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物理性质》课件_第1页
《土壤物理性质》课件_第2页
《土壤物理性质》课件_第3页
《土壤物理性质》课件_第4页
《土壤物理性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物理性质》课程简介本课程将深入探讨土壤的物理性质,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并为土壤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土壤的定义与组成定义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岩石风化形成,并包含了各种生物和无机物质。组成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此外,土壤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土壤肥力形成和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的三相组成1固相2液相3气相土壤的三相组成是指固相、液相和气相。固相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主要是水;气相则指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颗粒的大小分类砂粒粒径大于0.05毫米,质地粗糙,透水性强,保水性差。粉粒粒径在0.002-0.05毫米之间,质地中等,透水性和保水性均中等。黏粒粒径小于0.002毫米,质地细腻,透水性差,保水性强。土壤颗粒的粒径分布曲线1X轴粒径2Y轴百分含量3曲线表示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占总土壤的百分比。土壤的比重概念土壤固相物质的密度,通常用比重计测定。影响因素受土壤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孔隙度影响。土壤的孔隙度1定义土壤中固体颗粒之间存在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比。2类型毛细管孔隙、非毛细管孔隙和通气孔隙。3影响影响土壤的通气性、水分运动和根系生长。土壤的容重1概念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受土壤孔隙度、含水量和土壤类型的影响。2影响影响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根系生长和养分供应。土壤的含水率定义土壤中水分的含量,通常用重量百分比表示。测定可用烘干法或仪器测定。影响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植物生长。土壤水分形态吸湿水土壤颗粒表面吸附的水分,不易被植物利用。毛管水存在于土壤毛细管中的水分,易被植物利用。重力水受重力作用下移动的水分,易流失,植物利用率低。土壤毛细现象定义土壤水分在毛细管中上升的现象,受土壤孔隙大小和水膜厚度影响。影响影响土壤水分的分布和植物根系的吸水。土壤渗透性定义土壤允许水通过的能力,受土壤孔隙大小、数量和连通性影响。影响影响土壤的排水能力、灌溉效率和地下水补给。土壤渗透度测定方法1环刀法利用环刀收集土壤中渗透的水量,计算渗透度。2双环法用双环测定土壤中渗透的水量,计算渗透度。3渗透计法利用渗透计测定土壤中渗透的水量,计算渗透度。土壤的保水性定义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受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影响。影响影响土壤的干旱程度、灌溉频率和作物产量。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概念描述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土壤水势与含水量的关系。应用用于评估土壤的保水能力、灌溉效率和排水要求。土壤温度的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阳光照射是土壤热量的主要来源。2空气温度空气温度影响土壤表面的热量交换。3土壤水分水分含量影响土壤的热容量和热传导率。4土壤颜色颜色较深的土壤吸热能力更强。土壤温度的测定方法温度计法使用温度计直接测量土壤温度。数据记录仪法使用数据记录仪自动记录土壤温度变化。土壤热传导定义土壤传导热量的能力,受土壤质地、水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影响。影响影响土壤内部的温度分布和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土壤热容量定义土壤单位质量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受土壤质地、水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影响。影响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速度和土壤的热量储存能力。土壤热膨胀1概念土壤因温度变化而发生体积变化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寒冷地区。2影响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冻胀和作物生长受阻。土壤气体的成分氮气占土壤气体的主要成分,约占78%。氧气供给土壤生物呼吸所需,约占21%。二氧化碳土壤生物呼吸产生,约占0.03%。土壤气体扩散1概念土壤气体在土壤孔隙中移动的现象,受土壤孔隙大小和气体浓度梯度影响。2影响影响土壤生物呼吸、养分转化和植物根系生长。土壤气体交换作用概念土壤气体与大气之间的交换,受土壤孔隙大小、数量和连通性影响。影响影响土壤生物活性、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土壤养分的循环。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物理性质作用土壤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质、形成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会影响土壤的孔隙度、保水性、通气性和热容量。土壤结构与团粒定义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和组合形态,团粒结构是指土壤颗粒相互结合形成的团块。重要性良好的土壤结构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排水性、保水性和养分供应。土壤团粒的测定方法湿筛法、干筛法和比重计法等。指标土壤团粒含量、平均团粒直径和团粒稳定性。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控1有机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性、通气性和热容量。2施肥合理施用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结构。3耕作合理的耕作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土壤物理性质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根系生长良好的土壤物理性质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水分供应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通气性良好的通气性有利于土壤生物呼吸,促进养分转化和植物生长。温度调节土壤的热容量和热传导率影响土壤温度变化,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土壤物理性质调控的技术措施免耕减少耕作,保护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轮作轮作不同的作物,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