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课时)课件人民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23/19/wKhkGWeJ_AaACtmfAAC31Fz1kTc386.jpg)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课时)课件人民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23/19/wKhkGWeJ_AaACtmfAAC31Fz1kTc3862.jpg)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课时)课件人民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23/19/wKhkGWeJ_AaACtmfAAC31Fz1kTc3863.jpg)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课时)课件人民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23/19/wKhkGWeJ_AaACtmfAAC31Fz1kTc3864.jpg)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课时)课件人民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23/19/wKhkGWeJ_AaACtmfAAC31Fz1kTc38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课时)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概述南昌起义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1.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涵,分析其实践的结果和影响。(重难点)2.掌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结果及意义。(重点)3.认识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4.把握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影响。(重点)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5.归纳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突出对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特征的理解,认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的影响。(重点)6.分析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难点)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背景(1)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2)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2.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南昌起义八七会议3.根据地斗争(1)土地革命:在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
的土地革命。(2)政权建设: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3)反“围剿”斗争:从1930年到1933年,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前四次“围剿”。1931封建剥削制度4.长征(1)原因:由于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经过:1934年10月,被迫长征;_____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
。(3)结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会师。(4)意义:长征胜利结束,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遵义成熟会宁误区警示思维点拨工农武装割据,不是军阀割据,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工农武装割据是工农民主政权,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军阀割据是封建军事政权,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代表。误区警示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军事问题、组织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既从军事、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又避免了党内分裂,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已从幼稚走向成熟。思维点拨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全面抗战的胜利:1937~1945年,全国人民在
旗帜下,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解放战争的胜利(1)内战爆发:
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3)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________________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4)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
,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1946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横渡长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意义:①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②结束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维点拨关键点拨1.解放战争仍然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解放战争的胜利只是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打下了基础。2.战略反攻是指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战略决战是指三大战役,最终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思维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有:两党的性质(两党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关系由矛盾斗争到分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关键点拨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探究点1工农武装割据史料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会址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答案思考结合教材及以上图片,分析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答案
(1)国民革命的惨痛教训告诉共产党,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有自己的革命武装。(2)中共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3)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究点2遵义会议史料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遵义城头霞光闪》答案思考
(1)史料中“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答案
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答案
①遵义会议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情况下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问题,并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所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答案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全面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从背景看:遵义会议是在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正确的基础上召开的。(2)从结果看: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3)从意义看: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史论总结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陕北。(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拓展提升主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史料一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史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思考
(1)史料一中的“转折点”是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的?答案答案
转折点:指1947年开始的全国性的战略反攻。理解: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从此由进攻转入防御,人民革命力量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将迅速地夺取全国胜利。答案(2)史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近代曾定都于此的政权有哪些?史料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答案
事件: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政权: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影响: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并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史论总结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影响两党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1)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①国民革命时期的合作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对抗。②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对抗。(2)影响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拓展提升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则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八七’会议给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新的出路”是指A.领导秋收起义B.夺取大城市,建立革命政权C.清除党内右倾错误D.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答案解析√12345解析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解析
“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丰富的政权建设经验”是苏维埃政权对中国革命所起的主要作用之一,故选D项。2.曾有专家以“瑞金建政,翻天覆地”精辟概括了苏维埃政权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苏维埃政权对中国革命所起的作用主要是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B.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C.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敌后根据地的中枢指挥作用D.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丰富的政权建设经验答案√解析12345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红军将士不怕牺牲、具有乐观信念的精神,才推动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故C项正确。3.“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这表明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B.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C.坚定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保证D.党内要根除“左”倾错误答案解析√123454.毛泽东在给朱德、刘少奇的一封信中写道:“陈谢纵队本月休整……协同边区兵团开辟西北局面……山东自歼七十四师后,局面已稳定,现正计划新的攻势作战。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该信件写于解放战争中的A.战略反攻开始前夕 B.战略决战开始前夕C.北平谈判开始前夕 D.渡江战役开始前夕答案解析1234解析
材料中的“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是关键信息,同时还要把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等概念。√5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毛主席稍后作了重要发言。……批驳了博古为自己作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会上直接被批判的是博古。批判博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述职报告范文(19篇)
- 班主任教师工作简述7篇
- 智慧安全政务云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 某文旅景区概念性策略-策划案例
- 《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年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特种材料供应合同
- 二手设备的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厨师职业培训学院合作办学合同4篇
- 《组织行为学》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 市场营销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护理指南手术器械台摆放
- 肿瘤患者管理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应收培训》课件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