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54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玉米、小麦在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又遇大雨天气,则会出现种子胎萌现象(种子收获前在田间母本植株上发芽)。下图是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的调控模型。据图推测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注:“+”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其中GA为赤霉素;CK为细胞分裂素;ABA为脱落酸;数字表示实验组别。A.GA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激素B.ABA和CK对种子作用的效果是相反的C.胎萌现象可能经历了模型中3到4的过程D.多种激素和一种激素作用的效果可以相同2、如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3、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C.抗毒素由B细胞分泌产生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刺激细胞Ⅵ时,细胞Ⅵ可分泌大量的抗体B.④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杀灭病原体C.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细胞Ⅱ也可以分化为细胞ⅢD.细胞Ⅴ膜表面无抗原受体是细胞分化的结果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疫苗虽没有致病性,但是接种疫苗后机体一般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体内全部记忆细胞都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C.HIV攻击人体T细胞,最终使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而容易被感染D.艾滋病患者死于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功能的缺失6、某校学生为研究2,4-D对大蒜鳞茎生根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大小相似的大蒜瓣若干,均分为7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浸泡基部,1天后换清水继续培养4天,测量根长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2,4-D浓度(g/mL)010-1310-1110-910-710-510-3根长平均值(cm)0.780.830.890.880.510.030.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促进大蒜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0-11g/mL左右B.2,4-D浓度为10-5g/mL时,促进根的生长C.结果能体现2,4-D具有低促高抑的作用特点D.实验还可用生根数量作为衡量根生长的指标7、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可以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吸收K+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生成速率的关系,a点时产生的ATP最多D.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B.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C.在人的体液中,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2/3D.机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可通过内环境进行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兴奋的传导: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_______后,由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状态的过程。
神经纤维上:兴奋以_______的形式传递。神经纤维静息处细胞电荷分布为_______,兴奋处为_______。传递方向的特点是_______。
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_______(结构)传递,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为:从______信号变为_______信号,再转为_______信号。神经递质存在于_______内,通过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方向:单向性(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原因:_______10、下表是与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相关的部分知识。请参照表中内容;结合课本完成下表。
。调节物质。
产生部位。
运输方式。
作用部位。
作用部位的响应。
共同体现的细胞膜功能。
神经递质。
神经细胞。
(1)通过____运输。
突触后膜。
(2)_________
(6)_________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3)_________
(4)_________
(4)_________
淋巴因子。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5)促进___________
(5)促进___________
1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分生能力较强的部位。12、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腺体种类结构特点分泌物种类及去路实例内分泌腺_________激素,进入_______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外分泌腺有导管汗液、泪液和消化液,通过导管排出体外或____________汗腺、泪腺、唾液腺、胃腺、肠腺13、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长的突起外大都都套有一层鞘,组成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______________。14、细胞代谢完成各种反应需要各种_______和_______,如细胞代谢需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有___________和血液中的__________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这一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______,______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多数神经元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少数神经元只有一个树突和轴突。______A.正确B.错误16、长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____A.正确B.错误17、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效果一定不同。______A.正确B.错误18、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插条的生理状况、带有的芽数应相同,插条的处理时间长短等应保持一致。______A.正确B.错误19、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是同一种物质______A.正确B.错误20、尿毒症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______)A.正确B.错误21、人体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对,与其他器官或系统无关。(______)A.正确B.错误22、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______A.正确B.错误23、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可能相同。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6分)24、如图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当兴奋通过B传导后,恢复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上打开的离子通道是____________(填“钾通道”或“钠通道”或“钠钾泵”)。
(2)F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兴奋在该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该反射弧置于较低浓度的NaCl溶液中,则传入神经元静息时,膜内Na+浓度将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膜外。
(4)正常情况下;刺激传出神经Ⅱ或肱二头肌E,均会引起骨骼肌收缩。某同学刺激Ⅱ处神经纤维,发现肱二头肌E不收缩。于是猜测可能是传出神经Ⅱ受损;肱二头肌E受损或者是两者接头(神经—肌肉接头处)受损?为探究肱二头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上图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只考虑仅一个部位受损)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第一步:刺激传出神经Ⅱ;观察其电位变化和肱二头肌E是否收缩。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传出神经Ⅱ受损;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需继续进行下一步实验。
第二步:刺激肱二头肌E;观察肱二头肌E是否收缩。
如果___________,则说明神经—肌肉接头处受损;否则,说明肱二头肌E受损。25、研究发现,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子代的健康会长期受影响,该现象可能与P基因的甲基化修饰相关。为探究GDM对患者子代健康的影响及该影响是否与P基因甲基化修饰相关,科研人员选取10只患GDM的怀孕大鼠作为甲组,选取10只正常的同期怀孕的大鼠作为乙组,给两组大鼠提供等量常规饮食,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培养获得两组的子代大鼠,8周时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空腹血糖/(mmol·L-1)胰岛素水平/(mIU·L-1)胰岛素mRNA的表达量P基因基化指数甲14.5161.600.890.73乙8.5129.001.570.23
(1)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______增加血糖去路,另一方面通过______减少血糖来源;从而调节血糖平衡。
(2)表中数据显示,GDM能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子代大鼠体内胰岛素基因的表达,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但子代大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浓度较高,由此推测出GDM可能通过影响子代大鼠细胞______使其患2型糖尿病。
(3)由表中数据推测,子代大鼠的健康与子代P基因的甲基化修饰______(填“相关”或“不相关”)。若相关,GDM患者子代不健康的表型能否遗传给后代?试结合表观遗传的相关知识,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26、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组别TSH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注射后健康人930甲229乙12
(1)据表推测乙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能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主要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
实验发现;给健康鼠注射ACTH,会使下丘脑的C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ACT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为ACTH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为了探究上述观点是否正确,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
第一步: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分别测定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对A、B两组小鼠做表中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二者的CRH分泌量。组别切除部位注射物质A组垂体?_________B组?_________ACTH
①若观点1正确,预测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结果为A、B两组CRH的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则给健康鼠注射ACTH,CRH分泌减少的原因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4分)27、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泡内的液体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___(填标号)组成的。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4)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28、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9、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___。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
(2)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还可在图中___________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_________内流减少,导致___________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____________。
(4)如果需要去除习惯化;采取的措施是:给予海兔头部一个强刺激,最终使得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向海兔尾部施加一个强电击,再轻触它的虹吸管,将诱发一个更强烈的缩腮反射,且在刺激后几分钟之内,只要轻触它的虹吸管,都会引发更强烈的缩腮反射,即产生了“短时记忆”;如果向海兔的尾部多次重复施加强电击,引发强缩腮反射的反应可以持续一周,即产生了“长时记忆”。图3为两种记忆形成机制,请分析回答。
由图可知;两种记忆的形成都是由于电击海兔尾部会激活中间神经元释放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环腺苷酸,进而激活___________,从而促进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大量释放,使缩腮反射增强。与短时记忆形成不同的是,在重复刺激下,蛋白激酶A促进CREB-1基因的表达,导致_____________,从而形成了长时记忆。
(6)连续给海兔40个刺激会诱发习惯化,但只能持续一天。如果每天10个刺激,连续4天,习惯化效应能持续一周。训练中间穿插一些休息能促进长时记忆的建立。人类的记忆形成与上述机理相似,若要产生长时记忆,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30、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如图)
(1).反射弧的组成:a.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e._______,f._____________。
(2).易错提醒:反射要经过完成的反射弧,如直接刺激b,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器是传入神经的末梢,与其它组织或器官无关,而效应器则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________________。31、下图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新冠病毒时;免疫系统协调配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①~⑦代表免疫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APC称为____细胞。②所分泌的____能促进相关淋巴细胞的分裂分化。图中能进行分裂分化的细胞有记忆T细胞和____(填序号)。
(2)图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体现在____。
(3)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内环境时,B细胞的激活需要经过____和____两个过程的作用,活化的B细胞开始增殖分化为____。
(4)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疫情期间,某地11名患有新冠的孕妇生下的婴儿,IgG抗体水平都可检测到,其中五名婴儿还检测到IgM抗体。已知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正常IgG出生于三个月后开始合成,3~5个月接近成人水平,但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下图是人体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
①由图可知,感染反应产生的初始抗体是____(填抗体种类)。
②初次接触抗原经历潜伏期后,抗体数量呈指数生长,后进入下降期。血清中抗体数量浓度慢慢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
③研究表明,免疫应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次病毒刺激的间隔长短,间隔时间太长,免疫反应弱。据报道有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再次复发,其可能原因是____。32、研究表明;机体性腺的内分泌机能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调控,如图所示,①②③代表激素,Ⅰ;Ⅱ代表作用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③是性激素,由性腺细胞分泌后,通过________运输。据图分析,性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着________。(填入最佳选项对应的字母)
A.分级调节B.反馈调节C.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2)雌性激素在卵巢细胞中的________(细胞器)上合成,能促进雌性动物卵细胞的形成和排卵。但在生产实践中,为促进雌性动物多排卵,通常使用的不是雌激素而是促性腺激素,结合上图分析可能的原因:大量使用雌激素会使过程I、Ⅱ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通过影响②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分泌量;从而导致性腺萎缩。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
(4)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和体液联系,为了证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激素②的方式是体液调节而不是神经调节,可利用小白鼠做实验,实验组所做的处理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小白鼠血液中激素②的含量,发现其含量没有减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
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溶液促进根和芽的生长,高浓度溶液抑制根和芽的生长;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最敏感,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
2;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3;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
4;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5;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6;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7;某些作物收获时如遇雨水和高温;种子就会在农田中的植株上萌发,这种现象称为胎萌。
【详解】
A;根据第4组实验结果可知;只要GA有活性,则种子就能萌发,所以GA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激素,A正确;
B;第8组;当GA没有活性时,CK和ABA有活性的情况下,种子均休眠,第1组,当GA、CK和ABA有活性时,种子均萌发,所以ABA和CK对种子作用的效果不是相反的,B错误;
C;胎萌现象主要是ABA被分解或被冲刷掉;导致ABA的抑制作用减弱,GA促进了种子的萌发,所以胎萌现象可能经历了模型中3到4的过程,C正确;
D;比较第1组合第4组可知一种激素和三种激素都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所以多种激素和一种激素作用的效果可以相同,D正确。
故选B。2、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①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属于体液调节,图②中细胞甲释放化学物质作用于乙细胞,类似于神经递质的传递;图③细胞释放化学物质,反过来作用于自身,类似于性激素的作用途径。
【详解】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上一神经元)释放,经过突触间隙(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故为题图②;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甲状腺,故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为题图①,D正确。
故选D。3、A【分析】【分析】
分析题干:外毒素相对于人体而言是异己成分;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是抗原;抗毒素是人体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其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
【详解】
A;外毒素属于抗原;能使患者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A正确;
BC;血清中的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C错误;
D;体液免疫主要靠抗体作战;细胞免疫主要靠效应T细胞作战,该过程中产生了抗体(抗毒素),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
故选A。4、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①是吞噬细胞摄取病原体的过程;②吞噬细胞处理和呈递病原体的过程,③表示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抗原的过程,④是抗体与抗原结合消灭抗原的过程;Ⅰ是吞噬细胞,Ⅱ是效应T细胞,Ⅲ是记忆T细胞,Ⅳ是B细胞,Ⅴ是效应B细胞,Ⅵ是记忆B细胞。
【详解】
A;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刺激细胞Ⅵ记忆B细胞时;细胞VI增殖分化为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可分泌大量的抗体,A错误;
B;④过程表示浆细胞释放抗体与抗原结合;B错误;
C;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细胞Ⅲ(记忆T细胞)可以分化为细胞Ⅱ(细胞毒性T细胞),C错误;
D;细胞V(浆细胞)膜表面无抗原受体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D。5、B【分析】【分析】
【详解】
疫苗是灭活的病毒,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故A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不是记忆细胞,故B错误;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导致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容易感染细菌而死亡,故C正确;免疫系统具有保卫、监控和清除功能,而恶性肿瘤是由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缺失导致,故D正确。6、B【分析】【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促进生长的浓度中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分析表格可知,随着2,4-D浓度浓度的逐渐升高,平均根长逐渐增长,10-11g/mL时平均根长最长;然后平均根长又逐渐下降。
【详解】
A、据表格可知,2,4-D浓度为10-11g/mL时,根长平均值最大,说明促进大蒜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0-11g/mL左右;A正确;
B、与对照组(0g/mL)相比,2,4-D浓度为10-5g/mL时;根长平均值较低,说明此时2,4-D浓度抑制根的生长,B错误;
C、据表格可知,2,4-D浓度小于10-9g/mL时,促进根的生长,大于10-9g/mL时;抑制根的生长,具有低促高抑的作用特点,C正确;
D;该实验自变量为2;4-D浓度不同,因变量为根长或者生根数量,因此实验还可用生根数量作为衡量根生长的指标,D正确。
故选B。7、A【分析】【分析】
1;蛙的成熟红细胞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
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无氧气时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增高,会抑制无氧呼吸,最后只进行有氧呼吸。
3;小鼠属于恒温动物;通过机体调节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详解】
A、人成熟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成熟红细胞吸收K+速率与氧气无关;A正确;
B;根据乙图可知;该物质的运输需要氧气,说明是有氧呼吸,而呼吸酶抑制剂能抑制细胞呼吸,影响能量的产生,从而影响运输速率,B错误;
C;a点时;二氧化碳量最少,说明呼吸作用强度最弱,合成的ATP数量最少,C错误;
D;小鼠是恒温动物;体内存在调节机制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因此不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故选A。8、C【分析】【分析】
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详解】
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A正确;
B;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B正确;
C;在人的体液中;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C错误;
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机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可通过内环境进行,D正确。
故选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外界刺激相对静止显著活跃局部电流外正内负内正外负双向传递突触电化学电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轴突末梢树突或胞体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10、略
【分析】【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相对稳定状态。目前认为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方式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
(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后随着体液的传送可以到全身各处去,淋巴因子由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可以随着体液到B细胞起作用,即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淋巴因子均需要通过体液运输。
(2)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经过扩散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进而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
(3)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肾小管和集合管;这是因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表面有与抗利尿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好集合管表面的受体结合后;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引起尿量减少。
(5)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即增强B细胞的免疫作用。
(6)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由产生部位经运输后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细胞膜的这一功能可以保证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之间功能的协调。
【点睛】
熟知各种信息分子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起作用的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分析表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解析】体液膜电位变化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12、略
【分析】【详解】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的激素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外分泌腺有导管,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体外或排到消化道(腔)。【解析】①.无导管②.血管③.消化腔13、略
【分析】【详解】
(1)神经元长的突起外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2)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解析】①.神经元②.神经纤维③.神经纤维④.神经14、略
【分析】【详解】
细胞代谢完成各种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细胞代谢需要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有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这一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这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代谢的过程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析】物质条件血糖浓度含氧酶酶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B【分析】【详解】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只有一个。故该说法错误。16、B【分析】【详解】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故错误。17、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生长素浓度对根的作用的曲线图可知:在最适浓度两侧,有两种不同的浓度,促进生根效果相同,故错误。18、A【分析】【分析】
【详解】
实验中对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一致,同一组实验中所用到的植物材料也应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确保其相同。
故正确。19、B【分析】【详解】
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两者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故错误。20、A【分析】【详解】
尿毒症是由于肾脏有问题,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衡导致,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故正确。21、B【分析】【详解】
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如乳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乳酸钠需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故错误。22、A【分析】【详解】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脑干,属于非条件反射,正确。23、A【分析】【分析】
【详解】
2,4-D溶液诱导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在最适浓度的左右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2,4-D浓度,故正确。四、实验题(共3题,共6分)24、略
【分析】【分析】
图示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可以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判断B为传入神经,或根据突触上兴奋传导的方向确定反射弧的组成,因此可以根据这两种方法判断: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
【详解】
(1)用针刺A时;兴奋经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该过程为反射。兴奋过后,神经纤维膜会打开钠钾泵,不断将钠离子排出膜外,将钾离子吸收到膜内,恢复静息电位。
(2)F处的结构名称是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因此兴奋在该处单向传递。
(3)神经元静息时,Na+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所以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
(4)正常情况下;刺激传出神经Ⅱ或肱二头肌E,均会引起骨骼肌收缩。如果传出神经Ⅱ受损,刺激传出神经Ⅱ,则传出神经Ⅱ上检测不到电位变化,肱二头肌E不收缩;如果肱二头肌E受损,则直接刺激肱二头肌E,肱二头肌E不会收缩;如果神经—肌肉接头处受损,直接刺激肱二头肌E,肱二头肌E会收缩但兴奋传不到传出神经Ⅱ,传出神经Ⅱ检测不到电位变化。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射的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判断图中反射弧的组成,分析出反射弧中某部分出问题后对兴奋传递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解析】反射钠钾泵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低于传出神经Ⅱ上检测不到电位变化,肱二头肌E不收缩传出神经Ⅱ上检测到电位变化,肱二头肌E不收缩传出神经Ⅱ上检测不到电位变化,肱二头肌E收缩25、略
【分析】【分析】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胰岛素增多,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为甘油三酯以增加血糖去路,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减少血糖来源,从而调节血糖平衡。
(2)由题表数据可知;与乙组子代大鼠相比,甲组子代大鼠体内的胰岛素mRNA的表达量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而其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浓度却较高,由此推测出GDM可能通过降低子代大鼠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基因的表达或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其患2型糖尿病。
(3)题表数据显示,P基因的甲基化指数与胰岛素mRNA的表达量和胰岛素水平相关,甲基化修饰属于表观遗传的一种,虽不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的变化可遗传。【解析】(1)转化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2)抑制胰岛素受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或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相关能。甲基化不改变P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其表达发生了可遗传变化,因此GDM患者子代的不健康表型能遗传给后代26、略
【分析】【分析】
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这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
【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乙注射TRH后,TSH的浓度基本不变(由1变为2),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不是下丘脑,而是垂体。
(2)该实验为了探究CRH分泌量的减少;是ACTH直接导致,还是通过引起GC分泌增加,间接导致的,故该实验的因变量是CRH的分泌量。
所以第一步: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均分为A;B两组;分别测定CRH分泌量,以确定初始状态的CRH分泌量。
第二步:对A;B两组小鼠做表中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二者的CRH分泌量。A、B两组互为对照,A组摘除垂体,注射GC排除垂体分泌的ACTH导致内源GC分泌量增加造成干扰,B组注射ACTH,为避免GC的影响,需要摘除分泌GC的肾上腺皮质。
若观点1正确;即并非由GC分泌增加抑制下丘脑导致,则A组由于只增加了GC,并不会抑制下丘脑的作用,故仅B组CRH分泌量明显减少。
若实验结果为A、B两组CRH的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即不管是GC,还是ACTH增多,都可以抑制下丘脑分泌CRH,则说明ACTH抑制下丘脑分泌GRH有两种途径,即ACTH可通过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也可以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使下丘脑的CRH分泌减少。【解析】(1)垂体注射TRH后;乙体内的TRH水平未明显上升。
(2)CRH分泌量GC切除肾上腺皮质仅B组CRH分泌量明显减少ACTH可通过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和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两种方式,使下丘脑的CRH分泌减少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4分)27、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细胞内液。
【详解】
(1)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般是由血浆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血浆与②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3)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由图中的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组成的。血浆中的成分可以和组织液双向渗透,组织液单向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单向渗透进入血浆,故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
(4)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的氧气来自血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浆运走,所以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组织液血浆(或血液)蛋白质①②④高于28、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结构,e表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图丙中,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
【详解】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图乙表示突触结构,是图甲中的d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据图分析,③表示神经中枢。刺激图丙中b点,因为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所以b点位于传入神经元上;又因为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则e;d、c都可以产生兴奋;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所以a点也可以产生兴奋。
(4)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所以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解析】①.感受器②.d③.细胞体膜或树突膜④.非条件⑤.高级中枢(大脑皮层)⑥.神经中枢⑦.a、c、d、e⑧.兴奋或抑制六、综合题(共4题,共40分)29、略
【分析】【分析】
由图1可知;此反射弧包含了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三种神经元,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既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鳃;
由图2可知;习惯化后Ca2+进入神经细胞减少,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详解】
(1)由图和分析可知;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鳃,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Na+内流,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
(2)若给予b有效刺激;刺激可从中间神经元传到运动神经元,所以d点可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习惯化后,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结合图分析可知,Ca2+内流减少;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4)如果需要去除习惯化;采取的措施是:给予海兔头部一个强刺激,最终使得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增加。
(5)由图可知;两种记忆的形成都是由于电击海兔尾部会激活中间神经元释放5-TH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根据图分析,产生的环腺苷酸激活了蛋白激酶A,从而促进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大量释放,使缩鳃反射增强,在重复刺激下,蛋白激酶A促进CREB-1基因的表达,新突触的形成,从而形成了长时记忆。
(6)要产生长时记忆;必须形成新突触,而多次重复,中间穿插休息有利于新突触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温泉度假村化粪池清理与游客满意度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度解除解除农村宅基地租赁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电影节特邀演员演艺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材料研发合作终止解除合同协议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白蚁防治与园林景观设计合同
- 2025年度青贮饲料原料种植补贴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品牌价值评估合同模板
- 2025年厨房用品采购合同
- 2025年分期车险购买合同
- 2025年教育培训机构入驻合同
- 2025中国大唐集团内蒙古分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充血性心力衰竭课件
-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挖掘机售后保养及维修服务协议(2024版)
- 2023-2024年度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公需科目答案(第5套)
- 职业分类表格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电网建设项目施工项目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标准化管理手册(变电工程分册)
- 口腔门诊部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体检科运营可行性报告
- 北京市丰台区市级名校2024届数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