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4历史上册月考试卷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某学校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与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这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A.“性相近也,习相远也”B.“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C.“当仁不让于师”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有学者指出:“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与这场革命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克伦威尔B.拿破仑C.华盛顿D.俾斯麦3、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思想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对东西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表述中属于他们思想共同点的是。
①创办自己的学校②提倡因材施教③维护奴隶制度④对于中庸侧重于哲学思考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攀。”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5、五四运动爆发时,孙中山马上作出反应,对运动给予极大声援和支持,具体表现有:发挥上海《民国日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竭力营救被捕的爱国师生和工人;推动和指导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展开;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这反映了孙中山A.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B.对人民群众的认识变化C.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D.明了彻底的反帝决心6、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史学界对下列历史人物研究最为集中的一组是A.严复康有为梁启超B.洪秀全李秀成孙中山C.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D.卢梭华盛顿拿破仑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7、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A.正确B.错误8、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A.正确B.错误9、“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马克思的观点。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0、(2018年江苏单科历史2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晚年在患病休养期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詹天佑(1861年—1919年)广东南海人;是“中国铁路之父”。1878年詹天佑通过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道工程学,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887年,作为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参加修筑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面对英;日、德工程人员建造滦河铁桥的相继失败,他毅然挺身承担造桥任务,出色完成全部工程。1905年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期间,詹天佑亲自勘察选定路线,采用人字形轨道,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办法,解决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又与工人一起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隧道工程中渗水、塌方等困难。比原计划提前两年竣工,总费用只有外国承包商索价的五分之一。辛亥革命后,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督办等,修建了从武昌至长沙365千米的铁路。晚年编写出版《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等工程技术书籍。
——摘编自经盛鸿《詹天佑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詹天佑成为“中国铁路之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新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法国遂成为复兴研究罗马法的中心,这一转移使罗马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自由、平等”之大旗,以自然法理论为武器,同中世纪以来占据统治地位之神学政治论相抗衡。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保住大革命胜利果实,在拿破仑直接领导下,《法国民法典》终于诞生了。
——摘编自邓慧、袁古洁《理性法典化运动背景之探讨及其借鉴》材料二《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人们可以在不违反法律与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情况下,自由订立契约,创建自己期望的各种民事关系。《法国民法典》制定之前,法国南部、北部地区分受罗马法和习惯法的影响,存在因经济社会规则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而引起的各种矛盾。《法国民法典》的施行结束了这种规则割据、冲突的局面,实现了法国境内经济社会生活基本准则的统一。这部法典传到世界各地,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摘编自王静《法国民法典的制定及其历史意义》(1)根据材料一;归纳《法国民法典》诞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民法典》的积极意义。1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屈大均(1630-1696年),广东番禺县人,师从南粤大儒陈邦彦,曾游历荆、楚、吴、越、秦、晋等地,广泛结识顾炎武等中原名流学者。他倡导“以诗为史”,以史学眼光进行诗歌创作,创作出《垄土行》《民谣》《蛋户》等现实主义诗篇,赋予了岭南诗派强大的生命力。他对岭南历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整理,选编整辑《广东文选》《广东文集》等著作,保存了岭南的文化精华和珍贵史料。屈大均的史学著作也相当丰富,主要代表作有《广东新语》和《皇明四朝成仁录》。其中《广东新语》记载了广东政治、经济、民生、天文地理、风俗商贸、海外贸易等内容。屈大均治学务本求实,注重本土的国计民生,把发展乡邦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相互结合,成为他治学的最大特色,对整个岭南文化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摘编自冼剑民关汉华《试论屈大均对岭南文化的杰出贡献》等
(1)概述屈大均对岭南文化的贡献。
(2)简述屈大均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14、吴运铎,全国特等劳动模范,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抗战时期,他克服简陋条件,建成我军第一个军械制造车间并首次制造出步枪、平射炮和枪榴弹;在只有8人的条件下,年产60万发子弹。他在研制与生产武器弹药过程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但仍以顽强毅力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多项兵器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为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60年代,国外有项专利权要卖给中国,他说:“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研制这个东西。”他主动请战,只用了28天就攻克了这个难题,为国家节省了大笔经费。然而,使吴运铎声誉鹊起的是《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书中充满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本书还被翻译成俄、英、朝鲜等六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事实上吴运铎参加革命前连小学也没读完——摘编自柳子《吴运锋:用忠诚和坚强书写人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运铎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吴运铎体现的时代精神。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张思德(1915年-1944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张思德奉命率一个班到距延安60多里的黄土沟,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中奋战了3个月,完成了烧炭8万多斤的任务。1941年,张思德又投入了大生产运动,开垦南泥湾、纺线织布,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解决了生存、生活问题,渡过了难关。1944年,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中,牺牲时年仅29岁。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张思德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亲自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自此,张思德精神成为全党全军的一面光辉旗帜。——张荣华《论张思德精神》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张思德所体现的精神内涵。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强调“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的时代意义。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马基雅维利(1467—1527)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著名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他认为性善论的观点在政治活动中极为荒谬,因为一旦有了适宜的机会人心就会自然的堕落。因此“要建立任何一种秩序,唯一的方法是建立君主专制的政府”,但也告诫君主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针对意大利内部分裂,外有强敌,马基雅维利猛烈抨击罗马教会,指责教会是造成意大利分裂的总根源,另外,一再鼓励君主们要建立空前的伟业,并特别强调各种统治权术的重要性。马基雅维利(1467—1527)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著名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他认为性善论的观点在政治活动中极为荒谬,因为一旦有了适宜的机会人心就会自然的堕落。因此“要建立任何一种秩序,唯一的方法是建立君主专制的政府”,但也告诫君主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针对意大利内部分裂,外有强敌,马基雅维利猛烈抨击罗马教会,指责教会是造成意大利分裂的总根源,另外,一再鼓励君主们要建立空前的伟业,并特别强调各种统治权术的重要性。——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从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绝大多数评述仍然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批判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性,“恶魔”、“邪恶的马基雅维利”、“魔鬼”是他的代名词。17世纪,对马基雅维利的评判走向了今一个极端,他成为了“政治科学之父”,培根还称赞从他的身上找到了摧毁教会哲学的方法。——摘编自李鹏《从历代评价看<君主论>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基雅维利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基雅维利的思想进行简要评价。材料二从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绝大多数评述仍然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批判马基雅维利的非道德性,“恶魔”、“邪恶的马基雅维利”、“魔鬼”是他的代名词。17世纪,对马基雅维利的评判走向了今一个极端,他成为了“政治科学之父”,培根还称赞从他的身上找到了摧毁教会哲学的方法。17、史学与社会任何时代的史学现象、史学成果,都不能脱离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历史的影响。材料一。时期史学成果举例两汉时期西汉司马迁著《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撰述宗旨,成为中国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传统。后人评论“这实在是一部组织严密、包罗万象、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也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部通史”。东汉班固著《汉书》,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断代史体裁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撰写朝代史的盛况;有关北方民族史的著作也很多;家传、谱牒受到普遍关注;佛教史著作也有新的发展隋唐时期正式设立史馆,聚集史官修撰前朝史和国史,以宰相负责监修。中国古代“正史”中有八部产生于盛唐时期。还出现了几部反映盛大王朝地理风貌的全国地理总志;地方史、民族史、传记等获得新发展;在史家修养方面,刘知几提出“史才三长”论辽宋夏金元时期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部体裁不同的通史著作,把中国古代的通史撰述推向高峰;元末修撰了宋、辽、金三史明清时期(1840年前)李贽著《藏书》,以“与百千万人作对敌”的批判精神,写出“不与旧时公案同”的史学评论,并指出“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清代章学诚提出“史德”论,史家修养体系更加完备清代后期
(1840年—1911年)以进化论为指导的“新史学”思潮兴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是传播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在史学撰述上更加关注边疆史地、外国史地、中外关系,以及欧美革命史的引入——摘编自《中国史学史》编写组《中国史学史》材料二李大钊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者之一,在阐释、传播唯物史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16年,李大钊曾撰写《民彝与政治》一文,认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在历史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后来,他还写了《庶民的胜利》《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等文章。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原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1920年,李大钊撰写《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指出“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摘编自《中国史学史》编写组《中国史学史》
(1)阅读材料一;任选两个历史时期,分析其史学成果出现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二,概括李大钊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哪些基本观点。任选中外历史上的一个史事(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运用这些观点对其进行解释。18、材料娄敬,齐人。汉五年(前娄敬,齐人。汉五年(前202年),到陇西戍守边塞,行至洛阳,正巧刘邦在这里。娄敬褐衣见刘邦,建议刘邦放弃洛阳、徙都关中,他说:“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积德累善十有余世,深得百姓拥护而陛下起于丰沛,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百姓肝脑涂地,父子暴骨郊野,不可胜数,哭声未绝,伤者未起,欲与周比隆,窃以为汉与周不同。”他进一步指出:洛阳无险可守,“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至于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刘邦问群臣,群臣因都是东方人,故都说洛阳便。张良驳斥了群臣意见,同意娄敬的看法。刘邦当日便起驾,徙都关中。娄敬以建议徙都关中有功,赐姓刘,拜为郎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娄敬建议徙都关中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娄敬建议徙都关中的思想。——据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1题,共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则是中国土地人口,世界莫及。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得。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实为可叹!所以西人知中国不能利用此土地也。于是占旅顺、占大连、占九龙等处。谓中国人怕他。殊不知我们自己能立志恢复。他还是要怕我的。即现在中国与米国(指美国)禁约的风潮起。不独米国人心惶恐。欧西各国亦莫不震惊。此不过我国民小举动耳。各国则震动若是,倘有什么大举动,则各国还了得吗?所以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今天我们是最先兴起一日,从今后要用尽我们的力量,提起这件改革的事情来。我们放下精神说要中国兴,中国断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中国决不会沦亡)(孙中山在1905年8月13日出席日本东京华侨和留学生举行的欢迎大会上所作的演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5题,共25分)20、(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21、“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试卷上写下的话。谈谈你读后的感想。22、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2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24、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材料,学生与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体现的是对学术的追求不以身份为限制的教育思想,A不符合题意,B体现的是“因材施教”思想,D体现的是学习要诚实,排除ABD;学生与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体现的是“当仁不让于师”的教育思想,C正确。2、B【分析】【详解】
根据“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可知,18世纪末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是拿破仑对外的扩张战争,所以与这场革命相关的历史人物是拿破仑,与克伦威尔、华盛顿和俾斯麦无关,故选B,排除ACD。3、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具有中庸的特征,④不属于共同点,ACD排除;①②③均属于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B正确。故选B。4、A【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康熙帝在位时间是1661年—1722年;其晚年应是18世纪早期,这时荷兰;英国已经在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得到极大发展,中国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是出于对西方文化力量的警觉,康熙帝才有“中国恐受其累”的担心。B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以来的情况;C项“深入了解”对康熙来说不准确(他只是有所了解和学习);D项“巨大压力”在当时也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占主流。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5、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事迹,解题的关键是“发挥上海《民国日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竭力营救被捕的爱国师生和工人;推动和指导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展开;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根据所学知识,五四之前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基本上脱离了人民群众,而题干说孙中山对于五四运动的支持,可知他对人民群众力量认识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AC材料未体现,排除;D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6、B【分析】【分析】
【详解】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也要反封建主义,故研究最多的应该是洪秀全、李秀成、孙中山,他们都反对封建的清王朝,主张革命,故B项正确;A项的人物主张改良,C项的人物是维护清王朝的,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的人物是西方的,鉴于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不可能研究这些西方的人物,排除D项。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7、B【分析】【详解】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并不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故题目表述错误。8、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推动20世纪初政治变革的先驱,故题干说法正确。9、B【分析】【详解】
“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列宁的观点,故题干表述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要健全货币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从农村不应过早取消商品货币;商业是沟通工业和农业的渠道、国营企业要实行商业化准则、健全货币财政体系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尊重市场规律等进行概括。
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探讨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等角度分析。【解析】(1)观点:农村不应过早取消商品货币(共产主义不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商业是沟通工业和农业的渠道;国营企业要实行商业化准则;健全货币财政体系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尊重市场规律。
(2)简评: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未能在苏联后来的建设中得以坚持);为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通过解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从詹天佑的贡献;时代背景、个人学识等角度进行思考。即民族危机加深、詹天佑个人努力、勤于学习、编写相关工程书籍等。
(2)从詹天佑的事迹,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背景,可以提炼出詹天佑身上的时代精神,如爱国、担当、自主、创新等。【解析】(1)近代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成为潮流;个人专业知识扎实,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主持多条铁路的设计及修建,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编写铁路工程书籍,总结铁路兴修经验。
(2)爱国主义;奋发图强;勇于担当;理论与实践结合;自主创新;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罗马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可知;罗马法的影响;根据“新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启蒙思想家以自然法理论为武器,同中世纪以来占据统治地位之神学政治论相抗衡”可知,启蒙思想家的努力;根据“为保住大革命胜利果实,在拿破仑直接领导下,《法国民法典》终于诞生了”可知,保住革命成果的需要和拿破仑的领导。
(2)意义:根据材料二中“《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可知,用法律形式保障人权、自由和平等;根据“结束了这种规则割据、冲突的局面,实现了法国境内经济社会生活基本准则的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根据“这部法典传到世界各地,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法典》的积极意义还包括,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解析】(1)罗马法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保住革命成果的需要;拿破仑的领导。
(2)用法律形式保障人权、自由和平等;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13、略
【分析】【详解】
(1)贡献:根据“他倡导‘以诗为史’;以史学眼光进行诗歌创作,创作出《垄土行》《民谣》《蛋户》等现实主义诗篇,赋予了岭南诗派强大的生命力”得出以诗写史,创新了岭南诗派风格;根据“他对岭南历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整理,选编整辑《广东文选》《广东文集》等著作,保存了岭南的文化精华和珍贵史料”得出整理岭南文化作品,保存了岭南的文化;根据“屈大均的史学著作也相当丰富,主要代表作有《广东新语》和《皇明四朝成仁录》。其中《广东新语》记载了广东政治;经济、民生、天文地理、风俗商贸、海外贸易等内容”得出编写地方史巨著,保存了丰富史料;根据“大均治学务本求实,注重本土的国计民生,把发展乡邦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相互结合,成为他治学的最大特色,对整个岭南文化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得出发展了乡土文化及倡导的经世致用学风影响深远。
(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屈大均能够取得这些成就首先是受到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接受中原文化;其次是商品经济发展;明末清初进步思潮影响;同时还有个人治学务本求实的治学态度。【解析】(1)贡献:以诗写史;创新了岭南诗派风格;整理岭南文化作品,保存了岭南的文化;编写地方史巨著,保存了丰富史料;发展了乡土文化;倡导的经世致用学风影响深远。
(2)原因: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接受中原文化;商品经济发展;明末清初进步思潮影响;个人治学务本求实的治学态度。14、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克服简陋条件;建成我军第一个军械制造车间并首次制造出步枪;平射炮和枪榴弹;在只有8人的条件下,年产60万发子弹”来看,他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军事保障;依据材料“主持多项兵器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为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来看,他培养了人才,推动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依据材料“主动请战,只用了28天就攻克了这个难题,为国家节省了大笔经费”来看,他为国家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依据材料“书中充满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来看,其精神影响民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2)依据吴运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以及贡献背后的牺牲来看,吴运铎有着甘于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的精神。【解析】(1)贡献: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军事保障;培养了人才;推动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为国家建设节省资金;其精神影响民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2)精神:甘于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精神内涵:根据“1933年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得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根据“开垦南泥湾;纺线织布,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解决了生存、生活问题,渡过了难关”得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得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据“投入了大生产运动,开垦南泥湾、纺线织布,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解决了生存、生活问题,渡过了难关”得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时代意义:联系所学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从加强党和人民军队的思想建设;促进军民团结、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中共的政治影响力等角度分析总结。
【点睛】【解析】(1)精神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时代意义: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军队的思想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促进陕甘宁边区的军民团结:有利于全党全军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战争的进行:有利于扩大中共的政治影响力。16、略
【分析】【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马基雅维利的主要思想主要包括建立君主专制的政府;鼓励君主们要建立空前的伟业即统一意大利、统治权术的重要性等,这些要点可以直接从材料一找到。
(2)对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想进行简要评价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既要看到他的爱国、抨击罗马教会、保护私有财产的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不择手段过分强调权术、忽视道德的消极一面。【解析】(1)性恶论;建立君主专制:保护私有财产;抨击罗马教会;主张意大利的统一;强调统治权术的重要。
(2)具有爱国情怀,积极倡导意大利的统一:强调世俗权力,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抨击教会,为后世反对教会斗争提供思想武器;保护私有财产,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时代要求;过分强调权术,忽视了道德约束。17、略
【分析】【详解】
(1)本题需要学生任选两个历史时期;再结合其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具体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去分析。例两汉时期:《史记》《汉书》的问世表明两汉时期史学编撰取得开创性成果。两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基本奠定,和思想上尊崇儒术,为产生大规模的历史著作提供了物质上和思想上的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史、民族史、谱牒学、佛教史有所发展。政治分裂,社会动荡;士族专权;北民南迁,西北少数民族内迁。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使史学成果呈现多元化特征。
(2)观点:根据材料“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原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可概括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经济现象去研究历史和说明历史;思想变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变动);根据材料“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可分析出阶级斗争学说;根据材料“认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在历史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可分析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史实:属于开放型问题,结合李大钊的观点,可任意选取中外历史上的一个史事,再进行解释。例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得到重大发展,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新兴的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解析】(1)两汉时期:《史记》《汉书》的问世表明两汉时期史学编撰取得开创性成果。两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基本奠定,和思想上尊崇儒术,为产生大规模的历史著作提供了物质上和思想上的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史;民族史、谱牒学、佛教史有所发展。政治分裂;社会动荡;士族专权;北民南迁,西北少数民族内迁。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使史学成果呈现多元化特征。
隋唐时期:在修史机构;正史编撰、史学内容、史学理论等方面取得新发展。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频繁。隋唐大一统王朝使得史学成果更加丰富。
辽宋夏金元时期:通史撰述走向高峰;多民族史学发展。宋朝强化中央集权,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学术文化取得突出成就;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民族互相交融的趋势;元朝结束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辽宋夏金元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史学成果丰富。
明清时期:在史学评论和史家修养体系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商品经济发展,思想领域出现提倡个性自由;批判理学的新变化。新的社会因素冲击君主专制统治,史学成果显著。
清代后期:“新史学”思潮兴起;史学撰述出现很多成果,外国史学成果引入。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边疆危机,朝贡体制走向衰落,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史学研究出现新变化,更加体现现实性。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经济现象去研究历史和说明历史;思想变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变动);阶级斗争学说;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示例一:百家争鸣
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解释: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得到重大发展,铁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新兴的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示例二:文艺复兴运动。
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解释:西欧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符合自身需求和发展的新的文化,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号,宣扬新思想和新文化。文艺复兴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是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历史发展。
示例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基本观点: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解释: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广大人民群众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参与,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动了社会进步。1924年,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农民支持革命,革命新道路得以开辟。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团结抗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18、略
【分析】【详解】
(1)理由:根据材料“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积德累善十有余世;深得百姓拥护而陛下起于丰沛,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百姓肝脑涂地,父子暴骨郊野,不可胜数,哭声未绝,伤者未起,欲与周比隆,窃以为汉与周不同”可知,汉周政权建立方式不同;根据材料“至于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可知,关中战略位置比洛阳重要,并已开发;根据材料“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可知,汉初政权不稳,定都关中可保进退。
(2)简评:娄敬主张迁都关中,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根据材料“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可知,重视传统治国理念(注重德治和民本思想);娄敬为西汉稳定和兴盛奠定基础;娄敬的主张体现“布衣将相”的家国情怀。【解析】(1)理由:汉周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关中战略位置比洛阳重要;并已开发;汉初政权不稳,定都关中可保进退。
(2)简评: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重视传统治国理念(注重德治和民本思想);为西汉稳定和兴盛奠定基础;体现“布衣将相”的家国情怀。四、论述题(共1题,共2分)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该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结合所学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如根据“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今天我们是最先兴起一日,从今后要用尽我们的力量,提起这件改革的事情来。我们放下精神说要中国兴,中国断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兴起就会实现国家振兴,对于该观点可以持赞成态度,结合中国近代的各个阶层掀起的救亡图存运动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示例:
赞同材料中国民兴起就会实现国家振兴的观点。
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在历史上显示出无比巨大的力量。五四运动就是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成全民族抗战。从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孙中山作此演说是在1905年,当时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统治腐朽反动.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昌平区临川育人学校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固定搭配和句型
- 怎做纹绣培训
- ESC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南
- 护肤管理软件应用
- 护理管理学组织
- 探索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瀚声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 用微课学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6)课件 项目一 基本操作
- 【大数据百家讲坛】2025年DeepSeek、Manus与AI+Agent行业现状报告
- 面部恶性肿瘤的个案护理
- 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考试(含答案)
-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分析报告
- 物业服务方案-物业增值服务方案
- 深入理解Zabbix监控系统
- 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置演练
- 分析铝粉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的原因
- 幼儿园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9的认识》
- Word操作练习题(解析和答案)
- 驾驶服务外包投标方案(技术标)
- 缓解学习压力做幸福的自己课件-高三上学期女生主题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