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1页
重难点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2页
重难点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3页
重难点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4页
重难点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重难点解读〗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色。高考试题更是给出具体的文字、图表材料,要求考生依据相关情境,从自然、人文方面进行区域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试题更多地以区域图、区域统计图等为载体,综合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或者比较一个区域不同时段内的区域特征的差异,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同时还要掌握区域分析的工具等。〖典例探究〗(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答案】1.A2.D【解析】1.地名“河”的命名往往是靠近某河流,以河命名,与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梁交错,与地名“梁”相关的是地貌;黄土高原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A正确。故选A。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图中乙地河流明显比甲地少。水文类地名的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变化,乙与现代河流距离较远,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风沙活动加强,地表水环境恶化,一些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消失,这些表明乙地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图中民族没有大变化,风俗习惯改变不大,A错误。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B错误。乙地环境较差,经济落后,人口迁徙不会频繁,C错误。故选D。3.(2019·山东·栖霞市第二中学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般来说,机场跑道长度与起飞重量、飞机发动机功率和风力等因素有关。起飞重量越大、发动机功率越小、逆风风速越小,飞机起飞滑跑的距离越长。材料二: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怀中,距离成都和拉萨都有1300多千米。昌都邦达机场海拔4300多米,有世界“三最之称”:(民用机场)跑道最长为5千米、离城镇最远为136千米,地理气候环境最复杂的机场。通航初期航班正常率只有47%左右。材料三:下面左图为昌都地区水系及主要峡谷分布图,右图为昌都邦达机场所在地景观图。(1)结合材料,分析昌都邦达机场通航初期航班正常率只有47%左右的原因。(2)结合材料,说明昌都邦达机场跑道长的主要原因。(3)分析昌都地处西部,地域环境恶劣,仍修建机场的原因。【答案】(1)地处高原峡谷,狭管效应,多大风;冬(春)季多降雪;夏(秋)季多阴雨天气(强对流天气);通航初期基础设施不完善(航空技术较落后)。(2)昌都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飞机发动机实际功率小。(3)西部地域环境恶劣,对外陆路交通不便,修建机场可增强运输时效性;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丰富,对航空运输需求较大。【分析】(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机场位于高原峡谷地区,受地形的约束,峡管效应强,风速增大,且受山谷风等因素的影响,风向多变,不利于起飞。其次,地处高原地区,地理气候环境复杂,冬春季节气温低,多大雪天气,不利于起飞,夏秋季多降水和强烈的对流天气,不利于起飞。注意题干关键信息“通航初期”,通航初期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条件相对较落后,所以通航初期航班正常率相对较低。(2)注意材料信息“起飞重量越大、发动机功率越小、逆风风速越小,飞机起飞滑跑的距离越长”。该地地处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从而影响飞机发动机功率,飞机发动机实际功率小,导致跑到距离长。(3)本题可从地理位置以及运输需求的角度分析作答。该地地处西藏,距离成都和拉萨都有1300多千米,地理位置偏僻,传统的陆路运输不便,耗时长,航空运输速度快,时效性强,建设机场可大大加强该地的对外联系。其次,该地地处我国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旅游的需求导致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量大,需要建设机场。4.(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5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国家正在抓紧编制的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近年来,中国风电连续多年新增装机居全球首位,取代美国成为笫一风电大国。风电超越核电,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主力电源,图一为2019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前十大区战(单位:万千瓦)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零部件制造供应链基地。福建省福清市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以生产大型海上风电设备为主,福清市的兴化湾年内风向多变、风力强劲,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设备试验场。图二示意福清市兴化湾位置及海上风电场景观。

(1)依据气象和水文条件,指出福清市兴化湾海上风电设备试验场可开展的试验项目。(2)简述开发海上风电对控制碳排放的作用。(3)与西北内陆地区相比,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风电的优势。【答案】(1)抗大风(台风)试验;适应风向多变试验;耐海水腐蚀试验;抵御风浪试验等。

(2)风电是清洁能源,风电开发可以降低化石燃料使用比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3)接近消费市场,输电距离短,成本较低;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海域面积广阔,风电设备建在海上节约陆地土地资源。【分析】(1)从气象的角度考虑,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可开展风电设备抗台风或抗大风的试验。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兴化湾年内风向多变,风力强劲,可开展风电设备适应风向多变的试验。从水文环境的角度考虑,受台风以及大风的影响,该区域风浪大,可开展风电设备抵御风浪的试验。同时,还可开展风电设备耐海水腐蚀的试验。(2)风电属于清洁能源,海上风电的发展增加了清洁能源的比重,从而降低了传统化石燃料的燃烧比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3)注意要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首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靠近东部能源消费市场,其输电的距离更近,损耗更小,输电成本更低,而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我国东部能源消费市场遥远,输电距离长,能源损耗大,输电成本高。其次,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有利于风电的开发。最后,东南沿海风电开发的风电设备主要建设在海域上,东南沿海地区海域面积广阔,风电设备建在海洋上,可节约陆地土地资源。〖备考秘籍〗区域是地理原理和规律实践的载体,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复习这部分时首先要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如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同时,还要注意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或者对同一区域的不同时段的地理要素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掌握区域分析法、区域比较法,同时渗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思想。〖重难点突破〗1.区域差异及其影响[透析考向]本知识点要求能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会比较自然环境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试题往往通过对某区域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判断该地的人口分布、工农业生产以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特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难度较小。试题载体多呈现区域图、区域统计图等图表资料,综合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力、综合比较分析思维等。[学法指导]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归纳区域特征→评价区域发展利用。(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①地理位置特征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此类试题的要点一定要结合材料所给信息选择性描述,不能面面俱到。地理位置空间尺度的选取一定要结合所描述对象本身的空间尺度。②地形特征地形特征的描述包括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特殊地貌(山脉走向、海岸线的平直与否等)。结合材料中比较明显的部分进行归纳。尤其是通过其它地理要素信息如等温线、河流、湿地、聚落、交通线等反映地形地势的变化。③气候特征气候特征的描述一般包括类型和主要要素(气温和降水)。气温涉及到一年中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等;降水涉及到年降水量、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水热组合等。还可能涉及到光照、风等要素。④水文特征水文特征一般指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流速、冰期、凌汛、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湖泊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冰期、含沙量、盐度等要素。⑤植被特征区域植被特征主要从类型、水分布规律、垂直自然带分异特点分析。(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分析①人口特征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人口职业构成结构等。人口特征指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素质等。②农业生产特征农业生产特征指农业部门机构、农业类型及分布、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农作物种类及分布、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等。③工业生产特征工业生产结构包括工业结构(轻重工业的比重)、主要工业部门及地域分布、规模、投入和产出、工业发展水平等。④城市化特征城市化特征一般包括城市化起步早晚、城市化水平高低、发展速度快慢等。⑤交通一般涉及到交通运输类型、主要分布及走向、是否形成交通运输网络等。(3)区域差异比较的技巧四步审题抓关键:一审比较对象,二审比较要求,三审比较考点,四审比较角度。审准比较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审准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等,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审准比较考点可避免跑题;审准比较角度要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透析考向]本专题要求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试题一般结合“产业升级”“新能源”“资源枯竭”“可持续发展”等热点现象,分析某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原因和条件。多以综合题形式考查,难度中等。试题以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呈现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选择的改变,让学生判断其影响因素;通过判断某地工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等发展方向,并分析其相应的区位因素等。[学法指导](1)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①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一般为传统的农业发展阶段,成长阶段包括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②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③从产业结构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过程,区域产业机构日趋优化、合理。④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基本思路两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地理环境。两角度:横向角度和纵向角度。横向角度值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纵向角度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透析考向]本知识点要求学生学会使用GPS接收机或其他定位导航设备,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测速、导航、授时等方面的应用,结合城市交通管理实例分析GPS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遥感图像或地理信息系统图像的分析,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监测、农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学法指导]3S技术的判读技巧①“点”与“面”判断3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故其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者“多个点”。RS和GIS的主要工作对象为面;RS和GIS的区别则主要看突出监测还是需要数据处理。②“想”与“看”判断RS和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择RS。〖限时检测〗(2022·山东·模拟预测)我国西部某县某传统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借鉴外地经验采用了青瓦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如下图。青瓦铺地不仅仅是建筑装潢的艺术,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景区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①增加下渗,减少积水②路面粗糙,雨天防滑③造型多样,视觉美观④素雅古朴,人地和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经测量发现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A.青瓦地粗糙,增强路面的反射 B.青瓦地缝隙大,通风散热快C.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 D.青瓦地地基低于草地,升温慢3.青瓦地多见于()A.华北平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雪原 D.川西牧区【答案】1.C2.C3.B【分析】1.根据材料“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以及图示可知,青瓦竖立铺设,缝隙较大,有利于水的下渗,减少路面积水,①正确;增加路面粗糙度,雨天有防滑的的作用,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具有素雅古朴,人地和谐的作用,②④正确。造型比较简单,不是为了追求视觉美观,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2.青瓦地粗糙,路面的反射作用减弱,A错误;青瓦地缝隙大,粗糙度大,风力减弱,不利于通风散热,B错误;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相较于水泥地,在烈日暴晒下,升温慢,因此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C正确;青瓦地地基是高于草地的,D错误。故选C。3.根据材料“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可知,青瓦地多见于江南水乡老旧建筑物屋顶,B正确。华北平原老旧建筑屋顶是红瓦,A错误;东北雪原老旧建筑物屋顶是草棚,C错误;川西牧区老旧建筑多种材料,D错误。故选B。(2021·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到野外进行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最适宜开发极速漂流的河段是()A.a B.b C.c D.d5.下列现象与该小组考察结果最吻合的是()A.三九严寒,白雪茫茫B.阴雨连绵,水位暴涨C.麦浪滚滚,一片金黄 D.茶园座座,茶树飘香【答案】4.C5.D【分析】4.读图可知,c河段较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最适宜开发漂流。C正确。ad处等高线稀疏,水流缓,速度慢,b处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ABD错误。故选C。5.据经纬度定位可知,图示地区地处江南丘陵;我国大部分地区学校的暑假为7月中下旬和8月份;AC季节不符;江7、8月,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北移至华北和东北地区,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量减少;B错误。江南丘陵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为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生长,且水热条件能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D正确。故选D。(2017·山东·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2015年8月23日,国家战略下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论坛召开。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要实现()A.交通运输网络一体化B.市场一体化 C.物流一体化 D.环境一体化7.京津冀协同发展()A.会使北京的城市影响力逐渐减小B.可能会使天津的腹地范围扩大C.一定会使北京对沧州的影响大于天津对沧州的影响D.会使唐山的辐射能力降低8.本次论坛中,有的学者认为“北京人口的消费需求在增长和变化”。该背景下,下列城市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里最具优势的城市是()A.石家庄 B.秦皇岛 C.衡水 D.廊坊【答案】6.A7.B8.D【分析】6.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促进人员和货物的流通,促进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发展。故选A。7.北京市的城市等级最高,对其他城市均保持较强的影响力;协同发展会使天津服务范围扩大,则腹地范围扩大;沧州距天津较近,受天津影响大;唐山的辐射能力会显著提高。故选B。8.注意北京人口的消费需求在增长和变化这句话的含义,即北京的人口增长数量大,人口的相应服务业都向环京地带转移。廊坊相对于选项中的其他城市有距北京近且处于京津两个大城市的联系通道上的优势。故选D。(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9.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描述中,与上图中的景观依次对应的是()A.智慧城市、低碳环保、高新产业、生态宜居 B.生态宜居、高新产业、低碳环保、智慧城市C.高新产业、智慧城市、生态宜居、低碳环保 D.低碳环保、生态宜居、智慧城市、高新产业10.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林地大多分布在堆土形成的高地上,主要是因为高地()A.受风沙影响小 B.盐碱化程度低 C.受干旱影响小 D.热量条件较好【答案】9.C10.B【分析】9.动漫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智能公交站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属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堤滨海步道公园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利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所以上图中的景观依次对应的是高新产业、智慧城市、生态宜居、低碳环保,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根据材料信息,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材料提到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可以推断当地土壤受海水影响严重,盐碱化程度高,植被不易生长。故当地林地大多分布在堆土形成的高地上,高度增加,可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保证林地的生长,B正确;高地上风力反而要大一些,A错误;高地利于排水,水分条件较差,C错误;高地海拔相对较高,热量条件较差,D错误。故选B。(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下图)。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A.降低开凿难度 B.减弱风沙侵蚀 C.减轻风化破坏 D.方便生活取水12.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A.构造运动 B.太阳辐射 C.大气降水 D.人类活动【答案】11.B12.C【分析】11.从图中看,大泉河东西两岸都是河流阶地,两岸开凿难度、生活取水差别不大,A、D错;该地气候干旱,风化作用东西两岸差别不大,C错;该地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能够减弱风沙侵蚀,B正确。故选B。12.构造运动、太阳辐射对于上下层洞窟的影响基本相同;人类活动对于下层洞窟的影响较大,ABD错误。空气中的湿度越大,壁画就越容易酥碱,越容易遭受破坏,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上层洞窟距离崖顶更近,受大气降水影响更多,空气中的湿度更大,所以遭受的破坏更严重,C正确。所以选C。(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视宁度是衡量大气稳定度的重要指标,视宁度越好,观测到的遥远天体越清晰锐利。位于黔南喀斯特巨大洼坑中的FAST“天眼”(106°E,26°N,1000M)为世界最大单口径(500米)、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对视宁度要求极高。下图是我国25°N天文夜晴空周年平均概率(与视宁度呈正相关)随经度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甲点以西区域整体呈现如图所示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A.工业生产差异的影响 B.汽车尾气排放差异的影响C.大气水汽含量及地形差异的影响 D.水域面积差异的影响14.在105°E附近地区视宁度产生显著变化的主要气象原因是()A.夏季热带气旋频繁 B.冬季干冷气团影响频繁C.夏季暖湿气团影响弱 D.冬季冷暖气团势均力敌【答案】13.C14.D【分析】13.25°N穿过的主要区域为我国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发展和汽车数量变化不会如图所示那么大。南方地区降水多,水域面积相差较小。故ABD错误。自东向西我国地势逐渐抬升,受海洋影响小,东西部大气水汽含量及地形差异较大,符合图示情况,C正确。故选C。14.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105°附近为云贵高原,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控制,降水多,D项正确。热带气旋对该地区影响小,A错误。干冷气团影响,多晴朗天气,B错误。夏季暖湿气团影响弱,视宁度应该高,C错。故选D。(2021·山东·高三月考)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甲地海水深度可能为()A.25m B.45m C.65m D.85m16.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有()A.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B.夏季伏旱时间长,晒盐条件优越 C.鹅卵石多,增温快利于晒盐 D.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17.与乙地相比,丙处附近冬季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因为丙处海冰()A.资源更丰富 B.开采更方便 C.运输更便捷 D.需求量更大【答案】15.C16.D17.A【分析】15.根据已有等深线数值判断,该等深线地形区的等值距为30米,甲地外围等深线数值为-50米,该闭合等深线位于-20米等深线与-50米等深线之间,该闭合等深线外边数值大于-50米,则里边数值小于-50米,即海拔高度为-80~-50米之间,因此甲地海水深度应为50~80米之间,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河流水为淡水,盐度低,乙地建设晒盐滩地并不是因为河流带来的盐分多,A错;乙地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夏季没有"伏旱"天气现象,"伏旱"天气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B错;图中显示,乙地为淤泥质海岸,沉积物颗粒很小,鹅卵石不多,C错;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雨季未到,空气干燥,利于海水蒸发,有利于晒盐,D正确,故选D。17.丙地纬度比乙地更高,水温更低,海冰更丰富,A正确;乙、丙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均位于近海地区,海冰开采条件差异不大,B错;乙靠近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条件更好,交通和市场需求量更有优势,CD错。故选A。(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中国某建筑公司承建的圣彼得堡涅瓦商业中心建有深达15.5米的四层地下室,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市的建筑很少建有地下室。2015年9月,该公司正式接手修复位于莫斯科(55°45′N,3737′E)的某工程,公司采用独创的施工方法克服了该地建筑企业冬季停工的困难,缩短了5个多月工期,创造了俄罗斯古建筑修复最快纪录。下图示意圣彼得堡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圣彼得堡市建筑很少建有地下室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岩层坚硬 B.沼泽地质特征显著C.地下冻土频繁冻融 D.海水倒灌严重19.该公司独创的施工措施是()A.增加灯光照明 B.提供保暖衣物C.搭建封闭暖棚 D.及时清理积雪【答案】18.B19.C【分析】18.就目前技术水平来说,有各种机械的存在,地下岩层坚硬不足以成为建筑过程中巨大障碍,A错误。据图可知,该区域沼泽面积广大,沼泽地质特征显著,深入流塑性黏土的地下施工,风险大,建造地下室难度很大,B正确。图中显示,该地位于60°N,纬度高,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广布,地下冻土不会频繁冻融,C错误。一般情况下海水倒灌主要发生在距海特别近的地势地平地区,该市海拔较高,多数地方不会受到海水倒灌,D错误。故选B。19.俄罗斯冬季寒冷且漫长,严寒让混凝土硬化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很多建筑企业不得不在冬季停工。在修复古建筑中,该公司搭建封闭暖棚,为暖棚加热,即便室外极其寒冷,暖棚内温度依然较高。不仅可以保证室内施工质量,还可以缩短工期,C正确。增加灯光照明,提供保暖衣物,及时清理积雪,都不足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温度,A、B、D错误。故选C。(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斜仁柱(下图),是过去鄂伦春人居住的典型建筑,形同半张开的雨伞,由30多根树杆搭成,顶端留有空隙,外面夏季覆盖桦皮,冬季覆盖兽皮,可很快搭成,也可随时拆卸。斜仁柱中央终日燃烧着篝火,用以做饭和取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斜仁柱顶端留有空隙的主要原因是()A.便于拆卸 B.节省建材 C.观测天象 D.通风采光21.冬季斜仁柱覆盖的兽皮多为狍皮,选择狍皮带毛一面向外,主要是为了()A.增强美观 B.阻隔寒风 C.防止积雪 D.保持温度【答案】20.D21.D【分析】20.据题干可知,便于拆卸只是次要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由30多根树干搭建而成,说明建材不珍贵,也容易得到,所以不是为了节省建材,故B错;题干没有提到鄂伦春人会观测天象,故C错;斜仁柱下面全部围合,顶端留有空隙有助于采光,而且斜仁柱中央终日燃烧着篝火,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故D正确。ABC错。21.冬季斜仁柱覆盖的兽皮多为狍皮,选择狍皮带毛一面向外,增强美感是次要原因,故A错;兽皮覆盖就能阻隔寒风,狍皮带毛一面向外还是向内都一样,故B错;带毛的一面朝外更容易积雪,故C错;兽皮覆盖是为了保暖,而带毛一面朝外只是更好的保温,故D正确。(2021·山东·高三月考)拉巴斯国际机场位于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海拔为4061m,是世界高海拔的机场之一。机场跑道很长,部分投入国际航线的新客机,都在批量投产前来这里进行测试,用作新客机高试验。拉巴斯的高原反应(是指在高海拔地区因为气压降低和氧气浓度减少而出现的急性病理反应,如头痛、失眠、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没有我国拉萨明显。下图为玻利维亚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拉巴斯的高原反应没有我国拉萨明显,主要是因为()A.对流层厚度薄 B.受植被影响大C.距离海洋较近 D.相对高差较小23.拉巴斯机场跑道很长是由于()A.旅游观光需要 B.海拔高,气压低C.客机实验需要 D.方便对外联系【答案】22.B23.B【分析】22.拉巴斯纬度较拉萨低,对流层较厚,故A错误;拉巴斯东部靠近亚马孙热带雨林,大气含氧量高,故拉巴斯氧气含量高,故B正确;距离海洋近与氧气含量无关,C错误;拉巴斯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高,D错误。故选B。23.飞机起降不宜观看自然风光,故A错误;拉巴斯海拔高,气压低,起飞需要速度高,B正确;机场一般不会进行客机实验,C错误;跑道长与对外联系无关,D错误。故选B。(2017·山东·枣庄八中高三月考)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4.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25.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 B.降水少C.多大风 D.低温冻害【答案】24.A25.D【分析】24.由文字材料荔枝产地特征可知,根据热量和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