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商法(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商法(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商法(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商法(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商法(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3页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商法(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收到乙通讯公司短信,内容为:本公司为您提供实时天气预报服务,每月收费5元,如不接受此服务,请回复“N”。甲看后未予理睬。后甲发现乙公司向自己收取了该费用,遂要求返还。甲与乙公司之间的天气预报服务合同()。A.不成立B.无效C.可撤销D.有效2、牵连犯的构成特征,不包括()。A.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B.具有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C.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有牵连关系D.数个行为可以触犯相同的罪名3、根据《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A.10年B.20年C.30年D.50年4、1997年10月我国政府签署的国际人权公约是()。A.《世界人权宣言》B.《联合国宪章》C.《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5、将国歌正式定为《义勇军进行曲》的修正案是()。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6、下列选项中,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统治阶级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并不等于说统治阶级同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B.法律意识可以相对地落后或超越于社会存在C.道德意识的传播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法律意识的促进和推动D.法律思想体系制约整个法律意识的水平7、根据我国新公布的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该2年期限属于()。A.普通诉讼时效期间B.长期诉讼时效期间C.取得时效期问D.除斥期间8、在中国历史上最先确立12篇体例的法典是()。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开皇律》9、境外走私人阿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阿某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王某的行为构成()。A.非法经营罪B.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C.收购赃物罪D.偷税罪10、下列选项中,应当认定为无因管理的情形是()。A.打扫公共场所B.帮助朋友赢回因赌博输掉的金钱C.为朋友无偿保管自行车D.帮助他人推车11、法律与道德相比较而言,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是()。A.法律的要求更高B.法律规范的产生更早C.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更广D.法律规范的内容更加具体和明确12、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是()。A.明德慎罚B.德主刑辅C.德本刑用D.明刑弼教13、根据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划分为A.根本法与普通法B.国内法与国际法C.一般法与特别法D.实体法与程序法14、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律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国可以把法律分为()。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B.宪法、法律、行政法、决定等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法律文件等15、依照唐律的规定,因“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杀人是()A.误杀B.过失杀C.斗杀D.戏杀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A.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B.在任何犯罪中,都可能影响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C.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D.在任何犯罪中都是客观存在的2、以下列举的哪些属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A.大陆法系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英美法系的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B.大陆法系一般倾向于法典形式,英美法系主要为不成文法C.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主要采用职权主义,英美法系采用当事人主义D.大陆法系的正式渊源为制定法,英美法系的正式渊源为判例法和制定法3、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4、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主要有()。A.由普通法院负责违宪审查B.由专门机关负责违宪审查C.由行政机关负责违宪审查D.由立法机关负责违宪审查5、法产生的共同规律是()。A.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B.为了社会及他人的利益C.从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发展到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D.从法律、道德等规范混为一体到逐渐分化为不同的社会规范6、某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关于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对民法典的有关条款作了解释。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该法院采用了比较法解释方法B.该法院运用了文义解释方法C.该法院的解释属于正式解释D.该法院的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7、甲和同事乙外出吃饭,看到乙的手机从口袋中滑出,但未告知乙。待和乙一起起身离去后,甲又回到饭店将手机索走。两天后,甲的朋友丙从外地出差,到甲家拜访,看到该手机后爱不释手,随即以市价将该手机买走,则()。A.该手机买卖行为属于无权处分B.乙得知后可以直接向丙追索该手机C.丙构成善意取得D.甲索走该手机以及将之出卖,主观上都有恶意,该手机买卖行为也构成欺诈8、西周法律制度中的“三宥”之法指的是()。A.过失B.弗知C.遗忘D.故意9、下列选项正确地表达了法律与政治的关系的是()。A.近现代法治的实质和精义在于控权,即对权力在形式和实质上的合法性的强调B.不被法完全控制的权力活动领域是可能存在的C.法表述和确认国家权力,以赋予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形式强化和维护国家权力,因此,这与法控制、约束国家权力形成了悖论D.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和前提10、甲、乙双方达成协议,约定甲将房屋无偿提供给乙居住,乙则无偿教甲的女儿学钢琴。对于该协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属于无名合同B.属于实践合同C.应适用民法典总则的规定D.可以参照适用民法典关于租赁合同的规定11、在西周时期,婚姻关系的确立需要具备以下哪些条件()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同姓不婚C.履行“六礼”程序D.“七出”“三不去”12、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的处理为()。A.甲、乙都构成强奸罪的共犯B.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成为共犯C.甲、乙分别构成强奸罪的单独犯D.甲成立强奸罪13、公民甲因涉嫌犯罪,有关机关欲搜查其住所。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应当遵循的法定程序包括()。A.由公安机关执行B.经人民法院批准C.有相关的证人在场D.工作人员应出示搜查证件14、甲、乙签订一份设备买卖合同。甲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履行附随义务的是A.甲应乙的请求送货上门B.甲告知乙使用设备的注意事项C.甲将设备维修工具附赠给乙D.甲将设备检验合格证交付给乙15、以凌迟刑作为法定刑的朝代有()。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三、问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简述刑法上的意外事件的特征。2、(本题5分)简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完善。3、(本题5分)被告人黄某,男,28岁,农民;被告人王某,男,23岁,农民。被告人黄某与王某系一起长大的近邻。二人本都生活于穷困潦倒之中。突然有一天,黄某发现王某已今非昔比,乃悄悄请教致富秘诀。王某碍于多年朋友之情面,坦言自己正从事贩毒活动,并进而向黄某鼓吹了一通诸如“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之类的“至理名言”。在王某的“开导”下,黄某蠢蠢欲动,便和王某一起从他人处购得50克纯度为50%的海洛因。为了增加数量,黄某和王某又在海洛因中掺人50克西药“头痛粉”,并转手以每克12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其间由王某联系下家并交接毒品,黄某在一旁学习”技巧。其后,黄某开始单干,索性以“头痛粉”冒充海洛因,当黄某携带250克假毒品准备贩卖时,为我公安机关当场擒获。黄某归案后,检举了王某和其共同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王某。在王某住处查获海洛因200克,并查明王某没有吸食海洛因的历史。问:(1)本案应当如何定罪?(2)黄某是否构成累犯?是否构成特别再犯?(3)本案应当如何量刑?(4)黄某贩卖毒品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王某贩卖毒品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4、(本题5分)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疏】议日:“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若高丽之与百济相犯之类,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唐律疏议》卷六《名例》(1)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①何谓“化外人”?唐律关于“化外人”相犯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如何评价唐律的上述规定?(2)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疏议”与律文之间的关系。5、(本题5分)简述《著作权法》规定的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