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节约能源B.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C.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0.03%的二氧化碳,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D.减少使用煤、石油、沼气等化石能源,能有效的减缓温室效应的产生,保护环境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3、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C.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烟雾4、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5、能够使硬水得到软化方法是rm{(}rm{)}A.加肥皂水B.过滤C.煮沸D.做消毒处理6、人体缺乏维生素rm{C(}简写rm{V_{C})}就会患坏血病rm{.}图为某品牌维生素rm{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rm{.}根据信息进行的下列计算,错误的是rm{(}rm{)}A.每片含rm{V_{C}}质量为rm{10mg}B.若成人每天对rm{V_{C}}的最低需要量为rm{60mg}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rm{C}片rm{3}次C.rm{V_{C}}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rm{9}rm{1}rm{12}D.rm{V_{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30%}7、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rm{.}如图中能体现二氧化碳用途的是rm{(}rm{)}A.

医疗急救B.

霓红灯C.

人工降雨D.

高能燃料8、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rm{(}rm{)}A.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水区分生石灰和硝酸铵固体C.用石蕊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氧气和一氧化碳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在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注入100g7.3%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分别向两盘中投入锌和铁使酸完全反应,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投入锌和铁的质量可能为()

A.Zn:2g;Fe:2g

B.Zn:5.6g;Fe:5.6g

C.Zn:6.5g;Fe:6.5g

D.Zn:10g;Fe:10g

10、下列仪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量筒C.燃烧匙D.蒸发皿11、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rm{(}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rm{)}

甲:rm{CaCO_{3}}rm{(Na_{2}CO_{3})}乙:rm{NaOH}rm{(Na_{2}CO_{3})}丙:rm{KCl}rm{(KHCO_{3})}丁:炭粉rm{(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rm{垄脵}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rm{垄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rm{垄脹}加适量盐酸,蒸发;rm{垄脺}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rm{.}下列组合正确的是rm{(}rm{)}A.甲rm{-垄脷}乙rm{-垄脺}B.乙rm{-垄脹}丙rm{-垄脵}C.丙rm{-垄脵}丁rm{-垄脷}D.丁rm{-垄脵}丙rm{-垄脹}12、阳阳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把气球中的镁屑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rm{(}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rm{).}他关于本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体放出B.本实验能说明与稀盐酸反应时,镁屑比镁条更快C.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有热量放出D.本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变红13、近日,中国在四川某地发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锂矿,储量高达rm{52}万吨,被称之为“中国锂谷”。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rm{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下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rm{6.941g}D.锂原子核内有rm{3}个质子14、科学家最近制造出了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2的新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该新原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ll2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l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是碳12质量的277倍。

D.其原子质量与碳12质量之比为277:12

15、下图是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王强同学从图中获得的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水分解的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C.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在下列两组物质中;每组中有一种与其它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将这种物质填在下面的空白处:

(1)H2、O2、CO2、N2____;(2)烧碱、纯碱、熟石灰____.17、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构成物质本身的分子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改变的是____.1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填“增大”或“减小”).

(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____的结晶方法.

(3)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t3℃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加入甲物质____g;②降温到____℃.19、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所以收集氢气可以用______、______方法.当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______,因此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______,(简称验纯),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火焰,移开大拇指,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______,若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______,若没有声音,则氢气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纯净.20、在题后横线简要说明不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别人______

(4)将锌粒直接投入口朝上且直立的试管中______.21、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最简整数比);

(3)判断X的化学式:______.22、请将下列短文[]中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

太阳镜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

(1)它的镜角一般是由[塑料](其中含有碳元素______)制成的。

(2)玻璃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______;

(3)且变色玻璃中含有[银离子]______;

(4)铜质镜框使用时间过长会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中[氢氧根]的化合价显-1价______.23、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说明H2O的含义: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4题,共12分)24、rm{(1)}固体药品常保存在______里;液体药品常保存在______里rm{.}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一般取最少量,液体______毫升,固体只需______.

rm{(2)}托盘天平可以用于粗略称量固体,能精确到______rm{g.}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在右盘放称量物,左盘放rm{5g}砝码,再把游码移到rm{0.4g}处,使天平达到平衡,则固体物质的实际质量是______rm{g.}

rm{(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rm{.}实验室现有rm{5mL}rm{10mL}rm{20mL}rm{50mL}rm{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rm{15mL}的盐酸,应取______rm{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_____;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rm{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rm{15mL(}填“rm{<}”、“rm{>}”或“rm{=}”rm{)}.25、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rm{(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中,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_________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rm{(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rm{(}如图rm{)}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rm{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rm{(3)}在往乙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__。rm{(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中的气体含量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6、钠盐种类较多rm{.}在实验室里,钠盐通常都摆放在同一药品柜中rm{.}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药品柜时,发现某试剂瓶外壁两边贴上了新旧两个标签,分别是“rm{Na_{2}SO_{4}}溶液”、“rm{Na_{2}CO_{3}}溶液”,小组同学认为可能存在没看清试剂标签的情况下,将两瓶试剂混合清理,立即对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rm{.}请你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rm{垄脵隆芦垄脻}处的答。

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______

【提出猜想】猜想rm{I}溶质仅为rm{Na_{2}SO_{4}}

猜想rm{II}溶质仅为rm{Na_{2}CO_{3}}

猜想rm{III}溶质为rm{Na_{2}SO_{4}}和rm{Na_{2}CO_{3}}rm{.}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rm{1}取少量样品于一支洁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____猜想rm{I}不成立.rm{2}______,向其中加入过量的rm{BaCl_{2}}溶液,过滤,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猜想______成立.【问题讨论】试写出加入过量的rm{BaCl_{2}}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7、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rm{(A-G)}回答问题:

rm{(1)}写出装置中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名称: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

rm{(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rm{(}填“字母”rm{)}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rm{.}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原因是______.

rm{(3)}实验室制取rm{O_{2}}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rm{(}填“字母”rm{)}

rm{(4)}如图rm{H}所示,检验rm{O_{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rm{.}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集气瓶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9分)28、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下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微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

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29、在一定的条件下,rm{A}和rm{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rm{E}和rm{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rm{(1)}若rm{F}为单质,则rm{F}的化学式为______;

rm{(2)}若rm{F}为氧化物,且rm{A}rm{B}rm{F}三种分子个数比为rm{5}rm{4}rm{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反应rm{(}填“化合”或“分解rm{隆炉}或rm{隆炉}氧化”rm{)}.30、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x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井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它元素的电负性。LhlusPauhg建立的有关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H:2.1Li:1.0Be:1.5B:2.0C:2.5N:3.0O:3.5F:4.0Na:0.9Mg:1.2A1:l.5Si:1.8P:2.1S:2.5Cl:3.0K:0.8Ca:1.0Ga:l.6Ge:1.8As:2.0Se:2.4Br:2.8Rb:0.8Sr:1.0In:l.7Sn:1.8Sb:1.9Te:xI:2.5Cs:0.7Ba:0.9Tl:1.8Pb:1.9Bi:1.9Po:2.0At:2.2Fr:0.7Ra:0.9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电负性在上表中同一横行和同一纵行中的递变规律:______

(2)预测Te元素x的取值范围______

(3)观察上表可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它的金属活动性就越______(选填“强”或“弱”),该元素的原子______(选填“失电子”或“得电子”)的能力越大。

(4)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x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规律,AlCl3物质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离子化合物。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共1题,共10分)31、实验室可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rm{(1)}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变化可用下式表示:过氧化氢rm{overset{{露镁脩玫禄炉脙脤}}{}}水rm{+}氧气。

上述变化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______,氧元素的化合价为rm{-1}价的是______.

rm{(2)}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都需要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若未加入二氧化锰,则反应______rm{(}选填“不能发生”或“明显减慢”rm{)}

rm{(3)}若实验室要制取rm{48g}氧气,至少需要氯酸钾多少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答】解: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节约能源;正确;

B;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正确;

C;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0.03%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正确;

D;沼气不是化石能源;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解答;

B;根据人体内元素的含量解答;

C;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及其应用解答;

D、根据化学能源的知识解答.2、A【分析】【解答】解: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图中装置正确,故A正确;

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太短,故B错误;

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部,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火星四射,热的溅落物会炸裂瓶底,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加一小团棉花,图中装置正确;

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尽可能的排出原有空气;

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故应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沙.3、C【分析】【解答】解: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具有可燃性),蜡烛又重新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4、D【分析】【解答】解:

A;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所以错误.

B;烧瓶可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或蒸馏实验;所以错误.

C;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所以错误.

D;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所以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烧杯的用途判断.

B;根据烧瓶的用途判断.

C;根据试管的用途判断.

D、根据量筒的用途判断.5、C【分析】解:rm{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但是不能用肥皂水除去水中可溶的钙镁化合物,所以错误.

B;过滤是把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分离和除杂的操作;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不出,所以错误.

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主要是含有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别生成不溶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降下来,所以正确.

D;对水消毒处理的原因是为了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不能除去硬水中可溶的钙、镁化合物,所以错误.

故选C.

A;根据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判断.

B;根据过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判断.

C;根据碳酸氢盐的稳定性判断.

D;根据水消毒处理的原因判断.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本题考查硬水和软水的概念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掌握硬水的定义和各种操作的结果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解析】rm{C}6、D【分析】解:rm{A}某品牌维生素rm{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每片维生素rm{C}片含rm{V_{C}100mg}其中含rm{V_{C}10%}故每片含rm{V_{C}}的质量为rm{100mg隆脕10%=10mg}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说明书信息,每片含rm{V_{C}}质量为rm{10mg}每次服用rm{2}片,若成人每天对rm{V_{C}}的最低需要量为rm{60mg}则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rm{C}片rm{60mg隆脗(10mg隆脕2)=3}次;故选项说法正确.

C、rm{V_{C}}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rm{(12隆脕6)}rm{(1隆脕8)}rm{(16隆脕6)=9}rm{1}rm{12}故选项说法正确.

D、rm{V_{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6}{12times6+1times8+16times6}隆脕100%=40.9%}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由某品牌维生素rm{dfrac{12隆脕6}{12times6+1times

8+16times6}隆脕100%=40.9%}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每片维生素rm{C}片含rm{C}其中含rm{V_{C}100mg}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由题意,若成人每天对rm{V_{C}10%}的最低需要量为rm{V_{C}}根据说明书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rm{60mg}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rm{=}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rm{=dfrac{{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隆脕{脭颅脳脫赂枚脢媒}}{{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以某品牌维生素rm{隆脕}片说明书的一部分为载体考查了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m{=dfrac

{{脧脿露脭脭颅脳脫脰脢脕驴}隆脕{脭颅脳脫赂枚脢媒}}{{脧脿露脭路脰脳脫脰脢脕驴}}隆脕100%}【解析】rm{D}7、C【分析】解:rm{A}医疗急救是氧气的用途;不是二氧化碳的用途,故不可选;

B;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发出不同的光;不是利用二氧化碳,故不可选;

C、干冰rm{(}固体二氧化碳rm{)}升华吸热;能用人工增雨,故可选。

D;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不可选;

故选:rm{C}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作用,属于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平时的学习能稍加留心即可做好此题.【解析】rm{C}8、B【分析】解:rm{A}区分硬水和软水需要使用肥皂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而食盐水不能达到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目的;故A不正确;

B;硝酸铵溶解于水时要吸收热量;会使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要放出热量,会使溶液温度升高,可以鉴别,故B正确;

C;盐酸和硫酸都会电离出氢离子;都会使石蕊变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不正确;

D;氧气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闻气味无法区分,故D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需要使用肥皂水进行分析;

B;根据硝酸铵和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吸收和放出热量的情况进行分析;

C;根据酸会使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本题属于鉴别题,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要根据它们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就可以鉴别.【解析】rm{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CD【分析】

根据题意;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元素的质量:100g×7.3%=7.3g

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

5673265732

7.3g7.3g

根据方程式;可知盐酸完全反应时需Fe的质量为:5.6g,Zn的质量为:6.5g;因此A;B不符合题意;

当加入Zn:6.5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6.5g-0.2g=6.3g

Fe:6.5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6.5g-5.6g)+(5.6g-0.2g)=6.3g,天平平衡;

当加入Zn:10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10g-6.5g+(6.5g-0.2g)=9.8g;

Fe:10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10g-5.6g)+(5.6g-0.2g)=9.8g,天平平衡;

故选CD.

【解析】【答案】根据题意;盐酸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10、CD【分析】解:A;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故A错误;

B;量筒不能加热;故B错误;

C;燃烧匙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C正确;

D;蒸发皿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D正确.

故选CD.

熟悉常用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才能很好的回答本题.

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解析】【答案】CD11、AD【分析】解:甲: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

乙:溶解后,rm{Na_{2}CO_{3}}能与适量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丙:rm{KHC0_{3}}能与适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丁:rm{Cu0}能与适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炭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甲rm{-垄脷}乙rm{-垄脺}丙rm{-垄脹}丁rm{-垄脵}.

故选:rm{A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rm{(}提纯rm{)}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rm{.}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rm{垄脵}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rm{垄脷}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rm{(}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rm{)}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rm{AD}12、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等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A.通过rm{AC}图对比可知,反应后气球变大,说明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体放出,故A说法正确;图对比可知,反应后气球变大,说明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体放出,故A说法正确;B.图中没有镁屑与镁条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本实验不能说明与稀盐酸反应时,镁屑比镁条更快,故B说法错误;C.通过rm{AC}图对比可知,反应结束冷却后,气球变小,说明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有热量放出,故C说法正确;D.实验中没有图示表示本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变红的现象,故D说法错误。故选BD。rm{BC}【解析】rm{BD}13、BD【分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A.锂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锂原子最外层有rm{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B正确;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rm{6.941}单位是rm{1}不是rm{g}故C错误;D.锂原子的原子序数是rm{3}原子序数rm{=}质子数rm{=3}所以锂原子核内有rm{3}个质子,故D正确。故选BD。【解析】rm{BD}14、BD【分析】

A;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277-112=165;故A错误;

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为112;结合A选项,故B正确;

C、D选项可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进行分析,即:227=可判断C错误;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

15、AD【分析】

由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可以得出: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故A说不正确;

B;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B说法正确;

C;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

D;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水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进行分析;从图示看出: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略

【分析】

(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H2、O2、N2都只含有一种元素属单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化合物,故(1)答案:CO2

(2)烧碱和熟石灰属碱;纯碱是碳酸钠属盐,故(2)答案:纯碱。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根据其组成元素和性质来判断物质的类别。

17、略

【分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隔的变化,而使物质的存在状态发生改变,如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时,分子间间隔逐渐增大,因此物质状态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故答案为:不改变;分子之间的间隔.

【解析】【答案】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据此分析.

18、减小蒸发溶剂不变20t2【分析】【解答】(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4)t3℃时甲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加入甲物质20g,t2℃时其溶解度变为30g,所以还可将温度降至t2℃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略

【分析】解: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可选用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氢气具有可燃性,当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若没有声音,则氢气不一定纯净.

故答案为: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爆炸;纯度;不纯;已经纯净;不一定.

根据氢气的溶解性和密度确定氢气的收集方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结合氢气的验纯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氢气的收集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爆炸;纯度;不纯;已经纯净;不一定20、略

【分析】解:(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试剂会流入滴管内腐蚀橡胶乳头;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残留液会腐蚀标签;

(3)试管口朝着有人的地方;加热时液体容易溅出伤人;

(4)将锌粒放入试管内时;要将试管横放,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直接投入口朝上且直立的试管中易损坏试管.

故答案为:(1)腐蚀橡胶乳头;(2)残留液会腐蚀标签;(3)液体容易溅出伤人;(4)易损坏试管.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试剂会流入滴管内腐蚀橡胶乳头;

(2)根据液体流到标签上腐蚀标签;

(3)试管口朝着有人的地方容易溅出伤人;

(4)根据固体的取用方法考虑.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解析】腐蚀橡胶乳头;残留液会腐蚀标签;液体容易溅出伤人;易损坏试管21、略

【分析】解:(1)硝酸见光分解;表明硝酸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2)水H2O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8;

(3)由反应4HNO32H2O+4NO2↑+X↑,反应前4HNO3中含H、N、O原子个数分别为4、4、12,而反应后2H2O、4NO2中共含有H、N、O原子个数分别为4、4、1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判断X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O2.

故答案为:(1)见光易分解;(2)1:8;(3)O2.

(1)根据化学性质为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和题干对硝酸的介绍,推断硝酸的化学性质;

(2)根据水的化学式;计算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解析】见光易分解;1:8;O222、CSiO2Ag+OH【分析】解:(1)塑料为有机物;故其中含有碳元素;碳元素元素符号只有一个字母,书写时要大写;表示为:C;

(2)二氧化硅是由Si和O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可以根据其读法书写化学式“从右向左”,故可表示为SiO2;

(3)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故银离子为Ag+;

(4)根据常见的原子团;氢氧根可表示为:OH;

故答为:C;SiO2;Ag+;OH;

(1)塑料为有机物;有机物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2)二氧化硅可以根据其读法书写化学式“从右向左”;

(3)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

(4)根据化合价;氢氧根-1价;铜离子+2价、碳酸根-2价,再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书写并检验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正确.

本题既考查了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又考查了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还考查了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和技巧.【解析】CSiO2Ag+OH23、(1)表示水这种物质;

(2)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一个水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合理答案均可)【分析】解:由水和化学式可知,H2O可表示水这种物质;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等。

故答案为:(1)表示水这种物质;

(2)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一个水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合理答案均可)。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表示水这种物质;

(2)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一个水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合理答案均可)四、探究题(共4题,共12分)24、广口瓶细口瓶1~2盖满试管底部0.14.620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解:rm{(1)}为了方便取用,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一般保存在细口瓶中;为了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rm{1隆芦2ml}固体一般是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rm{(2)}天平能准确到rm{0.1g}称量物的实际质量rm{=5g-0.4g=4.6g}.

rm{(3)}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所以要量取rm{15mL}的盐酸,应取rm{20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到的实际液体体积偏小.

故答案为:

rm{(1)}广口瓶;细口瓶;rm{1隆芦2}盖满试管底部;

rm{(2)0.1}rm{4.6}

rm{(3)20}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rm{<}.

rm{(1)}根据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取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回答;rm{(2)}根据对天平的准确值的记忆考虑,知道如果左物右码:物体的质量rm{=}砝码的质量rm{+}游码的质量,如果左码右物:物体的质量rm{=}砝码的质量rm{-}游码的质量;rm{(3)}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和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回答本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药品的取用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解析】广口瓶细口瓶rm{1隆芦2}盖满试管底部rm{0.1}rm{4.6}rm{20}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rm{<}25、(1)排水

(2)氧气

(3)二氧化碳

(4)空气中的氧气多、二氧化碳含量少【分析】【分析】rm{(}rm{1}rm{1}根据“竹子浸入水中;冒出一串串气泡”选择收集方法;

rm{)}rm{(}rm{2}根据红磷可以在气体中燃烧判断所含有的气体;

rm{2}rm{)}rm{(}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判断所含有的气体;

rm{3}rm{3}rm{)}根据rm{(}比较竹子内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rm{4}【解答】rm{4}rm{)}rm{(2)(3)}竹子浸入水中能冒出一串串气泡;故可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故答案为:排水;

rm{(}rm{1}红磷燃烧需要氧气;红磷能燃烧,说明竹子里肯定含有的气体氧气;故答案为:氧气。

rm{1}rm{)}rm{(}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竹子里的气体肯定有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但为:二氧化碳;

rm{2}rm{2}rm{)}根据rm{(}rm{3}rm{3}可以得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竹子中的氧气含量要高;通过rm{)}rm{(}rm{4}可以得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竹子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要低;故答案为:空气中的氧气多、二氧化碳含量少。rm{4}rm{)}【解析】rm{(1)}排水rm{(2)}氧气rm{(3)}二氧化碳rm{(4)}空气中的氧气多、二氧化碳含量少26、略

【分析】解:

【提出问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是探究该试剂瓶内溶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rm{1.}取少量样品于一只洁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有碳酸钠,猜想Ⅰ不成立;

rm{2.}取少量样品于另一只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rm{BaCl_{2}}溶液;过滤,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硝酸溶液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有碳酸钡和硫酸钡,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试剂瓶内溶质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钠和硫酸钠,猜想Ⅲ成立;

【问题讨论】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BaCl_{2}+Na_{2}SO_{4}篓TBaSO_{4}隆媒+2NaCl}.

答案:

【提出问题】该试剂瓶内溶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rm{1.}取少量样品于一只洁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猜想Ⅰ不成立rm{2}.

取少量样品于另一只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rm{BaCl_{2}}溶液,过滤,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硝酸溶液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猜想。

Ⅲ成立【问题讨论】rm{BaCl_{2}+Na_{2}SO_{4}篓TBaSO_{4}隆媒+2NaCl}.

【提出问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探究的问题;

【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的现象分析解答;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的原理分析现象;

【问题讨论】根据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解答;

本题是缺失标签的实验探究题,相当于物质鉴别题,在鉴别几种物质时要从物质的不同性质入手,但试题涉及知识点多,要加强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解析】该试剂瓶内溶质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有气泡产生;取少量样品于另一只洁净试管中;Ⅲ;rm{BaCl_{2}+Na_{2}SO_{4}篓TBaSO_{4}隆媒+2NaCl}27、略

【分析】解:rm{(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

rm{(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rm{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rm{xrightarrow{{录脫脠脠}}}锰酸钾rm{+}二氧化锰rm{+}氧气;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rm{(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rm{(4)}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集气瓶已集满的方法是:水槽中集气瓶口处出现大量气泡;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水槽中集气瓶口处出现大量气泡。

故答案:rm{(1)}铁架台;集气瓶;

rm{(2)A}高锰酸钾rm{xrightarrow{{录脫脠脠}}}锰酸钾rm{+}二氧化锰rm{+}氧气;试管口未放棉花;

rm{(3)E}

rm{(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收集满;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rm{(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

rm{(2)}根据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和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rm{(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分析解答;

rm{(4)}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解答.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主要从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检验、验满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解析】铁架台;集气瓶;rm{A}高锰酸钾rm{xrightarrow{{录脫脠脠}}}锰酸钾rm{+}二氧化锰rm{+}氧气;试管口未放棉花;rm{E}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收集满;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五、简答题(共3题,共9分)28、略

【分析】解:(1)由于白磷刚引燃时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天平不平衡;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B实验中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跑到了空气中,使剩余物质质量减少、D实验镁条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剩余质量减少.

故答案为:(1)后一种;白磷刚引燃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

(2)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生成物的质量也不会改变;

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剩余物的质量减少;

反应时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剩余物的质量减少.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考虑;根据实验B;D的物质减少原因考虑.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知道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设计方法,如果有气体放出的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解析】后一种;白磷刚引燃时,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气球胀大,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生成物的质量也不会改变;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剩余物的质量减少;反应时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剩余物的质量减少29、略

【分析】解:rm{(1)}若rm{F}为单质,由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rm{F}是氮气;

rm{(2)}若rm{F}为氧化物,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rm{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因rm{A}rm{B}rm{F}三种分子个数比为rm{5}rm{4}rm{4}进而写出方程式是rm{5O_{2}+4NH_{3}dfrac{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6H_{2}O+4NO}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类型属于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rm{5O_{2}+4NH_{3}dfrac{

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6H_{2}O+4NO}rm{(2)5O_{2}+4NH_{3}dfrac{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6H_{2}O+4NO}氧化;

rm{(1)N_{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rm{(2)5O_{2}+4NH_{3}dfrac{

overset{;{脪禄露篓脤玫录镁};}{.}}{;}6H_{2}O+4NO}是氮气;

rm{(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rm{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用rm{(2)}rm{F}rm{A}的分子个数比可确定其化学式;进而写出方程式.

本题以反应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并书写出化学式连接成化学方程式.rm{B}【解析】rm{N_{2}}rm{5O_{2}+4NH_{3}dfrac{overset{;{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