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起点七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化学原理进行解释的是()
A.在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盐酸和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
B.将饱和石灰水升温或向其中吹气都能使其变浑浊。
C.将一支燃着的蜡烛罩在一个大玻璃杯中或用扇子扇风均可使其熄灭。
D.“雪碧”汽水和白醋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下面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I为碘元素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作出的推测是()(相对原子质量:O-16;K-39;I-127)
配料表。氯化钠。
(NaCl)≥98.0%
(以NaCl计)碘酸钾。
(KIO3)(35±15)mg/kg
(以I计)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C.“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D.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mg
3、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rm{.}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rm{.M}r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rm{.}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rm{(}rm{)}A.都升温rm{10隆忙}后,rm{M}rm{N}点均向右平移B.加水稀释rm{(}假设温度都不变rm{)}时,rm{M}rm{N}点均不动C.都降温rm{10隆忙}后,rm{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rm{N}点向左平移D.蒸发溶剂rm{(}假设温度都不变rm{)}时,先是rm{M}点不动,rm{N}点向上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rm{M}rm{N}点都不动4、近年,我国部分地区采煤的矿井“瓦斯爆炸”事件不断发生rm{.}与瓦斯rm{(}主要成分为甲烷rm{)}爆炸不相关的因素有rm{(}rm{)}A.矿井里含有氧气和甲烷B.甲烷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C.矿井空间有限D.温度未达到甲烷的着火点5、生活处处有化学,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rm{(}rm{)}A.水产品用甲醛浸泡保鲜B.液化气泄露时,立刻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蒸馒头时可加点纯碱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6、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酸,在我国酸雨的类型主要是硫酸型酸雨rm{.}下列收集rm{SO_{2}}的装置中合理的是rm{(}rm{)}A.B.C.D.7、rm{X}rm{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rm{7}rm{2}在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rm{X}与rm{Y}的质量比为rm{7}rm{3}则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m{(}rm{)}A.rm{X_{2}Y_{3}}B.rm{X_{3}Y_{2}}C.rm{X_{2}Y_{7}}D.rm{X_{3}Y_{7}}8、下列实验数据或现象合理的是rm{(}rm{)}
rm{垄脵}用托盘天平称取rm{15.6}食盐rm{垄脷}用广泛rm{pH}为rm{7.3}rm{垄脹}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rm{垄脺}用rm{100mL}量筒量取某溶液rm{6.6mL}.A.rm{垄脵}B.rm{垄脷垄脹垄脺}C.rm{垄脹垄脺}D.rm{垄脵垄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rm{(}rm{)}。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rm{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带火星的木条rm{B}氯化镁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rm{C}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rm{D}稀盐酸和稀硫酸rm{BaCl_{2}}溶液A.rm{A}B.rm{B}C.rm{C}D.rm{D}10、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接触的是rm{(}rm{)}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11、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的同一种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rm{.}在天平左右两端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金属铁和锌,充分反应后铁无剩余,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rm{(}rm{)}A.锌一定无剩余B.天平平衡C.天平向右偏D.酸一定消耗完了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rm{)}A.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B.生铁能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硫酸中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rm{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D.多数合金的硬度低于组成它们的成分金属的硬度13、菠菜中含有草酸rm{.}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rm{.}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rm{(}rm{)}A.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D.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4、由氧化铜和木炭粉混合而成的黑色粉末48g;将其加入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分离得到24g铜,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37.5%
B.50%
C.62.5%
D.95.3%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经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泡菜葡萄番茄苹果牛奶玉米粥3.44.24.43.16.57.8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汁与葡萄汁相比,酸性较强的是____,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____.16、用“玉米塑料”代替“泡沫塑料”可有效防止白色污染的产生,“玉米塑料”的制作是先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rm{(C_{3}H_{6}O_{3}).}下列有关乳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乳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乳酸含有rm{O_{3}}分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rm{3}rm{6}rm{3}
D.____.17、写出下列微粒的符号。
rm{(1)}铵根离子_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_,硫酸根离子______,碳酸根离子______,硝酸根离子______,氢离子______,氧离子______,硫离子______,铜离子______,铁离子______,铝离子______,镁离子______;
rm{(2)}填空。
氧气由______组成,由______构成,水由______组成,由______构成.1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rm{(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
rm{垄脵}吹灭蜡烛;
rm{垄脷}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rm{垄脹}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rm{垄脺}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rm{垄脻}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rm{垄脼}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_包括事例______rm{(}填序号rm{)}
rm{(2)}打火机中常用丁烷rm{(C_{4}H_{10})}做燃料,丁烷与甲烷完全燃烧产物相同,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9、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rm{.}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rm{(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rm{2隆芦3}滴酚酞试液rm{(}无明显变化rm{)}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rm{(}酚酞试液变红rm{)}.
rm{(2)}实验Ⅱrm{(}如图甲所示rm{)}烧杯rm{B}中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rm{(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rm{(}如图乙所示rm{)}作为对比实验rm{.}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理由是______.
20、用化学用语填空。
氢:______;氯:______,铝:______,铁:______,氖:______,锌:______;
五氧化二磷:______,氮气:______,氧气:______,二氧化硫:______.21、化学是在______、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变化的科学.22、请判断下列反应是物理还是化学变化。
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______.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______.
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杀菌______.
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______
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______.
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______.
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______.
熔化玻璃吹制仪器______.
变炼成钢、滴水穿石______.23、两种离子的符号分别是Na+和O2-,则它们组合的化学式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3题,共30分)24、完成有关rm{H_{2}O}计算:
rm{(1)}水中有______种元素组成。
rm{(2)}水中氢原子个数与氧原子个数比:______
rm{(3)}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______
rm{(4)}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
rm{(5)100}克水中氧元素的质量:______.25、化学小组围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究活动.
活动rm{1}“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rm{1}取直径rm{0.20mm}含碳rm{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零星火星“火星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______.实验rm{2}取直径______rm{mm}含碳rm{0.3%}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较明显的火星四射活动rm{2}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
资料:rm{垄脵}铁粉是黑色或灰黑色粉末rm{.}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具有磁性.
rm{垄脷}铁、四氧化三铁均能溶于稀盐酸rm{(}即:铁rm{+}盐酸rm{隆煤}氯化亚铁rm{+}氢气;四氧化三铁rm{+}盐酸rm{隆煤}氯化铁rm{+}氯化亚铁rm{+}水rm{)}
rm{垄脹}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小明质疑小刚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其理由是______;同学们都认可了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______,放置一段时间
______
黑色固体中含有铁26、rm{KNO_{3}}和rm{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rm{/隆忙}rm{10}rm{20}rm{30}rm{40}rm{50}rm{60}rm{70}rm{70}溶解度rm{/g}rm{KNO_{3}}rm{13.3}rm{20.9}rm{31.6}rm{45.8}rm{63.9}rm{85.5}rm{110}rm{138}rm{NaCl}rm{35.7}rm{35.8}rm{36.0}rm{36.3}rm{36.6}rm{37.0}rm{37.3}rm{37.8}rm{37.8}rm{(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rm{KNO_{3}}和rm{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rm{KNO_{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rm{(}填“rm{A}”或“rm{B}”;
rm{(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rm{KNO_{3}}和rm{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温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rm{a}rm{20-30}rm{b}rm{30-40}rm{c}rm{40-50}rm{d}rm{50-60}
rm{(3)}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rm{垄脵}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此过程轴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垄脷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2题,共8分)27、(1)石油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只要买了东西;商家就提供免费的塑料袋,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由于过度使用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从今年的6月1日起,所有的超市;商场,还有集贸市场都不再提供免费的塑料袋.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方便袋(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的组成进行测定,设计了下列实验,如图所示.
①仪器Ⅰ的名称是______;仪器Ⅱ的名称是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③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前后二次称量装置D;其目的是______;
④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⑤若实验中没有连接装置B;测定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的结果是______(填“偏小”;“偏大”、“无影响”).
28、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会发生反应;老师做了这样的实验:在盛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红色恰好消失.同学们对红色消失的原因进行讨论后,作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酚酞仍有;加入稀盐酸后NaOH没有了,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猜想二:可能是NaOH仍有;加入稀盐酸后酚酞没有了,NaOH与稀盐酸未发生反应.请你帮助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写出操作和现象即可):______.
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4题,共12分)29、已知rm{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之间的转化关系rm{.}其中rm{A}rm{B}组成元素相同,rm{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rm{.E}为常见的酸.
rm{(l)B}的化学式为______;
rm{(2)A}rm{B}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rm{(3)E}发生分解反应生成rm{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0、将一种无色的液体rm{A}装入大试管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无明显现象,随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rm{B}试管中迅速产生气泡rm{C}该气体rm{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把金属rm{E}缠绕在火柴梗上,然后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等火柴快要燃尽时迅速伸入盛有气体rm{C}的集气瓶中,其中瓶底事先放了少量液体rm{D}观察到金属rm{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rm{F.}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题目.
rm{(1)}判断下列物质rm{(}写出化学式rm{)}
rm{A}______;rm{B}______;rm{C}______;rm{D}______;rm{E}______;rm{F}______;
rm{(2)}黑色粉末rm{B}在rm{A}的分解反应中起______作用;是这个反应的______.
rm{(3)}红热的金属rm{E}在气体rm{C}中燃烧的时候,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少量液体rm{D}起什么作用______.31、rm{A隆芦F}和rm{X}rm{Y}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rm{A}rm{C}是无色气体,rm{B}rm{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rm{(1)E}的化学式为______;
rm{(2)}写出反应rm{垄脵}的化学方程式:____
rm{(3)}含rm{D}的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rm{D}与空气中的______rm{(}填名称rm{)}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rm{(4)}写出反应rm{垄脷}的化学方程式:____32、A、rm{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rm{A}为暗紫色固体,rm{E}和rm{F}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rm{G}是一种银白色金属,rm{H}是一种黑色固体,在rm{垄脷}的反应前后rm{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rm{.}试推断:
rm{(1)}写出rm{A}rm{B}rm{C}rm{D}物质的化学式:
rm{A}______;rm{B}______;rm{C}______;rm{D}______
rm{(2)}写出反应rm{垄脹}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rm{(3)D}物质的用途______;
rm{(4)}上述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rm{(}填编号rm{)}
rm{(5)G}在rm{D}中燃烧是一种剧烈氧化反应;铁生锈是一种______氧化反应。
rm{(6)E}和rm{F}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
A;氢氧化钠滴加盐酸是消耗氢氧化钠使溶液褪色;而活性炭是吸附作用使酚酞褪色,两者使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故此选项错误.
B;将饱和石灰水升温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向其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原理不同,故此选项错误;
C;将一支燃着的蜡烛罩在一个大玻璃杯中利用隔绝氧气灭火;用扇子扇风均使其熄灭利用的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原理不相同,故此选项错误.
D;都是利用了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理;碳酸与醋酸都是酸其溶液均显酸性,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D
【解析】【答案】A;氢氧化钠滴加盐酸是消耗氢氧化钠使溶液褪色;而活性炭是吸附作用使酚酞褪色.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都是利用灭火的原理.
D;都是利用了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理.
2、B【分析】
A;因配料表中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则食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因碘酸钾在加热时能分解;则“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是正确的,故B正确;
C;“加碘食盐”中的“碘”存在于碘酸钾中;则是指元素,故C错误;
D;由配料表中碘酸钾的含量可知1kg此食盐中含碘元素的质量为(35±15)mg;二不是碘酸钾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B.
【解析】【答案】根据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可知;利用配料表可判断含有的物质,并利用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3、B【分析】解:rm{A}由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时,rm{M}代表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而rm{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就会变得更不饱和;但升温后两溶液中的各个量没有发生变化,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正确;
B;由于加水稀释并不影响物质的溶解度;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因此两点应是向下移动了,故B错误;
C、降温时,rm{M}点代表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但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因此rm{M}点会沿曲线向左下移;而rm{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则会逐渐的变成饱和溶液,直至有晶体析出,因此rm{N}点先是向左平移;然后沿曲线向左下移;故C正确;
D、由于是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溶剂,因此rm{M}点代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变化,因此rm{M}点不动;而rm{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随着水分的蒸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直至溶液达到饱和不再发生变化,因此rm{N}点是先向上位移达到曲线后不再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固体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的是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而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rm{.}再就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m{=dfrac{{脠脺脰脢脰脢脕驴}}{{脠脺脪潞脰脢脕驴}}隆脕100%}.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影响的因素及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rm{=dfrac
{{脠脺脰脢脰脢脕驴}}{{脠脺脪潞脰脢脕驴}}隆脕100%}【解析】rm{B}4、D【分析】解:rm{A}矿井里含有氧气和甲烷;甲烷在氧气中发生燃烧才可能引起爆炸,满足了发生爆炸所需的物质条件;故A是相关因素;
B;甲烷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此时的燃烧一定会引发爆炸,满足了发生爆炸所需的条件;故B是相关因素;
C;爆炸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矿井空间有限,满足了发生爆炸所需的空间条件;故C是相关因素;
D;温度未达到甲烷的着火点;甲烷不会发生燃烧,也就不可能产生爆炸;故D是不相关因素;
故选D.【解析】rm{D}5、A【分析】解:rm{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该做法错误.
B;液化气泄漏;开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温度,减小液化气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该做法正确.
C;碳酸钠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故该做法正确.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故该做法正确.
故选A.【解析】rm{A}6、D【分析】解: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不能用rm{B}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rm{C}因为二氧化硫有毒,所以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所以不用rm{A}.
故选D
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各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rm{.}结合所要收集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去选择相应的收集方法.
当气体极易溶于液体时要防倒吸,如倒置的漏斗就可以防倒吸.【解析】rm{D}7、A【分析】解:设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m{XaYb}则元素rm{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m{7M}时,元素rm{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m{2M}
化合物rm{XaYb}中rm{X}rm{Y}两元素的质量比rm{=(7M隆脕a)}rm{(2M隆脕b)=7a}rm{2b}根据题意:化合物中rm{X}rm{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rm{7}rm{3}则。
rm{7a}rm{2b=7}rm{3}解得rm{a}rm{b=2}rm{3}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m{{X}_{2}{Y}_{3}}
故选A.
要确定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必须确定元素rm{X}rm{Y}在化合物中原子个数关系;可通过假设原子个数的方法,利用所给的数据计算出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最后完成化学式的推断。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之比进行推断化学式,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解析】rm{A}8、A【分析】解:rm{垄脵}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准确到rm{0.1g}故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rm{15.6g}氧化铜粉末;故该实验数据合理.
rm{垄脷}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rm{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rm{pH}不可能精确为rm{3.52}故该实验数据不合理.
rm{垄脹}铁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该实验现象不合理.
rm{垄脺}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rm{.}用rm{10mL}量筒量取rm{6.6mL}某溶液;量筒选择合理,故该实验数据不合理.
故rm{垄脵}实验数据或现象合理.
故选A.
rm{垄脵}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准确到rm{0.1g}.
rm{垄脷}广泛rm{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广泛rm{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
rm{垄脹}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rm{垄脺}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的使用、酸碱度的测定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解析】rm{A}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CA【分析】解:rm{A}取样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复燃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空气,现象同,不可以鉴别,故A错误;
B;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镁,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鉴别,故C错误;
D;取样品;加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盐酸,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rm{AC}.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解析】rm{CA}10、AB【分析】解:rm{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不应该接触,否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如果接触,影响气体排出,故B错误;
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该接触;故C正确;
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应该接触,故D正确.
故选:rm{A}rm{B}【解析】rm{AB}11、AC【分析】解:根据已知条件,反应前天平平衡,若反应后天平平衡,说明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而同质量的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量与rm{dfrac{{陆冒脢么碌脛禄炉潞脧录脹}}{{陆冒脢么碌脛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成正比;所以同质量的铁比锌与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一些,故充分反应后铁无剩余,锌一定无剩余,故天平向右偏;
故选AC.
根据已知条件;反应前天平平衡,若反应后天平平衡,说明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而后依据同质量的锌;铝生成氢气的多少分析解答即可;
解决天平平衡的有关化学计算,方法是:若反应之前两边质量相同,则在两边分别加入不同物质后,必须是两边的质量变化相等,天平才会平衡.【解析】rm{AC}12、AC【分析】解:rm{A}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正确;
B;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碳不与硫酸反应,故生铁不会全部溶解在稀硫酸中,错误;
C、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和rm{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正确;
D;多数合金的硬度高于组成它们的成分金属的硬度;错误;
故选AC.
根据铁的锈蚀因素;生铁的成分、高炉炼铁的原理以及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冶炼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AC}13、CD【分析】解: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rm{A}甲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丙中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说明混合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所以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因此不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故错误;
rm{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rm{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一氧化碳,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故正确;
rm{D}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正确的是rm{CD}共两个;
故选:rm{CD}.
根据草酸隔绝____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知识进行分析rm{.}本题属于信息题的考查,注意考查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检验、除杂等,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是很大,关键是通过阅读众多的信息量提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解析即可.【解析】rm{CD}14、CD【分析】
由2CuO+C2Cu+CO2↑和生成物24g铜;可求出参加反应的CuO和C分别是30g和2.25g,可知必有其中一种反应物尚未完全反应.
若CuO过量;设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x.
2CuO+C2Cu+CO2↑
12128
x24g
解得:x=2.25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95.3%
若C过量;设参加反应的CuO的质量为x.
2CuO+C2Cu+CO2↑
160128
x24g
解得:x=30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2.5%
故选CD
【解析】【答案】该题中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得到了铜24g;没有说明碳与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因此需对反应过程进行讨论,依据铜的质量可计算反应的氧化铜与碳的质量,两者的质量和与原混合物质量进行比较,判断反应的情况,然后对两者反应时的情况进行讨论计算即可.
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略
【分析】
(1)苹果汁的pH小于葡萄汁的pH;酸性比葡萄汁强.故填:葡萄汁.
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红.
(2)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不能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应该食用显碱性的食物为好,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故填:玉米粥.
【解析】【答案】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16、A;每个乳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乳酸的化学式为rm{C_{3}H_{6}O_{3}}可判断其组成和构成,利用原子个数和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元素的质量比.
解:rm{A}根据化学式可知乳酸是由rm{C}rm{H}rm{O}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乳酸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乳酸分子中含有rm{6}个氧原子,而不是含有rm{O_{6}}分子;说法错误;
C、乳酸中rm{C}rm{H}rm{O}元素的质量比为rm{(6隆脕12)}rm{(6隆脕1)}rm{(6隆脕16)=6}rm{1}rm{8}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rm{A}选项D可以是:每个乳酸分子中含有rm{12}个原子.【解析】rm{A;}每个乳酸分子中含有rm{12}个原子17、NH4+;OH-;SO42-;CO32-;NO3-;H+;O2-;S2-;Cu2+;Fe3+;Al3+;Mg2+;O;O2;H、O;H2O【分析】解:rm{(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rm{.}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氢离子、氧离子、硫离子、铜离子、铁离子、铝离子、镁离子可分别表示为:rm{NH_{4}^{+}}rm{OH^{-}}rm{Cl^{-}}rm{SO_{4}^{2-}}rm{CO_{3}^{2-}}rm{NO_{3}^{-}}rm{H^{+}}rm{O^{2-}}rm{S^{2-}}rm{Cu^{2+}}rm{Fe^{3+}}rm{Al^{3+}}rm{Mg^{2+}}
rm{(2)}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其符号为:rm{O}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可表示为:rm{O_{2}}水由氢元素rm{(H)}和氧元素rm{(O)}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可表示为:rm{H_{2}O}
故答案为:rm{(1)NH_{4}^{+}}rm{OH^{-}}rm{SO_{4}^{2-}}rm{CO_{3}^{2-}}rm{NO_{3}^{-}}rm{H^{+}}rm{O^{2-}}rm{S^{2-}}rm{Cu^{2+}}rm{Fe^{3+}}rm{Al^{3+}}rm{Mg^{2+}}
rm{(2)O}rm{O_{2}}rm{H}rm{O}rm{H_{2}O}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NH_{4}^{+}}rm{OH^{-}}rm{SO_{4}^{2-}}rm{CO_{3}^{2-}}rm{NO_{3}^{-}}rm{H^{+}}rm{O^{2-}}rm{S^{2-}}rm{Cu^{2+}}rm{Fe^{3+}}rm{Al^{3+}}rm{Mg^{2+}}rm{O}rm{O_{2}}rm{H}rm{O}rm{H_{2}O}18、清除可燃物;②④;2C4H10+13O28CO2+10H2O【分析】解:rm{(1)垄脵}吹灭蜡烛;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原理.
rm{垄脷}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利用的是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
rm{垄脹}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
rm{垄脺}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利用的是清除可燃物的原理.
rm{垄脻}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的原理.
rm{垄脼}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
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的是rm{垄脹垄脼}利用清除可燃物原理的是rm{垄脷垄脺}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rm{垄脵垄脻}.
rm{(2)}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与水;因此丁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C_{4}H_{10}+13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8CO_{2}+10H_{2}O.}
故答案为:rm{2C_{4}H_{10}+13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8CO_{2}+10H_{2}O.}清除可燃物;rm{(1)}【或隔绝氧气rm{垄脷垄脺.}或空气rm{(}rm{)}或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rm{垄脹垄脼.}】
rm{(2)2C_{4}H_{10}+13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8CO_{2}+10H_{2}O.}
rm{垄脵垄脻.}根据灭火原理:rm{(2)2C_{4}H_{10}+13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8CO_{2}+10H_{2}O.}清除或隔离可燃物,rm{(1)}隔绝氧气或空气,rm{垄脵}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rm{垄脷}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rm{垄脹}清除或隔离可燃物,rm{(2)}隔绝氧气或空气,rm{(垄脵}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rm{垄脷}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m{垄脹}【解析】清除可燃物;rm{垄脷垄脺}rm{2C_{4}H_{10}+13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8CO_{2}+10H_{2}O}rm{2C_{4}H_{10}+13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8CO_{2}+10H_{2}O}19、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无必要;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了【分析】解:rm{(2)}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rm{.}故填: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rm{(3)}因为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rm{.}故填:无必要;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了.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水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rm{.}通过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可知;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溶解在水中时能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rm{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无必要;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了20、H;Cl;Al;Fe;Ne;Zn;P2O5;N2;O2;SO2【分析】解:氢的元素符号为rm{H}故填:rm{H}
氯的元素符号为rm{Cl}故填:rm{Cl}
铝的元素符号为rm{Al}故填:rm{Al}
铁的元素符号为rm{Fe}故填:rm{Fe}
氖的元素符号为rm{Ne}故填:rm{Ne}
锌的元素符号为rm{Zn}故填:rm{Zn}
根据氧化物的命名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rm{P_{2}O_{5}}故填:rm{P_{2}O_{5}}
氮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rm{N_{2}}故填:rm{N_{2}}
氧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rm{O_{2}}故填:rm{O_{2}}
根据氧化物的命名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rm{SO_{2}}故填:rm{SO_{2}}.
根据元素符号;单质与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解析】rm{H}rm{Cl}rm{Al}rm{Fe}rm{Ne}rm{Zn}rm{P_{2}O_{5}}rm{N_{2}}rm{O_{2}}rm{SO_{2}}21、分子;性质;组成;结构【分析】解: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故答案为:分子;性质、组成、结构.
根据化学的概念;研究范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化学在丰富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了解化学的研究范畴,使之服务于生活和生产.【解析】分子;性质;组成;结构22、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析】解: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用氯气消毒杀菌;蛋白质发生变性,属于化学变化;
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熔化玻璃吹制仪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百炼成钢是通过化学变化使生铁中的过量的碳与氧气反应而除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滴水穿石的过程中水中溶有的酸与石头中的碳酸钙反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解析】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23、略
【分析】
根据两种离子的符号分别是Na+和O2-,可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它们组合的化学式是:Na2O;故答案为:Na2O.
【解析】【答案】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解答.
四、简答题(共3题,共30分)24、两;2:1;1:8;88.9%;88.9g【分析】解:rm{(1)}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两;
rm{(2)}由水的化学式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rm{2}个氢原子和rm{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填:rm{2}rm{1}
rm{(3)}水的化学式为rm{H_{2}O}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rm{=}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rm{隆脕}原子个数之比,可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rm{(1隆脕2)}rm{(16隆脕1)=1}rm{8}.
故答案为:rm{1}rm{8}
rm{(4)}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rm{=dfrac{16}{1times2+16}隆脕100%隆脰88.9%}故填:rm{=dfrac{16}{1times
2+16}隆脕100%隆脰88.9%}
rm{88.9%}克水中氧元素的质量rm{=100g隆脕dfrac{16}{1times2+16}隆脕100%隆脰88.9g}故填:rm{(5)100}.
rm{=100g隆脕dfrac{16}{1times
2+16}隆脕100%隆脰88.9g}根据化学式的宏观意义来分析;
rm{88.9g}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rm{(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rm{(2)}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rm{(3)}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rm{=}由元素的质量分数rm{=dfrac{{脭陋脣脴碌脛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隆脕{脭颅脳脫赂枚脢媒}}{{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计算即可;
rm{隆脕}元素的质量rm{(4)}化合物的质量rm{=dfrac
{{脭陋脣脴碌脛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隆脕{脭颅脳脫赂枚脢媒}}{{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m{(5)}【解析】两;rm{2}rm{1}rm{1}rm{8}rm{88.9%}rm{88.9g}25、含碳量越高,火星越明显;0.20;四氧化三铁有磁性;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分析】解:活动rm{1}“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实验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rm{1}取直径rm{0.20mm}含碳rm{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零星火星“火星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含碳量越高,火星越明显.实验rm{2}取直径rm{0.20mm}含碳rm{0.3%}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较明显的火星四射活动rm{2}小明质疑小刚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其理由是四氧化三铁有磁性.
故填:四氧化三铁有磁性.
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放置一段时间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解析】含碳量越高,火星越明显;rm{0.20}四氧化三铁有磁性;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26、A;a;a;bcd;大于38.9g【分析】解:rm{(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rm{KNO_{3}}和rm{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rm{KNO_{3}}溶解度曲线的是rm{A}因为硝酸钾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故答案为:rm{A}
rm{(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rm{KNO_{3}}和rm{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温度的取值范围是rm{20-30隆忙}故答案为:rm{a}
rm{(3)}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rm{a}因为硝酸钾在rm{20隆忙}时的溶解度是rm{31.6g}此过程轴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rm{bcd}因为烧杯底部有固体;rm{x}的取值范围是:rm{63.9g-25g=38.9g}因为烧杯中有固体,因此大于rm{38.9g}故答案为:rm{垄脵a}rm{bcd}rm{垄脷}大于rm{38.9g}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表格可知: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rm{KNO_{3}}和rm{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rm{KNO_{3}}溶解度曲线的是rm{A}因为硝酸钾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rm{KNO_{3}}和rm{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温度的取值范围是rm{20-30隆忙}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rm{a}因为硝酸钾在rm{20隆忙}时的溶解度是rm{31.6g}此过程轴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rm{bcd}因为烧杯底部有固体;rm{x}的取值范围是:rm{63.9g-25g=38.9g}因为烧杯中有固体,因此大于rm{38.9g}.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的表格法及其应用,通过表格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解析】rm{A}rm{a}rm{a}rm{bcd}大于rm{38.9g}五、计算题(共2题,共8分)27、略
【分析】
(1)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混合物;
(2)①仪器I为用作反应容器的锥形瓶;仪器II为固定装置的铁架台;
故答案为:锥形瓶;铁架台;
②装置B内盛放浓硫酸;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分,避免对后面实验的影响;
故答案为:干燥氧气(或吸收水分);
③装置D内盛放浓硫酸以吸收反应后生成的水;二次称量为得到反应前后质量差,以确定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测水的质量(然后计算出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④装置D增重量即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根据燃烧的规律,可燃物中H元素全部生成水,因此生成物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塑料样品中氢元素质量;因此Wg塑料试样中氢元素质量=ag××100%=g;
故答案为:
⑤装置B吸收混在氧气中的水分;若无此装置则会使测得的反应后水的质量偏大,而造成试样中氢元素质量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解析】【答案】(1)根据石油的组成;对石油进行分类;
(2)分析实验装置图;明确实验过程和实验意图,对实验中装置的作用及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用好题中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产生水,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以上知识再结合题中实验解答该题.
28、略
【分析】
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可以用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来进行验证猜想一是正确的,即: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猜想一正确.
故答案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解析】【答案】碱性溶液可以使酚酞变红;可以据此设计实验来验证溶液中仍然有酚酞,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六、推断题(共4题,共12分)29、H2O2;分子构成不同;泥墙;H2SO4=SO3+H2O【分析】解:
根据rm{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rm{A}rm{B}组成元素相同,rm{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退测rm{D}为氢氧化钙,而rm{A}通电生成rm{C}则rm{A}为水,rm{B}为双氧水;根据rm{B}可以生成rm{AC}则rm{C}为氧气;根据rm{E}为常见的酸;可能为稀硫酸,代入检验.
rm{(l)}根据分析,rm{B}为双氧水,故B的化学式为rm{H_{2}O_{2}}
rm{(2)}根据分析,rm{A}为水,rm{B}为双氧水,rm{A}rm{B}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rm{(3)}反应rm{A隆煤D}即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生石灰变为熟石灰,进行泥墙;
rm{(4)E}发生分解反应生成rm{A}即硫酸分解生成三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rm{H_{2}SO_{4}=SO_{3}+H_{2}O}
故答案为:
rm{(l)H_{2}O_{2}}rm{(2)}分子构成不同;rm{(3)}泥墙;rm{(4)H_{2}SO_{4}=SO_{3}+H_{2}O.}
根据rm{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rm{A}rm{B}组成元素相同,rm{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退测rm{D}为氢氧化钙,而rm{A}通电生成rm{C}则rm{A}为水,rm{B}为双氧水;根据rm{B}可以生成rm{AC}则rm{C}为氧气;根据rm{E}为常见的酸,可能为稀硫酸,代入检验rm{.}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析】rm{H_{2}O_{2}}分子构成不同;泥墙;rm{H_{2}SO_{4}=SO_{3}+H_{2}O}30、H2O2;MnO2;O2;H2O;Fe;Fe3O4;催化;催化剂;防止高温生成物炸裂瓶底【分析】解:rm{(1)}气体rm{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rm{C}有助燃性,rm{C}是氧气,将一种无色的液体rm{A}装入大试管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无明显现象,随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rm{B}试管中迅速产生氧气,所以rm{A}是过氧化氢溶液,rm{B}是二氧化锰,把金属rm{E}缠绕在火柴梗上,然后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等火柴快要燃尽时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其中瓶底事先放了少量液体rm{D}观察到金属rm{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rm{F}所以rm{E}是铁,rm{F}是四氧化三铁,rm{D}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rm{A}是rm{H_{2}O_{2}}rm{B}是rm{MnO_{2}}rm{C}是rm{O_{2}}rm{D}是rm{H_{2}O}rm{E}是rm{Fe}rm{F}是rm{Fe_{3}O_{4}}
rm{(2)}黑色粉末rm{B}在rm{A}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rm{(3)}红热的金属rm{E}在气体rm{C}中燃烧的时候,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少量液体rm{D}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炸裂瓶底.
故答案为:rm{(1)H_{2}O_{2}}rm{MnO_{2}}rm{O_{2}}rm{H_{2}O}rm{Fe}rm{Fe_{3}O_{4}}
rm{(2)}催化;催化剂;
rm{(3)}防止高温生成物炸裂瓶底.
根据气体rm{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rm{C}有助燃性,rm{C}是氧气,将一种无色的液体rm{A}装入大试管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无明显现象,随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rm{B}试管中迅速产生氧气,所以rm{A}是过氧化氢溶液,rm{B}是二氧化锰,把金属rm{E}缠绕在火柴梗上,然后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等火柴快要燃尽时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其中瓶底事先放了少量液体rm{D}观察到金属rm{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rm{F}所以rm{E}是铁,rm{F}是四氧化三铁,rm{D}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析】rm{H_{2}O_{2}}rm{MnO_{2}}rm{O_{2}}rm{H_{2}O}rm{Fe}rm{Fe_{3}O_{4}}催化;催化剂;防止高温生成物炸裂瓶底31、rm{(1)CaCO_{3}}rm{(2)3CO+Fe_{2}O_{3}dfrac{overset{;{赂脽脦脗};}{.}}{;}2Fe+3CO_{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食家常菜课程设计
- 2025年读书的演讲稿范文(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技术出口许可协议3篇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护制度范文(2篇)
- 2025年度线上线下销售合同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2025版)
- 融合课程设计案例
- 单臂吊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系统智能语音交互服务合同3篇
- 牛肉拉面课程设计理念
- 2025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8.台球助教速成培训手册0.9万字
- 无缝钢管焊接作业指导书(1)
- 零缺陷与质量成本
- 网吧企业章程范本
-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登记表
- 阿特拉斯基本拧紧技术ppt课件
- 五格数理解释及吉凶对照
- 婚姻状况声明书
-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 领导激励艺术教材
- 水泥罐抗倾覆验算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