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测评(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_第1页
单元质量测评(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_第2页
单元质量测评(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_第3页
单元质量测评(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_第4页
单元质量测评(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40分钟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东北地区沃野千里,土地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1~3题。1.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C.维吾尔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D.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人口稠密2.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的土地优势是(C)A.黄土疏松 B.高原坦荡C.黑土肥沃 D.地形崎岖3.以下措施不利于保护甲、乙两地湿地生态环境的是(D)A.监测水资源,控制水环境B.建立动植物基因库,帮助生物繁殖C.退耕还湿,合理规划使用土地D.保护区开发旅游业,鼓励狩猎围垦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植了不同的农作物。读图,完成4、5题。4.图中A所在地区主要农作物及其熟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A.春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一熟B.水稻、油菜、棉花——一年两熟C.冬小麦、水稻、花生——两年三熟D.谷子、油菜、甜菜——一年一熟5.国家在该地区兴建了许多大规模的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也有许多不利的自然因素,其中主要是(A)A.热量条件差 B.土壤贫瘠C.降水少 D.光照不足2014年到2023年十年间黑龙江省人口减少700万人,大批的黑龙江人流向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好、有多样化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的山东、北京、河北等地,其中县城、县级市城区以及农村乡镇地区人口收缩的情况表现得比较明显。读2020—2021年哈尔滨市的人口变化柱状图,完成6~8题。6.推测哈尔滨市常住人口减少最明显的年龄段多分布在(B)A.0~15岁 B.20~35岁C.45~60岁 D.65~80岁7.与大城市相比,东北地区县城人口收缩较为明显的原因是(D)A.交通条件较好 B.基础设施完善C.经济发展迅速 D.就业机会较少8.为改善农村乡镇地区的人口收缩问题,东北地区需要(B)A.修改户籍制度 B.推动乡村振兴C.增加耕地面积 D.大力发展第一产业读我国东北区域图,完成9~11题。9.②城市的主要职能是(A)A.全国汽车工业中心B.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心C.全国纺织业中心D.全国电机制造中心10.①城市被称为“东方莫斯科”,具有“异国情调”,这与哪个国家有关(C)A.蒙古 B.朝鲜 C.俄罗斯 D.韩国11.有关图中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a是哈大线,是东北物资外运的重要通道B.b是滨绥线,经内蒙古自治区通往俄罗斯C.b-c铁路线经过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D.③是a线与京哈线的枢纽城市2023年的寒冬,一群来自南方的“小土豆”来到哈尔滨,开启了南方朋友到东北研学、旅行的热潮,东北更是以冰天雪地的童话世界和人民的耿直热情,收获了2023年寒冬的旅游旺季。读图,完成12、13题。12.“小土豆”们到东北也能顿顿吃到米饭,而我国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较高的地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B)A.河流纵横,水源充足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13.图2是哈尔滨为迎接“小土豆”在街边搭建的“土豆大棚”。“土豆大棚”主要是为了方便“小土豆”(C)A.遮阳 B.躲雨 C.避寒 D.防风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东北地区为全国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14、15题。1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B)A.河流A是乌苏里江,B是我国内海——渤海B.山脉C是大兴安岭C.①商品粮基地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D.②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5.目前东北地区农业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那么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D)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D.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2024·临沂学业考)东北地区既是我国的“北大仓”,又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6、17题。16.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原因是(C)A.开发矿产资源B.扩大工业用地C.保护环境,恢复生态D.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17.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优质人才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A)①更新设备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提高资源利用率④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根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市每年的供暖期长达9个月,历史记载最低气温零下58摄氏度,冬天的根河市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读图,完成18~20题。18.根河“清澈透明”的自然原因是(D)A.降水季节变化小 B.落差小,流速缓慢C.抗侵蚀能力较强 D.植被覆盖率较高19.冬天的根河市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根河市寒冷的主要原因是(C)①纬度低 ②冬季风迎风坡③海拔较高 ④离北冰洋远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根河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可行的措施有(A)A.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冰雪旅游业B.利用山地优势,开发矿产资源C.开发山区,种植梯田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近年来,东北地区在粮食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巩固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地位。并进一步夯实了大国重器的产业根基,同时绿色发展优势更加明显。(1)东北三省农业能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的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1分)(2)东北三省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据图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的条件是地广人稀,粮食产量高,但本地粮食消费少。(2分)(3)东北三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但其热量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填熟制)。春秋季节由于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导致农作物受损。(2分)(4)图2中阴影区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工业基地,先后经历“兴起—辉煌—衰退”,结合图中信息,阴影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目前出现“衰退”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两条)(3分)答: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资源枯竭,设备老化,环境污染等。材料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从北大仓再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5)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北大仓再到北大荒”体现的发展理念是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任答一条)。(2分)22.辽宁省盘锦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该地生产的大米品质优良,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水稻小知识水稻全生长季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春天水田泡田、插秧需要大量用水;七八月份是水稻生长的另一需水高峰期。水稻生长周期长有助于稻米风味物质积累,昼夜温差大也利于糖分积累,使稻米营养丰富品质更佳。盘锦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9-52101722272619112-5降水量/毫米55103560801701806540208(1)地理位置:盘锦地处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核心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入海口处有30多万公顷湿地,能调节气候,为水稻生产提供生态屏障。(1分)(2)气候条件:盘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年中有九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大于0℃,适于种植粳稻。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充足。水稻收获时,昼夜温差大,成为盘锦大米质优而甜的重要原因之一。(2分)(3)水源条件:盘锦的年降水量约678毫米,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水量,因此,辽河是盘锦稻田灌溉的重要水源之一,尤其是在水田泡田的春季。此季节辽河水量的主要来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2分)(4)种植模式:盘锦很多地区采用“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如图示意),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蟹共生”模式的好处有哪些?(2分)答:丰富农产品的类型,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等。资料一近年来,盘锦的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机器插秧比人工插秧能增产5%左右,机械收割还能减少损失3%左右。当地建立智能育苗大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温度、光照、湿度调节,降低了天气因素影响。资料二盘锦率先在全国提出开创“互联网+认养农业”新模式,经营以“盘锦大米”为代表的系列农产品。认养地块安装了360度可视化系统,认养人可通过手机APP随时监测水稻的生长情况,“看着自己种的东西长大”。认养农田的人们获得了健康的农产品和新奇的体验。(5)简述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两点即可)(2分)答: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等,可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天气因素对农业的影响等。(6)请你对盘锦实施“互联网+认养农业”经营模式进行评价。(一点即可)(1分)答:增加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销售种类;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系会更紧密,也增加了彼此的互利互信等。23.(2024·上海学业考)2024年寒假期间,来自上海的小东同学和父母在黑龙江省体验了冰雪之旅的乐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小东一家下午到达哈尔滨,发现16点多天就黑了。小东用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向父母解释:当地纬度高,冬季白昼短,日落比上海早。(2分)(2)晚饭时,小东品尝了特色菜“锅包肉”,酸酸甜甜的滋味很像在上海吃的糖醋排骨。当地的主要糖料作物是(B)(2分)A.甘蔗 B.甜菜 C.麦芽 D.枫树(3)第二天,小东一家三口去松花江游玩,看到当地人在用钢钎凿洞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