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图1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图2是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c是种群密度,指的是某种群的总数量B.图1中的a和b分别是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C.图2所示种群的年龄组成由稳定型变成增长型D.并非全部的生物种群都具有图1中的a特征2、小龙虾又名克氏原鳌虾,适应性强,食性广泛,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小龙虾每到一定生长阶段就会褪壳,在它眼柄上形成生长轮。小龙虾雌雄异体,可从腹部游泳肢形状加以区分。其求偶方式被称为“世上最有味道的爱情”。雌虾求偶期间,会将尿液射向雄虾,雌虾尿中含有性激素,尿的“味道”越大,越能吸引配偶。对小龙虾进行诱捕,对被捕获的小龙虾群体进行统计,可反映该种群的某些特征。下列种群特征中,不能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是()A.种群密度B.迁出率C.年龄结构D.性别比例3、为衡量甲、乙两种植物的竞争能力,科学家进行了取代种植实验,即将甲、乙植物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种植,并计算收获时的种子产量比值,结果如图所示(M=甲的播种种子数/乙的播种种子数,N=甲的收获种子数/乙的收获种子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长时间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生态位的分化B.甲、乙的种间竞争能力受其相对密度的影响C.当M=b时,甲乙两植物具有相同的种间竞争能力D.在自然状态下,若观测到某年M值为a,则预测在未来甲将淘汰乙4、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不考虑未利用),其中A、B表示营养级[图中数值单位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时,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图中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C.图中由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8.3%D.该海水立体养殖模式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5、某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实验,用来探究几种植物的根系之间是否存在竞争现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设计思路需要调整的是()A.选择的植物应能适应同一环境,植株大小基本一致B.设立对照组时应将各种植物单独种植、同种植物种植在一起C.实验组应将不同种植物种植在一起,并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D.本实验只需记录实验开始后植株(尤其是根)的生长情况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下列思路和做法可取的是()A.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全民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努力开发新能源C.建立“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D.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地位7、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其中P代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代表未被利用的能量,C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P大于A1、A2、A3之和B.若该生态系统一年内干物质总量基本不变,则其抵抗力稳定性也不变C.上图中B1+C1+D1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储存在植物体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生产者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2+C2+D2)/D1×100%8、生物群落的景观特征随季节变化的现象,叫作群落季相。下列关于群落季相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群落季相更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B.季节性变化不会影响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C.群落季相的形成与植物和动物的协同进化有关D.影响群落季节性变化的环境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等9、支付宝用户通过操作app主界面上的蚂蚁森林,就可以在游戏中拥有自己的树苗。在我国西北的阿拉善沙漠,蚂蚁森林真实存在着。森林中的梭梭树叶退化呈小鳞片状,是征服沙漠的先锋。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人类活动改变了阿拉善沙漠地区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因无法进行基因交流,梭梭树的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长期的干旱环境导致梭梭树有关叶形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种植梭梭树后,阿拉善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提高10、“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其中柏、杨、柳、女贞、樱花等各类树木,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下列正确的是()A.树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受乔木密度的影响B.孔林中数量众多的植物、生活在其中种类繁多的动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C.生活在林下的半夏、苔藓等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一般较大,颜色较深,这是对弱光环境的一种适应D.“林深五月寒”体现了孔林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网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稻田中放养草鱼,会使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C.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D.某甲虫通过分解落叶获得养分,该甲虫属于分解者12、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从阶段Ⅰ演替到阶段Ⅱ是因为阶段Ⅰ中的植物寿命短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草本植物种类相同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也能改变上图的演替方向13、生物量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总量。一段时间内,某一个营养级生物量的变化与呼吸消耗、被更高营养级的生物取食、生物的死亡等有关。陆坡是大陆架到深海的过渡区域,图示是我国南海陆坡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分布(t/km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营养级生物量VI0.488V3.951IV17.890III38.000II50.810I218.000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18t/km2B.该生态系统生物量呈正金字塔形C.其他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与该生态系统不一定相同D.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生物量会一直保持不变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又称K值。15、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属于_______,经历了裸岩阶段、_______、_______、草本植物阶段、_______、森林阶段。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______。16、信息的种类:_______等。17、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_______的关系,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_______,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即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18、生态工程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有利于人和自然两方面,突出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______的生产工艺系统。19、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的。20、荒漠分布在极度_________区,地区年降雨量_________且分布_________。荒漠里物种_________,群落结构_________,生活在这里的生物具有_________特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A.种群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种群的总数量,故A错误;

B.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而年龄组成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故B正确;

C.图2所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由0变得越来越大;故由稳定型变为了增长型,故C正确;

D.自然状态下植物就没有迁入率和迁出率;故D正确。

考点: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2、B【分析】【分析】

种群密度是种群特征中最基本特征;迁出率对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一定的作用;年龄结构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详解】

对被捕获的小龙虾群体进行统计;可以估计小龙虾种群的种群密度,可以得到小龙虾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但迁入率与迁出率不能从某一次捕获得的小龙虾群体统计得到。

故选B。3、D【分析】【分析】

曲线可知;当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显著多于乙的种子数时即M增大,则N也增大;当M=N时,代表(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可理解为两种生物收获与播种比相等,甲;乙达成竞争平衡。

【详解】

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内物种长时间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生态位的分化,A正确;

B;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天敌等;甲乙之间是竞争关系,与密度相关,故甲种群对乙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正确;

C、当M=b时;即是M=N,甲;乙达成竞争平衡,当M=N时,代表(收获时甲种子数/收获时乙种子数)=(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可理解为两种生物收获与播种比相等,甲乙两植物具有相同的种间竞争能力,C正确;

D;曲线可知;当播种时甲的种子数显著多于乙的种子数时即M增大,则N也增大,若观测到某年M值为a,也会观测到这一年的N值,乙存在,不会发生甲淘汰乙,D错误。

故选D。4、B【分析】【分析】

1;消费者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同化量=呼吸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详解】

A;图中A和B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主要是借助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该过程中能量绝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

B、根据公式同化量=呼吸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计算出,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500+2500-4000=2000J/(m2a);B错误;

C、由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B同化量/A同化量×100%,A同化量=3500+2500=6000J/(m2a),B的同化量=A同化量-呼吸作用-流向分解者=3500+2500-4000-1500=500J/(m2a),所以由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00J/(m2a)/6000J/(m2a)]×100%=8.3%;C正确;

D;该海水立体养殖模式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D正确。

故选B。5、D【分析】【分析】

根据题干;“探究两种植物根系之间的竞争关系”,则选择的两种植株大小必须基本一致,不同种植株种植在一起作为实验组,单独种植为对照组,可设置两种植株的间距来设计实验。

【详解】

A;具有竞争关系的植物应在环境利用等方面竞争;故选择的植物应能适应同一环境,植株大小基本一致,以保证无关变量一致,A正确;

BC;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故不同种植株种植在一起作为实验组,同种植株一起种植、单独种植为对照组,且实验组应将不同种植物种植在一起,并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BC正确;

D;本实验需要在实验前先测定植株的生长情况;以便与实验开始后的生长情况形成前后对照,D错误。

故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A:B:D【分析】【分析】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使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在生态效益方面要实现生态再生;使自然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更新速度大于或等于利用速度,在经济效益方面要实现经济再生,使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总收入大于或等于资产的总支出,保证系统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社会效益方面要充分满足社会的要求,使产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大于或等于社会的基本要求,通过生态工程的建设与生态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效益能协调增长,实现高效益持续稳定的发展。

【详解】

A、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能量的多级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正确;

B、全民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努力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弱温室效应,B正确;

C、建立原料一产品一原料”的生产模式,建立无废料生产体系,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C错误;

D、要维持生物圈的稳态,达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制定政策上,首先要考虑环境效益,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地位上,D正确。

故选ABD。7、B: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据图可知:P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为未利用的能量,C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详解】

A、P体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自于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所以P大于A1、A2、A3之和;A正确;

B;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中干物质总量不变,无法体现出上述情况的变化,B错误;

C、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根据题目信息及图中所示能量分配关系,B1+C1+D1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储存在植物体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相邻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等于它们同化量的比值,因此生产者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或);D错误。

故选BD。

【点睛】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功能;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及特点,能根据表中数据进行相关计算。8、A:C:D【分析】【分析】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中的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属于多个物种。

群落的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详解】

A、群落季相是指群落的景观特征随季节而变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周期性的,群落季相的更替也具有周期性,A正确;

B、群落中的各种植物生长期、繁殖期等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某些动物的繁殖、迁徙等习性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季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B错误;

C、群落季相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植物与传粉动物等协同进化、相互适应的结果,C正确;

D、阳光、温度、水分等都会影响群落季节性变化,D正确。

故选ACD。9、A:C【分析】【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让沙漠变绿洲,也可以让绿洲变为沙漠,A正确;

B;梭梭树的不同种群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可能存在生殖隔离,也可能是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

C;干旱将导致梭梭树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种植梭梭树后;生物种类增多,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的稳定性降低,D错误。

故选AC。10、A:C:D【分析】【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

A;乔木密度会影响林下植物的光照强度;因此树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受乔木密度的影响,A正确;

B;生态系统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孔林中的生物群落还应包括细菌、真菌等分解者,B错误;

C;生活在林下的半夏、苔藓等阴生植物所获得的光照少;其叶绿体颗粒一般较大,颜色较深,从而能固定更多的光能,这是对弱光环境的一种适应,C正确;

D;“林深五月寒”体现了孔林中生物多样性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正确。

故选ACD。11、B: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详解】

A;食物网中的生物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所以食物网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错误;

B;放养草鱼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使其营养结构更加复杂,B正确;

C;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是自养生物,因而属于生产者,C正确;

D;某甲虫通过分解落叶获得养分;属于腐生型异养生物,因此该甲虫属于分解者,D正确。

故选BCD。12、A:B:C【分析】【分析】

初生演替是指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其过程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从裸岩、沙丘和湖底发生的演替都是初生演替;A错误;

B;从阶段Ⅰ演替到阶段Ⅱ是因为阶段Ⅰ中的灌木在竞争阳光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B错误;

C;阶段Ⅰ为草本植物阶段;阶段Ⅱ为灌木阶段,草本阶段发展为灌木阶段时,草本植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C错误;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也能改变演替的方向,D正确。

故选ABC。13、B:C【分析】【分析】

生态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采用这些单位所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就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详解】

A、218t/km2是第一营养级储存的有机物的含量;不是同化的总能量,A错误;

B;生物量随着营养级增加而减少;呈现正金字塔形,B正确;

C;其他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可能因为生产者生活周期短被大量捕食而呈倒金字塔形;比如湖泊,C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