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1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2.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一、积累与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完成1~3题。(8分)通过考古,采①撷大地深处的文明碎片,寻找流淌千年的历史文脉,可以找到一座城市文化的根和魂。将散落的遗址串珠成链,将城下城的碎片拼凑成画,湖湘文化的底色由此。鸡叫城遗址、马王堆汉墓、素纱禅衣、T形帛画……展示在湖南省博物馆的一件件出土文物,带着遥远时光的故事,成为独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丰厚湖南的底②yùn。尘封于湖湘大地的一个个考古遗址,记录湖湘文明坚韧成长的过去,孕育的人文精神。这些由过去流向现在的历史见证,在时代前行的步伐中湖南的未来。以“人文之美”成就“发展之兴”,湖南文化强省建设正迈向更美好的未来。在文化强省的化蝶之旅中,湖南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撷②yùn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鲜艳息息相关滋润 B.鲜亮生生不息滋养C.鲜艳生生不息滋养 D.鲜亮息息相关滋润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积蓄高质量发展”后面加“的动力” B.删去“在……中”C.将“积蓄”调到“不断”之前 D.把“积蓄”改成“提升”阅读下面材料,完成4~5题。(7分)【材料一】:故宫博物院于2020年9月1日在文华殿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书画类藏品对保管的温度、光线、湿度、气流等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它们不会经常展出,也不会展出很长时间。所以故宫的书画馆不像珍宝馆、钟表馆那样,有常年稳定的展品供游客观赏。书画展都不是常设展,这类展览百年难遇,所以叫“特展”。【材料二】展览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胜事传说夸友朋第二单元苏子作诗如见面展示苏轼本人的诗歌手迹,及后人根据其诗文创作的书画作品,呈现了苏轼的文学家形象。第三单元我书意造本无法第四单元人间有味是清欢【材料三】展厅分布图。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20年国庆期间,人们可前往故宫参观苏轼书画特展。B.苏轼书画作品均为珍品,故不像其他书画可常年展览。C.此次苏轼书画作品展设在文华殿,该殿呈“工”字形。D.此次苏轼书画作品展分四个单元,每单元有不同主题。5.某书法爱好者欲一睹苏轼草书《醉翁亭记》(拓本)的风采,你会引导他前往展厅A、B、C、D哪个区域?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给出建议,并说明理由。(4分)6.诗以言志,文以传情,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古诗中常用典故表情达意。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1)“,”表达了自己因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而感慨、惆怅的心情;李白《行路难》中用(2)“,”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用典故(3)“,湘水无情吊岂知”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学有什么用处林少华①②也巧,从会场可以望见窗外有两株梧桐,套用鲁迅的修辞,一株是梧桐,还有一株也是梧桐,时值深秋,硕大的叶片正从树上翩然飘落。于是我急中生智,指着窗外回答说:喏,看见了吧?同样看见梧桐叶飘落,懂文学的人看了,可能感觉飘落的是一首诗,一支歌,一缕秋思;而不懂文学的人看了,或熟视无睹,或觉得仅仅是一片落叶。这就是文学的用处、文学的作用。因此,懂文学的人相比于不懂文学的人,心灵生活要丰富好多倍,精神纹理要细腻好多倍,也因此幸福和快乐好多倍。③再以梧桐落叶为例,如果叶落时细雨霏霏,你想起的可能是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平添缱绻的情愫;而若夜空中月牙弯弯,你脑海中或许现出苏东坡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从而品味独处的幽思。再比如,看见杨柳泛绿,想起“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看见河边荠菜,想起“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看见村头桃花,想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看见海棠,想起“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看见梨花,想起“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从中不难看出,文学使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有了不寻常的神采和底蕴,触发了我们妙不可言的感受和联想。一句话,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诗意。什么叫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就叫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文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文学看似无用,实则其为用大矣,无用之大用!④我还有个念头:如果让我把世人大体分成聪明的和不怎么聪明的两大类,那么,聪明人就是不花钱即能获得快乐的人,例如刚才所说的看一枚梧桐落叶就能产生审美愉悦的人;而不怎么聪明的人呢,大约就是花钱换取快乐的人。关于聪明人,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位。喏,你听他是怎么说的:“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还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还有一句说得甚是直截了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⑤说得多好啊!无论什么东西都有可观可乐的一面。比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比如月亮和竹柏,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而且一分钱也不用花即可让自己乐在其中,即可“共适”,说白了,快乐不劳而获。而不少人却对此无动于衷甚至不屑一顾,宁可花大把钱去另寻欢乐。为什么呢?无他,“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就是懂文学的人,就是聪明人。是的,真正的内心快乐,深切的内在激情,都不是花钱能买来的。反过来说,快乐和钱财无关,而和文学有关,和文学审美有关。⑥什么是文学的用处?这就是文学的用处。(有删改)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③段中“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指文学使我们生活中的寻常景物有了不寻常的神采和底蕴,触发了我们妙不可言的感受和联想。B.文章从“文学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诗意”“文学让人获得快乐”“文学使无论什么东西都有可观可乐的一面”三方面论证中心论点。C.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文学有什么用,全文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8.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A.周国平认为“好的作品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好的内容,二是好的文字表达,这两样东西不是在写作时突然产生的,而是靠自己平时多下功夫”。B.宋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沉迷于读书学习的文学世界里。C.柳宗元寄情于山水,伐竹取道,探山访水,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排解自己的苦闷,写下《小石潭记》。D.看见杨柳浓绿,不禁想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含有“柳”的诗句。9.选文第④段举苏东坡是聪明人的例子,张岱也是聪明人吗?请结合《湖心亭看雪》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失败有奖刘继荣ㅤㅤ①这些天,儿子蜘蛛似的整日黏在网上。下线之后,他也是若有所思。ㅤㅤ②谜底终被揭开:他见我经常发表文章,便下定决心要与老妈比个高低。于是,他将自己的作文贴在一家儿童刊物的约稿网里。一次、两次,不停地失败。终于,有一篇被留用。ㅤㅤ③班里老师允诺,一看到杂志,就给他颁发“创作之星”奖。可是,杂志却迟迟不来。儿子日日巴望着,快递一来,他总最先迎上去,然后落寞地走开。忽然有一天,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很久才出来。他告诉我,编辑在网上留言,那篇文章始终没过终审。他默默地吃饭,写作业,洗漱。我抱着一盒漫画书,敲开他的门。这个礼物,是他梦寐以求的,他却倔强地扭过头去不接。我说:“这是奖品,是失败奖。”他惊讶地睁大眼睛,薄薄的单眼皮涩涩地重叠着,很显然他哭过。我诚恳地说:“我要奖励你,你勇敢地向妈妈挑战,又勤奋地练习写作,作文取得那么大的进步,儿子,我真的为你骄傲。”他抬起头,顿时眉宇舒展开来。ㅤㅤ④第二天放学,他开心极了,说大家都羡慕他有这么酷的妈妈,居然给孩子发失败奖,而那个失败在孩子们眼里,竟然也变得光彩夺目了。我做饭,儿子翻看着桌上的《读者》,里面转载了我的《亲人节快乐》一文。儿子发现杂志里设了一个“最受读者欢迎文章奖”,可以通过发短信投票。他一下振奋起来,预备在亲朋好友间拉票,我忐忑不安地说:“儿子,这不好吧,如此兴师动众,万一失败了,妈妈该多不好意思啊!”他笑了:“妈妈,别怕失败,失败了,我也给你发奖!”我暗自惭愧,我们这些大人指导起孩子来,个个都很权威,一旦遇到同样的事,最缺乏勇气的往往是我们自己。ㅤㅤ⑤新一期《读者》上市了,儿子拉着我,急急地去看获奖名单。看一遍,没有我,再看一遍,仍然没有。他呆住了,半晌才说:“妈妈,我们又失败了。”听到这个脱口而出的“我们”,我心里微微一暖,仿佛有早春的阳光,洒落心底。原来,有爱的人在旁边,连失败都有甜蜜的滋味。ㅤㅤ⑥第二天,我刚起床,儿子就开始发表庄严的颁奖演说。可是,刚开头就忘了词,他满脸尴尬,干脆直接把奖品塞给我。那是一个金色的小球,用手指一捏,就有婴儿此起彼落的娇憨、无邪的笑声,极富感染力,我们俩争着去捏,笑声满屋。ㅤㅤ⑦儿子的生活,竟渐渐变得精彩纷呈,隔些时候就有最新消息播报数学测验成绩不佳、口语比赛获奖、乒乓球赛惨遭淘汰、竞选音乐课代表大获全胜……胜了,由学校发奖:输了,由妈妈发奖。他愈战愈勇,仿佛每一次挑战,都有无穷乐趣。ㅤㅤ⑧没多久,我接到一个远从珠海打来的电话。对方说,他去年大学刚毕业,曾在儿子的班里试教。那天早上由于扁桃体发炎、高烧,再加上紧张,课上得一团糟。他在学生们面前告解:“这节课太失败了,我知道自己不会被录用,我们提前下课吧。”忽然,我的儿子举起了手,对新老师说:“我们家有个失败奖,无论谁失败了,都可以领奖。因为每次失败,都是一次奖励,收集很多的失败,就可以换到一个成功。”新老师顿时傻了。儿子给新老师的奖品,是一首流行歌,歌名是《我的麦克风》。而那位新老师,在向孩子们鞠躬时,已是泪流满面。他说,他得到了世上最好的奖品,他发誓,一定要成为最好的老师。ㅤㅤ⑨不久,我收到一本杂志和一张浅绿色的汇款单,附注栏写着——“最受读者欢迎文章奖”,我急忙翻开书,我竟然是第一名,原来,获奖名单要隔两期才会公布。ㅤㅤ⑩“我们都成功啦!”儿子用他的鼻尖,紧紧抵住我的额头。只要有颗勇敢的心,无论遇见的是什么,都是生命一场又一场的丰厚的恩赐。(有删改)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中加下划线的“蜘蛛似的”“黏”两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子想在网上发表自己写的作文的执着和痴迷。B.“失败有奖”,从全文来看,具体是指母亲对失败的儿子的奖励以及儿子对失败的母亲的奖励。C.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能使读者更容易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能让读者更具体地体会到“我”的心情。D.文中结尾“儿子用他的鼻尖,紧紧抓住我的额头。”这处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儿子的激动。1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ㅤㅤ听到这个脱口而出的“我们”,我心里微微一暖,仿佛有早春的阳光,洒落心底。12.我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全文分析。(4分)13.联系全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文章结尾“只要有颗勇敢的心,无论遇见的是什么,都是生命一场又一的丰厚的恩赐”的丰富含义。(4分)(三)古诗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题。寄韩潮州愈①唐•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②。【注】①韩愈被贬潮州,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即诗中“隔岭篇章”,贾岛读后即作此诗。②浪西楼:潮州名楼。14.本诗的尾联和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结尾“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在情感的抒发上有何不同?(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4分)【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既成,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①”者,颂也。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②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③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节选自韩愈《燕喜亭记》)【注释】①燕喜:同“宴喜”,宴饮喜悦。“鲁侯燕喜”描写鲁侯宴饮于内室,方便其妻为其母祝寿。本文用此典故表示“祝贺”“庆贺”之意。②弘中:王仲舒,字弘中。贞元十九年,被贬连州,建燕喜亭。③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15.下列对两个文本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朝而往”中的“朝”的意思是“早晨”,与“朝晖夕阴”(《岳阳楼记》)的“朝”意思相同。C.“水落而石出”和“闻而相与观焉”这两句中的“而”用法和含义不同。D.“与其所好”中的“好”,与成语“投其所好”的读音和意思相同。16.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B.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C.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D.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1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18.甲乙两文表达了一种相同的感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种感情,并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具体内容做分析。(4分)(四)名著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题。19.“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以上文字出自《艾青诗选》中的《》,作者表达了对的思考。(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0题。20.离开故乡绍兴,鲁迅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从南京到日本东京,再到仙台,因“匿名信”“看电影”事件,他决定弃医从文,立志改变国民精神。《水浒传》中也有一片广阔的天地,请你任选以下两个人物概述其在相关地点的重要人生转变。鲁达(渭州状元桥)林冲(沧州山神庙)杨志(济州黄泥冈)(6分)三、写作(50分)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人生就是一场美妙的旅途。途中我们会有无数的遇见。一朵花开、一次雨落,也许温柔了你的时光;一个故事、一本好书也许丰富了你的世界;一个过错、一次错过也许沉淀了你的思索。请以“最美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800参考答案1.每空一分。xié蕴2.B3.A4.B5.示例:应引导其前往展厅C区,因为第三单元“我书意造本无法”展示的是苏轼本人的书法作品,展现的是苏轼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该书法爱好者欲寻找的苏轼草书《醉翁亭记》(拓本)是苏轼的书法作品,与第三单元的主题、内容相符。评分标准:能明确答出“引导去往展厅C区”,可得1分。回答其他展厅不得分。能根据材料二说出展厅C区展示的内容和意义,可得1分。能判断题目中的草书《醉翁亭记》是苏轼的书法作品并做出总结,可得1分。所写答案语言流畅,逻辑层次分明可得1分。6.每空一分,写错字该空不得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3)汉文有道恩犹薄7.A8.A9.示例1:张岱是聪明人。由“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等可知,张岱在雪后深夜独自游览西湖,看到了一幅空灵的湖山夜景图,表达了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这样的快乐,不花钱就能获得。因此,他是聪明人。示例2:是聪明人。由“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可知,张岱在深夜的湖心亭偶遇知音,为了不辜负自然美景,为了不辜负知音盛情,他痛饮三大杯来表达内心的快乐,他的快乐不劳而获,因此,他是聪明人。解析:题干要求分析张岱是否是聪明人,首先要结合第④⑤段的观点,明确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即“不花钱即能获得快乐的人”;然后结合《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时,注意要先亮明观点,然后阐述理由,切忌泛泛而谈。评分标准:本题分层赋分。(4分)第一层次:只关注文章语句表象,思维单一肤浅。(1~2分)

示例1:他是聪明人,“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1分)

示例2:他是聪明人,“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他对雪景的喜爱。(2分)

第二层次:思维较全面,基于整体有深度。(3~4分)

示例3:张岱是聪明人。由“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等可知,张岱在雪后深夜独自游览西湖,看到了一幅空灵的湖山夜景图。(3分)

示例4:张岱是聪明人。由“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等可知,张岱在雪后深夜独自游览西湖,看到了一幅空灵的湖山夜景图,表达了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这样的快乐,不花钱就能获得。因此,他是聪明人。(按层次给分。只写“是聪明人”或者“不是聪明人”不得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1~2”,给1~2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3~4”,给3~4分;阐述“不是聪明人”的最多得3分)10.B11.示例1: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将儿子脱口而出的话语比作“早春的阳光”,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儿子面对失败,能够与“我”共同承受,让“我”很欣慰,感受到来自儿子安慰的温暖,也表明“失败有奖”的做法已经有了效果。示例2:可从品味字词的角度赏析。“脱口而出”本义是指不经考虑随口说出,在句子中既能表现了儿子愿意与我共同承担失败,也能表现了“我”听到儿子所说时的内心的惊讶和欣慰,更能表明“失败有奖”的做法已经有了效果。“我们”一词表现了儿子面对失败,能够与“我”共同承受,让“我”很欣慰,感受到来自儿子安慰的温暖,也表明“失败有奖”的做法已经有了效果。解析:题目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评分标准:能从合理的角度赏析句子,且能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写出“共同承担失败”“温暖”“欣慰”“惊讶”等关键词,可得2分;在此基础上能写出“失败有奖初见成效”等答案,可得3分。12.示例1:“我”是一个关心孩子,善于和孩子沟通,教子有方的母亲。从文中儿子投稿失败后给儿子送梦寐以求的礼物中可以看出“我”对孩子的关心;从儿子给“我”送礼物中可以看出,“我”平时与儿子有着良好的沟通;从设置“失败奖”可以看出“我”具有教育智慧。示例2:①我是一位关心孩子的母亲。儿子投稿失败后“我”给儿子送梦寐以求的礼物可看出“我”对儿子的关心。②我是一位善于沟通的母亲。儿子失败后“我”和他的谈话,儿子给我拉票时我们的对话都可以看出“我”善于与儿子沟通。解析:题目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第③段中,“我要奖励你,你勇敢地向妈妈挑战,又勤奋地练习写作,作文取得那么大的进步。儿子,我真的为你骄傲”,可见这是一位关心、鼓励孩子;根据④段中“我忐忑不安地说:‘儿子,这不好吧,如此兴师动众,万一失败了,妈妈该多不好意思啊!”他笑了:‘妈妈,别怕失败,失败了,我也给你发奖""可知,这是一位善于和孩子沟通的母亲;从第③段中“这是奖品,是失败奖”、第⑦段中“胜了,由学校发奖;输了,由妈妈发奖。他愈战愈勇,仿佛每一次挑战,都有无穷乐趣”,可见这是一位富有教育智慧的母亲。评分标准:写出人物的两个性格并结合原文做出合理的分析即可得4分。只写表明性格特点的词,没有分析,最多得2分。13.示例:这个句子表面上是说儿子坦然面对投稿失败一事,结果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则是告诉我们坦然面对失败,不害怕失败,就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就如同我跳绳总是不能突破一分钟100个,如果放弃,那就永远只能如此,只有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刻苦训练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解析:题目考查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评分标准:分层赋分。第一层:只能理解句子的表层或深层含义,没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1~2分)示例1:这个句子是说儿子坦然面对投稿失败一事,结果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1分)示例2:这个句子表面上是说儿子坦然面对投稿失败一事,结果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则是告诉我们坦然面对失败,不害怕失败,就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和教训。(2分)第二层:能理解句子的表层和深层含义,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做阐述,语言通顺,逻辑清晰。(3~4)示例3:这个句子是说儿子坦然面对投稿失败一事,结果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文中儿子的经历与我考试的经历相似,告诉我们坦然面对失败,不害怕失败,就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和教训。(3分)示例4:这个句子表面上是说儿子坦然面对投稿失败一事,结果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则是告诉我们坦然面对失败,不害怕失败,就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就如同我跳绳总是不能突破一分钟100个,如果放弃,那就永远只能如此,只有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刻苦训练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4分)14.示例:本诗是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韩诗则是借叙事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悲观和凄苦难言的悲愤之情。解析:本题考查情感表达及对比阅读。“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属于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狂风将把瘴气扫除干净,月色明朗开始高照浪西楼的景象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福,坚信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必将大白于天下。属于借景抒情;“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是说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韩愈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前文,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悲愤之情,暗含忠而被贬的悲痛、激愤之情。属于借叙事抒情。评分标准:只写情感的不同,没有结合写作手法做分析最多只得2分。能分别写出两句诗具体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可得4分。15.C16.B17.(1)野花开放,散发出一股淡淡幽香,(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大致意思相同即可,但是重点字词“芳”“秀”没有写出准确的意思,扣1分。)(2)大凡上天创造出佳境而大地保藏它,就为要送给那应得到它的人吧?(大致意思相同即可,但是重点字词“藏”“遗”没有写出准确意思,扣1分。)18.示例:两文都表达了喜乐之情。甲文中“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和赞美的情感;乙文“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表现了作者对此处的喜爱和赞美。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情感。甲:根据“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可知,作者在感受景色之美时,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和赞美的情感,由于快乐而写此文;乙:根据“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可知,燕喜亭无处可以媲美,朋友有美德,表现了作者对此处的喜爱和赞美,因此因快乐而写。评分标准:概括情感得1分,意对即可;再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内容和语句作分析可得4分。19.鱼化石生命本质20.示例:(分析两位人物的转变即可)鲁达(渭州状元桥):鲁达在渭州状元桥为金翠莲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从而走上了逃亡之路,最终出家为僧,法号智深。这一事件标志着鲁达从一名提辖官转变为一位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的和尚,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林冲(沧州山神庙):林冲在沧州山神庙因风雪之夜避雪,偶然间得知了高俅等人对自己的阴谋,愤而杀死陆虞候等人,彻底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一事件是林冲性格转变的关键节点,从此他不再隐忍退让,而是积极反抗不公。杨志(济州黄泥冈):杨志在济州黄泥冈因吴用等人的智取生辰纲而失陷了花石纲,这不仅让他失去了官位,还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一事件对杨志的打击极大,但也促使他更加坚定地寻求出路,最终走上了落草为寇的道路。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人物情节识记。首先明确题目要求选择的是哪个人物在特定地点的重要人生转变。这里给出了三个选项:鲁达在渭州状元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