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3/0C/wKhkGWeIfhuAT-9LAAKkt_i7AxE739.jpg)
![2025年鲁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3/0C/wKhkGWeIfhuAT-9LAAKkt_i7AxE7392.jpg)
![2025年鲁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3/0C/wKhkGWeIfhuAT-9LAAKkt_i7AxE7393.jpg)
![2025年鲁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3/0C/wKhkGWeIfhuAT-9LAAKkt_i7AxE7394.jpg)
![2025年鲁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3/0C/wKhkGWeIfhuAT-9LAAKkt_i7AxE7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教版选修5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史记》中《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依历史变化顺序而编写;司马迁认为“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而“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是不对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人物传记在《史记》中占有重要地位B.司马迁撰写《史记》坚持了实录精神C.秦朝灭亡为后世提供了历史借鉴作用D.司马迁承认历史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2、昌邑王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5岁即继承王位,后被扶上帝位。《汉书·霍光传》记载刘贺“既至,即位,行淫乱”,因而被大将军霍光废黜。近代史学大家吕思勉不同意班固的观点,认为“史所言昌邑王罪状,皆不足信”。这反映出A.历史观点往往很难达成一致B.刘贺是根据嫡长子继承制继位C.吕思勉的说法才是真实历史D.班固作为汉朝人其记载更可信3、当代著名史家杜维运先生说:“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是历史的两大要素。所谓历史叙事,一般来讲,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历史解释大致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晋)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B.叔孙通为刘邦设计礼仪,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C.(汉代)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D.皇帝兼并天下诸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4、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列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
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
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
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6、单雄信(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的形象多变。《旧唐书》记载:“单雄信者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在宋代,《资治通鉴》完全否定了单雄信,而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又把单雄信尊为神灵,民众为他立庙。这说明A.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B.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模糊C.记述者的立场往往影响历史评价D.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7、(探索历史的奥秘)
克里特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其诸多方面都具有史学研究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分布图。
材料二根据我们目前对线形文字A的了解;当时人们用它在清单表格中做各种记载:记录收到的物品以及支出的物品,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王宫储藏室的支出记录包括:用于祭神仪式上的供品,分发给居民的口粮,手工艺品制作所需原材料的数量。但没有一块泥板记载了不同种类物品的兑换率,透露当时人们是以金银作为货币进行物品交换。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官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
——摘编自马丁《古希腊简史》
材料三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神话传说得到证实。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线形文字B于20世纪50年代被英国建筑师温特里斯和史学家柴德威克所破译。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
——摘编自纳吉《对称;非对称和迷宫》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克里特文明较之于图中其他世界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有哪些?8、历史的奥秘常常隐藏在多种历史的记录中;非洲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确凿记录呈现了它曾经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历史为人类进化的记录。最初是由考古学者从埋没地中的石器;土器、铜器等种种遗物或在洞窟内的壁画,而读着历史的记录;还有人类学者从现在的蛮人生活里,而见着活着的历史的记录;再有历史家从古代荒唐的传说与神话中,窥破了赤裸裸的历史的事实。
——(日)上田茂树《世界史纲》材料2:人类学反对某些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他们自己可以代表人类,只有他们最进步,他们是神或历史选择出来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
——(英)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1)据材料1;探索历史奥秘所能依据的主要史料类型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以其中的一种史料说明大津巴布韦社会的生产;贸易以及生活艺术状况。
(2)在大津巴布韦文明创造者问题上,我们需要反对西方某些人的什么观点?揭示这种观点所反映的价值观。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
材料二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着装示意图。
(1)材料一展示出三星堆青铜器的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青铜立人像的着装情况怎样?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青铜立人像的形象,说明了什么?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研究。
。研究者及所处时代。
史料来源。
结论。
范文澜/1945年。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所撰《变法通议》
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翦伯赞/1950年。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成奏稿》
自上而下地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从而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变法六十年纪念活动论文集/1958年。
1911年康有为出版的《戊戌奏稿》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
茅海建/2017年。
康有为戊成变法期间历次上书汇编。
戊成变法是以西方化为方向;以强国为目标的改革运动。
——据茅海建《论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者对戊成变法研究结论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的原则。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公元1-2001年中国和西欧的双边比较年代人口(百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0年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0亿1990年国际元)**中国/西欧*中国/西欧中国/西欧中国/西欧159.6/24.7450/45026.8/11.1100059.0/25.4450/40026.6/10.21300100.0/58.4600/59360/34.6140072.0/41.5600/67643.228.11500103.0/57.3600/77161.8/44.21820381.0/133.0600/1204228.6/160.11913437.1/261.0552/3458241.3/902.31950546.8/304.9439/4579239.9/1396.220011275.4/392.13583/192564569.,8/7550.3*:西欧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
瑞士、英国12国。
**:“国际元”是多边购买力平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为统一货币的方法。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还:《世界经济千年统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页。——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局史》(第二版)
请从表中任意提取两组及以上数据(注:“59.6/24.7”为一组数据),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对其进行解释。(要求:中外对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1题,共2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一一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就材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论述。(要求:可以选取材料中任意一个观点阐述,也可以另立观点阐述,观点必须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7分)13、时代与史家。
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详解】
材料中“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的大意是:秦国夺取天下多暴,然而社会发生了变化,是很大的成功。材料中“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的大意是:学者局限于所听到的,见秦朝皇帝在位时间短,不清楚它的始终,因此而取笑它(秦国),不敢说。据以上可知,司马迁认为社会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只听闻别人的说教而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不对的。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史记》中人物传记所占地位,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不能判断司马迁撰写《史记》是否坚持了实录精神,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秦国虽然夺取天下多依靠暴政,但是仍然使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是很大的成功,不是强调其灭亡的历史教训,排除。2、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史学素养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汉书·霍光传》记载刘贺“既至,即位,行淫乱”,被大将军霍光废黜,而近代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史所言昌邑王罪状,皆不足信”,这种历史记载的不同反映了由于时代和个人等因素的差异,这造成了历史观点往往很难达成一致,A项正确;昌邑王刘贺是在汉昭帝没有子嗣情况下成为皇帝的,不是根据嫡长子继承制继位,B项错误;历史的真实性是需要多种史料和实物来证实的,C项表述太过绝对化,表述错误;班固虽然是汉朝人,但是其记载也需要多方验证,不能以此认为其更可信,D项错误。故选A。3、B【分析】【详解】
“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属于历史叙事,故A错误;“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属于历史解释,故B正确;“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属于历史叙事,故C错误;“兼并天下诸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也属于历史叙事,故D错误。故选B。4、D【分析】【详解】
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要作为真实的史料运用必须先经过细致;准确、充分的考证、研究后才能作出判定。
【考点定位】历史研究思想方法•史料•史料的真实性。5、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了史学常识。中国古代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如《周易》、《尚书》、《周礼》等;史部收录各类史书,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类书、释道宗教等著作,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等;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等。本题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集部,选D项。6、C【分析】【详解】
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的史书中单雄信的形象发生很大变化来看,说明记叙者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存在差异,也就是记叙者的立场往往影响历史评价,C选项符合题意。《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均为正史,但是对单雄信的评价不同,A选项排除。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评价与时间推移无关,B选项排除。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D选项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本题考查克里特文明的特点;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和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克里特文明较之于图中其他世界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根据《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分布图》中克里特岛的位置,可以分析得出其他文明都处于大河流域有利于农业的兴盛,而克里特文明与海;岛有密切联系,有利于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2)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分发给居民的口粮”“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官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等信息分析得出新资料、新技术和对克里特文字的破译等方面来回答。【解析】【探索历史的奥秘】(1)特点:其他文明都处于大河流域;有利于农业的兴盛,而克里特文明与海;岛有密切联系,有利于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2)特征:农牧业相结合;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实行财产的重新分配;王室垄断经济。
(3)条件:新资料的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克里特文字的破译。8、略
【分析】第⑴问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二概括“史料类型”以及用“史料”阐述“状况”;第⑵问考查考生论证和阐述事物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西方某些人的观点”,然后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解析】(1)实物遗存;土著生活实录;传说与神话。
生产:锄和斧等铁器(梯田;水井和水渠等);说明了农业的发达;采石场、熔炉和泥范(铸模),说明手工业的发达。
贸易:中国的青瓷碎片(波斯的小花碗);说明大津巴布韦社会存在着与其它族群的交流。
生活艺术:镯和一些黄金制品(椭圆形建筑上的精美石雕);说明人们懂得装饰生活。
(2)观点:大津巴布韦文化遗存,不可能是非洲人创造的,而只能属于白人。价值观:种族中心主义。9、略
【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图片的信息及所学,可以得出该青铜器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的特点。
第(2)问;人像的着装情况可根据材料中人像的信息分析得出。要认真观察图片中的细微之处。
第(3)问,形象要从五官、体形、衣着等方面入手。其所反映说明的内容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地位。从而得出答案。【解析】(1)特点: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
(2)穿了三重衣服:外为单袖齐膝左衽长襟衣;中着双袖右衽鸡心领,里面还有一件窄长鸡心领短衣。
(3)形象:人像头戴兽面形高冠,浓眉大眼,方颐大耳,身着三层衣服,两臂平抬,两手呈握物献祭状;这说明青铜立人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其它如:侧面反映了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或展现了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成就等内容均可)。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可知范文澜;翦伯赞和纪念活动论文集在结论方面均强调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性质;而茅海建则认为其是“以西方化为方向、以强国为目标”,在相同点方面根据“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等可归纳出均承认其进步性意义,均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性。
(2)关于关于历史研究应坚持的方法,学生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材料中的前三位研究者均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实事求是,从一手史料出发,重视对史料的辨析,而茅海建则重视新史料的运用,重视新史料的挖掘。【解析】(1)异:前三位研究者重视戊戌变法的阶级属性;茅海建强调戊戌变法西方化色彩。同:均肯定了戊戌变法人的进步性。
(2)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实事求是,从一手史料出发,重视对史料的辨析;重视新史料的挖掘。11、略
【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中西欧之间的对比从公元1-2001年,其有时间节点,根据其中关键的几个时间节点分析其背景,例如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对外政策和思想解放等几个方面分析中西方之间的差距。二战后中西方之间的背景对比,分析这一时期的发展差距,这里要注意时间节点的选择要符合题干,能够与所学知识勾连起来,对特定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解析】示例一:提取数据:中国/西欧的人口1500年分别为103.0/57.3;1820年为381.0/133.0
发展趋势:中国与西欧人口从1500年至1820年快速增长。
解释:1500年以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源自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等,逐渐传播到西欧及中国,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推动了人口增长;另一方面,16-17世纪,欧洲近代科学兴起,医学取得了以血液循环、解刨学等一系列成就,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医学进入到总结时期出现,以《本草纲目》为代表的医学成就,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了人口死亡率;第三,西方伴随着早期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有助于提高生育率。中国明清时期,通过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税收制度的调整,进一步刺激了人口数量的提高;第四,这段时期无论中国还是西欧,社会整体安定,为人口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任答3点)
示例二:提取数据:中国/西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400年为600/676;1500年为600/771;1820年为600/1204
发展趋势:近代以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西欧的差距不断扩大。
解释:1400年以来;西欧先后通过殖民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使大量财富流向西欧;18世纪中期从西欧率先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其社会生产力,并进一步推动了其现代化转型,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都有助于较大幅度提高西欧社会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在明清时期,虽然,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甚至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小农经济仍占主体,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较于西欧差距逐渐拉大,且由于采用海禁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使中国对外贸易守到一定限制。除此之外,中国由于人口基数更为庞大,且在明清时期由于高产农作物及赋税政策等因素,人口增长更快。这使得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较于西欧差距不断扩大。
示例三:提取数据:中国/西欧的国内生产总值(10亿1990年国际元)
1950年为239.9/1396.22001年为4569.8/7550.3
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且两者差距大幅度缩小。
解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经济快速从二战中恢复并得到发展;从这一时期开始的欧洲一体化,也极大推动了西欧国家的发展;二战以来,以原子能,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成果逐渐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进一步提高了西欧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这些都有助于西欧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彻底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党的坚强领导开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建设道路的探索。通过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八字反针”、“改革开放”等政策措施,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正因为我们具有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中国在20世纪后半期,发展速度快于西欧,两者差距大幅度缩小。三、论述题(共1题,共2分)12、略
【分析】关于世界世界现代史开端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史观分析。首先要给出明确的分界线。如果用整体史观,要突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如果采用采用革命史观,要突出十月革命的意义,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起点,是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伟大转折点,因而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或上限。
点睛:史观又叫历史研究范式,是高中历史学习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采用不同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时,前提是要对不同史观的适用性由精准把握。由于史观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例如本题。当然,对同一问题,也可以采用不同史观。【解析】观点一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了新时代。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展开,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世界进入各国竞相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车辆抵押给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合同
- 2025年度高空作业劳务及高空作业现场安全评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版权授权合同汇编与范本
- 2025年度矿产资源采矿权出让与绿色矿山建设合同
- 2025美容店转让合同包括美容院装修设计权及品牌形象使用权
- 2025年仓库退货处理合同
- 2025年宠物寄养合同解除协议
- 2025年在线购物服务合同
- 2025年电子测量仪器项目评估报告
- 2025年青砂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
- 社会保险课件教学课件
- 订婚协议书手写模板攻略
- 宇航用商业现货(COTS)器件保证指南-编制说明
- 2024年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1000题)
- 《立体仓库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 2024年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江苏省四校联考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玩手机的危害》课件
- 《社区康复》课件-第二章 社区康复的内容
- EAM资产管理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