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关训练五过关训练一、积累运用(24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拣尽寒枝不肯栖晓驾炭车辗冰辙(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天之苍苍其正色邪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ɡàojiè()……(2)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wānyán()而立的。(3)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qīnɡɡēmànwǔ()。(4)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mùxuànshénmí()啊。告诫蜿蜒轻歌曼舞目眩神迷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新的一年里,纺织厂领导将革故鼎新,加大人才使用的力度。B.一些不法商贩将早已过期的食品在包装上改头换面,又拿出来坑害消费者。C.在这个问题上,你始终没能提出个光明磊落的理由,所以难以使人信服。BD.他违规操作固然需要批评,但他自尊心特强,又是初犯,你批评时隔靴搔痒地点到即可。3.B【解析】A.“革故鼎新”指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句子没有重新再来的意思;C.“光明磊落”形容没有私心,胸怀坦白,不能形容“理由”;D.“隔靴搔痒”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抓住要害,贬词褒用。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媒体报道,今年前4个月,全省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不守交规、超速行驶是主因。(删去“引发的”)B.我国宽带使用费普遍偏高,工信部将加大宽带提速降费专项行动的力度,近日颇受人们关注。(在“力度”后加“的消息”)C.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在“实施”前加“学校”)CD.美方挑起中美贸易战,原因是中国日益强大,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中美贸易严重失衡造成的。(删去“造成的”)4.C【解析】搭配不当,应把“培养”改为“提高”。5.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一条新闻标题,不超过20个字,并说明理由。(4分)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8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研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问题、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理由:简单明了,把新闻人物和事件都一一说清。二、阅读(46分)(一)文言文比较阅读(19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2)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3)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4)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整齐的样子。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全,都。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纩①、麻枲②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注释】①纩:丝绵。②枲(xǐ):麻类植物的纤维。参考译文:【乙】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牲畜都很悠闲和乐的样子,是居民的大聚落。到了一个人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要(到你们这里)住下,能不能容留他?”穴中人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布、麻布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占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因此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诫道:“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到了夜晚,姓杨的人与老人一起出来。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下车引之B.皆不私藏/不必藏于己C.故可同处/故外户而不闭D.又戒曰/戒之曰A8.A【解析】A.带领/拉;B.占有;C.因此;D.告诫。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10.根据甲、乙两文回答问题。(5分)(1)甲、乙两文都以人物的行踪为线索,甲文按“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2分)再寻桃花源人物对话(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甲、乙两文所写的农民生活的共同之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定、自给自足的原始农耕生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中国的桃花文化 ①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含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渗入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②中国的“桃花文化”独具特色,它体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思考和认识。 ③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桃花的诗。“桃之天夭”,描写茂盛、火红的桃花,并用桃花来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春秋时代,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妫容貌美丽,被人称作“桃花夫人”。唐代的崔护在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成就了千古名诗。还有清初孔尚任的著名悲剧《桃花扇》,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为黛玉葬花写的《葬花吟》和《桃花行》。可见,中国的“桃花文化”和女性有不解之缘。 ④在中国,“桃花文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民间吉祥喜庆活动,特别是恋爱、婚姻这类人生喜庆之事里,桃花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桃花坞、桃花酒、桃花运,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由历史沿袭形成众多的桃花观赏景点。早春二月,人们踏青时采撷的,多是几枝早开的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更是几乎无处不在:传说桃都山有一棵巨大的桃树叫“桃都”,上有天鸡,天鸡一叫,天下的雄鸡也跟着叫。在中国神话中,仙桃又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中的王母娘娘用“蟠桃”宴请众仙。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桃李满天下”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 ⑤那么,中国的桃花文化为何如此独特呢? ⑥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中国文人对春天倾注了十分炽热的情感。而春天又是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自我们所能见到的《诗经》始,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激发了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达对永恒自然和永恒生命的向往。 ⑦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人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文人两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文化心理。一方面,他们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现实不断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他们只好“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桃花源作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原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思维模式。 (有删改)11.文章采用________顺序,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的“桃花文化”和女性有不解之缘。中国的桃花文化如此独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时间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的自然观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人精神12.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桃花色彩俏丽、落英缤纷,于是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B.桃花在民间恋爱、婚姻之类喜庆之事里担任主要角色。C.“桃李满天下”中的“桃李”是指学生。D.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虚幻的世界。A12.A【解析】根据第①段“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渗入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形成桃花文化。”可知A项与原文不符。13.第①段画线句中的“本来”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是原来之意,与下文桃花被赋予文化形成转折关系,删去则不能形成这样的关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在松林里睡眠李汉荣 ①少年时,在野地里睡眠是经常的事。我最难忘的一次睡眠,是在凤凰山的松林里。 ②凤凰山离我家有几十里路,同村的孩子经常结伴到那里采野菜、拾地软、捡蘑菇。有时,我也一人上山。 ③那年秋天,我就独自上凤凰山捡蘑菇。到了山上,走进松林,雨后的松树散发着浓郁的松香气息。我在林子里转了一会儿,竟没有看见想象中遍地的蘑菇,只发现松软的地上,有一些小脑袋探头探脑,藏在泥土里不肯露面。_我也不忍心向它们下狠手,它们是孩子,我也是孩子,孩子都是怕受惊、怕疼的。 ④因为已经赶了十几里路,我累了,就躺在厚厚的松针上,听着鸟鸣声和林中的风声,一会儿就睡着了。 ⑤睡了大约有几百年之久(年少的时光总是地久天长,酣睡一觉,就有一梦千年的恍惚之感),一阵奇痒将我惊醒。一只不知名的小鸟竟歇在我的头发上,为我抓痒痒,整理发型。我手一伸,一睁眼,小鸟忽地飞了。我在哪里?不像在家里的床上,不像在河边的青草地上,也不像在《水浒传》中的阴森林子里(那时我已读过《水浒传》的连环画)。终于完全醒过来,哦,我是在凤凰山,在松树林里,我是来捡蘑菇的那个孩子。 ⑥这时,阳光透过林梢洒在地上,我站起来,一看,呀,我的面前,是一片片、一簇簇彩色的蘑菇——白色的、灰色的、粉红的。妈妈告诉我,白的是槐树的魂变的,灰的是杨树的魂变的,粉红的是松树的魂变的,它们没有毒,不是毒蘑菇,它们是林子里的精灵,是树的香魂。 ⑦我蹲下来,屏住呼吸,无比惊喜又无比心疼地面对着它们。我不忍心采下它们。受了一缕阳光的邀请,在我熟睡的时候,它们从各自的梦境里醒来。经过漫长的跋涉,它们走出笼罩了它们数千个世纪的夜雾。终于,它们睁开眼睛,看见了一个孩子,与它们相似的孩子,也在做梦的孩子,多么可爱善良的孩子!除了梦,他身上竟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它们也是这样的:除了梦,它们身上没有任何别的东西。于是,它们提着盛满露珠和清香的花篮,提着一生的心愿和梦,围过来,围绕着一个孩子的梦,它们静静地绽开了各自的梦。 ⑧此时,没有一个人知道,没有一个人看见,松林深处,只有那个孩子亲自参与了这个天堂里的故事…… ⑨你当然能想到故事的结局:那个孩子没有采蘑菇,他柔软的手几次伸出,最终又返回,返回到柔软的位置。他怎么忍心拔掉和撕碎那些纯真柔软的梦呢?他提着篮子轻轻地走出林子,他的篮子是空的,然而,他的篮子真的是空的吗?他空空的篮子里,盛满露珠、鸟鸣、梦境,盛着一生中最纯洁的记忆。(摘自《睡眠之书》)14.阅读选文③—⑨段,理清文章脉络,补全内容。(4分)段落③④—⑤⑥—⑧⑨概括内容“我”走进松林,看见小蘑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林中“我”看见蘑菇,它们在“我”熟睡时“醒”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睡在松林,被小鸟惊醒
“我”提着空篮子,走出松林15.赏析语句。(6分)(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蘑菇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蘑菇刚要露出泥土的情态,表达了“我”对小蘑菇的喜爱之情,语言富有情趣。(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我”见到长出来的蘑菇时既兴奋又不忍心采下它的样子,表达了“我”对蘑菇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6.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篮子是空的,但是却装满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童年这段亲近自然的美好记忆让“我”一生难忘。(意近即可)17.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选文告诉人们应该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平时应该走出高楼林立的城市,去乡间,去丛林,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不破坏自然,爱惜花草树木,这样世界才更美好。(意近即可)三、作文(5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处处皆风景,最美风景在路上。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校园的欢声笑语,家庭的温馨甜蜜,生命中的点滴触动…… 以“留住最美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③字数不少于500;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你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安防设备采购合同签订标准
- 2025年度空调安装与能源审计及节能改造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居间代理合同规范版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承包经营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空调安装与数据分析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会员卡积分兑换里程服务采购合同
- 2025年度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合规检查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生物科技股权让与担保合同
- 2025年度厨师职业培训学院合作办学合同4篇
- GB/T 19228.1-2024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第1部分:卡压式管件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高清版)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
- 初一英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
- 广西贵港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 仁爱英语八年级阅读理解测试题和答案
- DB11∕T 1875-2021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 传统节日春节英文介绍课件
- 水资源论证报告
- 实现结构化: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