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5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充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过生日时,小明吹灭生日蜡烛--灭火的原理时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rm{(}rm{)}A.用冷碟子收集蜡烛火焰上方的炭黑B.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C.用两杯等体积的水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D.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制得纯净水3、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意外事故处理方法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C碱液泼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D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A.AB.BC.CD.D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的推理正确的是()A.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B.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显酸性C.酸和碱的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所以所有的酸和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不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有机物5、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如果改用1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往纯碱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把面粉放入热水中搅拌后形成澄清透明的溶液D.往烧碱溶液中滴入稀硫酸生成白色难溶物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能够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利用它的____性;

(2)氮气常用作保护气,体现了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

(3)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____不同.8、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A”;“B”或“C”).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端通入(填“c”或“d”),验满的方法是____,相对于B装置,C装置的优点是____.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____7(填“>”、“<”或“=”),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为____.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____;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____;

④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____;

⑤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混合:____.10、(1)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取少量无水酒精,向酒精中加入少量____粉末.若含有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2)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将其与稀盐酸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为____(写名称,下同);与硬水混合,也会产生沉淀,沉淀为____.

(3)20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水18g,则氢气最多为____g.

(4)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反应方程式为____,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它可以将某些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某同学将氯气的水溶液滴入含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①____,②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确定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____.11、钙是一种生命必需元素;通常血浆中钙的浓度约为10~11mg/mL.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它参与人体内许多酶的反应;血液凝固、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等生理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液中钙的含量降低时,会影响骨组织的钙化.儿童表现为____病,老年人表现为____症.

(2)现摘自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豹“D600片剂”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

①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碳酸钙1.5g(相当于钙600mg);成人每天服用1片”.你知道“1.5g碳酸钙与6OOmg钙”的计量关系是如何得出来的吗?请说明.

②根据你理解的上述计量关系,则该公司的另一产品“D300片剂”中,每片含主要成分碳酸钙____g;若改服此产品.则成人每天需服用____片.12、用元素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

(4)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

(5)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13、纯净的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____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看见____.接触烧杯的手感觉____;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14、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

(1)我们掌握的净水方法有:①过滤②自然沉淀③絮凝沉淀④蒸馏⑤活性炭吸附,其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为(填序号)____.

(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当a试管中产生4mL气体时,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____mL.实验时会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那么随着实验的进行,该水样的pH值会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5、科学老师做了如图1所示的“大象牙膏”实验:

现象是涌出柱状的泡沫;被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双氧水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应选择图2中的____.

(2)老师在预备实验中发现实验室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30%,实验时反应速度太快了,想将50g该双氧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0%的双氧水,需加水____mL.

(3)取34g稀释后的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进行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能制得氧气多少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该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水通电分解时变化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与氧原子.____(判断对错)17、火药导火线能连续燃烧,其原因是导火线上含有硝酸钾____.18、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____.(判断对错)19、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____.20、(填√或×)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____.21、判断下列元素符号的正误:

CU____;ZN____;AG____;cl____;hg____.22、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时,直到把水蒸干,再熄灭酒精灯____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共4题,共36分)23、瑶瑶同学在实验室发现有一瓶没有标签的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Cl、Na2CO3、CaCl2和无水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取该白色粉末进行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1】瑶瑶同学取白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瑶瑶同学所得能出的结论是____;

【实验探究2】瑶瑶同学取上述所得无色透明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的现象,得出结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推出一定不含CaCl2,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实验探究3】为了验证氯化钠是否存在,瑶瑶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原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再向其中滴加____和____,后当观察到____现象后,确定白色粉末中还含有氯化钠.24、现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为黑色粉末.将A与B混合或B与C混合,加热时都产生无色气体D.加热B与C的混合物与只加热B相比,产生D的速率前者要比后者快得多.只加热A时,除了产生气体D外,还有C生成.请根据以上事实推断写出A.B.C.D各物质的名称:

A____B____C____D____.2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横线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箭头指向是生成物(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D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用途(写一条即可)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6、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D;F的化学式:D______,F______;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气体E的用途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3题,共15分)27、某铜的合金中另含锌、镁中的某种金属、为了确认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10.00g放入烧杯,然后将56.00g某稀硫酸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记录如下、把第4次加入稀硫酸后所剩的固体物质滤出.经洗涤、干燥后称重为6.10g.请回答下列问题:。序号1234加稀硫酸的质量/g14.0014.0014.0014.00剩余物质的质量/g23.9637.9251.8865.88(1)合金中铜与另一金属的质量比为____,实验中生成H2的总质量为____g

(2)通过计算,确定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另一种金属是什么?28、(1)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①当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

②在t2℃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t1℃时;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

③现有B点的甲溶质的饱和溶液;请解释从B点到A点的实际意义:______;

④欲使甲的不饱和溶液A变为饱和溶液且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途径是______.

(2)2008年4月我市进行九年级化学实验考查.某校化学小组在考查时抽到的题目是:①粗盐提纯;②淀粉与葡萄糖的检验;③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凯凯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请回答:

①指出上图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②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凯抽到的是第______个考题,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以下是凯凯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凯得了3分.)请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

④仅用上述仪器(药品另选),也能制取另一种常见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H2O+O2↑

29、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来认识物质性质与变化.

(1)透过______现象;我们感受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2)根据右图实验;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______;

(3)通过对O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我们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评卷人得分六、科普阅读题(共4题,共8分)30、夏天,清凉油经常用于清凉散热,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C10H20O).清凉油是____(填“有机物”、“无机物”、“纯净物”“混合物”“氧化物”中的一种);薄荷脑一个分子中有____个原子,其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31、<1>下列因素都会影响燃烧的现象;请你说明发生了什么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

(1)可燃物的着火点____

(2)氧气浓度的大小:____

(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____

<2>分析下列三组化学反应;并根据示例回答问题.

示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铁还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SO2和H2O.说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不同.

(1)当碳与氧气质量比为3:4时,反应生成CO,当碳与氧气质量比为3:8时,反应生成CO2.____

(2)在140℃时,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乙醚和水,170℃时,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和水.____

(3)硫燃烧生成SO2,但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____32、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①可作建筑材料的盐____;②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

③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33、(2015•株洲模拟)三种固体物质A;B、C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

(1)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物质是____,影响不大的物质是____.

(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____.

(3)t2℃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____.

(4)Q点表示____,P点表示____.

(5)A中含有少量B时,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D;过生日时;小明吹灭生日蜡烛,灭火的原理时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2、D【分析】解:rm{A}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在靠近蜡烛火焰的上方放一只冷碟子,一段时间后可收集到炭黑,故选项课外实验能成功。

B;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洁净的蛋壳和食醋制得二氧化碳,故选项课外实验能成功。

C;报纸的透气性好;而保鲜膜的透气性差,用两杯等体积的水可以比较报纸与保鲜膜的透气性,故选项课外实验能成功。

D;小卵石和石英砂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而活性炭能吸附可溶性杂质、异味及色素,膨松棉可以阻挡活性炭进入水中,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不能制取纯净水,故选项课外实验不能成功。

故选:rm{D}

A;根据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报纸的透气性好;而保鲜膜的透气性差,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等用品制作的简易净水器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解析】rm{D}3、C【分析】【分析】A;根据灭火方法和适应当时环境的灭火原理考虑;

B;根据酸占到皮肤上用碱性药品反应原理进行解答;

C;根据碱沾在衣服上用酸性物质中和的原理进行解答;

D、根据氯化钡中毒的原因考虑解毒方法.【解析】【解答】解:A;灭火方法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桌面酒精着火直接用湿抹布盖灭,既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故A正确;

B;硫酸沾到皮肤上处理方法就是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B正确;

C;碱沾在衣服上用酸性物质中和;一般用硼酸溶液,而不是硫酸,故C错误;

D;氯化钡中毒的原因是氯化钡属于重金属盐;能使人体内蛋白质变性,所以喝大量的鲜牛奶或鸡蛋清,使其中的蛋白质与重金属盐反应,减少其对人体的伤害,故D正确.

故选:C.4、D【分析】【分析】A;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

B;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C;酸和碱的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有些酸或碱难溶于水.

D、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类推错误.

B;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该溶液可能显酸性或中性,故选项推理错误.

C;酸和碱的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酸和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如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故选项推理错误.

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不是有机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5、B【分析】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与氢离子的结合;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KOH小,故等质量的NaOH和KOH,NaOH的分子更多氢氧根离子较多,故用改用等质量的KOH不会完全中和掉这一强酸,反应后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PH小于7;

故选B

【解析】【答案】欲正确解答本题;需根据NaOH和KOH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两者分子数的多少,进而分析反应的情况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6、A【分析】【分析】A;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进行分析;

C;根据面粉和水形成的悬浊液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A正确;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故B错误;

C;面粉和水形成的悬浊液;不能形成澄清透明的溶液,故C错误;

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故D错误.

故选: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略

【分析】【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2)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进行解答;

(3)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能够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1)吸附;(2)稳定;(3)分子构成.8、略

【分析】【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回答;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并据发生装置的选择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及C装置的特点分析解答;

(4)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溶液显酸性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编号仪器分别是酒精灯和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c端通入,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尽,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d处,若木条熄灭则满;C装置相对于B装置,有多孔隔板和止水夹,打开止水夹固体和液体混合反应生成气体,关闭止水夹,随着试管内气压的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终止,因此该装置的优越性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溶液显酸性,所以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将小于7,反应方程式是:CO2+H2O═H2CO3;

故答案为:(1)酒精灯;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A;

(3)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d处;若木条熄灭则满;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CO2+H2O═H2CO3.9、略

【分析】

①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

②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

③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④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3.

⑤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故答案为:

①Na2SO4+BaCl2=BaSO4↓+2NaCl;

②K2CO3+2HCl=2KCl+H2O+CO2↑;

③2NaOH+H2SO4═Na2SO4+2H2O;

④KCl+AgNO3═AgCl↓+KNO3;

⑤2NaOH+CuSO4═Cu(OH)2↓+Na2SO4.

【解析】【答案】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依据客观事实.

10、略

【分析】

(1)硫酸铜是白色粉末;一旦遇到水就能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所以可用硫酸铜粉末来验证酒精中是否有水;

(2)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与稀盐酸反应的生成物是硬脂酸和氯化钠;因为氯化钠溶于水,所以沉淀是硬脂酸;因为硬水中含有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所以沉淀为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

(3)生成水18g需要氢气2g;氧气16g,还有2g气体剩余,假设剩余2g都是氢气,则氢气最多为4g;

(4)由于氯气和水反应的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所以红色突然褪去,可能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缘故,也可能是次氯酸的漂白作用,所以在验证的时候,如果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我可以继续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如果溶液又变红了,说明是因为盐酸的缘故,如果没变色说明是次氯酸的漂白作用造成的.

故答案为:

(1)无水硫酸铜;白色硫酸铜变蓝;

(2)硬脂酸;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

(3)4g;

(4)Cl2+H2O=HCl+HClO;①氯水中的酸与碱中和②次氯酸将有色物质漂白;取红色褪去的溶液1~2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恢复,则是由氯水的酸性所致,否则是由次氯酸的漂白性所致.

【解析】【答案】(1)根据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的特性考虑;(2)根据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和硬水的成分来回答本题;(3)先根据生成水18g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再把过量的加到氢气的质量上;(4)根据方程式的写法和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酸碱中和的原理考虑本题.

11、略

【分析】

(1)当血液中钙的含量降低时;儿童容易患佝偻病,老年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故填:佝偻;骨质疏松.

(2)①1.5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5g××100%=0.6g=600mg;所以1.5g碳酸钙中含有600mg钙元素;

②“D300片剂”中;

设每片含主要成分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有:X××100%=300mg;

X=750mg=0.75g;

若改服此产品.则成人每天需服用2片.

故填:0.75;2.

【解析】【答案】(1)人体缺乏钙元素时;青少年容易患佝偻病,中老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2)根据碳酸钙的质量;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

12、略

【分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a.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钾元素;其元素符号为:K.

(4)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其元素符号为:Fe.

(5)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元素;其元素符号为:Hg.

答案为:(1)Al;(2)Ca;(3)K;4)Fe;(5)Hg.

【解析】【答案】根据金属之最的知识;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3、略

【分析】

纯净的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看见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感觉发烫;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故答案为:淡蓝色;水珠;发烫;氢气+氧气水.

【解析】【答案】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4、②③⑤①④2减小【分析】【分析】(1)根据净水的知识进行分析;水中含有的大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可以通过沉淀除去,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

(2)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解析】【解答】解:(1)自然沉淀能除去较大颗粒的不溶物;絮凝沉淀,能除去悬浮杂质,活性炭吸附除去的是色素和异味,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小颗粒,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净化程度最高,其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②③⑤①④;

(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当a试管中产生4mL气体时,a试管的气体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体积为2mL.实验时会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那么随着实验的进行,水的质量减少,酸的质量分数变大,死你个性增强,该水样的pH值会减小.

故答为:(1)②③⑤①④;(2)2,减小15、BC25【分析】【分析】(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参加反应的双氧水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即可.【解析】【解答】解:(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干燥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应选择图2中的BC.

(2)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50g×30%=(50g+x)×20%x=25g(合25mL).

(3)设理论上能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32

34g×20%x

x=3.2g

理论上能制得氧气的体积为3.2g÷1.43g/L≈2.2L.

故答案为:(1)BC;(2)25;(3)理论上能制得氧气为2.2L.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分析】【分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解答】解: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之间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之间结合成氧分子,因此变化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与氧原子.

故填:√.17、√【分析】【分析】导火线上一般含有硝酸钾、硫磺粉、木炭粉.【解析】【解答】解:在导火线的表面粘有一种叫硝酸钾的东西.鞭炮点燃时;硝酸钾分解出氧气,使燃烧不会中断,因此,鞭炮能连续炸响.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原子中各微粒的质量关系分析回答本题.【解析】【解答】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根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判断解答本题.【解析】【解答】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实际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就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单位为“1”.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根据CaCl2、CaCO3这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前者溶于水,后者不溶于水,可以将它们的混合物放入水中,进行溶解,其中CaCl2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而CaCO3仍是沉淀存在,然后过滤所得滤渣为CaCO3,滤液是CaCl2,经过蒸发可得固体CaCl2.【解析】【解答】解:因为CaCl2、CaCO3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一种可以溶于水中;一种不溶于水中;所以可以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把混合物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的原则考虑.【解析】【解答】解:由于第一个字母需要大写;第二个字母需要小写,所以铜写为:Cu,锌写为:Zn,银写为:Ag,氯写为:Cl,汞写为:Hg.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蒸发是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结合蒸发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对此题作答.【解析】【解答】解:在进行蒸发操作时,等出现较多量固体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晶体,不能把水蒸干,所以本题答案为:×.四、推断题(共4题,共36分)23、略

【分析】【分析】根据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变成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变成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

【实验探究1】瑶瑶同学取白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而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变成蓝色,所以瑶瑶同学所得能出的结论是: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无水CuSO4;

【实验探究2】瑶瑶同学取上述所得无色透明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推出一定不含CaCl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Cl2=CaCO3↓+2NaCl;

【实验探究3】为了验证氯化钠是否存在;瑶瑶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原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加入稀硝酸排除碳酸钠的干扰,然后滴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确定白色粉末中还含有氯化钠.

故答案为:【实验探究1】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无水CuSO4;

【实验探究2】有气泡产生,Na2CO3+CaCl2=CaCO3↓+2NaCl;

【实验探究3】稀硝酸,硝酸银,有白色沉淀产生.24、略

【分析】【分析】由题意,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为黑色粉末.将A与B混合或B与C混合,加热时都产生无色气体D.加热B与C的混合物与只加热B相比,产生D的速率前者要比后者快得多,说明C为催化剂.只加热A时,除了产生气体D外,还有C生成;据此结合由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可以确定其它物质.【解析】【解答】解: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为黑色粉末.将A与B混合或B与C混合,加热时都产生无色气体D.加热B与C的混合物与只加热B相比,产生D的速率前者要比后者快得多,说明C为催化剂.只加热A时,除了产生气体D外,还有C生成;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A为高锰酸钾,气体D为氧气,C为二氧化锰.氯酸钾为白色固体,二氧化锰为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的反应中作催化剂,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速率,则B为氯酸钾、C为二氧化锰.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5、略

【分析】解:D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则D是水;D能与C反应,故C可能是氧化钙或二氧化碳,A能生成D和C,B能生成D和C,故C一定是二氧化碳,A和B是碳酸钠或是碳酸钙,由于A能生成B,故A是碳酸钠,B是碳酸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C是二氧化碳;能用于人工降雨,故填:人工降雨;

(2)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CO2+H2O═H2CO3;

(3)反应④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4)反应⑥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a(OH)2+CO2═CaCO3↓+H2O.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D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则D是水;D能与C反应,故C可能是氧化钙或二氧化碳,A能生成D和C,B能生成D和C,故C一定是二氧化碳,A和B是碳酸钠或是碳酸钙,由于A能生成B,故A是碳酸钠,B是碳酸钙,据此解答.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析】人工降雨;CO2+H2O═H2CO3;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Ca(OH)2+CO2═CaCO3↓+H2O26、Cu(OH)2CO2复分解反应Cu+2AgNO3=Cu(NO3)2+2Ag冶炼金属【分析】解:(1)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H是白色沉淀,所以H是碳酸钙,气体F和溶液G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二氧化碳,G是氢氧化钙,固体I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蓝色溶液和银白色固体K,所以I是铜,J是硝酸铜,K是银,A为黑色粉末,A和气体E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E是一氧化碳,氧化铜会与溶液B反应,所以B是盐酸或硫酸,C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D,所以D是氢氧化铜沉淀,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Cu(OH)2,F是CO2;

(2)反应①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②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

(4)通过推导可知;E是一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故答案为:(1)Cu(OH)2,F是CO2;

(2)复分解反应;

(3)Cu+2AgNO3=Cu(NO3)2+2Ag;

(4)冶炼金属.

根据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H是白色沉淀,所以H是碳酸钙,气体F和溶液G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二氧化碳,G是氢氧化钙,固体I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蓝色溶液和银白色固体K,所以I是铜,J是硝酸铜,K是银,A为黑色粉末,A和气体E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E是一氧化碳,氧化铜会与溶液B反应,所以B是盐酸或硫酸,C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D,所以D是氢氧化铜沉淀,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析】Cu(OH)2CO2复分解反应Cu+2AgNO3=Cu(NO3)2+2Ag冶炼金属五、计算题(共3题,共15分)27、略

【分析】【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铜不与硫酸反应,说明所剩余固体全部为铜,则可知铜的质量6.10g,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氢气的质量;

(2)利用前三次反应所消耗硫酸的质量;由反应中金属质量与硫酸质量关系,计算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判断金属;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硫酸质量计算生成硫酸盐的质量、放出氢气的质量,硫酸盐的质量与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可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其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求得.【解析】【解答】解:(1)铜不与硫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样品中铜的质量为6.10g,合金中铜与另一金属的质量比为6.10g:(10.00g-6.10g)=61:39,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实验中生成H2的总质量为0.12g;

(2)(取到第三次的实验数据为准)设M金属单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10.0g-6.1g=3.9g.而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14g×3=42g.

M+H2SO4═MSO4+H2↑

x2

3.9g0.12g

则;解得x=65,因此该金属是锌.(也可选取第一次或第二次实验的数据计算)

(3)设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Zn+H2SO4═ZnSO4+H2↑

982

42.0g×y0.12g

则;解得y=14%

故答案为:

(1)61:39;0.12g;(2)锌;14%.28、略

【分析】

(1)①从图象可以此时甲和乙两条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相等.

②从图象可以看出;甲曲线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曲线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甲饱和溶液溶质会析出,故答案为:甲.

③从图象可以看出,B点和A点对应的温度不同,B点甲溶液是饱和溶液,故答案为:将t1℃时的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④从图象可以看出,甲曲线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答案为:降温至t1℃.

(2)识别一些仪器,故答案为:①a铁架台;b镊子。

②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会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气体收满;这三项操作所用仪器在图中均可找到,故答案为:3;CaC03+2HCl═CaCl2+C02↑十+H20.

③根据实验操作规范可知;故答案为:操作Ⅱ存在错误,瓶塞应倒放;操作Ⅳ存在错误,火柴应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④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气体,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故答案为:2H2O22H2O+O2↑;酒精灯.

【解析】【答案】(1)从图象中观察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即可.

(2)根据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条件即可.

29、略

【分析】

(1)举一个分子运动的事例;能体现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如:墙内开花墙外香;

(2)因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会充满烧杯,使蜡烛与氧气隔绝而熄灭;

(3)制取氧气;二氧化碳选择相似的发生装置;是因为都是固液常温型,故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故答案为:(1)墙内开花墙外香;(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