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民国三年,政府编制了一套《中华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课文中有地理知识和自然科学常识内容,有普及社会常识,培植爱国情操的文章,还有不少涉及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目。这套课本的出现最能反映()A.洋务运动中新式学堂的创办B.戊戌变法受西方思想的影响C.辛亥革命树立社会新风气D.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宣传3、新中国能取得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外交政策的成熟B.国民经济的发展C.综合国力的增强D.国际形式的变化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A.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B.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C.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D.中国共产党进行战略转移的开始5、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A.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B.挽救民族危亡C.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D.发展资本主义6、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支鹰,洋人怕的红头军。”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鸦片战争D.火烧圆明园7、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C.七七事变后D.南京大屠杀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1950年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______

(2)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是--______

(3)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______。10、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11、文革中先后粉碎了_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12、自强、求富是______时期口号。13、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错误:____订正:____14、比较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同《马关条约》比较,《辛丑条约》的新增内容是允许外国驻军中国。______(判断对错)15、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级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陈独秀。______(判断对错)16、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是十年文革时期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并被开除出党。1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集体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新中国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2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1、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22、八国联军是指:英、美、日、法、俄、德、意、奥。______2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______(判断对错)2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甚本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25、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中国历史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12分)26、【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后每年的十月一日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宣告了我国哪一地区获得解放?其解放的方式是什么(2分)27、【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节录《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唱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什么心声?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3分)

(2)材料二中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是指什么协定?(1分)

(3)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我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3分)28、【题文】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日;《中学生历史报》准备出一期纪念专刊.设置了以下几个学习板块,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革命先行者]他自称称为“洪秀全第二”;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辛亥革命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材料中的“他”是________;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3分)

[革命第一枪]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2)结合上图指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是在哪个城市?(1分)简要说说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

[精神传后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副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

学宗旨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3)黄埔军校创办于()(2分)

A.戊戌变法时期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C.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在北伐战争中;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的第四军__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奋勇杀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2分)

A.周恩来B.贺龙。

C.叶挺D.刘伯承。

{两岸谱新篇】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

举行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

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5)请你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4题,共20分)29、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新青年》。(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0、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是唐胥铁路。()31、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英国。3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新青年》。(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9分)33、【题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勇敢的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联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将重心转向农村,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1)材料一所述“正确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3分)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列举两例即可)(4分)

材料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富国强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2)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犯了哪些重大失误或错误?(3分)材料二中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3分)“走向国富民强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3分)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34、【题文】小洁在笔记本写着:“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街头,高呼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进行了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35、探究性学习是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探究主题一东西方文明的共存】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探究主题二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材料二(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是平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探究主题三东西方文明的特征】材料三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节选《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材料四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专断无能,制造了一幕幕的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兴修水利康熙帝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类文明诞生之初对世界认识的共同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东西方两种文明的差异。请再举出一例东方文明的代表。(3)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根据材料四,分析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造成东西两种文明差异的原因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内容。经过文化大革命,人民认识到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此后,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解析】【答案】A2、C【分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三年说明辛亥革命已结束。题文中的“课文中有地理知识和自然科学常识内容,有普及社会常识;培植爱国情操的文章,还有不少涉及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目。”这套课本的出现最能反映辛亥革命树立社会新风气。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识记。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有关内容。3、C【分析】据题干“新中国能取得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主要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故选C.

本题以“新中国能取得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成就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成就.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C4、A【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故选:A。

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解析】A5、A【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主张建立共和制,利用暴力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企图通过改良来实现君主立宪,以挽救民族危亡.所以都主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说法错误,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性质以及作用.【解析】A6、A【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浙江慈溪”“洋人”“红头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红头军”指的是太平军。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打死了洋枪队的头目华尔。A项符合题意。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是在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之后;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主要发生在北京、天津一带;五四爱国运动主要发生在北京、上海等地。BCD三项均可排除,A正确。故选A。【解析】A7、B【分析】【分析】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即可。【点评】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史实。1950年,我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解析】【答案】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9、略

【分析】(1)依据“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可知;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战后,鸦片输入仍末合法化,外商只有私自偷运中国.1858年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准许外商在通商口岸销售鸦片,并以“洋药”名目缴税,从此鸦片变为“合法”进口商品.

(2)依据“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可知;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依据“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可知;《资政新篇》是1859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

故答案为:

(1)《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2)《天朝田亩制度》.

(3)《资政新篇》.

(1)本题以“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为依托;考查《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2)本题以“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为依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

(3)本题以“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文件”为依托;考查《资政新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知识.【解析】《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10、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台基本方针的相关知识点。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了,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缓和海峡两岸的关系,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故填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1、略

【分析】1971年9月13日;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发生,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6年10月,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故答案为:

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

本题主要考查“文革”.文革中先后形成两大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文革”粉碎的两大反革命集团.【解析】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12、洋务运动【分析】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故答案为:

洋务运动。

本题以自强;求富为依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以及意义。【解析】洋务运动13、交通运输业重工业【分析】【分析】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故答案为:错误:交通运输业;订正:重工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内容。14、略

【分析】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这是《马关条约》中所没有的内容.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注意比较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识记并区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解析】√15、略

【分析】题干关键信息是“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新文化运动.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解析】×16、魏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在书中他阐述了其救国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国人的侵略。

故答案为:

魏源。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思想文化的知识点;应把握魏源的主要思想。

解答本题要熟记魏源的主要思想,区分近代史上出现的不同思想主张。【解析】魏源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并被开除出党,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最后被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最大的一起冤案。该事件是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的体现。本题正确A。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本题表述错误。19、×【分析】【分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20、×【分析】【分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以及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点。特别行政区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特区、民族区域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特区不是地方行政区。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22、√【分析】1900年;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英;美、日、法、俄、德、意、奥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为:

√。

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到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定《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3、√【分析】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十二生肖丢失,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解析】√24、×【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内容。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甚本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解析】【答案】错25、√【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过渡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1953年-1956年是三大改造时期,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换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由此可以判断中国历史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本题表述正确,故选A。【解析】A四、其他(共3题,共12分)26、略

【分析】【解析】(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新中国的成立,是开国大典,此后称为国庆节。(2)第一问是西周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此题通过课本基础知识即可做出,难度不大。【解析】【答案】(1)开国大典。国庆节。(4分)

(2)西藏。和平解放。(4分)27、略

【分析】【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可以看出是抗美援朝的历史事件,反应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保家卫国的心声。(2)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3)此问是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写出。【解析】【答案】(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4分)

(2)《朝鲜停战协定》(2分)

(3)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2分)28、略

【分析】【解析】(1)根据材料中讲述的是辛亥革命,他应该是孙中山,在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2)辛亥革命在武汉首义,功绩根据课本答出即可。(3)根据所学,黄埔军校建立于国民大革命期间。(4)被称为铁军称号的是叶挺领导的军队。(5)根据所学,现在纪念辛亥革命可以为当今祖国统一,两岸的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只要言之合理即可。【解析】【答案】(1)孙中山;同盟会;三民主义。(3分)(2)武汉(武昌)。(1分)历史功绩: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3分)(3)B(2分)(4)C(2分)(5)缅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任取一点或其他言之有理者均可,2分)五、辨析题(共4题,共20分)29、不正确。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分析】【分析】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定军山》;这是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30、错误:唐胥铁路;改正:京张铁路。【分析】【分析】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设计出“人”字形路轨。1909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故答案为:错误:唐胥铁路;改正:京张铁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京张铁路。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近代史上的科技成就。31、把“英国”改为“俄国”。【分析】【分析】第二次鸦片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及西北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所以俄国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把“英国”改为“俄国”。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32、不正确。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分析】【分析】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定军山》;这是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六、综合题(共3题,共9分)33、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党的奋斗历程。材料一所述“正确的革命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等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犯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材料二中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十一届三中全会。“走向国富民强的道路”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我们懂得了办任何事情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等。【解析】【答案】(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分)重大事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等。(4分,任举2例即可)(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3分)十一届三中全会;(3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分)

(3)办任何事情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等。(2分)34、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