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教考融合题(原卷版)(新高考卷版)_第1页
古代诗歌阅读教考融合题(原卷版)(新高考卷版)_第2页
古代诗歌阅读教考融合题(原卷版)(新高考卷版)_第3页
古代诗歌阅读教考融合题(原卷版)(新高考卷版)_第4页
古代诗歌阅读教考融合题(原卷版)(新高考卷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古代诗歌阅读教考融合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河朔吟范仲淹太平燕赵①许闲游,三十从知壮士羞。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②。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③。民得夸③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④。【注】①燕赵: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后晋时被石敬瑭割让于契丹。北宋初年宋为夺回此地与辽展开过多次交战,均以失败告终。宋真宗时签订“澶渊之盟”,此地渐趋平静。②对诸侯:指孟子见梁惠王,见课文《齐桓晋文之事》。③有秋:收成好。④夸:大。⑤严忧:曾向皇帝论及抵御匈奴之策。(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燕赵一带的太平景象,让正值而立之年的诗人满怀羞愤。安于异族统治的燕赵百姓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的人们何其相似。

B.颔联感情复杂,既表现了诗人立志成为一代儒将的非凡抱负,又抒发了诗人对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义却没有成效的怜悯之情。

C.颈联使用“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及赵国名将李牧的典故,表达了对名相良将的敬意,也暗示愿以两人为楷模,要做像他们那样的人物。

D.作品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语言平实质朴,情感深沉厚重,展现了一个务实、有抱负的青年政治家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病后登快哉亭①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花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3)下面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雨后蝉鸣起兴。“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蝉之踌躇满志,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B.颔联病后的频频把盏,不知满足,睡梦醒后,倚楼远眺,心中生起无限情,可见情之深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C.颈联化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句子“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诗和贺诗都借荣而复枯的秋草来抒发情感。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给人以寒冷之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越王勾践墓

柴望【注】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乌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注】柴望,字仲山,号秋堂,南宋爱国诗人。(4)本诗与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都借助历史人物表情达意,但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水西亭书事①曾巩一番雨熟林间杏,四面风开水上花。岸尽龙鳞盘翠筱②

,溪深鳌背露晴沙。陇头刈麦催行馌③

,桑下缲丝急转车④。总是白头官长事,莫嫌粗俗向人夸。【注】①本诗写于作者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期间,西亭为作者任职时所建。②翠筱:翠竹。③馌: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④缲丝:煮茧抽丝。(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一番雨”催熟“林间杏”,既点出节令,又寄托诗人的情感,读来饶有意趣。B.次句写水上花开,用语虽简,却既能突出水西亭的优美环境,又暗含诗人的欣喜之情。C.“溪深鳌背露晴沙”一句表现的意境,与杜甫《登高》中的“渚清沙白鸟飞回”类似。D.诗歌前两联写美景,后两联写农事,叙写内容的变换有利于表现诗人丰富的形象特征(6)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观刈麦》都写到刈麦场景,但所写的内容和所引发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湖南部曲①辛弃疾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注】①部曲:即部属,属官。②符:这里指军中移文。③薏苡(yìyǐ):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仁叫薏米,形似珍珠,可入药。“薏苡明珠”语出《后汉书·马援传》,后世用以指因涉嫌而受诽谤的人。④於菟(wū

tú):虎的别称。(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当年接到紧急军令,身穿青色制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声中腾跃向前,表现出惊人的勇毅。B.颔联用典言事,表明诗人自己因为遭受他人的诬谤而离职,并为有功部属未能得到应有的奖赏而深感愧疚。C.颈联表明诗人自己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论事之胆,点明他受谗被谤的原因,暗含对湖南部曲的赞赏和勉励。D.全诗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