刻度尺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读数.在读出准确数字之后;还要读出估计数字,当物体的末端正对刻度尺的刻度时,也要读出估计数字0.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关键是能从图中读出通过的距离.【解析】匀速;0.05411、略

【分析】解:

(1)

运动员鞋底刻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防止打滑;

(2)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制成重(

铅)

锤线检查画是否挂正,如果画的边缘和重(

铅)

锤线是平行的,画是竖直的,画挂得正,否则画挂得不正.

故答案为:增大摩擦;竖直向下.

(1)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2)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制成重锤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水平.

本题考查了增大摩擦的方法和重锤线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解析】增大摩擦;竖直向下12、略

【分析】解:(1)

图中A

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

图中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5km/h

由v=st

可得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汽车在小区内行驶90m

时间:

t=sv=0.09km5km/h=0.018h=64.8s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与汽车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标志牌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1)

声源;(2)

最大车速不超过5km/h64.8

运动的.

(1)

减弱噪声的方法:垄脵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垄脷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垄脹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

图中所示指示的车速5km/h

根据v=st

的推导公式进行计算以这样的速度行驶90m

需要的时间.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垄脵

明确减弱噪声与监测噪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是此题容易迷惑人的地方.

再去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垄脷

由标志牌获取足够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标志牌,我们应能够读懂各种标志牌,懂得标志牌所表示的含义.【解析】声源;最大车速不超过5km/h64.8

运动的13、略

【分析】【分析】(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流.

(2)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解析】【解答】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故答案为:定向移动;正电荷.14、略

【分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析】【解答】解:(1)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卡片由于振动会发出声音;当用相同的力显著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时,卡片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2)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5、略

【分析】【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通常根据被测长度两端靠近的刻度线的间隔来读数;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1)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

(2)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甲物体的长度:3cm+4.0mm=3.40mm

图乙中的错误之处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解析】【答案】3.40CM视线应与尺面垂直16、略

【分析】【解析】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眼睛,而眼睛是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这实际上看到的是偏高的鱼的虚像,所以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但不会成功.

故答案为:折射;浅.【解析】【答案】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分析】【分析】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只有物体振动时,物体才能产生声音,若振动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解析】【解答】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只要物体发声,它就一定在振动,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是没有空气的.【解析】【解答】解:太空中和地球表面不同;太空中没有空气,没有传声的介质,所以不能直接对话,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利用电磁波来传播,因此宇航员在太空中使劲说话,他身旁的伙伴也听不见.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分别以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解析】【解答】解: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则合力一定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综上所述;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

(2)生活中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解析】【解答】解:冬天;外界气温比较低,嘴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冷空气之后液化形成小水珠,漂浮在空中,就是看到的白气;白气上升是小水珠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光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解析】【解答】解:光在越稀疏的介质中传播越快,在真空中最快,速度是3×108m/s;因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在真空中的速度,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所以光在水;玻璃、空气中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空气、水、玻璃.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任何测量仪器都有自己的量程.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由制作它的弹簧的弹性限度决定的.【解析】【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是依据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而这种成正比的关系必须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才能成立,这个弹性限度就是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超过了这一限度,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不再成正比,而且还会损坏弹簧.所以弹簧测力计并不能测量任意大小的力.

故答案为:×.23、√【分析】【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传播.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2分)24、略

【分析】【分析】(1)要验证摩擦力和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就应该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丙两图;找到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然后按照控制变量法实验的一般结论形式进行总结;

(3)要想验证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无关;应该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进行探究;

(4)实验中研究的是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力体现,用到了转换的思想和二力平衡的知识.【解析】【解答】解:(1)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甲;乙两图,接触面都是相同的木板表面;

(2)比较甲;丙两图;压力相同,丙的接触面粗糙一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一些,可以得出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3)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木板接触面的大小,因此在甲图的基础上,木块侧放立放都可以;

(4)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只有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拉力,所以木块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甲、乙;(2)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将木块侧(或立)放;(4)匀速直线.25、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此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在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物体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之内。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明把透镜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挡住,不让光线通过它,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像的明暗将变暗。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解析】【答案】(1)10;(2)下;(3)u≤f、ν≤f;(4)放大、投影仪;(5)左、B;(6)完整、变暗;五、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6、略

【分析】

根据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看蝴蝶和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不是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现象的能力.【解析】答: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在350

次/

秒左右(

或高于20Hz)

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

次/

秒左右,低于20Hz

所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27、略

【分析】【解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页不同,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解析】【答案】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六、综合题(共4题,共12分)28、略

【分析】【分析】(1)知道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也为2倍焦距.所以在表格中找到成倒立等大实像的情况,便可以根据物距或像距计算出焦距了.同时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3)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成为平行光;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5)确定像的位置.在实验中要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解析】【解答】解:(1)由第二次实验可知;当物距等于16.00cm时,像距也等于16.00cm,并且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物距、像距都等于2倍焦距.所以f=8.00cm;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烛焰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分析数据可知;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即物距越小,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像距越大,光屏上像的也变大;

(3)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所以此时经过凸透镜的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所以无论光屏怎样移动,都会在光屏上出现大小不变的光斑,不会有像出现;

(4)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物距变小,此时像距变大,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5)像的位置应该是像最清晰的位置.各小组的像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小组光屏上的像不是最清晰的时候测量的.

故答案为:(1)8.00;同一高度;(2)大;远;(3)无;(4)远离;(5)没有在像最清晰时读数.29、略

【分析】【分析】(1)由表格可知物体的重力;根据称重法求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

(2)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求出受到浮力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②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再表格数据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m=ρV和G=mg求出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比较排开水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根据实验的目的可知多次实验的目的.【解析】【解答】解:(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2N;

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F′=2N-1.5N=0.5N.

(2)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