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月考试卷79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3月21日至9月23日期间,正午时物体有影子,且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C.赤道至南极圈之间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2、下图中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A.太平洋板块、大西洋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3、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A.甲处比丙处更易发育地下溶洞B.乙处物质来自下地幔的软流层C.断层发生在大理岩的形成之后D.该地至少经历了两次构造运动4、气象学上的秋季是指连续五日日均温从开始低于22℃到开始低于10℃之间的时段。下图示意2019年1016日我国秋冬季进程。据此下列城市秋季时间最长的可能是()

A.沈阳B.乌鲁木齐C.上海D.成都5、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6、珠穆朗玛峰积雪冰川带的下线南坡比北坡低,主要原因是南坡()A.光照弱B.温度低C.降水多D.纬度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亚欧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材料二“一带一路”路线图。

(1)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______带控制,风浪较小,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最东端地区有世界典型的________自然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8、意义:海—气相互作用维持地球上________的平衡。9、依据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来判读气候类型。

热带:1____;2____;3____;4____。

亚热带:5____;6____。

温带:7____;8____;9____。10、读“某月的亚洲季风图”(左图)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__季节,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气压中心的名称)切断了_______(气压带名称);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左图所示的季节,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对应右图中的_____(填E或F或G序号)位置,此季节环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3)左图所示季节,B处盛行____季风(风向),其主要成因是_____;半年后,A处盛行_____季风(风向),其主要成因是______。11、自转周期。

。名称。

长度。

参照物。

恒星日。

____

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

太阳日。

____小时。

太阳。

1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读图甲可知,此时AB为_____(晨;昏)线。

(2)读图甲,此日A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此日A、B、D三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按夜长由长至短的顺序是_____。

(3)图甲表示的节气是图乙中______(填字母)位置的光照图;

(4)图乙中,地球在②段运动中,北京的白昼将__________(变长或变短);

(5)图甲中,A地的地方时刻为____时,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

(6)该日,C地的昼长约为____小时,D地的日出为当地时间______。13、下图为亚洲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l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亚洲7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

(2)在甲图中,A气压名称为________,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B、C、D三字母附近的箭头,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___,表示夏季风的是________。

(4)东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我国北方夏季暴雨主要是冷锋造成的。(_____)A.正确B.错误15、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_____)A.正确B.错误16、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17、河漫滩平原发育于山前地带。____A.正确B.错误18、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____A.正确B.错误19、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详解】

3月21日至9月23日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再回到赤道,正午时物体有影子,说明不受太阳直射,影子始终朝南,说明太阳光始终从北面射来,该地应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故C正确。故选C。2、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经纬网定位知识点。

【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该岛屿大致位于64°N—66°N,16°W—22°W之间,结合世界主要岛屿的分布可知,该岛屿是冰岛。回顾世界六大板块的分布及其范围可知,该岛国东部的板块是亚欧板块,西部的板块是美洲板块。故选B。3、D【分析】【详解】

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容易发育地下溶洞,因此丙处更易发育地下溶洞,A错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B错误;大理岩形成于花岗岩之后,而断层出现在花岗岩形成之前,C错误;图中岩层倾斜方向明显有两种不同走向,因此该地该地至少经历了两次构造运动,D正确。故选D。

【点睛】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4、D【分析】【详解】

乌鲁木齐和沈阳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且比较漫长,秋季较短,AB错误;上海和成都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受北部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的影响,成都从开始低于22℃到开始低于10℃之间的时段较长,其秋季时间长,D正确,排除ABC。故选D。5、B【分析】【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丙气压带两侧盛行风辐散,应为高气压带,两侧风向不同,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甲;乙风带中风向相对气压梯度力左偏,因此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则甲风带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乙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丙气压带位于南半球,而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两者无直接关联,A错误;甲风带为东南信风带,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从海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给当地带来丰富的降水,B正确;乙风带位于南半球,而西欧地区位于北半球,两者无直接关联,C错误;新西兰主要位于40°~60°S之间,终年受西风(乙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故选B。

【点睛】6、C【分析】【分析】

【详解】

一般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珠穆朗玛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为阳坡,因此南坡应光照强;气温高,而纬度较低,因此排除ABD;珠穆朗玛峰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雪丰富,而北坡为夏季的背风坡,降雪较少,因此珠峰的积雪冰川带的下线南坡比北坡低,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东西跨度较大;自然景观变化主要是森林-草原-荒漠-森林的变化,该景观变化主要是水分因素不同造成的。马六甲海峡附近纬度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浪较小,由于终年高温多雨,该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远近和饲料供应。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中国南方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最东端地区多为有世界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该地处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点睛】

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及影响总结:(1)分布亚洲大陆的南部和东部,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由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北部以及俄罗斯的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位置有关。从东亚来讲,处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平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冬季风风力强劲,影响范围较大,受其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当夏季风盛行时,东亚的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3)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影响的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解析】水分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市场饲料(气候)水稻种植业温带落叶阔叶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水分和热量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给合图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气候类型。1;2、3、4位于低纬度地区;为热带气候;1位于赤道到北纬10度之间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2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大陆西岸和内部,为热带草原气候;3位于北纬10度到25度之间的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4位于北纬20度到30度的大陆西岸和内部,为热带沙漠气候;5位于北纬25度到35度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位于北纬30度到40度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位于北纬40度到60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8位于北纬35度到55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9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点睛】【解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季风气候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图为材料背景;主要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

图示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应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上陆地升温快形成印度低压(或者是亚洲低压),它割断了30°N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夏季风。

(2)

根据上题可知;该季节是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看图对比发现E图的气压带和风带靠北位置,所以对应E。北半球夏季时,环地中海气候区的气候是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

(3)

从图中风向和上题已知季节判断;B处盛行西南季风,成因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半年后,即北半球冬季,A处盛行西北季风,是因为冬半年亚欧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所以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点睛】【解析】(1)夏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2)E高温少雨。

(3)西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西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23时56分4秒24小时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点;涉及到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判断、昼长的计算等。要解答此题要掌握基本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图的判读方法,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规律和昼长的长短变化的关系,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和时差计算方法。

【详解】

(1)读图甲可知;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越过AB线时,由白天进入黑夜,判断为昏线。

(2)读图甲;A点所在纬线昼弧度数为60°,计算的昼长为60°除以15°,为4小时;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A;B、D所在纬度按照离南回归线线的距离远近,B最近,A最远,则三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BDA;B位于南半球,AD位于北半球,A的纬度高于D较高,A的昼长短于D,因此按夜长由长至短的顺序是ADB。

(3)图甲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为冬至;读图乙,图乙中a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为冬至。

(4)图乙中;②段运动中为从春分到夏至,则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运动,北京的白昼将变长。

(5)图甲中;最西侧的经线的时刻为12点,A地在左侧时刻大于两个小时的地点,则A的地方时刻为14时;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为90°减去23°26′的2倍,结果为43°08′。

(6)该日,C与A地同处于一个纬度上,则C的昼长约为4小时,D地的昼弧度数为150°,则昼长为10小时,计算日出为12减5,结果为7点。【解析】昏4BDAADBa变长1443°08′47点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亚洲季风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季风的风向;气压中心名称、天气特点等基础知识。

(1)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因此风从陆地高压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东亚形成西北风,在南亚形成东北风,与甲图风向吻合。l月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的副热带高压带残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在南亚由于东南信风带北移,跨越赤道右偏为西南风,与乙图吻合。

(2)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称为亚洲高压;由于高压中心空气受冷,气流下沉,因此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

(3)

冬季风为偏北风;与D箭头相符,夏季风为偏南风,与B;C箭头相符。

(4)

东亚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季风。

【点睛】【解析】(1)甲乙。

(2)亚洲高压冷干。

(3)DB;C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分析】

【详解】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等均是受冷锋影响而形成;故正确。

【点睛】15、×【分析】【分析】

【详解】

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错误。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