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图示意各概念的相互关系中;图中大;小圆、阴影部分依次表示()

A.自然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B.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能源C.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能源D.能源、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2、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铁矿、塑料B.石油、农田C.原始森林、地下水D.煤炭、化肥3、在《201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IEA预计2040年油价将由目前的37美元/桶回涨到85美元/桶。下图示意“2040年相对2014年世界不同能源技术成本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油气开采技术成本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其直接影响程度最小的因素是()A.市场B.环境C.资源D.科技4、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①燃烧化石燃料②火山爆发③绿色植物被大量破坏④太阳活动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关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①威胁生命安全②造成财产损失。

③不会影响生态环境④对社会稳定影响不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9题,共18分)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透明度是指直径30厘米的白色圆盘垂直放入海水中的可见深度。下左图示意黄海和东海局部海域2月和8月海水透明度的空间分布。海带喜光,适温范围为1~13℃,以5~10℃生长最快。海带的养殖方式分垂养与平养(下右图)。浙江宁波、山东威海等地是我国重要的海带产区。威海海带养殖周期为11月中旬至次年6月底,养殖过程需不断调整挂绳所在的水层深度。

(1)描述图示海域海水透明度的主要分布特点。

(2)从海水透明度的角度;分析宁波海带养殖采取平养的原因。

(3)分析4月后威海养殖户需适当调深挂绳所在水层深度的原因。

(4)请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带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地区一直是我国粮食短缺地区之一,提高其粮食自给能力和确保粮食安全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青藏地区粮食问题历来受到我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20世纪60年代的垦荒运动、70年代的商品粮基地建设、90年代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和青海东部农业综合开发及2000年黄河丘陵台地土地整治工程等,均是为了提高该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食物安全。到2020年该区域粮食缺口依然高达142.92万吨。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农业生产类型分布状况。

(1)试分析2020年青藏地区粮食缺口依然较大的原因。

(2)指出青藏地区的两大粮食生产中心;并分析两区域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3)从供给角度;据图指出青藏地区粮食风险指数较高的地区,并为保证该地区粮食安全提出合理建议。

(4)青藏地区粮食以自给为主还是依靠外地调运;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论。说出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一种观点:粮食短缺制约经济发展;力争粮食自给对青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种观点:青藏地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实现粮食自给,发展畜牧业比种植业更有前景。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2022年7月22日,俄乌达成协议,允许乌克兰粮食运输船只离开黑海的乌克兰领海,通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土耳其港口进行检查,然后前往谷物出口的目的地,例如欧洲、非洲等。图中示意乌克兰位置及等高线分布。

(1)指出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特征;并说明乌克兰黑土分布区的地形特点及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2)2022年7月,世界粮食价格同比下降,简要分析其原因。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冰是中国渤海海域冬季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渤海海域每年冬季都会出现结冰现象。海水受温度、盐度、运动等因素的影响,结冰期通常比陆地水域结冰期短。海水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其盐度大大降低,成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我国渤海每年冬季结冰期较长,潜在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达1000×108m3。图示意近50年渤海区域年结冰概率,图中海域颜色越深,年结冰概率越大,反之则越小。

(1)描述近50年渤海海域年结冰概率的分布特征。

(2)判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中冬季冰情最严重的海域;并分析原因。

(3)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说明大规模海冰淡化对渤海湾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南省延津县位于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土壤上层为沙土,下层为黏土,被称为“蒙金”土壤,适合优质小麦种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近年来,延津持续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2019年延津县被批准创建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入驻,逐步形成集生产、加工、科技、流通、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国第一麦”的品牌越来越响。下图示意延津县地理位置及产业园范围。

(1)分析延津种植优质小麦种植的有利土壤条件。

(2)分析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对促进延津优质小麦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作用。

(3)简述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必要性。12、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曾指出,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黑土区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简述其原因。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

(2)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专家指出,采取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的农耕方式(下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3)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三种耕作方式任选其一,阐述其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黑龙江三江平原腹地,未开垦前是一片沼泽地,荒草丛生,“十年九涝”的自然环境让小麦生产鲜有收成,后来,当地人用“以稻治涝,的方式变劣势为优势。现在,这里的良田以水稻种植为主,但由于长期依赖地下水灌溉,近几年,这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当地开始兴建四大灌区,目前70%的水稻田都可以利用优质江水灌溉。下图示意建三江位置和范围。

(1)分析建三江开发前“十年九涝”的原因。

(2)说明建三江黑土地肥沃的形成原因。

(3)简述兴建大型灌区对建三江地区的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2021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5.13亿吨,同比下降5.4%,为2001年以来首次下降。原油通常是指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原油经炼制加工可以获得汽油、柴油、润滑油、液化气、沥青等产品。2002年我国原油进口占石油进口的25.1%,但其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成为石油进口的主要份额。下图为2021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5.13亿吨,同比下降5.4%,为2001年以来首次下降。原油通常是指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原油经炼制加工可以获得汽油、柴油、润滑油、液化气、沥青等产品。2002年我国原油进口占石油进口的25.1%,但其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成为石油进口的主要份额。

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12月30日,白鹤滩—浙江特高压输电(一种效率高、损耗低的远距离输电方式)工程正式转入商业运行。左图为长江某河段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右图为该河段梯级水电站剖面图。

(1)描述我国2021年能源消费结构特点。

(2)说明我国石油进口中原油比重逐年提升的原因。

(3)与三峡水电站相比;说出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的水能优势和市场劣势。

(4)简述我国建设大型水电站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义。材料二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12月30日,白鹤滩—浙江特高压输电(一种效率高、损耗低的远距离输电方式)工程正式转入商业运行。左图为长江某河段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右图为该河段梯级水电站剖面图。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能源既有可再生的;如生物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也有不可再生的,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也有不属于自然资源的,如汽油、焦炭等。所以大圆是自然资源、小圆是可再生资源、能源是阴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2、C【分析】【分析】

【详解】

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和经济属性(产生经济价值);两者缺一不可。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塑料;农田、化肥并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是属于人类活动参与生产出来的,ABD错误。原始森林、地下水属于自然资源,C正确。故选C。

【点睛】3、A【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能源问题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油的开采成本主要来自于勘探过程中的成本;开发过程的成本、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油田不同,所埋藏的地质条件也不相同,因此在勘探的投资成本也不相同,因此地理环境会影响油气的成本,B错误;资源的埋藏状况和储量大小等条件都会影响开采过程中的成本,C错误;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生产率就会越高高,从而会使生产成本降低,D错误;市场条件的变化会对石油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不会对开采成本产生影响,A正确。故选A。

【点睛】

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崛起,与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倡导节能减排密切相关。风电、光伏作为最为清洁的能源,受到全球青睐,各国纷纷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措施,促进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4、A【分析】【详解】

读图可知,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①正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如果破坏植被,会减少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③正确;火山爆发会释放二氧化碳,但不是增加的主要原因,②错误;太阳活动不会产生二氧化碳,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5、A【分析】【分析】

【详解】

突发环境事件会影响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影响生态环境,③错误;突发环境事件会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④错误;突发环境事件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会造成财产损失,严重的突发环境事件会造成人员伤亡,威胁生命安全,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二、综合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体污染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到运用知识,利用整体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

工程修建前,“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该工程修建后,改善了市区河道及密歇根湖的水质。但是由于运河修建“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使得伊利诺伊河水质下降,污染物增多。同时由于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相连通,使得生物活动范围更大,生态系统受到影响。【解析】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7、略

【分析】【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较难。

【详解】

(1)多条等值线图的特征描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数值与递变特征;数值有多大,由什么地方向什么地方递变;②疏密与梯度特征,疏密反映的是数值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大小;③走向与弯曲特征,走向与弯曲和影响等值线的因素有关系,它反映的是和两侧相比较数值的大小变化;④闭合的极值特征,极值是图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材料可知,图中等值线数值越大,海水透明度越高。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海水透明度由近海向外逐渐升高;长江口附近海域等值线向外凸出最明显,因此长江口附近海域海水透明度最低;8月数值明显高于4月份同一位置,因此海水透明度夏季高,冬季低。

(2)由材料可知海带喜光;而图中数值显示宁波附近海域海水透明度较低,因此光照难以透射到深层海域。采用平养,可以使所有海带位于海水浅层,受光状况一致,提高海带光合作用效率。

(3)养殖户适当调深挂绳所在水层深度是为了使海带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由材料可知示;海带喜光,适温范围为1~13℃,以5~10℃生长最快。图中信息显示威海附近海水透明度较高,因此深度加深对海带获得适宜光照的影响较小,调整挂绳深度主要是为了给海带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4月后表层水温升高明显,而大洋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因此需增大养殖深度,以获得适宜水温。

(4)本题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既要提高海带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又应避免养殖海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经济效益考虑,应提高海带的产量与质量,并对海带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与海带养殖相互促进的其他养殖业,实现立体综合养殖。从经济和环境效益考虑,可以发展海带养殖特色观光旅游产业,实现经营多元化。【解析】(1)由近海向外逐渐升高;长江口附近海域最低;夏季高,冬季低。

(2)(海带喜光)沿海海水透明度较低;光照难以透射到深层海域;采用平养,使所有海带位于海水浅层(受光状况一致),提高海带光合作用效率。

(3)4月后表层水温升高明显;需增大养殖深度,以获得适宜水温;海水透明度较高,深度加深对海带获得适宜光照的影响较小。

(4)加强海带养殖的科研投入,提高海带产量和品质;发展海带深加工(如制作海带丝、海带保健品等),提高附加值;发展海带养殖特色观光旅游产业,实现经营多元化;发展与海带养殖相互促进的其他养殖业,实现立体综合养殖。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青藏地区粮食生产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详解】

(1)粮食生产主要依赖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青藏地区主要以牧业县为主,农业县少,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少;青藏地区海拔高,积温低,热量不足,粮食为一年一熟,产量小。

(2)根据材料显示;青藏地区主要粮食产区主要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热量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条件,但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海拔低,热量条件好,成为了当地的优势条件;河谷地区靠近水源,农业灌溉水源充足;河谷地区热量充足,人口密集,劳动力较充足。

(3)根据材料信息显示;农业县主要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位于青藏地区南部和东北部。所以青藏地区粮食风险指数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青藏地区中部,北部和西北部牧业县和半农半牧县地区。为解决该地区粮食安全问题,可以提升当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以及粮食流通和储存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土地性质,适度开垦来提高当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一方面可以完善运输和物流仓储系统,提升粮食的流通能力,从外界运量。另一方面增大粮食存储量。

(4)第一种观点:青藏地区粮食以自给为主;可以减少青藏地区对外界的粮食依赖,有利于青藏地区稳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二种观点:青藏地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实现粮食自给,发展畜牧业比种植业更有前景。畜牧产品的青藏高原居民饮食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畜牧产品,不仅满足当地人的消费需求,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粮食购买力。

【点睛】

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热量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条件,但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海拔低,热量条件好,成为了当地的优势条件。【解析】(1)农业县少;耕地面积小,产量低。海拔高,气温低,熟制为一年一熟,产量小。

(2)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好。人口多,劳动力较充足。灌溉水源充足。

(3)风险较高的地区:青藏地区的中部;北部和西北部牧业县和半农半牧业县地区。建立完整的粮食储备与交通物流体系。增大粮食存储量。适当进行垦荒运动。

(4)第一种观点:青藏地区粮食以自给为主,可以减少青藏地区对外界的粮食依赖,有利于青藏地区稳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种观点:畜牧产品的青藏高原居民饮食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畜牧产品,不仅满足当地人的消费需求,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粮食购买力。9、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乌克兰为背景;涉及其位置特点;地形特点及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世界粮食价格下降原因分析等相关内容,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同时考查对地理问题的阐释与论证能力。

【详解】

(1)从乌克兰的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及重要的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陆位置:位于欧洲的东部;南邻黑海,处于东欧与西欧的交接地带,交通战略位置重要。黑土区主要位于平原区,东部和西部有少部分位于丘陵,地势平缓。平缓的地形,流水的侵蚀能力弱,对地表的黑土侵蚀小,有利于黑土的保存。

(2)俄乌达成运粮协议生效,允许乌克兰粮食外运,保证世界粮食的供应;同时,此时,正时世界各国粮食丰收时节,粮食供应充足,使粮价下跌。【解析】(1)位置特征:乌克兰地处北半球;东半球求;欧洲东部;南邻黑海,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特点:大部分为平原,西部和东部有部分丘陵地区。影响:地势平坦开阔,流水侵蚀能力差,利于黑土的保存。

(2)俄乌达成运粮协议生效;此时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粮食收获。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我国渤海湾海冰分布状况材料;涉及海水的性质以及海洋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等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

(1)分布特征从总;分、特三个角度描述。由材料并结合图示;近海受陆地影响较大,冬季温度较低,且盐度较低容易结冰,所以近海比外海的年结冰概率高;年结冰概率最高处位于辽东湾,最低处在渤海中部。

(2)根据材料分;影响结冰的因素主要从温度;盐度、运动等方面分析。读图①海域冬季海冰丰富,冰情最严重,主要是因为与其他海域相比,①海域纬度高,距离陆地近,受陆地温度影响大,水温低,结冰期较长;有河流注入,稀释盐分,海水盐度较低、密度较小,且水域浅,容易结冰;冬季盛行西北风,受冬季风和陆地阻挡的影响,海冰在海域的东侧(①海域)堆积,所以①处冬季冰情最为严重。

(3)海冰淡化对渤海湾的影响可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渤海湾地区为我国最缺水地区之一,春季最为缺水;海冰盐度较低,大规模海冰淡化,可提高海水资源利用率,增加淡水资源,减轻春旱,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增加淡水资源,提供生态用水,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带来的地面沉降问题,可以减轻海冰对沿海及海上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解析】(1)渤海近岸海域年结冰概率高;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海域年结冰概率逐渐降低;辽东湾海域年结冰概率最高,渤海中部海冰出现的概率最低。

(2)海域:①海域。原因:①海域所处纬度高;海水温度较低,结冰期较长,海冰面积大;位于大河入海口附近,陆地径流量大,冲淡海水盐度,海水盐度较低﹑密度较小,且海域水浅,容易结冰;冬季西北风强劲,海浪挟带西面海冰向东部漂移,受东岸陆地阻挡,海冰难以前进或扩散,不断滞留堆积在东岸,加剧东岸冰情程度。

(3)大规模海冰淡化,可提高海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现状,减轻沿海地区春旱压力;增加沿海地区生态用水,改善海滨生态环境;适度削减海冰面积,减轻海冰对沿海及海上人类活动的危害等。11、略

【分析】【分析】

本体以延津县种植优质小麦为知识背景;涉及农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区位要素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等知识点,考察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

(1)影响农作物品质的土壤因素一般包括:土壤肥力,土壤透气性,土壤疏松度,土壤黏性等方面展开。结合材料延津县属于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土壤上层为沙土,下层为黏土,可以得出结论;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沙土的土壤透气性和土壤透水性均比较好,利于小麦根系的发育,而黏土保水性又比较好,利于把水分和养分保持在黏土以上部分,利于小麦的生长。

(2)结合材料可知;现代农业园的创建,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入驻,逐步在延津县形成集生产;加工、科技、流通、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可以判断出多家企业对粮食的巨大需求会促进延津县优质小麦的生产规模化,同时全产业链的形成,也有助于该地引进大型机械化设备,提升该地的机械化水平。

(3)结合材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当下的粮食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条件下提出的,因此在分析必要性的时候要从当下国家粮食安全所可能面临的问题展开。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供不应求,导致粮食供给压力大;另外由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导致大量耕地资源被污染、侵占,导致粮食产量进一步下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解析】(1)地处黄河故道的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上层沙土疏松,透气透水良好,利于小麦发芽和根系发育;下层黏土致密,养分;水分不易流失,有利于保肥、保水。

(2)知名企业对小麦需求量大;可稳定或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生产;知名企业利用资金优势购买大型机械设备,实现小麦的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藏粮于地”: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粮食供给压力大;我国目前存在过度占用耕地以及耕地污染、退化严重等问题,粮食安全风险加大。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东北黑土区为材料;涉及粮食安全;土壤侵蚀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北黑土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有利于粮食的种植,粮食产量高;地形平坦,机械化水平高,有利于大规模种植;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粮食商品率高。

(2)

东北地区春季回温较快;积雪融化量较大且速度较快,地表径流量较大,侵蚀能力较强,土壤侵蚀强度大;昼夜温差大,地下冻土层冻融交替出现,导致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3)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留茬耕作也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地表径流流速;发挥固定和拦蓄泥土的作用,防止黑土流失;留茬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垄沟秸秆覆盖可以拦截一部分的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缓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力度;秸秆还田,通过腐殖过后,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肥力;秸秆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墒情。横坡垄作可以降低坡度,阻挡水流,可以减轻水流速度,减轻冲刷,且拦截黑土中的有机物质,减少土壤养分流失。【解析】(1)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产量高;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

(2)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速度快且融雪量大,侵蚀力强;昼夜温差大,冻融交替出现,使表层土壤可蚀性增强。

(3)留茬耕作: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地表径流流速,固定和拦蓄泥土,防止黑土流失;耕地留茬,增加土壤有机质。垄沟秸秆覆盖:减弱蒸发,增加土壤湿度;增加下渗量,减小、减缓地表径流;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横坡垄作:拦蓄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小、减缓地表径流,减弱对黑土的冲刷;减少养分流失。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特征以及读图分析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1)涝灾的成因一般都是来水多;排不了,蓄不了的问题,根据材料可以从降水;河流众多,地势、凌汛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建三江位于黑龙江三江平原腹地,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据图可知,建三江地区河流众多,地表水丰富,且河流大多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据材料知,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势低平,荒草丛生,排水不畅,因此常“十年九涝”。

(2)根据已有知识可知;热带雨林土壤贫瘠,而黑土地一般分布于中纬度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一般从生物有机质数量,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弱,以及地形坡度是否易造成有机质流失等方面分析。据上题分析可知,建三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雨热同期,植被茂密,因此有机质丰富;据图可知,建三江纬度较高,气温低,枯枝落叶多,而微生物作用弱,有机质不易被分解,因此累积形成地表较厚的腐殖质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因此黑土地肥沃。

(3)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生态;经济、社会意义方面回答,当然从我国商品粮基地来说,粮食产量和品质、生态保护应是需要关注的方面。据材料可知,该地“十年九涝”,兴建四大灌区,有利于保障粮食生产,旱涝保收;该地主要应水稻种植为主,可以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