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CCSZ
CPCIF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
T/CPCIF
污染地块修复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
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forsecondary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in
contaminatedsitesremediation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
污染地块修复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污染地块修复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的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污染地块修复实施过程,包括地块修复中试、修复工程实施以及修复效果评估环节的
场内工程和场外工程的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
本指南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或致病性生物污染地块的修复及其相关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491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GB/T17673土工合成材料聚乙烯土工膜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30485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GB/T3196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HJ25.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_
1
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9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66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
HJ1164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异位热脱附
HJ1165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原位热脱附
HJ202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2042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二次污染Secondarypollution
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实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包括但不限于由于修复工程导致污染地块中原有的污染
物转化、扩散,以及新的污染物产生、扩散。
3.2
场内工程On-siteactivities
修复工程在地块场界内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污染土壤清挖、污染土壤场内运输、污染地下水抽出、
场地内暂存、修复设施建设、场内修复系统运行和修复效果评估环节。
3.3
场外工程Off-siteactivities
修复工程在地块场界外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污染土壤场外运输、场外暂存和场外修复与处置环节。
4总体原则与流程
4.1总体原则
4.1.1综合防治原则
地块修复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应当全面、综合地考虑工程对土壤、环境空气、地下水、地表水、固
体废物、噪声等各种环境介质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
4.1.2全过程管理原则
地块修复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应覆盖修复工程从入场到效果评估完成后退场的全过程。若实施方案
发生变更,应适时调整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措施。
4.1.3针对性原则
地块修复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措施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块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特征、用地规划
及修复技术种类等特征,保障防范与控制措施切实可行。
2
4.2工作流程
4.2.1环境管理计划编制
修复实施方案中应包含环境管理计划的内容,识别修复过程潜在环境二次污染源,针对不同环节、
不同环境介质制定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要求,提出二次污染监测要求和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4.2.2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要求落实
修复工程施工过程应根据环境管理计划落实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措施,具体包括修复工程二次污染
防范与控制通用要求、实施要求,并采用现场速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二次污染监测工作,
若发现监测指标超过浓度限值时,应及时调整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措施,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4.2.3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效果评估
修复效果评估阶段,需收集和梳理修复过程污染物排放记录及二次污染环境监测报告等信息,并进
行必要的二次污染布点采样,评估二次污染防范效果。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效果评估要求参照HJ25.5
执行。
5环境管理计划编制
5.1环境影响识别
5.1.1根据地块现有资料,分析修复工程关键环节中可能产生的土壤、环境空气、地下水、地表水、
固体废物、噪声等二次污染及污染产排特征等,识别污染产生重点环节。
5.2二次污染环境管理计划
5.2.1在地块修复开展前,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风险管控或修复目标、技术路线、工艺参数、工程
量和周期等,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包括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要求、二次污染监测要求和二次污染应急预
3
案,形成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等文件。
5.2.2根据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相关规定,结合5.1中二次污染环境影响识别结果,提出修复工
程实施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噪声排放限值和固体废物管理要求,确定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目标,制定
修复工程全过程土壤、环境空气、地下水、地表水、固废和噪声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措施。
5.2.3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制定二次污染监测要求,判定土壤、环境空气、地下水、地表水、固
体废物、噪声等能否达到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
5.2.4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实施方案中,应设置应急预案章节,依据HJ25.4、HJ589和GB/T39792.1
有关要求编制。
6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通用要求
6.1工程建设通用要求
6.1.1修复工程建设区域,应对道路、生活区地面等进行硬化处理。
6.1.2修复工程地块周边应搭建围挡,合理设计绿化。
6.1.3对于涉及污染区域的修复设施搭建,应采取措施减少土壤扰动,如减少对土地占用、及时恢复
施工临时用地原有土地功能等。
6.1.4修复工程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在正常工况下工作,避免漏油、运行异常等
情况出现。
6.1.5修复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有必要可采用设备进行降尘,可用的设备包括:雾化喷射装置、移动
式喷淋除尘设备、洒水车等。
6.1.6暂存土壤应分类存放,土壤暂存区应划分明确,不得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6.1.7土壤暂存区域地面应进行防渗或硬化处理,防渗材料可采用GB/T17673推荐的HDPE土工膜,
或其它具有同等效果的人工合成材料。
6.1.8土壤暂存过程中,暂存区域污染土壤上方应苫盖防雨布,清洁土壤上方应苫盖防尘网。
7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实施要求
7.1土壤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
7.1.1土方清挖过程中,应限制清挖机械的活动范围,场地大门应建设洗车池。设备、车辆等出场前
需进行清洗,防止将污染土壤带离污染区域。
7.1.2对于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地块,应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暴露,尽量减少污染土
壤裸露面积,如对基坑和未开挖的污染区域铺设土工膜,对清挖区和暂存区进行洒水防尘等。
7.1.3土壤运输应采用全封闭运输车,平稳行驶,防止土壤遗撒。
7.1.4土壤运输应制定土壤转运计划(如运输联单制),对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土壤数量、
去向、运输过程防护措施、最终处置措施等进行规定,实现土壤运输全过程管理。
7.1.5土壤运输过程中,场内工程应合理规划场内运输路线,尽量避开办公区、生活区等人员密集区
4
域;场外工程应按当地环保等部门要求的行驶路线和准运时间运输,尽量避开居民稠密区和环境敏感区
域。
7.2环境空气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
7.2.1对于存在异味物质的污染地块,推荐采取原位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喷洒气味抑制剂,或修
建负压密闭大棚,减少异味扩散。
7.2.2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地块修复过程,或其他存在污染扩散风险的异位修复过程,所有施工环
节均应在密闭大棚内进行,并设置尾气收集处理系统。
7.2.3密闭大棚宜使用钢结构膜棚,棚内设置隔离舱(隔离舱内设置送风系统)和抽风系统,定期换
气。
7.2.4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场外暂存地应位于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受条件所限只能位
于上风向的,场界应距居民集中区1000m以外。
7.2.5修复工程尾气处理设施,应满足最高污染物负荷和尾气排放限制的要求,参照GB16297执行。
7.3地下水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
7.3.1地下水监测井的布置应涵盖可能涉及二次污染的区域;其构造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物空
间分布特征确定。
7.3.2地下水监测井及土孔,地表部分应做好止水;地下部分若涉及多个含水层的,做好分层止水,
防止污染物转移到其他地层或含水层。
7.3.3地下水修复井建设不应串层,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
7.3.4地下水修复工程建设过程中,若存在对地层结构压裂或其他可能形成优先通道的情形,应避免
污染物通过优先通道迅速迁移。
7.3.5地下水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若对地下水流场造成扰动(如抽出处理),应做好监测,防止污
染物从污染区向未污染区扩散。
7.3.6地下水修复实施工程过程中,应对可能生成的有毒副产物进行监测,并防止其扩散。
7.3.7修复工程实施工程过程中,若涉及向土壤中投加液体药剂的情形(如原位化学氧化还原修复),
应避免污染物随水力梯度向下游迁移,影响周边地下水环境。
7.4地表水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
7.4.1对于原位修复工程地块,场地内部及周边应依地形建设雨污收集系统和排水系统,依据现场情
况可设置雨水、废水等暂存设施。
7.4.2修复工程废水排放,应符合GB8978、GB3838、GB/T14848、GB/T31962及相关行业和地方标
准。对于现场无法处理达标的废水,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一步处理。
7.5固体废弃物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
7.5.1修复工程的一般固体废物管理,应设立专门的一般固体废物临时贮存地,设置必要的防渗、防
雨等安全防范措施和明显的标志标识,由专人管理和清运。贮存和处置参照GB18599的要求执行。运
输途中应防止遗撒、散落,如有遗撒等情况要及时回收。
5
7.5.2修复工程的危险废物管理,应设立专门的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地,设置必要的防渗、防雨等安全
防范措施和明显的标志标识,由专人管理和清运。贮存参照GB18597的要求执行。
7.5.3对于危险废物的运输转移,应参照HJ2025、《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执行。运输途中
应防止遗撒,如有遗撒等情况要及时回收。
7.6噪声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
7.6.1修复工程实施应尽量使用噪音低的机械设备,对强噪音设备应安装遮挡等隔音、消音装置;对
于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发电机、空压机等,可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
7.6.2修复工程实施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8修复工程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监测要求
8.1环境空气监测
污染地块修复工程中的环境空气监测主要包括固定源监测以及其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8.1.1固定源监测
固定源废气监测的频次不应低于每周一次,点位布设、采样方式、采样时间和监测方法等参照HJ/T
397执行。固定源监测项目应包括VOCs等地块特征污染物、恶臭污染物以及其他当地环保部门关注的常
规污染物。
8.1.2其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环境空气的监测点位应覆盖所有修复工程可能造成影响的区域,主要包括场地内修复作业区、敏感
目标方向场界处。点位布设参照HJ664执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应包括VOCs等地块特征污染物和
恶臭污染物。监测方式可参照HJ/T193或HJ194执行。
8.1.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浓度限值
环境空气污染物的监测限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GB3095二级标准或HJ2.2附录D设置。监测环境空
气质量超过所规定限值时,应采取应急措施,相关应急要求参照第9章执行。
8.2水环境监测
水环境的监测内容包括污水监测、地下水监测和地表水监测。
8.2.1污水监测
污水监测应包括修复工程中所有可能受到污染的水体,对污水处理设施各单元的污水监测,应包含
常规污水监测指标及地块特征污染物。监测限值参照GB8978执行;监测频率宜每周监测1次。采样点
位布设、采样方式、监测方法等参照HJ91.1执行。
8.2.2地表水监测
地表水监测应包括流经污染地块内的地表水,还应在污染区外围地表水上游方向设置对照点,在污
染区外围地表水下游方向设置监控点。
6
地表水监测项目应包含地块特征污染物。监测限值可依据实际情况参照GB3838中IV类水质标准或
地方政府规定当地水体适用的水质标准。地表水对照点位宜每2个月采样1次;监控点位及监测点位宜每
个月采样1次。采样点位布设、采样方式、监测方法等参照HJ164执行。
8.2.3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监测范围包括地块内的地下水,还应在污染区外围地下水上游方向设置对照点,在污染区外
围地下水下游方向500m内设置监控点。
地下水监测应包含地块特征污染物和地下水水位。监测限值可依据实际情况参照GB/T14848中IV
类水质标准或地方政府规定当地水体适用的水质标准。地下水对照点位宜每2个月采样1次;监控点位及
监测点位宜每个月采样1次。采样点位布设、采样方式、监测方法等参照HJ164执行。
8.2.4水环境监测浓度限值
污染地块修复工程中,当监测水环境质量超过所规定限值时,应采取应急措施,相关应急要求参照
第9章执行。
8.3声环境监测
8.3.1修复工程确定各噪声敏感目标建筑或区域的方位后,应在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的对应场界处均设
置噪声监测点位。
8.3.2场界噪声的监测频率宜为每月2次;监测项目为每小时声环境效声级,昼夜、夜间声环境等效
声级,以及夜间突发噪声的最大声级。
8.3.3其它噪声监测要求参照GB3096、GB12523、GB12348执行。
8.3.4声环境的监测限值可根据实际实际情况参照GB3096中2类功能区或GB12523相关要求设置。
8.3.5污染地块修复工程中,当监测声环境质量超过所规定限值时,应采取应急措施,相关应急要求
参照第9章执行。
8.4工作环境有害因素监测
8.4.1在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参考GBZ2.1中工作环境有害因素列表对于施工人员可能暴露的有
害因素进行监测,监测采样相关要求参照GBZ159执行。
8.4.2对于修复工程工作场所中已确认存在的有害因素,应按照GBZ1的要求采取综合控制措施。
8.4.3对于施工人员工作场所中的有害因素,应根据GBZ2.1中职业接触控制要求设置监测限值。
8.4.4污染地块修复工程中,当监测工作环境有害因素超过所规定限值时,应采取应急措施,相关应
急要求参照第9章执行。
9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应急管理
9.1应急预案
9.1.1应急预案中应明确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应急管理专章、应急小组设置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专员
以及针对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的应急措施。
9.1.2强化二次污染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监测的全过程应急管理,总体应遵循“先控制后处理”
7
原则,防止污染和损害进一步扩散。
9.2应急响应
9.2.1当监测环境指标超过监测限值时,应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如停止施工、启动相应污染防扩散措
施等,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环境风险可控。
9.2.2当监测工作环境有害因素超过监测限值时,应迅速将处于危险作业环境中的施工人员撤离至安
全区域,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保障施工人员安全,防止污染扩散。
9.2.3当接到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或气象环境预警通知后,应迅速依据应急预案启动相应二次污染防范
与控制措施,应急响应期间严格落实应急措施。
9.2.4响应结束后应开展二次污染监测工作,有效防范由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二次污染扩散,最大
程度降低对周边居民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风险。
9.2.5为杜绝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现象重复发生,应针对事件地点开展相关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加密监
测布点和监测频次,并开展事故处理后的后续监测。
9.3应急物资
9.3.1应确保配备雾炮机、气味抑制剂、防汛沙袋、抽水泵、防尘网等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应急物资,
建立台账,定期检查,做好清单管理,按照应急预案建立高效的应急物资调配程序。
10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效果评估
10.1运行维护记录核查
10.1.1污染地块修复完成后,对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设施、措施的运行记录进行核查,确保其在修复
过程未随意中止,合规有序运行。
10.2评估验收
10.2.1污染地块修复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措施作为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内容,一并纳入地块修复工程监
理和工程验收。
10.2.2污染地块修复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措施验收执行HJ25.5相关规定。
8
附录A
(资料性)
常见污染地块修复技术的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特定要求
除执行正文所述要求外,当使用特定技术时,应结合技术特点制定针对性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措施。
本指南分析我国常用污染地块修复技术潜在二次污染环节,提出针对性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措施。
表A.1常见污染地块修复技术的二次污染防范与控制特定要求
修复技术适用范围防范与控制措施
原位热脱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中1)应参考HJ1165有关要求开展原位热脱附技术修复。
技术的苯系物、石油烃、
2)降水井、监测井等应设置有密闭井盖。加热区应铺设
卤代烃、多氯联苯、
表面阻隔层,表面阻隔范围应大于抽提处理区域,阻隔
二噁英等挥发性和半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及防渗性能。对于高温热脱附应
挥发性有机物。特别
增加隔热保温层。采用电加热时,应在防渗层和混凝土
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及
层之前设置等电位层。在覆盖层内部需加设表面抽提井,
含有非水相液体的地
防止地表气体积聚。
下介质及低渗透地
层。3)针对高浓度VOCs污染地块及恶臭污染物地块,可使
用无毒、可降解的泡沫抑制剂减少挥发性气体和恶臭污
染物的散逸。
4)应高频次进行有组织排放废气的取样检测,宜为每周
1次。对于VOCs应进行场界内的PID日常监测。
异位热脱附污染土壤中的挥发及1)应参考HJ1164有关要求开展异位热脱附技术修复。
技术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2)热脱附设备处理污染土生成的尾气需要经过高温处
(如石油烃、农药、
理,直接热脱附宜设有二燃室,温度保持在850℃-1100℃,
多环芳烃、多氯联苯)
高温尾气停留时间≥2s,保证达标后排放。
和汞等物质,不适用
于无机物污染土壤3)土壤加水降温过程中,应设置引风机抽出混合有扬尘
(汞除外),也不适的气体,经过淋洗后排放。
用于腐蚀性有机物、
活性氧化剂和还原剂
含量较高的土壤。
基于抽出-处抽出处理技术适用于1)抽提系统施工完成后,应对场地表面采用土工膜覆盖
理的修复技污染地下水,可处理或硬化处理,防止抽提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
术多种污染物。不宜用造成污染物从地表挥发至大气。同时应建立抽提管道定
于吸附能力较强的污期检维修制度,每天对抽提管道进行检查。
染物,以及渗透性较
2)若采取多相抽提或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对于设施周
差或存在NAPL(非
边区域及紧邻污染区域下游清洁区域,应布设地下水监
水相液体)的含水层。
测井,施工过程中监测频率不低于每个月1次。若出现超
9
标情况,应立即采取水力控制等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水泥窑/砖窑有机污染土壤;由于1)污染土壤运送至厂区后应按照污染类别及污染土来源
协同处置技水泥生产对进料中重地将其分区堆放,防止与不同来源污染土壤、固体废物,
术金属及氯、硫等元素以及原料产生交叉污染,
的含量有限值要求,
2)重金属污染土壤原则上不宜使用该方法进行处置,如
在使用该技术时需控
必须使用,应通过限制重金属的最大投加量和投加速率
制污染土的添加量。
等方法控制重金属在排放烟气和水泥熟料中的浓度。排
放烟气中的重金属浓度应满足GB30485规定的浓度限
值。
3)协同处置污染土壤的水泥生产企业,除水泥窑及窑尾
余热利用系统、旁路放风、污染土壤暂存及预处理等设
施排气筒外的其他原料、产品的加工、贮存、生产设施
的排气筒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无组织排放限值及周边环境
质量监控按照GB4915的要求执行。
4)从水泥窑循环系统排出的窑灰和旁路放风收集的粉尘
如直接掺加入水泥熟料,应严格控制其掺加比例。当烟
尘、窑灰、粉尘等送至厂外进行处理处置时,应按照危
险废物进行管理。
5)应配备完善的除尘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可用的系统
类型包括:双碱法脱硫脱氟系统、布袋除尘系统等。
化学氧化/还化学氧化主要处理污1)修复工程实施前应通过小试、中试试验等确定合理的
原修复技术染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化学氧化/还原剂和活化剂的使用量,避免药剂过量使用
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影响土壤功能。
如石油烃、酚类、苯
2)需分析化学氧化/还原可能产生的副产物及其环境影
系物(苯、甲苯、乙
响,修复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如添加缓冲溶液、监测控
苯、二甲苯)、含氯
制反应过程pH值变化等,以减少有毒有害副产物的生成。
有机溶剂、多环芳烃、
具体有毒有害副产物可参考附录B。
甲基叔丁基醚、部分
农药等,亦可用于部3)修复工程实施前应调查、分析化学氧化/还原药剂是否
分无机污染物(如氰可能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活化与迁移,评估重金属二次污
化物);染的可能性。
化学还原主要针对氯4)采用反应格栅进行化学还原去除重金属后,如需拆除,
代有机物、六价铬、需采用低扰动的方式移除反应介质,防止已沉淀的重金
硝基化合物、高氯酸属重新释放进入环境中。
盐等,适用于中低浓
5)在原位化学氧化/还原修复的区域附近下游应设置地
度污染土壤或地下水
下水监测井,若发现特征污染物浓度有变高趋势,需查
的修复。此法在处理
明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
氯代有机溶剂的过程
中若可能产生高毒中
间污染物(如氯乙
10
烯),则必须进行相
应的监测。
土壤淋洗技适用于无机及有机污1)经过预处理筛选出的大块物料,应去除水分并通过机
术染物;不适合于土壤械振动再次去除污染土壤,随后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去
细粒(粘/粉粒)含量除污染物,经过检测达到修复目标值后,方可根据技术
高于30%~50%的土方案进行下一步处理。
壤。
2)淋洗设备须配套淋洗液的处理设施,场地中须设置污
水收集措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淋洗液和污水经过处
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或回用。
3)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主设备须在设有顶棚的设
施内进行。
4)对于有机物污染土壤,淋洗主设备须在带有有机类污
染气体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密闭大棚内进行,生产区域须
设置排水及污水收集和处理装置。
5)污染土壤浆液须用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盛放,防止浆
液分层沉淀后,因维修设备导致污水外排;污染土壤浆
液盛放容器须设置反冲洗或定期清堵措施。
6)整套淋洗工艺须设置相应保障措施以确保某一设备发
生故障后,污水或污染土泥浆可通过其它设备继续作业,
保证污染物不出设备。
固化/稳定化适用于重金属类、石1)对于原位固化/稳定化修复,应在区域边界应设置围堰,
技术棉、放射性物质、腐防止原位混合/注药/搅拌过程中泥浆外溢到污染区域外。
蚀性无机物、氰化物、
2)应设置泥浆收集池,及时对外溢的泥浆进行收集,防
氟化物、含砷化合物
止污染物随泥浆汇积下渗。
等无机物以及农药/
除草剂、多环芳烃类、3)对于异位固化/稳定化修复,预处理、混合搅拌施工应
多氯联苯类以及二噁在密闭大棚内进行,防止雨水冲刷污染土壤。密闭大棚
英等有机化合物。不内应采取雾炮洒水等降尘措施,防止扬尘扩散。
适用于挥发性有机化
4)异位修复后土壤养护期间,养护区域地面应做防渗处
合物和以污染物总量
理,外围应设置挡土墙,养护土壤应密闭覆盖,防止污
削减为效果评估目标
染物迁移。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
修复技术手册的修复
项目。当需要添加较
多的药剂时,对土壤
的增容效应较大,会
显著增加后续土壤处
置费用。
生物修复技适用于石油烃等易生1)实施过程中及修复后应监测污染物及有毒副产物的浓
11
术物降解的有机污染度,对于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污染物预处理过程及修复过
物。不适用于重金属、程中产生的废气,应根据目标污染物种类及浓度,采取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污适宜技术进行达标处置。
染土壤的修复,黏土
2)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集中收集后宜优先通过营养
类污染土壤。
水分调配系统进行回灌利用。如确需设置废水处理系统
对其进行处理,应根据废水中目标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选
择适宜处理工艺。
3)开展生物修复前,应开展小试评估降解副产物的种类
和毒性,优化方案设计避免高毒性副产物累积。
4)开展生物修复后,应评估修复效果的稳定性及长效性,
避免后期因基质减少或环境变化(pH或EH改变)而造成
微生物大量死亡、污染反弹的现象。
12
附录B
(资料性)
常见污染物化学氧化/还原修复可能产生的(副)产物
表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银行保险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行政事业单位物业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2篇
- 2025年浙江新北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东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二零二五健康养生产品销售代理合同4篇
- 2025年山西晋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西合山市储备粮管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肥西县乡村振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药品销售专业人士高级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门窗玻璃深加工合作协议2篇
- 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高考真题及答案、对应练习题)
- 新版《铁道概论》考试复习试题库(含答案)
- 【律师承办案件费用清单】(计时收费)模板
- 高中物理竞赛真题分类汇编 4 光学 (学生版+解析版50题)
- Unit1FestivalsandCelebrations词汇清单高中英语人教版
-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笔记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策略国内外
- 生猪养殖生产过程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
- (完整)六年级数学上册寒假每天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
- (2024年)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