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二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二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二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二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9:17:591学前心理学第二单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贝贝1岁以前由爸爸妈妈带,1岁以后由乡下来的奶奶带。贝贝2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3岁了才学会说话。奶奶说:“贵人语话迟。贝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生,将来贝贝肯定有出息。”有朋友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贝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朋友说,贝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听到这些说法,贝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贝贝的影响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09:17:592案例导入人们对贝贝未来发展的预测有没有依据?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09:17:593一、心理发展的概念(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第二,心理活动从无意性为主到有意性为主。第三,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第四,对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到逐步稳定。09:17:594(二)发展阶段的划分心理学家依据个体的年龄和主要特点,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产前期、新生儿期(出生至1个月)、乳儿期(1个月至1岁)、婴儿期(1岁至3岁)、幼儿期(3岁至6、7岁)、童年期(6、7岁至11、12岁)、少年期(11、12岁至15、16岁)、青年早期(15、16岁至18、19岁、青年期(18、19岁至30岁)、中年期(30岁至60岁)以及老年期(60岁以上)等。配合我国当前的学制,3岁前的婴儿期为先学前期(托儿所),幼儿期为学前期(幼儿园),童年期为学龄初期(小学),少年期为学学龄中期(初中),青年期为学龄晚期(高中)。09:17:595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1、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进步性。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大方向总是在进步,无论是注意力的提高、记忆力的增强,思维能力的提升等,都是在进步。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偶尔也出现暂时的停顿和倒退。(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1、从简单

复杂: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月来越复杂。表现在:1、从不齐全齐全;2、从笼统分化。2、从具体

抽象。3、从被动

主动1.从无意有意;

2.从受生理制约自己主动调节。4、从零乱

成体系。09:17:596三、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09:17:59701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02发展具有顺序性和定向性0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补充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1、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连续性——前后发展阶段之间不是没有联系的,前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后一阶段发展的基础,当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7个月的婴儿能独立坐,8个月能爬,9个月能扶站,10个月可独立站立。没有先前的独立坐,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独立站立)发展的阶段性——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它处在量变阶段,在较短的时间内,没有突然的变化,但是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发生“质变”,表现出一些带有本质性的重要差异,这些差异有显著的变化,使儿童心理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统一的。(3岁前直觉行动思维---4、5岁具体形象思维---5、岁6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09:17:5982、发展具有顺序性和定向性心理发展总是要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转、不可逾越的。心理发展的顺序性和定向性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09:17:5993、发展的不均衡性(一)不同阶段的发展不均衡: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的速度逐渐变得慢了。(新生儿的心理,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二)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均衡发展的,有的在一出生就有较快的发展,而有些方面则发展较慢。(感知觉等认识过程在出生后迅速发展,而思维的发生则经过相当长的孕育过程,2岁左右才发生,到学前期末,任然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逻辑思维的萌芽)(三)不同儿童发展的不均衡:不同的儿童虽然年龄相同,心里发展的速度往往有所差异,(有的孩子1岁2个月就会说话,而有的孩子2岁时还不开口。有的孩子刚2岁,已经会从1数到100,而许多3岁的孩子还数不清。)09:17:5910情景导入请欣赏以下几幅图片,思考如下问题:小朋友开心吗?这些图片能勾勒起你哪些美好的童年记忆呢?你舞动着的旋律,倾泻出妈妈酝酿已久的歌谣,亲爱的宝宝只要看到你的甜甜的笑,妈妈愿意为你弯来新月,我们愿意把眸光神采如花。年似水,岁月如歌,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回忆亦随着时间的流动慢慢地遗忘了许多,那曾经熟悉的美丽容颜,也变得渐渐模糊。只剩下一些凋零的记忆,随风飘落成一地的斑驳。哇!小朋友们好开心啊!同学们表现非常棒!下面我们将会学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继续加油吧!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09:17:5916影响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1.儿童的心理活动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2.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1.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3.环境因素使儿童心理发展成为现实1.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首先,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09:17:5917其次,遗传奠定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一)主观因素09:17:5918遗传变量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非孪生兄弟姐妹无血缘关系儿童环境变量一起长大分开长大

一起长大

智商相关0.850.740.590.460.26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09:17:59191.第一,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2.第二,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3.第三,生理成熟的个体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体差异的生理基础。3.环境因素使儿童心理发展成为现实09:17:5920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儿童直接所处的社会地位、家庭情况、全部的人际关系和周围的社会风气等社会生活条件。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为儿童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0102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03(二)主观因素09:17:5921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01婴幼儿心理的内部矛盾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需要是由外界环境和教育引起的。随着婴幼儿的成长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外界对婴幼儿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客观要求如果被婴幼儿接受它,它就变成婴幼儿的主观需要。需要是新的心理反应,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是过去的心理反应,这两种心理反应之间总是不一致的,不一致即差异,差异就是矛盾。儿童的心理活动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02需要是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我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控制作用。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说过,心理学有着“悠久的过去,短暂的历史”。这里重点介绍对当代影响巨大、具有代表性的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09:17:5922(一)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成熟势力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自然的成熟程序。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他更看重成熟,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境有关。“双生子爬梯”实验09:17:5923(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09:17:5924口唇期口唇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一年,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嘴肛门期肛门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二年,动欲区在肛门区域性器期性器期发生在生命的第三至第五年,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它是弗洛伊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阶段潜伏期潜伏期指的是儿童对性器兴趣的消失生殖期生殖期指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所以又称两性期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五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儿童的人格特征(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09:17:5925人格发展阶段年龄/岁发展危机发展任务婴儿期0-1.5信任对不信任的冲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儿童早期1.5-3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获得自主感,克服害羞和怀疑,体验意志的实现。学前期3-6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学龄前6-12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春期12-18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成年早期18-25亲密对孤独的冲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成年中期25-65繁殖感对停滞感的冲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成年晚期65岁后完善感与绝望期的冲突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四)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09:17:5926阶段年龄/岁特征感知运算阶段0-2岁智力表现为运动神经的活动,即对可看见、可触摸、可感觉的事物探索前运算阶段2-6、7岁能使用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