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佐生平概述》1800字_第1页
《李公佐生平概述》1800字_第2页
《李公佐生平概述》18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公佐生平概述综述李公佐,字颛蒙,唐代文学家。陇西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古岳渎经》及《庐江冯媪传》等。他在唐代传奇作家中流传甚广,影响亦十分深远,学界对其生平多有探讨,碍于流传资料甚少,至今没能得到明确的定论,目前可供参考的重要资料有《新唐书》、《旧唐书》及作者本人在作品中留下的自述。关于李公佐的真实身份,学界讨论最多的有“前扬州录事参军”李公佐和“千牛备身”李公佐两种说法,但这两人是否就是《南柯太守传》的作者以及是否为同一人物,目前还都不能妄下定论。一、传奇中的李公佐在缺乏史料的情况下,李公佐于作品中留下的自述是较为有可信力的记录:贞元丁丑岁(797年),泛舟潇湘、苍梧。贞元十八年(802年)8月,从吴地前往洛阳,暂泊淮浦。创作《南柯太守传》,得到前华州参军李肇的赞扬。元和六年(811年)5月,担任江淮从事一职,回京后返回汉南,和高钺、赵儹、宇文鼎等人在旅舍中谈论奇闻异事,以高钺所讲的故事为母本创作了《庐江冯媪传》。元和八年(813年)春,从江西从事一职上卸任,东下建业。冬,从常州送给事中孟简到朱方,得到廉使薛苹的招待,和马植、卢简能、裴蘧等人同馆,朝夕相谈。元和九年(814年)春,访古东吴,和太守元锡一起泛洞庭、攀登包山,得古《岳渎经》8卷,遂作《古岳渎经》。元和十三年(818年)5月,回到长安。除此之外,李公佐可能在元和13年以前担任过洪州判官,在家中排行二十三(谢小娥传》“中有一尼问师曰:‘此官岂非洪州李判官二十三郎者乎?’”[[]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4032[]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4032.二、史料中的李公佐(一)“前扬府录事参军”李公佐有关“前扬府录事参军”李公佐的记载,可见于《旧唐书·宣宗本纪》:“据三司推勘吴湘狱,谨具逐人罪状如后……前扬府录事参军李公佐……张弘思、李公佐卑吏守官,制不由己,不能守正,曲附权臣,各削两任官。”[[2]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19-620.][2]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19-620.在唐宣宗执政的会昌二年(842年),发生了一场“吴湘狱案”。事件的起因是扬州都虞候刘群打算强纳阿颜为妻,阿颜的母亲阿焦因此秘密将女儿许给了江都县尉吴湘。刘群遂命江都百姓诬告吴湘贪污,节度使李绅将他投入狱中判了死刑。朝廷认为此案颇有疑点,派遣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崔元藻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了吴湘罪不至死的结论,李德裕因党附李绅把他远贬岭南,随即处死了吴湘。大中二年(848年),吴湘案在三司审问下得以昭雪,刘群等一干涉案人员都受到了朝廷的处分。张宏思和李公佐位居下僚、无能为力,但终归没有恪守正道、依附权臣,因此被削官两级。有些学者认为他就是《南柯太守传》的作者,比如鲁迅[[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0.]还有刘开荣[[]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174-175.]。也有很多人或是不赞同,或是不能肯定。可以为后者佐证的文献有唐代志怪小说家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李公佐大历中在庐州……”[[]段成式.酉阳杂俎[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7:95.]照此看来,作者生平的最早记录应当是唐代宗执政的大历年间。程毅中在《唐代小说史》中也说此人活动年代太晚,恐怕不是小说作者。[[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0.[]刘开荣.唐代小说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174-175.[]段成式.酉阳杂俎[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7:95.[]程毅中.唐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50.还有一个人物值得注意,那就是李公佐的好友白行简。白行简的传奇作品《李娃传》是在李公佐的督促下于贞元十一年(795年)完成的,他在末尾提及:“予与陇西公佐话妇人操烈之品格,因遂述汧国之事。公佐拊掌竦听,命予为传。”[[]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3985-3991.][]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3985-3991.(二)“千牛背身”李公佐有关“千牛背身”李公佐的记录可见于《新唐书·宗室世系上》,他是宗室子弟,出身太祖大郑王房,是河东节度使李说的第四子[[]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七十上,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2004.]。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公佐并非小说作者[[][]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卷七十上,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200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0.[]内山知也.李公佐与《南柯太守传》及其他小说[M]//隋唐小说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32-254.白居易《论元稹第三状》中有这么一段:“元稹守官正直,人所共知。自授御史已来,举奏不避权势。只如奏李公佐等之事,多是朝廷亲情。”[[][]白居易.白居易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9:818-819.“千牛背身”公佐和传奇家公佐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