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3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知识点分析】
一.地球的演化
地球的演化离不开宇宙,也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正是由于宇宙中的各种有利条件和物
质的发展变化,地球才能一步步地成长演化,如今地球仍处在不停的演化之中。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太阳系在大约50亿年前诞生后,大约经过了5亿年,地球开
始形成。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坍缩、凝聚而形成的。由于陨石的轰击、地球不断收缩等
原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出现熔融现象。同时又在地球自转、重力作用下,发生了物
质分异现象,外部密度较大的物质和元素向内部逐渐下沉,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最后
地球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等结构。
地球初期的模样
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固态的地壳逐渐
形成。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了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高温
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的大量水蒸气,随着温度的下降,凝结成水滴降到地表,汇流成海洋,
地球进入了海洋时代。在太古代开始出现原始生命,但此时期的化石很少,目前已知的最早
的生命痕迹,其生存年代大约在38亿年前。
火山喷发岩浆流岩浆冷却、凝固
科学家通过对地球地层和化石的研究,逐步揭示了地球在25亿年前至今发生的变化。
第1页共17页.
25亿~5.7亿年前的元古代,地球上开始出现大片陆地和山脉,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出氧气,
大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多。
5.7亿~2.5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的陆地大面积增加,原始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
露出海面,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等生物。
2.5亿~0.65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中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裸子植物和
爬行类动物繁盛。
0.65亿年前至今的新生代,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奠定了现代地球
地貌的基础;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人类诞生。
二.生命的起源
早期的地球没有任何生命的踪迹,有化石记录的生命史可以追溯到38亿年前。由于原
第2页共17页.
始生命的诞生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争论不休,只能通过模拟、实
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种假说来解释生命的诞生。
在古代,有人提出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如“腐草为萤”、“腐肉生姐”等。
186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做实验,证明了“腐肉生姐”是错误的,是空
气中的微生物使汤腐败的,而不是汤腐败产生了微生物。
奥巴林的蛋白质聚合霍尔丹认为生命起源于细菌
直到20世纪20年代,俄国奥巴林和印度霍尔丹两位生物化学家各自提出了化学进化假
说,认为最初的原始生命是由原始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作用,逐步由简单到复杂,
经过一个极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而形成的。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以加
热、放电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成功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后来,科
学家用同样的方法证明,构成生物体的所有20种氨基酸均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经多种途径
产生。人们开始意识到,原始生命物质可以在没有生命的自然条件下产生出来,并推论生命
是在此基础上进化而来的。广泛开展的模拟实验,已经成为化学进化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3页共17页.
米勒实验原始大气与原始海洋成分想象图
一些现代科学家相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简单的有机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等
能结合形成聚合体。他们推测一些有机化合物经过长期而又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更大、
更复杂的分子,直到形成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一蛋白质,以及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等大分
子物质。但是,关于生物大分子如何起源于小分子的原理,目前科学家还不清楚。
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凝聚等作用,可以形成一个由多种分子
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外面有一层膜,将其内部与海水相隔开,在原始海洋中经历漫长、
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1959年9月,人们在落到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发现了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这一发
现震动了当时整个科学界。由此,有人提出假说,原始生命物质也有可能来自外星球。
【例题分析】
第4页共17页.
【例1】如图为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装置,此实验说明
()
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B.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形成原始生命
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答案】D
【解析】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
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
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
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米勒的实验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
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
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
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
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
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
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原始地
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2.如图所示为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5页共17页.
A.实验利用甲烷、氨、氧气等气体模拟原始大气
B.实验中通过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大气的雷电条件
C.实验后可以在装置中检测到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
D.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
【答案】A
【解析】A.米勒实验装置大容器内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原始大气没有氧气,A错误。
B.实验中通过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大气的雷电条件,B正确。
C.实验后可以在装置中检测到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C正确。
D.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D正确。
3.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中甲烷、氨、水、氢四种气体用于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B.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第6页共17页.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答案】D
【解析】A.装置中甲烷、氨、水、氢四种气体用于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故A正确。
B.装置中的火花模拟闪电,故B正确。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故C正确。
D.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
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该实验不能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
会演变成原始生命,故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B.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C.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D.大爆炸宇宙论和板块构造学说都是经过科学实证的结
【答案】A
【解析】A、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故A正
确。
B、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
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该实验不能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
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故B错误。
C、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误。
D、人类没有充足的证据证实大爆炸宇宙论、板块构造学说观点的真实性,故D错误。
5.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氢
气、氨气和水蒸气等混合成一种和原始大气成分基本一致的气体,放入真空密闭的玻璃
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下列关于米
勒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可以供给呼吸B.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在该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过程形成了原始生命
【答案】B
【解析】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不能供给呼吸,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第7页共17页.
B、混合气体中原来没有氨基酸,一个星期后生成了氨基酸,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
学变化,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米勒实验过程中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没有形成原始生命,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
意。
6.2019年春节期间,由吴京主演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获得了极佳口碑。影片中介绍因
为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太阳即将毁灭,所以人类寻找新的栖息地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适宜的温度B.一定厚度,适宜呼吸的大气
C.充足的水D.新栖息地所在的星球自转一周时间为24小时
【答案】D
【解析】科学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得
以存在的三个条件,故选择答案D。
7.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发生过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A.狂风暴雨B.雷电交加C.地震D.天空出现彩虹
【答案】C
【解析】A.狂风是气压差导致的空气流动,若无大气,不会存在,故A错误;
B.雷电是大气电子碰撞产生的,若无大气,不会存在,故B错误;
C.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并不以大气存在为前提,故C正确;
D.彩虹多出现与雨后,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
形
8.生命起源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热点。有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于外星球”,以下不支持该
论点的是()
A.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C.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答案】D
【解析】在众多的生命起源的观点中,就有一种观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生命起
源于外星球”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如陨石中发现有并非
第8页共17页.
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
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等。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
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都能够证明“生
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故A、B、C不符合题意;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
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所能证明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而不是“生
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故D符合题意。故选D。
9.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了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栖居的证据,请你猜测一
下,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发现了()
A.曾被水浸润过的痕迹B.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
C.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D.适合生命呼吸的空气
【答案】A
【解析】本题结合社会热点考查行星适合生物生存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等知识点.A项液
态水的存在,是适合生命栖居的重要依据,D项火星的大气并非以氧氮为主,因此不适合生物
呼吸。
10.下面是小勇同学学习了《生命起源与进化》后总结的观点,小旭同学说其中有一项是
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A.生命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
B.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C.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
D.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答案】A
【解析】A、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在
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
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
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
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而比较
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只是证明了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胚胎学上的证
据(如鳃裂)只是说明了古代脊椎动物的原始祖先都生活在水中.符合题意.
B、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的是出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
殖等生命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第9页共17页.
C、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
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
物较多,因此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不符合题意.
D、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
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不符合题意.
11.下面关于地球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初海洋的水来自彗星
B.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构成是相同的
C.地球形成之初已经有大片的陆地
D.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在植物出现后逐渐增多的
【答案】D
【解析】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只是在距今20亿至30亿年以前,绿
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进行光合作用并逐渐占有优势以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
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
12.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高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A.原始海洋、陆地B.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C.原始海洋、原始海洋D.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答案】D
【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
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
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
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
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
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
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由上可知,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高分子
物质的场所依次是原始大气层、原始海洋.可见D符合题意。
13.原始大气与空气相比较,没有的气体成分是()
A.氢气B.甲烷C.氧气D.二氧化碳
【答案】C
第10页共17页.
【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
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
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
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
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
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选C。
14.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
A.喷射的火山B.原始大气C.原始海洋D.原始陆地
【答案】C
【解析】原始大气是没有臭氧的,故不能防止紫外线。而因为海洋中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避
免了紫外线的辐射,使原始海洋成了原始生命的摇篮。
15.生命起源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以下哪一项证据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缺乏严
密的逻辑关系()
A.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C.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答案】D
【解析】在众多的生命起源的观点中,就有一种观点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生命起源于
外星球”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如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
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
以外,深处还埋有水等.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
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都能够证明“生命起
源于外星球”的观点.故A、B、C三个选项都不合题意.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
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所能证明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而不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故符合题意.故选D.
16.原始地球表面遭受强烈紫外线照射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特别强B.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层
C.原始地球表面的温度特别高D.原始大气中没有臭氧层
【答案】D
第11页共17页.
【解析】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具有阻挡紫外线的作用,而原始大气中不含臭氧。
17.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它的新陈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A.异养厌氧型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D.自养需氧型
【答案】A
【解析】由于原始生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所以是异养型,且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的
存在,所以原始生命是厌氧型的。
18.在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中,原始生命的物质可能是()
A.氨气和氢气B.原始蛋白质和原始核酸
C.葡萄糖和氨基酸D.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由于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所以在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起源过程
中,原始生命的物质可能是原始蛋白质和原始核酸。
19.地球上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区别是()
A.没有氮气B.没有臭氧C.没有氧气D.以上三项都有
【答案】D
【解析】在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臭氧、氮气。
20.原始生命物质的诞生条件是()
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能量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D
【解析】原始生命物质的诞生需要原始大气(物质)、原始海洋(场所)、能量等。
21.科学家提出原始生命的诞生,运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是()
A.实验B.假说C.观察D.推理
【答案】B
【解析】原始生命诞生没人知道是什么情况,只能先通过假说,然后去验证。
22.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化可能较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有
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测,原始地球空气的成分和木星、
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下图
是米勒实验的装置图)。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
气,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法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根据
第12页共17页.
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属于__(选填“黑箱实验”、“对照实验”、“模拟实验”)。
(2)如果在实验装置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____。
(3)在绝大多数的实验中,往往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原因是____。
(4)从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角度,观察到实验收集到氨基酸混合物的现象,你得出的
结论是____。
(5)1972年米勒又开始做另一个实验:他把早期地球可能具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
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78℃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
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此可作出的推测
是。
【答案】(1)模拟实验(2)爆炸(3)比热大、成本低(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
应生成有机分子(原始生命物质)(5)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生命物质)也可能起源于冰中(低温条
件下)
【解析】米勒的实验证明在原始大气情况下,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
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其中甲烷、氨、氢气等气体模拟了原始大
气,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冷凝器模拟了降雨,装置下的液体模拟了原始海洋。
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
机小分子的,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
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生命起源的第三步是地球上有机大分子形成多分子独立的
体系。生命起源的第四步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多分子独立的体系在原始海洋中逐
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23.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化可能较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
第13页共17页.
有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断,原始地球空气成分和木星、
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米勒
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通过放电和紫外线照射的
方法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勒实验属于“模拟实验”。米勒试验装置中左上方大容器内模拟了______的成分,它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______。进行火化放电模拟闪电,主要为该实验提供
______。
(2)米勒试验装置中煮沸的水模拟了______,冷凝后获得了氨基酸。通过这个试验米勒得
出的结论是______。
(3)根据米勒的试验,部分学者提出了化学起源学说,他们认为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原始大气(无机小分子)→______→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
【答案】原始大气氧气能量原始海洋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
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有机小分子物质
【解析】(1)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
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因为现在的大气与原始大气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米勒是
通过模拟原始大气成分进行实验的,属于模拟实验;美国青年学者用如图的实验证明了生
命起源的第一步;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它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主要不含
有氧气;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因此米勒实
验装置大容器内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实验中,进行火化放电是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
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2)米勒试验装置中煮沸的水模拟了原始海洋,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
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
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
有的,氨基酸合成大分子蛋白质;因此,“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合成有机小分子,
第14页共17页.
如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
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观察到实验收集氨基酸混合物的现
象,可以推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是完全可能的;
(3)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
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
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
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
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24.下图是生命化学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哪些?____。这些物质是从哪里来的?____。
(2)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____。
(3)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是由原始大气的各成分形成____,第二阶段是由____形成____,
第三阶段是由____形成_____,并进一步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4)你认为生命起源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____。
(5)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_____。
(6)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_____。
【答案】水蒸气、氢、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通过火山爆发喷出来的原
始大气中不含氧气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有机大分
子物质多分子体系的原始生命第三阶段:由有机大分子物质形成原始生命A由无
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C由有机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
【解析】(1)、(2)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
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
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
第15页共17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文案的创意写作技巧与风格
- 提高个人出行安全意识与防范技能培训
- 2025年杞枣口服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教室壁挂式无线扩音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数字美术馆平台架构-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酵母溶液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日历式记录日记本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智能化辅助工具研究-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桑绿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普通型电子压电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课件
-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含解析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
- 初三科目综合模拟卷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含答案)
- 劳动合同薪酬与绩效约定书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 学校安全一岗双责
- 2024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小学组)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产后修复学习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