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第26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1B/wKhkGWeJ9eCAaDRSAAEKVwNleo8591.jpg)
![2019届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第26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1B/wKhkGWeJ9eCAaDRSAAEKVwNleo85912.jpg)
![2019届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第26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1B/wKhkGWeJ9eCAaDRSAAEKVwNleo85913.jpg)
![2019届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第26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1B/wKhkGWeJ9eCAaDRSAAEKVwNleo85914.jpg)
![2019届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第26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1B/wKhkGWeJ9eCAaDRSAAEKVwNleo859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讲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命题趋势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017·江苏单科·T4)孔子思想和宋明理学比较1.在新情境、新材料中深入挖掘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特别是儒家学派的观点。2.理解道家、法家和儒家关于治国理念的内涵和异同。3.特别注重儒学思想体系中的“正能量”,及其对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意义。(2013·江苏单科,T2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政治主张2.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014·江苏单科,T1)董仲舒儒学与原始儒学的比较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知识点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背景(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出现____________,形成一些思想流派。私人讲学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4.影响 (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__运动。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思想解放知识点二先秦诸子思想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影响儒家孔子(1)政治:①思想核心是“____”;②强调统治者“________”;③“克己复礼”。(2)教育:“__________”“因材施教”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孟子(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2)伦理:主张“________”荀子(1)政治:①“______”和“王道”,以德服人;②“君舟民水”。(2)伦理:提出“人之性______”仁以德治民有教无类民贵君轻性本善仁义恶道家老子(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_____”;(2)提出“_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3)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开创道家学派庄子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道家思想得到发展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要____________;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发展趋势道无为而治以法治国【易错易误】
区分诸子百家治国理念的特点儒家思想是“德治”与“仁政”;道家是“无为而治”的思想;法家是“以法治国”的思想;墨家是“选贤任能”的思想。考法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及其历史价值[史料研读]史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史料二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史料三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史料一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利民”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他们思想的实质是一种民本思想。2.据史料二出处可知史料反映了春秋时期道家的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强调只要做到清静无为,不扰民,就能治理好社会。3.史料三信息“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说明孟子主张农商平等;“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说明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史料主要体现了不同学派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政治理想。
提示:(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2)政治理想: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根据史料三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提示:(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2)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3)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史论归纳]1.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2.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考点二汉代儒学知识点一董仲舒的新儒学1.背景(1)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2)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____________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3)思想:道家“____________”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土地兼并无为而治2.内容(1)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___________”学说。(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____________”。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思维导图】
董仲舒的新儒学知识点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汉武帝为确立儒家正统地位采取的措施(1)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__________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 ____________的主流。正统传统文化【易错易误】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目的相同“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考法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典例』
(2014·江苏单科,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解析据题干可知,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故选B项。董仲舒并未继承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故A项错误;题干的话题并没有涉及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德治并没有摒弃,关于德治的主张题中也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答案B【方法突破】★明考点汉代儒学★抓关键
“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体现了对原始民本思想的曲解。★定方法解答“说明”和“表明”类设问的题目,除了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之外,还要注意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分清是否只是获取历史结论,还是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需要回答历史结论或者迁移史实论证历史结论。【史论链接】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考法2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史料研读]史料一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封阙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祭孔的由来》史料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为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汉书·武帝纪》史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1.史料一中汉朝皇帝祭孔的礼仪越来越重,说明了孔子及儒学地位的逐渐提高。2.史料二体现了汉武帝有关的治国之策;“《五经》”属儒家经典,“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体现了儒学的地位;“举遗举礼”“崇乡党之化”“学者益广”等体现了儒学对社会教化和风尚的影响。3.史料三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两方面阐述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影响。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提示:(1)现象:孔子及儒学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2)原因:董仲舒更新儒学体系,建立“新儒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中央设太学,传播儒学。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提示: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史论归纳]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作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随堂·演练预测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1.(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模拟)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
)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C.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 D.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概念的理解及获取材料信息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解答时据“兼儒墨,合名法”等信息可知杂家的特点是糅合了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主张,这反映了战国诸子百家思想融合趋势的加强。故正确答案是D项;A项与史实相悖;B项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史实;西汉“独尊儒术”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材料信息也不能证明百家争鸣局面是否结束,排除C项。答案
D2.(2018·苏州调研)《论语》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成为后世历代明君推崇的自我节制原则。下列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A.“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B.“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C.“知行合一”“止于至善”D.“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解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的意思是君子从政以端正自身为先,以教育和约束为次之,表明要自我节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意思是以身作则,自我节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意思是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就是最好,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的意思是君子所作的带头示范作用,强调自律,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C3.(2018·苏州模拟)十八世纪的西方有句谚语:“Thelaziest(最懒惰的)governmentisthebestgovernment”,下列先秦时期思想流派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的是(
)A.以德治国的文化人学派 B.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C.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D.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解析题干谚语意为: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强调政府无为。“以德治国”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统治者要实行“仁”,故A项错误;墨家被形象的称为“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因为它代表的是下层人民的利益,故B项错误;“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体现的是道家,强调无为,顺其自然,故C项正确;“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是法家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
C4.(2018·镇江模拟)《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解析材料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最能反映战国墨家兼爱的思想,儒家主张仁爱(爱有等差),强调等级差别,故A项错误;墨家思想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知足寡言、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加强君主权力,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
B5.(2018·苏州模拟)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载:“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上述材料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
)A.儒家、墨家、法家
B.道家、墨家、儒家C.墨家、儒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解析根据材料“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强调社会等级制度与规范,故①是儒家思想,“强本节用”强调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故②是墨家思想,“严而少恩”“正君臣上下之分”强调君主的权势与威严,故③是法家思想,A项符合题意。答案
A考点二汉代儒学6.(2018·南京、盐城调研)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即先引《春秋》,然后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这表明儒学在当时(
)A.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B.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C.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D.成为封建君主政治利用工具解析儒学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故A项错误;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是宋代的程朱理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东汉光武帝利用儒学为自己更换太子服务,并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引用《春秋》的言论,其目的是让自己更换太子的做法显得名正言顺,《春秋》是当时儒家经典五经之一,说明当时儒学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成为封建君主政治利用的工具。答案
D7.(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礼”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合同
- 主持人兼职劳务合同范本
- 仓储运输合同范文
- 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三篇 推理证明、算法、复数第2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 2025年济南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内容有哪些
- 2025年西安考货运从业资格证题库答案
- 孔隙结构对大气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冲蚀失效行为的影响
- 2025年沪教版选修4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B版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图版选修4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正大天虹方矩管镀锌方矩管材质书
- 2024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 受贿案例心得体会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经典例题及配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图书馆学基础简明教程
- 毕业设计(论文)-液体药品灌装机的设计与制造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一数(二)》 北师大版
- 银行内部举报管理规定
- 平面几何强化训练题集:初中分册数学练习题
- 项目奖金分配奖励制度和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