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93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或线粒体C.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的活动会影响全球碳循环B.核废水排入海洋会引起水体污染C.核废水排入海洋可能会提高海洋生物的突变率D.大气中含碳量增加是导致酸雨主要原因3、将具有竞争关系的甲;乙两种水生动物;共同培养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其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而共同培养在有一定铜浓度的培养液中,其数量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无铜污染环境中呈“J”形增长,而在有铜污染环境中呈“S”形增长B.乙在无铜污染环境中呈“S”形增长,而在有铜污染环境中呈“J”形增长C.从无铜污染环境转入有铜污染环境,甲、乙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将发生改变D.从无铜污染环境转入有铜污染环境,甲、乙两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保持稳定不变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C.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D.对某些珍稀动物进行就地保护吋还要进行迁地保护5、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B.变形虫、草履虫、蛔虫都是消费者,细胞呼吸方式均为有氧呼吸C.黑藻、念珠藻、颤藻都是生产者,均能进行有丝分裂D.霉菌、乳酸菌、硝化细菌用电镜观察,视野中均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6、下表为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能量流动情况,A、B、C、D分别代表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GP代表各成分的同化量,X代表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GPXRA25.26.718.5B3.90.83.1C214.378.5135.8D1678.6635.71042.9分解者369.850.1319.7
(注∶表中能量数值单位为∶108kJ/(m²·a))
①R代表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②D→C→A→B形成一条食链。
③第三到第四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11.9%④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物的总量加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7、南极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仅有的人类干扰较少的寒冷地带的生态系统。下图表示南极淡水湖中部分生物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鞭毛藻属于生产者,而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B.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枝角类动物和细菌C.图中所示成分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D.图中只有细菌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8、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食物、天敌等多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系统稳态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部条件变化情况下,能保持内部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有关生态位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的现象B.机体或生态系统超负荷运转稳态不会失调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D.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可能导致物种生态位的变化9、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天敌对猎物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阳光、温度、水等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C.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受食物影响越大,食物短缺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环境不受破坏时,种群数量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下表为研究人员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的分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营养级。
同化量(t·km-2·a-1)
未利用(t·km-2·a-1)
分解者分解(t·km-2·a-1)
呼吸量(t·km-2·a-1)
三。
90
15.00
11.94
39.31
二。
475
198
85
102
一。
2600
525
287
1313
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3165t·km‑2·a-1B.表中第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95%C.表中各营养级的生物构成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该湖泊生态系统只有3个营养级,抵抗力稳定性较弱11、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性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孔雀开屏是在向异性传递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B.蓝孔雀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突变和基因重组C.对配偶的选择属于种群内部因素,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D.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或有利并不是绝对的12、盘锦市是我国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方规模较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和养殖基地。该市大力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推进百万亩优质水稻工程,整合河蟹产业项目,形成了“稻蟹共生、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三收”的高效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为北方水稻主产区的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以下关于“稻蟹共生”的分析,正确的是()A.蟹的粪便可以为水稻提供物质和能量B.“稻蟹共生”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C.蟹呼吸释放的CO2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D.蟹的活动有利于疏松土壤和物质循环13、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B.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使臭氧层出现空洞D.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易发生生物富集14、某海岸潮间带分布着海藻;浮游植物、海星、藤壶等生物种类;各种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如图所示。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觅食,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海星和荔枝螺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C.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石鳖、石槭数量大幅增加D.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16、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_____。17、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又称K值。18、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19、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0、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_______、寄生、_______、捕食等。21、种群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32分)22、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为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生态学实验。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由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_______的制约,因而得以迅速繁殖。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为________关系,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和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①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______。
a.A区和C区同时种植。
b.先种植A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C区。
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
②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24、种植水生植物是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重要方法;研究人员选取挺水植物黄菖蒲,漂浮植物凤眼莲;浮叶植物黄花水龙和沉水植物苦草四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某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效果和净化机制。
(1)在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这种空间分布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这些水生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中的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获得了种植四种不同水生植物后,某富营养化水生态系统中总N的浓度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对总氮去除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
(3)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藻类的大量繁殖,而水生植物可以通过与藻类植物________;从而抑制藻类植物的过渡生长。
(4)水生植物可向发达的根系输送氧气,在根际形成氧微环境,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加强了相关微生物对水体中N的____________。
(5)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是当前水环境治理中的重点,请你根据生态学相关知识,提出两条具体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美国白蛾是一种严重危害果林木;农作物的食叶性害虫;自入侵以来对我国多个省市造成了严重危害。周氏啮小蜂能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坚硬的蛹表皮,将卵产在蛹内,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蛹中全部营养,从而杀死美国白蛾等害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可以通过侵染美国白蛾幼虫,使其部分死亡。
(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美国白蛾属于_____,HcNPV与美国白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2)科研人员分别对放蜂区(按比例释放一定数量的周氏啮小蜂;不用农药)和对照区(常规农药防治)美国白蛾蛹被周氏啮小蜂和其他天敌寄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
统计数据发现;放蜂区其他天敌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升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为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员计划使用HcNPV和周氏啮小蜂共同防蛾。假设“带毒蛹”(被HcNPV感染的虫蛹)对周氏啮小蜂的繁殖没有影响。为验证该假设,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a~f填入①~④处,选择g~i填入⑤处。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_____;产卵于_____中。
分别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_____
对照组。
_____;产卵于_____中。
a.“带毒”美国白蛾成虫b.“带毒”美国白蛾蛹c.“不带毒”美国白蛾成虫d.“不带毒”美国白蛾蛹e.HcNPV病毒f.周氏啮小蜂g.总出蜂量h.雌蜂量i.雌雄蜂寿命。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则二者可以共同用于同一区域美国白蛾的防治。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8分)26、近几十年;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
I.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营养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所代表的___________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乙所代表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______。
(2)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3×109kJ,B的能量为1.5×108kJ,D的能量为1.8×108kJ;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5%,则A的能量是__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的特点。
Ⅱ.图3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
(3)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5)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其分解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1;A过程为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糖类;即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B过程为分解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即生物体呼吸作用(包括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里所谓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详解】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A正确;
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既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因此该生物为生产者,有些原核生物也可以是生产者,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以完成该循环,如蓝藻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图示可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具有全球性,C正确;
D;A过程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能进行A过程的生物为生产者,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D正确。
故选B。2、D【分析】【分析】
温室效应:(1)产生的原因主要:化学染料的燃烧;植被面积减少等;(2)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CO2的释放;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作用,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替代化石能源;增加CO2的吸收量,主要是保护好森林和草原,大力提供植树造林。
【详解】
A;碳循环过程为无机环境中的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进入无机环境,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的使用等,会影响全球碳循环,A正确;
BC;核废水排入海洋会引起水体污染;会危害海洋渔业资源,人食用被污染的鱼,对人体产生危害,此外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可能会提高海洋生物的突变率,B、C正确;
D;大气中含碳量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D。3、C【分析】【分析】
据图甲分析;无铜污染环境中甲在竞争中获胜,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乙在竞争中失败;有铜污染环境中甲种群数量减少后增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详解】
A;据图分析;甲在无铜污染环境中呈“J”型增长,而在有铜污染环境中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A错误;
B;乙在无铜污染环境中种群数量减少;而在有铜污染环境中种群数量先基本不变,再减少后增加,B错误;
C;无铜污染环境中甲在竞争中占优势;而有铜污染环境中乙在竞争中占优势,C正确;
D;从无铜污染环境转入有铜污染环境;环境条件发生改变,使得甲、乙两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错误。
故选C。4、A【分析】【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
A;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A错误;
B;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故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B正确;
C;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C正确;
D;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D正确。
故选A。5、A【分析】【分析】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黑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详解】
A;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NA能转录产生RNA,因此二者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A正确;
B;变形虫、草履虫、蛔虫都是消费者。变形虫、草履虫属于真核单细胞动物;细胞内含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蛔虫也是真核动物,但细胞内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黑藻、念珠藻、颤藻都是生产者。黑藻是真核生物;能进行有丝分裂;念珠藻、颤藻都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
D;乳酸菌、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内质网,D错误。
故选A。6、D【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GP=X+R;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根据表格中同化量大小情况确定,D是生产者,C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B是三级消费者。
【详解】
A;表中R代表各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①正确;
B;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由于“A、B、C、D分别代表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止一条,②错误;
C;根据表格中同化量大小情况确定;D是生产者,C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即第三营养级,B是三级消费者即第四营养级,故次级消费者流向三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9÷25.2=15.5%,③错误;
D、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1678.6×108kJ/(m2•a),而生态系统所输出的能量为各营养级消耗的能量与分解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1042.9+135.8+18.5+3.1+319.7)=1520×108kJ/(m2•a),小于1678.6×108kJ/(m2•a);所以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④正确。
故选D。
【点睛】7、A【分析】【分析】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
【详解】
A;鞭毛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变形虫等原生动物属于消费者,A正确;
B;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细菌多是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营养级,B错误;
C;图中所示成分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
D;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为分解者;图中除部分细菌外,有些动物也可能为分解者,D错误。
故选A。8、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
4;种类: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详解】
A;不同物种的食物和栖息地可能一样;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的现象,A错误;
B;机体或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稳态会失调,B错误;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C错误;
D;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部分重叠时;具有竞争优势的物种最终会占有那部分重叠的生态位空间,使处于竞争劣势的物种生态位发生变化,这种竞争通常发生在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过程中,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内环境和生态环境稳态的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稳态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能通过分析题干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9、C【分析】【分析】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
A;捕食关系(天敌对猎物的影响)、竞争关系、种内斗争(食物短缺)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属于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
B;阳光、温度、水等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B正确;
C;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受食物影响越大,食物短缺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
D;环境不受破坏时;受到自身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D正确。
故选C。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A:C:D【分析】【分析】
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详解】
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第一营养极(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2600t·km‑2·a-1;A错误;
B;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第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90÷475=18.95%,B正确;
C;表中各营养级的生物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物群落还应该包括分解者,C错误;
D;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不一定少;营养结构也不一定简单,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不一定弱,D错误。
故选ACD。11、A:D【分析】【分析】
1;由题意知;雌孔雀在进行交配时具有选择性,大尾屏雄性个体的与雌孔雀交配、将大屏尾基因传递给后代的机会增大,因此后代中大屏尾基因频率会升高,而小屏尾个体由于交配机会少,小屏尾基因向后代传递的概率低,进而使后代小屏尾基因频率降低。
2;具有大屏尾的雄性蓝孔雀个体会衰老、死亡;甚至被天敌捕食,但是大屏尾基因缺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在种群中繁衍的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会代代相传。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详解】
A;孔雀开屏是在向异性传递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A正确;
B;孔雀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C错误;
D;雄性蓝孔雀大尾屏的有害或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环境,D正确。
故选A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生可以以物种形成的几个环节入手进行记忆,同时识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知识。12、B:C:D【分析】【分析】
粪便中的有机物不能被生产者直接利用;需要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才能吸收利用。
【详解】
A;蟹的粪便被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可为水稻提供矿质元素,但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
B;“稻蟹共生”生产模式中;蟹的作用是除草、除害虫,提供肥料,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蟹共生”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B正确;
C;蟹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水稻作为生产者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蟹的活动有利于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能够促进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重新共给生产者利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BCD。13、A:D【分析】【分析】
1.氮;磷是植物的营养元素;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
2.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不是二氧化硫;
3.甲醛;苯、氡气等有毒、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
4.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
【详解】
A;富营养化是水体中氮、磷过多造成的;A正确;
B;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B错误;
C;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是使臭氧层出现空洞的原因;C错误;
D;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也不容易排出,所以容易发生生物富集,D正确。
故选AD。
【点睛】14、A:C【分析】【分析】
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
【详解】
A;生物群落包括该生态系统的所有种群;图中生物没有分解者,A错误;
B;海星捕食荔枝螺;同时两者都捕食藤壶和贻贝,所以两者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
C;图中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生物所占的比例;从图中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64%,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这部分藤壶得以生存并大量繁殖,占据岩石表面,从而使海藻减少,石鳖、石槭数量因食物减少而减少,C错误;
D;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据图可知,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D正确。
故选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演替过程所需的时间短。
(3)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解析】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既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变快未发生改变16、略
【分析】【详解】
演替即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的类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解析】演替17、略
【分析】【分析】
如果某种群处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会呈“S”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解析】环境容纳量18、略
【分析】【分析】
物种的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详解】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物种丰富度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点睛】【解析】丰富度19、略
【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河流的自净能力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详解】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点睛】【解析】负反馈调节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互利共生竞争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同种生物四、实验题(共4题,共32分)22、略
【分析】【分析】
本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群落的种间关系中有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其中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生物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物群落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性性越强。
【详解】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之所以能够得以迅速繁殖是因为在本地物种中缺乏天敌的制约,再加上环境条件的适宜而造成的。它在大量繁殖过程中占据了大量的生存空间,使得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限制,这样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由于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而发生了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自变量是植物功能群的多少;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在一段时间内的入侵状况。因此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应为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这样才能看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也即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从结果来看,B区不种植任何植物,对于空心莲子草来说,没有任何竞争者,因此在该区域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速度最快,而随着区域中功能群数量的增加(C区),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速度在降低,因此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点睛】
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依据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目的,找到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从实验结果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并把相关的结果加以归纳即是实验的结论。【解析】天敌竞争抵抗力c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23、略
【分析】【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有J型曲线和S型曲线;前者需要理想的条件,后者出现的原因是由环境阻力。
【详解】
(1)J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没有峰值。S型曲线中,由于环境阻力(培养液有限、试管体积有限),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不变,该单细胞菌数量达到a不变,即为K值,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种群数量为K/2即a/2时;增长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2)若把上述单细胞菌接种到含5mL培养基的试管中,由于培养液减少,营养物质减少,故该菌的K值会出现下降。若该菌的接种量增大一倍,则会较快达到K值,但由于培养液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故K值不变。
【点睛】
K值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的最大数量。S型曲线中K/2时增长速率最大。【解析】Sa/2减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24、略
【分析】【分析】
群落的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后者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详解】
(1)不同水层生活不同的生物;体现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水生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水体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会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2)由曲线图可知;黄菖蒲处理组总氮数下降最多,故除氮效果最好。
(3)水生植物通过与藻类竞争而抑制藻类的过度繁殖。
(4)水生植物在根际形成氧微环境;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加强了相关微生物对水体中N的利用,降低水体中氮的含量。
(5)可以从控制和消除外源污染入手;尽量控制进入湖内的污染物,同时清淤挖泥;引水冲污;利用藻类、有效微生物群、各种高等水生植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及陆生植物等重建水生生态环境,使湖泊恢复其应有的功能,进行富营养化水体修复。
【点睛】
富营养化水体中N含量较高,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可以通过种植水生植物与藻类竞争降低水体中N含量,同时还应该减少污水排入。【解析】垂直结构生产者群落黄菖蒲竞争利用从控制和消除外源污染入手,尽量控制进入湖内的污染物,同时清淤挖泥、引水冲污;利用藻类、有效微生物群、各种高等水生植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及陆生植物等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园林苗木产业扶持与发展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酒店商务中心运营管理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停车场管理软件研发合同2篇
- 2025版能源行业返聘员工合同2篇
- 2025年度校园监控安装项目合同书2篇
- 2025年度系统需求分析与规划服务合同3篇
-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Pthon)》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合作社合同范本与合作社管理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地安全防护及责任履行合同2篇
- 充电桩选址优化与布局规划
- 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计划书
- 苗木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JJF 1030-2023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
- 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设施标准化配置表
- 一销基氯苯生产车间硝化工段工艺初步设计
- 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验课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大学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9200字(论文)】
- 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范本课件
- 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之教学实施报告
- 小学数学专题讲座(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