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2014-2021学年高中地理每课一练:1.3.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课堂设计】2014-2021学年高中地理每课一练:1.3.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课堂设计】2014-2021学年高中地理每课一练:1.3.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某天文台于3月21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某恒星,若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A.19时3分56秒B.19时56分4秒C.20时D.20时3分6秒3.下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A.aB.bC.a+bD.a-b4.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B.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C.地球公转一周需要365日5时3分56秒D.无论是角速度还是线速度,都是近日点最大,远日点最小5.从老师节到国庆节这段时间,有关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射北半球,向南移动B.先直射北半球后直射南半球,始终向南移动C.直射南半球,向南移动D.直射南半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6.读图,若图中的大圆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中国第三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21时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放射成功。飞船绕地飞行轨道与赤道的夹角为42.2°,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读“神舟七号”飞船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完成7~8题。7.图中a点是飞船飞行时到达的最北端,其纬度是________,地球自转一周,“神七”转了约______圈()A.42.2°N,15B.40°N,18C8.飞船放射升空时,地球的位置大约是右图中的()A.1位置B.2位置C.3位置D.4位置9.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0.下图①、②、③、④四处中,与日历所示之日太阳直射点位置最接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11.若黄赤交角变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B.寒带、温带、热带三带分界线的纬度缩小C.热带、温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缩小D.温带范围扩大,热带、寒带范围缩小二、综合题1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心的极点是________极,推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心的极点是________极,推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在A的__________方向,C在D的________方向。(4)A、B、C、D各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乙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将图甲中的A、B、C、D标在图乙适当位置上,并注出二分二至日。(3)在A至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___移动。(4)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鸟巢体育馆进行,试在图乙中用“·”标出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并语言描述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怎样的。14.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下面左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标注二至日的位置和日期。(2)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左图公转轨道的________段上。此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在右图的________段上;北极圈内消灭________现象,范围由________向__________扩大。(3)地球的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______的椭圆轨道;地球运行到左图中_____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________,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地球运行在左图中的③段上时,公转速度渐渐变________。15.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问题。(1)A是________,它消灭在太阳外部大气的________层。(2)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局部区域会消灭突然增亮的现象,叫作________。(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周期约为______________年。(4)世界很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周期有肯定的相关性;__________爆发时放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现象。答案1.C[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看为顺时针,故A、B图示不正确。C、D两图北极在上,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故C正确。]2.B[望远镜两次对准该恒星的时间间隔应是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故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应是3月21日20时加上23时56分4秒。]3.C[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日公转,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360°59′,所以时间上就比恒星日多3分56秒。]4.D[地球公转的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地球公转一周需要365天6时9分10秒;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四周,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角速度都大。]5.B[老师节为9月10日,国庆节为10月1日,该时间段处于6月22日(夏至日)~12月22日(冬至日)之间,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先直射北半球后直射南半球。]6.C[地球自转线速度在赤道上最大,从赤道向两极减小,南、北极点为零。]7.D[依据材料供应的信息,飞船绕地飞行轨道与地球赤道的夹角为42.2°,则飞船到达最南和最北的纬度位置大约是42.2°S和42.2°N;飞船绕地一圈需要90分钟,地球自转一周需24小时,故地球自转一周,“神七”转了约16圈。]8.B[“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21时放射,此时地球已运行到秋分日以后,图中3位于近日点四周,应为冬至日,所以图中2应当位于秋分日四周。]9.D[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图①与图②地球位于近日点,太阳应直射南半球,故图①错误,图②正确。图③与图④地球位于远日点,太阳应直射北半球,故图③错误,图④正确。]10.D[3月21日为春分,日历所示日期为2009年2月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接近赤道。]11.D[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化与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相全都,而温带范围的变化与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相反。]12.(1)南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2)北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3)南东(4)A、B、D为西经度,C为东经度解析从南极上空观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说明图1中心的极点是南极;从北极上空观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说明图2中心的极点是北极。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地球的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所以A、B、D都是西经度,C为东经度。13.(1)、(2)(见下图)(3)南南(4)(地球位置如下图)速度渐渐变快。解析第(1)题,从图乙中地球的北极朝上可知,地球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地球的自转方向若标在北极轴上则为逆时针,若标在南极轴上则为顺时针。第(2)题,由图甲中可知,A为北半球秋分日,B为冬至日,C为春分日,D为夏至日,在图乙中依据地轴的倾斜方向和地球的公转方向可确定出与图甲中对应的A、B、C、D的位置。第(3)题,A到B期间即为从秋分日至冬至日期间,此段时间为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第(4)题,8月8日离秋分日(9月23日)位置较近,每年1月初(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故8月8日后公转速度渐渐变快。14.(1)略。(2)③b极夜北极点北极圈(3)正圆A较慢夏至快解析二至是冬至和夏至,对应的日期分别是12月22日前后和6月22日前后,并且留意冬至日时地球位于近日点四周。15.(1)黑子光球(2)色球耀斑(3)黑子和耀斑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