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政治课件_第1页
传媒与政治课件_第2页
传媒与政治课件_第3页
传媒与政治课件_第4页
传媒与政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媒与政治一、传媒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和传媒是对冤家政治和传媒,从一开始就是美国社会舞台上的一对冤家。新闻媒介以“人民群众的看门狗”和“政府行为的牛虻”自居,努力与政府表现出泾渭分明的姿态,并且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媒体宪法保护权,被人们称之为除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之外的“第四权力”。借用美国的谚语:“进入政治绞肉机,就让美国新闻界任意碾压”。传媒与政治既相互对立统一,又互相依赖制约案例:2004年7月,中国女商人赵燕在美国遭国土安全部警员无辜殴打事件美国媒体的反应

美国警察施暴赵燕场面曝光,美主流媒体回避“赵燕事件”发生之后的几天中,美国主流媒体却显得出奇的沉寂。除美联社第二天发布了一条通讯外,各大媒体均未给“赵燕事件”留出哪怕是豆腐块大点的位置。在多名移民局警察粗暴践踏人权这样一件并不算小的事件上,一向都能做出足够快速反应的美国主流媒体,这次似乎丧失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敏感性,个中缘由颇为耐人寻味。与美国主流媒体多日保持沉默明显不同的是,“赵燕事件”发生后,当地中文媒体纷纷进行跟踪报道,并都在显要位置发表文章,在如实报道事件全过程的同时,愤怒谴责移民局涉案警察的野蛮暴行,以期唤起旅美华人及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对于美国主流媒体的双重标准做法,批评人士指出,美国的主流媒体采取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新闻原则的最基本准则,试想如果一位美国女游客到中国,假如被中国警察打得遍体鳞伤,像赵燕一样,美国媒体又当如何呢?只怕马上会在第一时间将图片和消息传遍全世界,而且还要对中国进行声嘶力竭的谴责和声讨。

案例:1999年5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美国媒体的报道1999年,美国国务院和中情局都坚持说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是根据错误的地图,但美国中央地图局随即发表声明,证明地图局刊行的正式地图年年修改,精密至极,准确无误,国务院和中情局的说法纯属捏造。而美国绝大多数的媒体对此不作报道,反而众口一词咬定“误炸”,和美国政府保持一致口径。

内外有别媒体对政府的批评之风在美国也极为盛行,特别是在国内问题上,媒体以揭露政府丑闻、发表不同政见为乐。媒体上经常有对政府官员渎职行为和违法行为的揭批,轻则使其陷入困境,重则使其身败名裂,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大概是美国媒体监督政府最为精彩的一笔。但美国媒体维护国家利益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总体指向永远不会出轨,也正是在二者充满冲突和修正的博弈中,美国现行的主流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个价值体系上的政治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力量都无法忽视它在政治斗争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古今中外,从春秋战国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到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和“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当代政府要求“政务、党务和社会公共信息公开”、“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讨论怎样通过说服传播来影响公众,到公元1513年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主张用政治信息来推进政治目标的统治术,再到二战期间的战争宣传和罗斯福总统通过“炉边谈话”来鼓舞美国人民,都可以看出传媒与政治的密切联系。著名案例:炉边谈话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堪称公共关系的行家里手,他亲自“导演”和“主演”的一出出有分量的重头戏,在政府公共关生活费史上留下了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炉边谈话”即是其中一例。罗斯福总统入主白宫之日,正是德、日、意法西斯羽翼渐丰之时,他以政治家的敏锐洞察力预感到世界战争阴云即将来临。但是,20年前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像梦魇一样缠绕在美国人的心头,“不介入战争”的孤立主义呼声席卷全国。有鉴于此,罗斯福总统以“炉边谈话”的巧妙形式,开始了有步骤地引导公众舆论的工作。

入主白宫的第八天,他就借助广播这个当时最先进且最普及的传媒工具,一改过去报告团音主持人正襟危坐的“传道”式的刻板风格,以围坐在壁炉边与家人、朋友聊天的形式,用平和轻松的语调及时把大政方针传达给听众。他将“炉边谈话”看作是对美国公众进行宣传的极好形式,看成是潜移默化地实施舆论导向的极佳载体。此后,这一由总统主持的节目一直延续了12年,且收听率极高。欧战爆发的当天晚上,罗斯福即发展了“炉边谈话”。为了安抚国人,他首先说道:“我希望美国将不会介入这场战争,我认为它不会介入。我向你们保证,并再次保证,你们的政府将为实现这个目标作出一切努。”但在讲话中又委婉地暗示:“美国的安全现在和将来都是同西半球及其邻近海域的安全联系在一起的。总有一天,美国应为受到创伤的人类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二战伊始,德国法西斯入侵势头强劲,法国投降,英国军事力量损失惨重。为了说明战争局势的严重性,总统再次发表“炉边谈话,”警告国民英国战事吃紧,美国已难隔岸观火,号召人们丢掉同纳粹和平共处的幻想,准备斗争。总统的呼吁逐渐赢得了公众的支持,并先后两次修改中立法以适应形势需要。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彻底清醒,在总统发表了题为《我们将打赢这场战争,我们还将赢得战后的和平》的“炉边谈话”后。“美国参战”成为美国社会的共同呼声。美国上下同仇敌忾,积极投入了反法西斯战争。罗斯福总统的良苦用心终于得到了预期的回报。

这则案例告诉我们:政府在行政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和要求。公众舆论是公众利益和意愿的自发性外在体现。所以,必须关注与公众具体行为指向密切相关的公众舆论。“兵马”未到,舆论先行。只有事先有计划地实施舆论引导,消除公众舆论的盲目性,变逆意公众为顺间公众,创造一个良性的舆论环境,才能为最终取得满意的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案例:肯尼迪43岁当选美国最年轻的总统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和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展开了4场由三大电视网现场直播的电视辩论,8500万美国人每人至少有一次收看了两人的辩论。尽管当时肯尼迪年轻资历浅名气小,但在两人就美国经济状况展开唇枪舌剑时,肯尼迪显得沉着冷静、信心十足,而尼克松则显得疲惫而阴郁。11月,肯尼迪在他43岁时当选为美国最年轻的总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电视上良好的形象改变了选民对他的态度。二、政治操纵传媒政治议程设置对于政治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谁能够确定议程,谁就可以掌握政治活动的主动权。不管是平时的政治运作,还是大选期间,力图影响政治议程是政治人物优先考虑的课题。作为传媒的重要信息来源,政府利用对信息的控制使得他们在对外事件议题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因为传媒需要政府的解释、态度和立场。政府通过策划大量的信息并主动向传媒提供,来巧妙地影响和引导传媒与国内外舆论,为国内外舆论设置议程。美国副总统切尼曾说:“你不能让传媒来设定议程……传媒喜欢决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如果你任由它们这么做,那你的总统宝座就被毁了”。政府设置议程的运作政府设置议程应该是以下三者完美的结合:政府要说明的(政策议程)、传媒感兴趣的(传媒议程)、公众关心的(公共议程)。政府只有通过对传媒议程的设置,从而达到公共议程的设置,在公众当中形成广泛关注的议题,最终实现合力效应。这种“驾驭舆论的执政能力”应该是顺应新闻规律,运用传播技巧,通过新闻发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调动传媒的兴奋点,使传媒自觉自愿地围绕公共政策部门所发布的新闻事件和议题来进行报道和追踪。“政治传媒化”“政治传媒化”主要表现在:(1)传媒议程主导政府议程。(2)传媒报道主导政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结局。(3)传媒主导政治人物的命运。案例:华盛顿邮报与水门事件1974年8月,理查德-尼克松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辞职的总统。他是旷日持久的水门丑闻最高级的牺牲品。

导致尼克松辞职的直接原因是“水门事件”。这一轰动一时的事件是《华盛顿邮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华德所进行的一场坚持不懈的斗争结果之一。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在华盛顿水门饭店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办公楼被捕。水门饭店是一座豪华的旅馆,兼作办公室和公寓之用。这5个人被控潜入民主党办公大楼安装窃听器和偷拍民主党文件。这些盗贼受到了对于他们所犯罪行而言的最大刑罚。此时,离尼克松以共和党候选人身份参加1972年总统选举的时间还有5个月。6月20日,《华盛顿邮报》头版以醒目的标题称,白宫顾问与窃听人物有关联。对水门事件的报道,为《华盛顿邮报》带来了最辉煌的时刻。对于《华盛顿邮报》来说,水门事件的最初线索是约瑟夫·卡利法诺的一个电话,卡利法诺是当时民主党国家委员会的秘书长。他给公司的管理编辑霍华德·西蒙斯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在水门办公大楼民主党总部被人窃听的事情。

水门事件中,尼克松政府的支持者,为我们在佛罗里达州电视台的注册申请制造了很多困难,为了保住电视台的业务,我们不仅支付了大量的经费,我们的股票价格也一落千丈。但是华盛顿邮报由此被人尊敬。1998年初,《华盛顿邮报》又成为第一个报道莱温斯基事件的报纸,《新闻周刊》的记者麦克尔·伊塞科夫是第一个报道莫尼卡·莱温斯基事件的记者。

尼克松通过一次电视讲话向全国发表了辞职声明,白宫工作人员正在收看他的辞职演说。“水门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接待来访者。1974年,当辞职的尼克松登上直升机,向送行的人们挥别时,他脸上的笑容难掩心中的痛苦。克林顿“拉链门事件”克林顿坦言:莱温斯基事件是毕生憾事

回顾“莱温斯基事件”,克林顿:都是媒体惹的祸!莱温斯基在“拉链门事件”发生后出镜节目主持人

早在1995年11月,克林顿就在白宫和当上白宫实习生仅几个月的莱温斯基发生了性接触。然而,莱温斯基在1997年12月5日为葆拉-琼斯控告克林顿性骚扰案作证时,否认与克林顿有过性关系,并且为此签了一份声明。同月17日,克林顿被琼斯的律师提问时,也否认与莱温斯基有性关系。但是根据白宫访客记录,克林顿曾在莱温斯基作证之前与她私下会面,要她在出庭时“避重就轻”,同时还通过私人秘书取回先前赠送给莱温斯基的多种礼物。“政治新闻的娱乐化、八卦化”在香港有“头条新闻”这样的花边评论秀,在台岛,则有“全民大闷锅”那样的政治模仿秀,受到坊里市民的追捧,更胜于严肃正经的传统政论节目。一方面反映出现代市民社会下的大众对传统政治的天生疏离;另一方面也体现其政治面目通过娱乐化后接近生活本原的回归。市民天生是向往庸俗化的,拜金化的,享乐化的物质生活的,所以,过于沉重的话题就很难为收视和市场第一的媒体吸引到观众眼球。案例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大陆的最重头戏码,清华演讲和胡宋会谈公报,在大陆的当然头条,在岛内就分别被体育明星的胜投和政治模仿秀明星的葬礼给抢去了风光。而且该模仿明星的摹仿对象某副总统及蓝绿阵营政治首脑都不分意识形态、阶层及立场来专程向这位政治人物的分身致敬。也许多亏有了他,政治人物的曝光度才会得以保持,而不是被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遗弃。为什么台岛老百姓对于政治秀模仿者倪付总统要比某“副总统”真人以及当下热门胡宋六点公报更关注,更有吸引力呢?这是因为他们觉得一个冠冕堂皇的政治支票,比不上一个能逗他开心的艺人更为实在。这就是影响力,现代市民社会下的影响力,他会是庸俗化也是大众化的,更关键的,远离意识形态的标语化而回归现实的具体事件。娱乐本身不回避政治,只是回避过分崇高和严肃的政治。其实,一般来说,体育和娱乐领域,是最自由、政治的意识形态触及最少的地方,而且他们相互间冲突的机会比较少。真正的政治新闻娱乐化,是很严肃认真的制作,它要求的是创意而不仅是恶搞。很多人只看到搞笑的表面而忽略掉其反权威、反权力主义的实质。如林弈华评价从偶像模仿秀到超级明星秀再到捉弄明星的《掌门人》这样的娱乐节目的风行,无不反映了时下反精英、反名人的平民主义心态。三、传媒操纵政治1、监督政治权力大众传媒监督权力的前提,是对现实社会的充分、公开的报道,是“政治过程的透明化。使得政府工作和政府官员以及其他一切权力和掌握权力的人,被置于大众的眼皮底下。大众传媒对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批评和揭露,还可以起到“社会排气阀”的作用,这十分有利于维持社会的政治稳定。2、主导政治教育一般而言,传媒影响政治都是通过公共舆论进行的。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政治的运作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政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公众同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如何维持公众的“一致”与“同意”也就成了现代政治的重要任务。人是社会的人,也是政治的人。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社会组织的政治教育功能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大众传媒无与伦比的社会穿透力。传媒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和独特的传播效果为公众的政治学习提供了便利。3、传媒报道影响政治行为尼克松曾不无感慨地说:“我认识的新闻界领袖,如亨利·R·卢斯,他们对世界的影响比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大得多。”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联系当今的政治事件提醒说,在政治斗争中,如果有人至今还认为只要游行示威就行,不要去管电视,那他们肯定就有失败的危险;如今越来越有必要为电视制造游行,也就是说制造能引起电视人兴趣的游行,一旦有电视的参与与扩充游行就能收到圆满的效果。

传媒不仅影响总统选举、政府决策、国家关系,还以无孔不入的力量将政治事件传媒化。传媒商业化的强大逻辑将现存政治系统裹携其中。它坚持利润第一,市场是其最终的裁定者。一方面它要寻找轰动效果的政治报道选题,另一方面它又必须在编辑技巧、报道角度和形象设计上进行包装,从而赋予了政治以传媒的基本形态,带来的“戏剧性效果”。四、传媒的发展与民主进程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所说:“自由报业与民主教育,是民主政治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大体可分为三次:1828年至1926年的第一次浪潮;1843年至1962年的第二次浪潮;1974年开始至今的第三次浪潮。特别是始于1974年以来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以其规模大、冲击强、影响深,更是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关注。“为民主高擎火炬的人”传媒是民主的鼓吹者和促进者,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在民主本意的基础上,又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现实民主政治的定义应为:政治事务的最终权力理所当然地属于人民,政府的决策必须以民意为根据;政府官员的行为与大多数公民的意见高度一致;人民有权利也有责任影响政府的决策,等等。新闻传媒始终处在争取民主斗争的前沿,记者被称为“为民主高擎火炬的人”,新闻传媒秉承着公平、正义的原则,大胆揭露各种反民主、反人类的行为,使一切丑恶现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传媒在民主进程中的效能1、传媒帮助受众行使知情权2、传媒的政治参与功能目前中国的传媒自由与民主中国政府对传媒的管理总体上表现为:稳住一头,放开一头。对政治宣传的管理仍严密而微观,对产业发展如广告经营等,很大程度上则是进行宏观调控。法制化管理的水平已经有明显提高,逐渐改变了过去无法可依的局面。中国传媒仍然是政治权力的工具,但不再仅仅是政治控制的工具,而开始具有了提供信息、普及知识、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的功能,甚至有限度地评判政府政策,制约政治权力的功能。《焦点访谈》、人民网“强国论坛”等的出现就是中国传媒参与民主化进程的重大标志。课堂讨论题如何从“美军虐俘”事件看西方传媒的操作规则”?思考点:你觉得“美军虐俘”事件应该报道吗?报道后对传媒会带来什么影响?对美国带来什么影响?对伊拉克带来什么影响?传媒自由是不是为了获得公民最大的利益?轰动效应与政治风险在震惊世界的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中,电视报道又一次充当了“先锋”角色。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004年5月28日在其著名的“60分钟II”节目中公布了一些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一张照片显示,一名被蒙着头、双手连着电线的人站在一个箱子上,画面解说称这是一名受虐待的伊拉克战俘,是美军勒令他站在箱子上,还威胁他,如果他从箱子上摔下来就会立即被电死。从照片上可以看出,现场的美军士兵显得非常兴奋。

CBS当天的节目安排相当具有讽刺意味。节目在播放这些照片之前首先称,当年萨达姆政权监狱里的人权状况曾遭到美国严厉的批评,监狱被称为“有去无回”的“地狱”,犯人常常没有任何理由就被处决,偶尔有人活着出来,也是受尽难以想象的拷打和折磨。介绍完萨达姆政权的监狱,映入观众眼帘的便是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一幅幅画面。其中包括:用金属线缚住战俘的生殖器、放狗咬战俘、强迫战俘模拟性交动作、在战俘身上涂写侮辱性词语。

节目播出造成的冲击这期节目的播出所造成的冲击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紧接着各大媒体的跟进,以及其他虐俘照片的曝光,使得整个美国政府上下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中,甚至包括他的坚强盟友英国也对虐俘行为提出了强烈指责,直到媒体曝光英军士兵也存在严重的虐俘行为。对于是否进一步公开虐俘照片,美国政府下不定决心。评论认为:政府希望公众关注度稍稍减退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美英主流媒体在虐俘事件当中的表现这里应当关注的是美英主流媒体在虐俘事件当中的表现。在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美英主流媒体谨慎而又带有几分兴奋地玩着手中的火球,在产生巨大轰动效应的背后,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并且已经有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英国《每日镜报》14日发表声明,就刊登伪造的驻伊英军虐待伊拉克囚犯的照片公开道歉。《每日镜报》董事会当天还做出决定,要求该报负责刊登这些照片的编辑皮尔斯·摩根立即辞职,并由保安当即押离报社大楼。布莱尔可以松一口气了。似乎在与媒体的交战中,他总是那么走运。别忘了,今年1月28日,主持调查凯利死亡事件的英国法官赫顿勋爵公布了最终调查报告,为布莱尔洗刷了罪名,同时对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不实报道提出了尖锐批评。BBC董事长加维因·戴维斯、总经理戴克因此引咎辞职。

处于两难境地的西方媒体舆论监督历来受美英主流媒体追捧。本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历来是舆论报道的焦点。然而,由于媒体的激烈竞争,以及信息传播速度及影响力的扩大,一条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已经很难与报道者的初衷相匹配。用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话讲:“美英军队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事件确实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这种破坏性也是媒体所无法预知和控制的。毫无疑问,虐俘事件的曝光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应。它在伊拉克点燃了更为强烈的仇恨,作为一个直接后果,美国商人尼古拉斯·伯克被残忍地杀害,血淋淋的斩首过程通过电视和互联网被广泛传播。不仅如此,事实上,虐俘事件的披露还导致了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面临更大困难,导致美国人将长期面临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更激烈的敌视态度,导致美国形象在全世界部分民众中的颠覆性损害。

伊网站出现基地老三录像砍美国人头报复虐俘(2004年5月)路透社报道说,转载这段录像的网站称“基地”组织3号头目扎卡维对美国人执行了了死刑。录像的片名为:“扎卡维杀死美国人的情景”。据称扎卡维在声明中说美国人对穆斯林俘虏的虐待是令人“不能容忍的,只有用鲜血复仇”。因此,每一个对此进行揭露报道的媒体决策者,都会背上一个并不轻松的心理负担。也许随后的事态发展以及跟进报道会让他们产生一个疑问:我在做些什么?公众似乎也在等,他们在等问题的答案———谁来负责?他们也在等着看媒体的态度。此外,伊拉克越来越激烈的暴力仇杀似乎正在为虐俘事件标注着越来越沉重的注解。

潘多拉魔盒在确定披露的时候,媒体的抉择可能是一往无前的;然而,媒体能够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却往往没有能力把魔鬼抓回来,这似乎是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看看布什的态度吧———美国《华盛顿时报》驻白宫资深特派员萨蒙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披露:布什总统说,他不看电视晚间新闻,只“扫瞄”美国几家大报的头版,不深读,不看社论,也不读专栏,以免被“左倾偏见”模糊了他的“清晰目光”。无独有偶,虐俘事件爆发不久,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突然飞到伊拉克去振奋军心,电视播出他向美军官兵们“精彩”讲话的实况,其中拉氏说了一句话,逗得官兵们哄堂大笑。拉氏说,他现在不再看报纸了……

不要以为布什、拉姆斯菲尔德真的就只会装聋作哑,不闻不问了。其实,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回击媒体的挑战。既然没有在媒体面前赢得主动的本事,还不如干脆就不闻不问,免得留下更多的把柄,然后静观其变,等待舆论的焦点转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你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反击,而且相当有效。所谓“新闻自由”的背后美国的新闻媒体历来与政治斗争紧密相连。在美国大选日趋激烈的当口,美国在伊拉克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人心,而且时刻刺激着民意调查的起伏。从武器核查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抓获萨达姆,再到近期的伊拉克局势以及虐俘事件,布什的支持率起起伏伏,每一次涨跌都与媒体的报道紧密相连。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