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件:熊彼特的经济学说_第1页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件:熊彼特的经济学说_第2页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件:熊彼特的经济学说_第3页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件:熊彼特的经济学说_第4页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课件:熊彼特的经济学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说史第三版

熊彼特的经济学说熊彼特的经济学说本章重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经济发展理论第三节经济周期理论第四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第五节经济分析史知识小结关键词本章重点熊彼特的理论贡献与影响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与周期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1.熊彼特的生平与著作熊彼特出生于奥匈帝国莫拉维亚省的一个中产阶级织布厂主家庭。1948—194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他是以非美国人的身份当选该会会长的第一人。熊彼特一生笔耕不断,共写过15本著作和200多篇论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与风格。熊彼特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分析史》《理论经济学的本质与内容》《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第一节概述2.熊彼特的理论贡献与影响熊彼特首开“创新理论”的先河,并在《商业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两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熊彼特认为经济学研究可以使用理论方法、数学方法、制度方法、心理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熊彼特试图实现社会科学的统一。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是熊彼特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经济循环流转经济循环流转:1.熊彼特在分析经济发展时首先用静态方法分析了“经济循环流转”,然后从“动态”的和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创新理论”。2.熊彼特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时,先假定存在“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熊彼特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研究,得出结论:经济发展是经济自身发生的一种非连续的变化;经济发展的源泉是“创新”活动。第二节经济发展理论2.创新理论在解释经济循环流转之后,熊彼特引进自己的“创新理论”,用于解释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熊彼特认为,引起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5种:(1)战争、革命运动以及天灾人祸(2)金钱的大量供应源的发现(3)新地域、新国土的发现(4)人口数量与年龄分布的变化(5)同一经济体制下税务制度与关税制度的变化。第二节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影响生产要素的变化有两类:(1)人口的增加(2)生产者物品存货的增加他认为商品供给方式的改变就是生产手段“执行新的组合”,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也是发展理论和周期理论讨论的核心。熊彼特认为引起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主要有:(1)消费者品位的变化(2)生产要素的变化(3)商品供给方式的变化。第三节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周期的形成熊彼特认为当创新出现时,增加了对消费品的需求,经济处在繁荣阶段。当创新扩展到较多企业,企业对银行信贷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便减少,经济进入衰退阶段。由于“第二次浪潮”的影响,经济进入一个病态的失衡阶段,即萧条阶段。随着“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失,经济进入一个必要的调整、恢复阶段,即复苏阶段。熊彼特把这种经济波浪式的运动称为经济周期。第三节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2--42.二阶段经济周期模式这是排除一切外来因素干扰的纯粹模式,是只包括上升期(繁荣)和下降期(衰退)的两阶段模式。3.四阶段经济周期模式四阶段经济周期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4.“三种周期”论在总结前人论点的基础上,熊彼特认为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长、中、短三种周期理论,他把这三个周期叫做复合循环图式,或三循环图式。第三节经济周期理论5.经济危机的救治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通过资本主义体系的自我调整就能救治。因此,“作为资本主义产儿的危机,将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早地消亡”。救治危机的办法有两种:(1)发展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和大联合企业。(2)改进对经济周期预测法和发展托拉斯组织。熊彼特解释说,对危机的最为重要的长期救治并且是惟一不会引起反对意见的做法,是对经济周期预测法的改进。第四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二一熊彼特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自1942年初版到他去世的八年间共出版了13版,是其著作中的畅销书。在该书中,他以创新理论为基础,回答和解释了下列两个问题:第一,“资本主义能活下去吗?”熊彼特的回答是:“不,我认为它不能活下去。”第二,“社会主义行得通吗?”熊彼特的回答是:“当然行得通。”第四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1.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前途”的问题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是商品交换经济和私有财产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熊彼特认为,当代垄断资本阶级巨头如卡内基、洛克菲勒等是“社会主义的真正开路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2)托拉斯化的资本主义。第四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能否行得通”的问题熊彼特认为,社会主义“当然行得通”。但他所说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是不一致的。他把社会主义定义为:“由公共权力机关控制生产资料,决定怎样生产,生产什么,谁该得到什么东西的那种社会组织”。熊彼特考察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三种形式:(1)成熟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化(2)不成熟状态下的社会主义化(3)变法前的社会主义(国有化)政策1.写作背景第五节《经济分析史》1、从更广泛的意义,这部巨著花费了熊彼特一生的时间,他早年的著作和授课都在为本书做准备。2、1911年,熊彼特在奥地利的切诺维兹大学就曾讲授过“社会科学的过去与未来”的专题,也就是本书的雏形。3、熊彼特在哈佛大学所讲授的“高级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史”等课程,后来都成为第四篇和第五篇的主要内容。第二篇为“从开始到初期古典学派境地(约到1790年)”,由7章组成。第二卷只包含第三篇,题为“从1790年至1870年”。它由7章组成。第三卷包括第四篇和第五篇。第四篇为“从1870年至1914年(及以后)”,它由8章构成。第五篇为“结论:现代发展的梗概”,它由5章构成。2.本书的结构《经济分析史》内容广泛,结构宏大,分三卷出版,计有5篇31章。第一篇为“导论:范围与方法”,由4章组成。第五节《经济分析史》二一3.本书的内容与特点《经济分析史》共分5篇。第一篇是导论,第二篇到第四篇则按年代顺序,分别评述了从公元前四五百年希腊—罗马时期起,到20世纪40年代为止的2400多年的经济分析发展史。第三篇从1790年到1870年,包含80年。本篇首先阐述了经济学说各派的学术思想渊源,然后评述了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西尼尔等经济学家,最后阐述了马克思的学说体系。第五节《经济分析史》四三3.本书的内容与特点第四篇从1870年到1914年及其稍后的一段时间,共40多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边际分析方法和数理分析方法的兴起、马克思主义额兴起与传播、自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度第五篇的标题为“结论”。本篇主要论述了从1925年到1950年25年间的理论经济学发展情况。传统厂商理论传统的厂商理论的功能便是证明斜率为正的供给曲线概念。传统的或新古典的厂商理论已经存在了140余年,这种厂商理论研究的是在静态但高度竞争环境中生产单一产品的厂商,只把产出或价格作为策略变量。在这140余年间,传统的厂商理论一再受到批评,尤其是它的核心假定,该假定把经营者当作根据技术和现行需求模型约束追求最大化利润者。

扩展知识静态分析法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求得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如研究均衡价格时,舍掉时间、地点等因素,并假定影响均衡价格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偏好、收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等静止不变,单纯分析该商品的供求达于均衡状态的产量和价格的决定。简单地说就是抽象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它一般用于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条件。

扩展知识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是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动态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经济学动态分析是在假定生产技术、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