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赤霉素(GA)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激素;为了定量探究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用蚕豆种子和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开展实验探究。下列图和表格内容是其探究的实验结果,据图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浓度(μg/g)处理时间(d)816243232014.1516.7320.6328.6410016.5324.4637.6738.2230013.3418.6526.8128.8760015.4818.4833.2534.54实验一:不同浓度的外源GA处理蚕豆种子的萌发进程。

实验二:不同浓度的外源GA处理蚕豆幼苗的株高变化A.实验一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并不都是起促进作用B.蚕豆种子发芽率在赤霉素处理后的第15天时最高的也只有45%,原因是大部分种子已经死了C.在外源赤霉素处理蚕豆幼苗的32天期间,浓度为100μg/g的外源赤霉素综合促进效果是明显优于其他三组D.在外源赤霉素处理蚕豆幼苗的第24天到32天期间,浓度为300μg/g的赤霉素比浓度100μg/g的赤霉素对株高的促进效果更好2、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A.外毒素B.DNAC.外毒素α亚单位D.外毒素β亚单位3、白芥菜(长日植物)和菊花(短日植物)的临界夜长分别为10h和9h,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日照15h,黑暗9h,皆能开花B.两者有相同的光周期C.于黑暗期用短暂光照中断,两者均能开花D.光照对两者开花的影响比黑暗期重要4、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B.体内细胞只能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均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在上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5、体温调节、身体平衡、水平衡、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小脑、脑干、下丘脑、大脑、大脑B.脑干、小脑、下丘脑、下丘脑、脊髓、大脑C.下丘脑、小脑、小脑、大脑、脊髓、大脑D.下丘脑、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大脑6、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为先给予小鼠灯光刺激,随后给予电刺激。小鼠刚建立该反射后,此时仅给予灯光刺激测得小鼠心率为P,若小鼠建立该恐惧反射后,反复给予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一段时间后再给灯光刺激测得的小鼠心率为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鼠的恐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正常机体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B.PC.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恐惧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学习、记忆与语言功能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都是由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控制的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B.用台盼蓝染色鉴别死活的方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加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物质交换效率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8、2020年3月2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更新了针对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性治疗方了“血浆疗法”——即抽取已治愈的新冠患者体内血浆,再将其输到患者体内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疗法”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B.新冠肺炎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离不开浆细胞对病毒的识别作用C.“血浆疗法”的疗效必须经过随机、多组对照实验加以科学验证D.人在感染COVID-19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挥作用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每年的7~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天采摘果实测定其中几种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果实的成熟期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使细胞有丝分裂减弱,细胞体积增大减缓B.果实的成熟与脱落酸和生长素的含量增加有关,也可能与乙烯的含量增加有关C.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与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有关D.根据曲线可以推测出生长素和脱落酸在苹果果实的成熟期中始终起主导作用10、同一种信号分子对人的不同类型细胞可能产生不同的效应,例如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减弱其收缩,作用于骨胳肌细胞则促使其收缩。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有()A.不同细胞基因组不同,对信号分子的响应不同B.不同细胞结合同种信号分子的受体不同C.不同细胞表达不同的信号传递蛋白和效应蛋白D.不同细胞激活编码不同效应蛋白的靶基因11、俗话说“甜不压苦”“苦尽甘来”,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分别产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图,其中虚线方向为GCbt→rNST)。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RC识别苦味或甜味分子的受体主要分布在细胞Ⅰ侧B.TRC识别苦味分子后产生的兴奋经②传入大脑皮层C.“甜不压苦”的原因是CeA产生的甜觉不能传至苦味中枢GCbtD.“苦尽甘来”的原因是GCbt产生的苦觉会促进脑干中相关神经元更加兴奋12、“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血浆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血红蛋白增多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3、2020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基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表面抗原开发出了灵敏性高的抗体诊断试剂盒,一滴血仅十分钟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该试剂盒目前已应用于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确诊病例的临床验证,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从外界与人体的呼吸道黏膜相接触B.SARS-CoV-2侵入人体后,通常人体会出现发热的现象,造成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该试剂盒能精确诊断利用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的原理D.SARS-CoV-2虽然寄生于细胞内,但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不只发生细胞免疫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情绪。

它们都是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是短暂的,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身边人的支持以及心理咨询好转。当这种情绪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_________。1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高等动物和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主要结构或物质基础中间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等主要为(1)______及其分泌的物质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2)________等信号分子举例(3)_____________等甲状腺激素等淋巴因子等作用或功能对内外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反应相应结构分泌或产生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4)_________作用范围(5)_________较广泛16、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________和______。渗透压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_________的含量有关,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_____和_______,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__,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_____等物质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17、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_____________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成________和_______在不断发生变化。正常机体通过______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状态叫稳态。18、神经元是一种_________细胞,其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_____________并沿__________传送出去。兴奋是指某些组织(如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后,由__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状态的过程。19、完成下面的图解。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8分)20、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__________。21、长期压力往往引起情绪失调甚至产生焦虑;同时免疫功能有所降低。为探究免疫系统与长期压力导致焦虑之间的关系,我国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动物展开一系列实验研究,以揭示长期压力导致焦虑的机制,并为开发缓解焦虑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一:科研人员以野生型小鼠(WT)和T细胞发育阻滞的突变体小鼠(RagI-1-)为实验对象;进行“压力—焦虑”电击模拟实验[小鼠放置室内2分钟后,进行足部电击刺激(ES),连续8天,每天5次,每次3秒,共120秒,以模拟长期压力],然后将小鼠置于“旷场”装置中,用跟踪仪器跟踪记录小鼠在旷场中的活动轨迹,电击模拟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黑色线条表示小鼠活动轨迹;虚线框代表中心区域)

(1)对对照组小鼠进行的处理是:_____(NT)。

(2)WT小鼠在经受ES处理后很快表现出焦虑。其具体行为表现为_____。

a;活动能力增强;愿意运动。

b;活动能力减弱;运动意愿减弱。

c;身处“旷场”时常常贴着墙边打转。

d;身处“旷场”时频繁穿越中心区域。

(3)实验结果显示,RagI-1-小鼠经ES处理后_____(填“表现”或“不表现”)出焦虑。由此表明;长期压力导致焦虑与免疫系统的T细胞有关。

实验二:为进一步探究长期压力导致焦虑与哪种T细胞有关;从下列选项中选取所需实验材料和操作,完善两个实验组的方案。

实验材料和操作:

a、WTb、RagI-1-c、NT处理d、ES处理e、静脉注射抗CD4+T细胞抗体f、静脉注射抗CD8+T细胞抗体。

(注:①CD4+T细胞属于辅助性T细胞,CD8+T细胞属于细胞毒性T细胞。②抗T细胞抗体能特异性破坏相应T细胞。)

实验方案(填写相应字母):

(4)实验组1:_____→_____→_____→跟踪记录活动轨迹及数据处理(同实验一)。

(5)实验组2:_____→_____→_____→跟踪记录活动轨迹及数据处理(同实验一)。

科研人员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压力导致焦虑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CD4+T细胞。

实验三:科研人员采集ES处理的WT体内的CD4+T细胞;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现细胞膜受损,绝大多数线粒体高度破碎。

科研人员进一步分别检测ES处理的WT、代谢紊乱非焦虑模型小鼠(TKO)的CD4+T细胞内线粒体代谢产物变化;以及不同处理的WT血清中的相关代谢产物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6)已有研究表明;杏仁核在产生恐惧和持续焦虑中起着关键作用。结合实验一;二、三分析,长期压力引起焦虑的机制可能是:

_____

(7)基于以上研究,拟开发用于缓解焦虑的药物,请提出一个可行性思路: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2、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中填字母,“____”上填文字)

(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其中d表示____________;d与f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细胞有氧呼吸利用O2的过程是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血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所经过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中的[]____________。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增多的液体是[]_________,将导致_____________。23、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D分别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经过B的运输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该作用发生的场所________。

(3)正常人体内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24、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研究者研制了一种“智能”胰岛素(IA)并对其展开了系列实验,以期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__________细胞分泌活动加强,经__________运输到靶细胞;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浓度降低。

(2)GT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IA(见图1)中的X能够抑制GT的功能。为测试葡萄糖对IA与GT结合的影响,将足量的带荧光标记的IA加入红细胞膜悬液中处理30分钟,使IA与膜上的胰岛素受体、GT充分结合。之后,分别加入葡萄糖至不同的终浓度,10分钟后检测膜上的荧光强度。图2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__________。研究表明葡萄糖浓度越高,IA与GT结合量越低。据上述信息,推断IA、葡萄糖、GT三者的关系为_________。

(3)为评估IA调节血糖水平的效果;研究人员给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注射适量胰岛素和IA,测量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3。

该实验结果表明IA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比外源普通胰岛素更具优势,体现在_________。

(4)细胞膜上GT含量呈动态变化,当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膜上的GT增多。若IA作为治疗药物,糖尿病患者用药后进餐,血糖水平会先上升后下降。请从稳态与平衡的角度,完善IA调控血糖的机制图。(任选一个过程,在方框中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________25、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引起的新型肺炎临床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病人持续发热,体温维持在38℃,此时病人体内产热量___________散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体温调节的方式为____________。

(2)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能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量的酸性物质积累而出现酸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病毒侵入机体细胞,是______________在宿主细胞内的,消灭这些病原体是通过_____________免疫方式。“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法”只采集血浆用于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能起到良好治疗效果,该血浆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

1;根据曲线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的浓度和时间,因变量是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浓度为0)相比,赤霉素浓度在300μg/g前,作用一定时间后种子发芽率都增加了,而当赤霉素浓度升高到600μg/g时,种子发芽率降低了,说明赤霉素低浓度时促进种子发芽,高浓度时抑制种子发芽。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各种处理时间下,当赤霉素浓度为100μg/g时,蚕豆幼苗的株高最高,说明该浓度为最适合促进蚕豆幼苗的生长。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一的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并不都是起促进作用,如当赤霉素浓度升高到600μg/g时,种子发芽率降低了,即抑制了种子萌发,A正确;

B;图中各曲线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体趋势都是在不断增加的,因此蚕豆种子发芽率在赤霉素处理后的第15天时最高的也只有45%,并不能说明大部分种子已经死了,B错误;

C;根据表格分析可知;32天期间,浓度为100μg/g的外源赤霉素处理的蚕豆株高都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株高变化较明显,说明其综合促进效果是明显优于其他三组,C正确;

D;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在外源赤霉素处理蚕豆幼苗的第24天到32天期间,浓度为300μg/g的赤霉素比浓度100μg/g的赤霉素对株高的变化更明显,说明促进效果更好,D正确。

故选B。2、D【分析】【分析】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不能用来研制疫苗,细菌外毒素具有致病性,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α亚单位有毒性,所以研制疫苗时不可选择外毒素α亚单位,而外毒素β亚单位无毒性,不会对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所以研制疫苗时可选用。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疫苗的相关知识。3、A【分析】【分析】

1;某些植物要求经历一定的光周期才能形成花芽;继而才能开花。也就是说,很多植物能否开花是受光照和黑暗时间长短的影响。根据开花与光周期的关系,可将植物分为4种类型:典型的短日植物、长日植物、中日性植物、日照中性植物。

2;短日植物:要求经历一段白昼短于一定长度、黑夜长于一定长度(称为临界暗期)的时期才能开花的植物。通俗的说;就是植物必须要经历一段每天保证有足够长的黑暗环境然后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菊花须满足少于10小时的日照才能开花。延长黑暗时间有利于成花。这一类植物多半起源于低纬度热带地区,也包括一些在温带地区早春或晚秋开花的庭园花卉和野花。如大豆、水稻、玉米、粟、菊花、苍耳等。

【详解】

A;前者是长日植物;连续夜长必须在10h或10h以下才能开花,后者是短日植物,连续夜长必须在9h或9h以上才能开花,所以黑暗9h两者皆可开花,A正确;

B;两者的光周期不同;B错误;

C;于黑暗期用短暂光照中断;白芥菜(长日植物)开花,菊花(短日植物)不会开花,C错误;

D;植物的开花与日照长度无关;而是需要一定时长的持续夜长,D错误。

故选A。4、B【分析】【分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

A;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成分及含量上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正确;

B;体内细胞不一定只能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如红细胞可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对稳态起调节作用;因此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正确;

D;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组织液与血浆间都可进行双向物质交换;因此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D正确。

故选B。5、D【分析】【分析】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和语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腰段是调节下肢躯体运动和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

【详解】

体温调节;身体平衡、水平衡、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下丘脑、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大脑。D正确。

故选D。6、A【分析】【分析】

1;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答。包括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和条件反射(后天学习)。

2;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

A;由题意分析可知;小鼠的恐惧反射是后天建立的,属于条件反射,正常机体条件反射的数量可以是无限的,A正确;

B;P是建立反射后的心率;若反复给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无法让小鼠建立恐惧反射,故心率P>Q,B错误;

C;小鼠恐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条件反射的消退仍然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错误;

D;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D错误。

故选A。7、B【分析】【分析】

1;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2;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用台盼蓝染色进行染色,凡是活的动物细胞均不能被染色,而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因此鉴别细胞死活可用台盼蓝染色。

【详解】

A;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正确;

B;用台盼蓝染色鉴别死活的方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

C;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加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物质交换效率,C正确;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D正确。

故选B。8、B【分析】【分析】

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详解】

A;血浆疗法是利用已康复患者血浆中的抗体和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其侵染的功能并被吞噬的原理;A正确;

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

C;血浆疗法必需经过随机、多组对照实验加以科学验证;保证其稳定性才能用于临床,C正确;

D;人在感染COVID-19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作用于体液中的病毒,细胞免疫作用于已经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D正确。

故选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9、A:C:D【分析】【分析】

据图可知:7月29日~9月27日期间;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下降;9月7日~9月17日期间,生长素;脱落酸的含量有所增加。

【详解】

A;果实的成熟期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使细胞有丝分裂减弱,细胞数目增加减缓,而不是体积增加减缓,A错误;

B;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据图分析,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脱落酸和生长素的含量增加,因此果实的成熟可能与脱落酸、乙烯、生长素的含量增加都有关,B正确;

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与苹果果实体积增大无关,C错误;

D;由题图可以看出苹果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激素不同,D错误。

故选ACD。10、B:C:D【分析】【分析】

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时可通过信号分子进行信息交流;不同信号分子可与相应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不同反应。同一信号分子也可能与不同细胞膜上的不同受体结合,引起不同的反应。

【详解】

A;同一生物体的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不同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A错误;

B;同一种信号分子对人的不同类型细胞可能产生不同的效应;可能是不同细胞结合同种信号分子的受体不同,B正确;

CD;同一种信号分子对人的不同类型细胞可能产生不同的效应;可能是信号通路的不同环节存在差异,如不同受体细胞表达不同的信号传递蛋白和效应蛋白,或不同受体细胞激活编码不同效应蛋白的靶基因,CD正确。

故选BCD。11、A:C【分析】【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构成。图中①是神经末梢和细胞连接处,②是神经纤维。

【详解】

A;据图判断;甜味和苦味被识别,而图中味蕾在Ⅰ侧,所以味细胞感受甜味的分子与苦味的分子位于图中Ⅰ侧,A正确;

B;TRC识别苦味分子后产生的兴奋经传入神经③传入大脑皮层;B错误;

C;据图中信息;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大脑皮层CeA产生甜的感觉,但信息不再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C正确;

D、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从图中可知,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D错误。

故选AC。12、A:C:D【分析】【分析】

内环境是细胞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内环境,内环境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pH;渗透压、温度等,从而使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详解】

A;氧气与血浆蛋白都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B;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无机盐参与内环境渗透压的维持;"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补充无机盐,以维持渗透压,C正确;

D;“醉氧”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剧烈;导致内环境稳态被打破,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ACD。13、A:C:D【分析】【分析】

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根据核酸种类不同,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详解】

A;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从外界与人体的呼吸道黏膜相接触,A正确;

B;当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时;人体体温会升高,B错误;

C;该试剂盒利用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来进行精确诊断,C正确;

D;SARS-CoV-2虽然寄生于细胞内;但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不只发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也会发生,D正确。

故选A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略

【分析】【详解】

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抑郁是短暂的,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身边人的支持以及心理咨询好转。当这种情绪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解析】①.抑郁②.抑郁③.抑郁症15、略

【分析】【详解】

(1)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主要为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及其分泌的物质等。

(2)免疫调节的主要结构或物质基础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3)神经元可以发出信号分子——神经递质;例如乙酰胆碱传递信号。

(4)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御;监控和清除。

(5)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局限。【解析】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乙酰胆碱防御、监控和清除较局限16、略

【分析】【详解】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的HCO3-、H2CO3等缓冲物质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解析】酸碱度温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蛋白质Na+Cl—7.35~7.45HCO3—、H2CO337℃17、略

【分析】【详解】

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的稳态。【解析】细胞代谢成分理化性质调节相对稳定状态18、略

【分析】【详解】

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沿反射弧(轴突)传送出去。兴奋是指可兴奋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肌肉或腺体等)受到刺激后,由静息状态(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解析】可兴奋神经冲动轴突神经组织肌肉或腺体相对静止显著活跃19、略

【分析】【详解】

(1)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周围神经系统根据功能来分可以分成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包括: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5)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6)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①.脊神经②.内脏运动神经③.神经元④.反射⑤.反射弧⑥.条件反射四、实验题(共2题,共8分)20、略

【分析】【分析】

本题渗透了生命观念的考查;以流感病毒为材料背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生命现象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分析。

1;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2;利用免疫学原理制备流感病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详解】

(1)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代谢,必须在活细胞(宿主细胞)内增殖,病毒增殖过程:①吸附: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依靠尾部的小勾吸附在细菌等宿主细胞的表面;②穿入:病毒与细胞表面结合后,可通过胞饮;融合、直接穿入等方式进入细胞;③脱壳:病毒脱去蛋白衣壳后,核酸才能发挥作用。④生物合成: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环境和物质合成大量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⑤成熟释放: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进行组装,子病毒被释放出来。

(2)流感病毒的抗原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在该过程中B细胞受到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刺激,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等对抗原的识别也具有特性。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即抗原,由于HA;NA的氨基酸序列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抗原的结构也会时随之发生改变。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内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疫苗。

(4)①抗体和抗原可以特异性结合;进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病毒必须侵入细胞才能增殖,因此要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首先应该培养易感细胞,然后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结合,这种抗体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来对抗流感病毒。再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培养瓶进行培养,过一段时间检测病毒的增殖量,即可得到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

②由图可知;当抗体浓度大于2.37μg/mL时,D63抗体对病毒的抑制率高于对D21抗体对病毒的抑制率,据此可推知: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是D63抗体”。选用对照抗体的一组为对照组,所选用的抗体不能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

③NA抗体是蛋白质;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对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进行提纯和结构分析,制备疫苗,其实验思路为: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进行治疗。

(5)由题意知;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因此对已经被确诊为流感的患者,应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有: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做好隔离防护措施(戴口罩),避免病毒传播感染他人;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等。

【点睛】

1;病毒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五个步骤。

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

3、利用蛋白质工程对抗体进行结构分析,可用于疫苗的研制。【解析】(1)活细胞吸附(2)浆/效应B(3)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4)①ace②D63流感病毒③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5)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合理即可)21、略

【分析】【分析】

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进行足部电击刺激(ES)对野生型小鼠(WT)和T细胞发育阻滞的突变体小鼠(RagI-1-)的影响”;自变量为是否进行足部电击刺激和小鼠的类型,因变量为小鼠在旷场中的活动轨迹;行走距离、进入中心区域行走的距离、进入中心区域的时间;实验二的自变量为小鼠体内保留的T细胞的种类,因变量为小鼠在旷场中的活动轨迹、行走距离、进入中心区域行走的距离、进入中心区域的时间。

【详解】

(1)根据实验及结果图示,并结合题意可知,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进行足部电击刺激(ES)对野生型小鼠(WT)和T细胞发育阻滞的突变体小鼠(RagI-1-)的影响”;自变量为是否进行足部电击刺激和小鼠的类型,因变量为小鼠在旷场中的活动轨迹;行走距离、进入中心区域行走的距离、进入中心区域的时间。对实验组小鼠进行足部电击,故对对照组小鼠进行的处理是不进行足部电击(刺激)。

(2)结合图示可知,WT小鼠在未接受ES处理时,小鼠活动轨迹分布较为均匀,身处“旷场”时频繁穿越中心区域,且行走距离、进入中心区域行走距离、进入中心区域的时间均较长;WT小鼠经ES处理后,小鼠的活动轨迹紧靠“旷场”的墙边,行走距离有所减少,进入中心区域行走距离、进入中心区域的时间均明显下降。故WT小鼠在经受ES处理后,b;活动能力减弱;运动意愿减弱;c、身处“旷场”时常常贴着墙边打转,表现出焦虑的行为。

故选bc。

(3)由实验及结果图示可知,ES处理对RagI-1-小鼠的活动轨迹、行走距离、进入中心区域行走距离、进入中心区域的时间几乎无影响,故RagI-1-小鼠经ES处理后不表现出焦虑。由此表明;长期压力导致焦虑与免疫系统的T细胞有关。

(4)实验为进一步探究长期压力导致焦虑与哪种T细胞有关,故自变量为小鼠体内保留的T细胞的种类,因变量为小鼠在旷场中的活动轨迹、行走距离、进入中心区域行走的距离、进入中心区域的时间。由于RagI-1-小鼠的T细胞发育阻滞;其体内没有T细胞,故以WT小鼠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组1:给WT小鼠静脉注射适量的抗CD4+T细胞抗体;以特异性破坏小鼠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再对其进行ES处理,跟踪记录活动轨迹及数据处理(同实验一);

(5)实验组2:给WT小鼠静脉注射抗CD8+T细胞抗体;以特异性破坏小鼠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再对其进行ES处理,跟踪记录活动轨迹及数据处理(同实验一)。

结果表明:在长期压力导致焦虑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CD4+T细胞。

(6)由图示可知,ES处理后,ES处理的WT与TKO的线粒体代谢产物中黄嘌呤的值明显高于腺嘌呤和次黄嘌呤,血清中的黄嘌呤相对值也显著增大,据题意“采集ES处理的WT体内的CD4+T细胞,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现细胞膜受损,绝大多数线粒体高度破碎”、“杏仁核在产生恐惧和持续焦虑中起着关键作用”,推测长期压力引起焦虑的机制可能是:CD4+T的线粒体中产生大量黄嘌呤;细胞膜受损,线粒体破碎,黄嘌呤释放到细胞外,(血清中黄嘌呤含量显著增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至大脑(并与脑区杏仁核的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引起焦虑。

(7)结合以上实验结论,可通过抑制CD4+T细胞合成黄嘌呤、减少CD4+T细胞分泌黄嘌呤或阻止黄嘌呤与脑区杏仁核的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以开发用于缓解焦虑的药物。【解析】(1)不进行足部电击(刺激)

(2)b;c

(3)不表现。

(4)aed

(5)afd

(6)CD4+T线粒体中产生大量黄嘌呤;细胞膜受损,线粒体破碎,黄嘌呤释放到细胞外,(血清中黄嘌呤含量显著增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至大脑(并与脑区杏仁核的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

(7)抑制CD4+T细胞合成黄嘌呤;减少CD4+T细胞分泌黄嘌呤;阻止黄嘌呤与脑区杏仁核的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五、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2、略

【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a为毛细淋巴管,其中流动的液体是淋巴;b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具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c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具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为血浆;e为血细胞;f表示组织液;g表示细胞膜。图中①~④分别表示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肝糖原分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1)

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2/3;d;f分别表示血浆和组织液;d与f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中90%以上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

(2)

细胞有氧呼吸利用O2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包含在图中的④过程中;血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需要从红细胞中出来进入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细胞膜,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中被利用,即图中e→d→c→f→g,CO2在组织细胞中产生,因此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中的g组织细胞。

(3)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f组织液增多,将导致组织水肿。

【点睛】

熟知细胞呼吸过程以及内环境的组分及其pH的调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各个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解析】(1)2/3血浆蛋白质无机盐;蛋白质。

(2)④e→d→c→f→gg组织细胞。

(3)f组织液组织水肿23、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其中A为消化液,属于外界环境;B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1)

据图分析;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中含有红细胞,因此它表示血浆;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2)

①淀粉可水解形成葡萄糖②;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可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能量,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属于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