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71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表现出的生理现象是()A.正常排卵,没有月经B.正常排卵,月经失调C.不能排卵,月经失调D.不能排卵,月经正常2、【题文】现在超市里卖的米、面多数已被商家进行加工成精米、精面,导致现在多数人会出现唇和口角发炎,这说明超市卖的米、面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3、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①阳光②松树③空气④细菌⑤金鱼⑥水⑦病毒⑧土壤⑨珊瑚虫⑩藻类A.①③⑤⑦⑨B.②④⑥⑧C.②④⑤⑦⑨⑩D.①③⑥⑧4、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结构特点是()A.小肠内有环形皱襞B.小肠绒毛间有肠腺C.小肠内有小肠绒毛D.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5、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6、【题文】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应该多吃的食物是()A.抗生素B.标准米粉C.动物肝脏D.新鲜蔬菜.橘子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下面与细胞有关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C.西瓜中的糖分主要存在于细胞液中。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8、具有“能量转换器”功能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核B.线粒体C.叶绿体D.叶绿素9、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B.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C.血液由血清和血细胞组成D.血小板具有防御保护作用1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B.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11、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才能实现的反射活动为()

A.膝跳反射。

B.望梅止渴。

C.缩手反射。

D.谈虎色变。

12、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是在()部位完成的;与血红蛋白分离是在()部位完成.

A.肺泡内。

B.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C.组织液中。

D.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13、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1]花药是由雌蕊产生。

B.[2]子房在受精后停止发育。

C.[3]胚珠内含有卵细胞。

D.[4]花粉管是传粉后萌发的。

14、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膜。

15、【题文】下列有关植物种子萌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因呼吸作用消耗而总量不断减少B.植物是光合作用自养型生物,所以种子萌发需要适宜光照C.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所以应将种子完全浸入水中直至幼苗形成D.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以进行细胞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____植物大量繁殖的现象。17、一个人的健康与其日常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____、____、合理用药、以及拒绝____、酗酒、____等.18、要使农作物生长良好,就需要______、______地施肥.农家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19、植物传粉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______和______。胚珠里面的______,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______的过程称为受精。20、血液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因为红细胞里富含血红蛋白.____.21、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小明同学用黄豆种子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并回答问题.

。瓶号处理方法种子萌发情况11粒种子装在碗里,不给水,置于温暖处未萌发21粒种子装在碗里,给适量水,置于温暖处萌发31粒种子装在碗里,给适量水,置于冰箱里未萌发41粒种子装在碗里,给过量水,置于温暖处(1)1号瓶和2号瓶所形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

(2)1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____;3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____.

(3)根据所学知识,请推测:4号瓶种子是否会萌发?____.

(4)请指出小明在实验中犯的一处错误;并提出纠错办法.

小明的错误是:____.

纠错办法是:____.22、【题文】()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它对人体的作用有①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②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③减少大肠癌的发生23、【题文】我们食用的杏仁属于果实。()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4分)24、幽门螺杆菌是生存于人体胃部及十二指肠各区域内的螺旋形细菌。人体的胃液中含有大量盐酸;呈强酸性(pH约为1.5-3.5),具有强腐蚀性。这样的强酸对胃内表面的细胞也有很大的伤害,然而,胃内表面黏膜层中的黏液细胞可以分泌出一种黏液,使其表面始终保持弱酸性(pH约为6-7),从而保证胃不会被腐蚀。幽门螺杆菌可以钻透黏液,附着生活在靠近胃黏膜层相对中性的环境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幽门螺杆菌的外部形态,它属于_______菌。(2)幽门螺杆菌进入胃以后,借助自身的_______运动到胃壁的_______表面,以_______(选填“腐生”、“寄生”或“共生”)的方式生活。(3)小然同学设计了体外培养幽门螺杆菌的方案,步骤如下:A.配制培养基;B.用盐酸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2,使其呈强酸性;C.将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并灭菌;D.待培养基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幽门螺杆菌;E.将培养皿放在密封罐内,向罐内充入混合气体(其中氧气5%,二氧化碳10%);F.将培养装置放在恒温培养箱中;37℃恒温培养。

他的方案中,_______项是错误的,应更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寻找患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有人对慢性胃炎发病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年龄(岁)慢性胃炎发病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0-95218-25151826-35293036-45384646-554959>556355

①记录表中“慢性胃炎发病率”数据已通过折线图的形式呈现在右侧,请将“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应数据,也用折线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直接在上图中画出,并标注图例。)②比较两条数据线,你认为感染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发病的关系是怎样的?2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花盆菜豆放置环境温度水1号100粒光照20℃适量2号100粒暗室20℃不适量(1)此实验能否证明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______________。(2)这个实验设计应修改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养料来自________________。(4)菜豆种子的胚是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胚中的胚芽能发育成幼苗的__________。(5)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__________提供营养。26、【题文】下图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两个锥形瓶中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吸入气体时应该捏紧__________处的橡皮管;呼气时应该捏紧__________处的橡皮管。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瓶内的液体变浑浊。

(4)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瓶。27、【题文】下图中;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____。

(2)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____。

(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____。

(5)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化在2小时是+0.2个单位,那么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呼吸速率是____单位/小时。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1题,共2分)28、请将下列病症或现象与其原因联系起来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贫血病血液中白细胞数目显著增加夜盲症成年人食物和水中严重缺碘体内有炎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地方性甲状腺肿人体缺少维生素A巨人症成年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过少糖尿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试题分析:妇女因病摘除子宫,那么就没有了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即没有月经,但该妇女的卵巢是完好的,卵巢还会正常的排出成熟的卵细胞.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解析】【答案】A2、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B族的维生素有很多种;粗粮中较多,如果不喜欢吃粗粮,会因缺乏B族维生素而引起相应的疾病,如口角发炎,俗称烂嘴角,常发生在口角黏膜的一侧或两侧.口角炎在营养缺乏和维生素B族缺乏者中常有发生,以维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口角炎最常见.维生素B1在粗粮中含量丰富,因此长期吃精米;精面,容易缺乏维生素B1,而引起唇和口角发炎.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解析】【答案】B3、C【分析】【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阳光、空气、水、土壤不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不属于生物,松树、细菌、金鱼、病毒、藻类、珊瑚虫具有这些基本特性,属于生物,所以此题答案选C。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4、B【分析】解:A;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A不符合题意;

B;小肠壁有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B符合题意;

C;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不符合题意;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

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是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解析】B5、C【分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如化学反应的溶济,物质的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等.而戈壁大沙漠,干旱缺水,导致植物稀少.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解析】C6、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是因为体内缺少维生素C导致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故选项D符合题意。抗生素是用来杀死病菌的,标准米粉中含有淀粉比较多,也提供能量有关,动物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所以选项A;B、C与此病症无关。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内维生素的作用及人体缺少某种维生素的病症,意在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析】【答案】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AB【分析】

A;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此选项不正确;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也有细胞壁.故此选项不正确;

C;在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色素等.故此选项正确;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A;B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知识点;分析作答.

8、BC【分析】解: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因此具有能量转换器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故选:BC.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解析】【答案】BC9、AB【分析】解: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一个人红细胞数量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患贫血;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食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

故选:AB

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液的组成和血细胞的功能.【解析】AB10、AD【分析】解:A;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不见光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只有在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如根细胞无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光合作用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储存能量,C错误;

D、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D正确;

故选:AD。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分析答题。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内容是中考的必考部分,一定要加强这部分的学习和掌握。【解析】AD11、BD【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如题目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故选B;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12、BD【分析】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结合为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液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是通过血浆运输的.当呼吸时氧气进入肺部,此时肺泡内的氧气含量高,故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和氧气结合,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所以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的部位是肺部毛细血管.

血液中的氧主要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呼吸作用需要.组织细胞由于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掉了大量的氧气;使组织细胞内氧气的浓度变低,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进入组织细胞.

故选:B;D

【解析】【答案】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既可以结合又可以分离;解答该题要从血红蛋白的特性和红细胞的功能方面考虑.

13、CD【分析】

A.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合称雌蕊,花药和花丝合称为雄蕊,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1]花药是由雄蕊产生的,故该项不正确;

B.[2]子房在受精后将来发育为果实;故该项不正确;

C.[3]胚珠内靠近珠孔处有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完成受精作用,故该项正确;

D.花粉管是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后受到粘液的刺激萌发的;故花粉管是传粉后萌发的,该项正确;

故选:C;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花的结构;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和子房)和雄蕊(花药和花丝)组成.据图可知:①花药,②子房,③胚珠,④花粉管。

14、BC【分析】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故选:B;C

【解析】【答案】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5、AD【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过程;在种子的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

A;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储藏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所以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因呼吸作用消耗而总量不断减少.故符合题意.

B;种子萌发消耗的营养物质是储存在子叶或是胚乳中的;不是刚刚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故不符合题意.

C;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如果将种子完全浸入水中会使得种子缺少种子缺少空气.故不符合题意.

D;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储藏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而种子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故符合题意.

故选:AD【解析】【答案】A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藻类【分析】【解答】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素,池塘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其中主要是单细胞的绿藻等,因此“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描写的是藻类植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藻类植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17、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毒品不吸烟【分析】【解答】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故答案为: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毒品;不吸烟。

【分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18、适时;适量;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分析】解:(1)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可见植物生长需要不同的无机盐.因此,要使农作物生长良好,就需要适时、适量地施肥.

(2)化学肥料含有的营养元素较少;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大,易溶于水,肥效快,便于工业生产,成本高,易于被作物吸收,不能改良土壤结构.农家肥与化肥相比,具有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等优点.因此施肥时要以农家肥为主,配合使用化肥.

故答案为:适时;适量;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要使农作物生长良好,就需要适时、适量地浇水、施肥.

农家肥中含有多种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经过无害化处理可以作为肥料施用,据此答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粪尿的特点,可与化肥的特点相比较.【解析】适时;适量;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19、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卵细胞受精卵【分析】解:花粉从花药里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分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花粉受到柱头上黏液的刺激形成花粉管,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沿柱头到达子房,从珠孔到达胚珠花粉管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分别于极核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叫双受精。

故答案为: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卵细胞;受精卵。

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粉和受精概念的理解,是基础题,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解析】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卵细胞受精卵20、略

【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其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

21、略

【分析】

首先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在实验中只有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说明2号瓶中的种子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自身因素: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故2号瓶起对照的作用;

(1)①和②有惟一变量--水分;通过对照可得种子比较需要适宜的水分,它才能萌发.

(2)本实验有三组对照试验;分别是①和②(变量是水);②与③(变量是温度)、②和④(变量是空气)通过对比知道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3)②和④有惟一变量--空气;④号因被水淹没得不到充足的空气,所以不能萌发,通过对照可得种子萌发要有充足的空气.

(4)种子的数量过少;不能避免种子其它因素可能带来的偶然性。

故答案为:

(1)水分。

(2)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3)不会。

(4)种子数量太少;20粒装在碗里。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探究实验.题目中涉及到种子萌发的空气;水、温度三个条件.

22、略

【分析】【解析】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素.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就会排便通畅、减少大肠癌的发生,还能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解析】【答案】√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杏仁是包被在果皮里的种子;而不是果实,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器官。【解析】【答案】错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4分)24、(1)螺旋

(2)鞭毛黏膜层寄生

(3)B将培养基pH值调至6-7的弱酸性

(4)①如图所示

②慢性胃炎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趋势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相近(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增长与慢性胃炎发病率的增长趋势相近)。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菌的结构和功能、细菌的种类、细菌的生活方式、培养细菌实验等知识。明确细菌的结构和功能、细菌的种类、细菌的生活方式、培养细菌实验原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细菌的种类有球菌;杆菌、螺旋菌等;幽门螺杆菌属于螺旋细菌。

(2)幽门螺杆菌借助鞭毛游动到胃壁的粘膜层表面,寄生在粘膜内,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幽门螺杆菌以寄生的方式生活。(3)该试验步骤的B是错误的;应改为:将培养基pH值调至6-7的弱酸性,这样更接近幽门螺杆菌的生活环境的酸碱度。

(4)①结合表中的数据;绘制如图所示:

②比较两条数据线得知;慢性胃炎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趋势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相近(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增长与慢性胃炎发病率的增长趋势相近)。

【解析】(1)螺旋(2)鞭毛黏膜层寄生(3)B将培养基pH值调至6-7的弱酸性(4)①如图所示②慢性胃炎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趋势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相近(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增长与慢性胃炎发病率的增长趋势相近)。

25、略

【分析】试题分析:(1)1号和2号不能构成对照试验,因为它的变量不惟一,此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变量只能是光,1号和2号变量有两个(光照和水),因此不能构成对照试验;(2)如果要构成对照试验应把2号的水设置为和1号相同,保证变量只是光;(3)菜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