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_第1页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_第2页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_第3页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比世界1000年以来最宏大的哲学家,结果马克思最终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位投票者特殊推崇马克思的贡献是 ()A.赞扬巴黎公社B.发表《共产党宣言》C.改造空想社会主义D.指导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工作答案:B2.2022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4周年。今日,我们重温它倍感亲切,它的主要内容有 ()①确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乐观作用②揭示资本主义必定崩溃的隐秘③宣告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昭示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解析:解答本题要精确     识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充分确定资本主义的乐观作用,同时揭示其灭亡规律,必定为共产主义所取代,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一任务。答案:A3.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宏大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进展C.为社会主义建设供应了理论指导D.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解析: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时,世界上还没有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在1917年。故C项说法错误。答案:C4.《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精确     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冲突和阶级冲突激化的产物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A.①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从背景看①解读正确,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从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映了这点,故选D。答案:D5.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由于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C.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预备的状况下发动的起义D.它是在法国资本主义未成熟的状况下爆发的起义解析: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时代,法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民族冲突、阶级冲突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爆发的一个偶然大事,还远未到工人运动的成熟时期。答案:D6.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当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当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进展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解析: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所以革命道路也各不相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俄国资本主义的相对弱小,使社会主义革命最早发生在俄国。答案:C7.2011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2022年是十月革命成功95周年、苏联解体21周年。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进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宏大尝试C.十月革命的成功使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D.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所以D项错误。A、B、C三项符合史实。答案:D8.右图是一幅宣扬十月革命的油画。下列哪种说法不能揭示这场革命的深刻内涵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B.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D.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解析: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是二月革命。答案:B9.导致1917年11月7日俄国革命时“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的缘由有 ()①《四月提纲》指出了斗争的方向和策略,影响较大②临时政府未能满足人民对和平和面包的渴望③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④布尔什维克党日渐成熟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③是错误的,在俄国二月革命中已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只要排解含③的选项即可。答案:C10.列宁在《莫斯科吟》中写道:“十月革命,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射着将来的新途径。”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C.推动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解析:巴黎公社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答案:D11.下图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告知我们,国民大革命的主要斗争目标是 ()A.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的统治B.打倒国民党反动派C.驱除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D.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答案:A12.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实行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学问的再认、再现力量。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是相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言的。俄国走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A、B、D三项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道路。答案:C13.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请厂商制作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欢乐言和版”的蒋介石与毛泽东。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乐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签署了“双十协定”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成功解析:材料所反映的是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最大成就应为D项。答案:D14.下图是重庆谈判前毛泽东等人到达机场时与美国人赫尔利、国民党人张治中的留影。下面哪句话较能精确     地反映当时中国的形势 ()A.山雨欲来风满楼B.踌躇满志去赶考C.劫后余波兄弟在D.众志成城御外侮解析:结合抗战成功后的局势分析。答案:A15.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进展历程。生疏正确的是 ()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裂开,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冲突D.合则两利、分则不利解析:两次国共合作一再证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是“合则两利、分则不利”;第一次合作不是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其次次合作实现了抗日的目标,两党也不是只能通过武力才能解决冲突的,故排解A、B、C三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共20分)1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经受了很多仁人志士的流血与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圣西门图二图三eq\a\vs4\al(图四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材料二2008年11月7日,数万名俄罗斯共产党党员及支持者手擎红旗和绘有镰刀斧头的党旗,高举“你好,列宁,怀念你”、“社会主义革命万岁”等标语牌,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四周进行盛大集会,以纪念十月革命。材料三2006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西班牙媒体提问时表示,他反对关闭红场的列宁墓以及将列宁遗体入土安葬,强调做每项打算都要推动社会和谐及民族团结,而不是导致社会分裂。(1)图一中人物的主要思想主见是什么?列举两位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及其主见。(2分)(2)图二所示作品的作者是谁?图二所示作品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4分)(3)某学习小组对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进行争辩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争辩课题。(2分)(4)材料三表明普京的观点是什么?综合材料二、三说明白什么问题?(2分)答案:(1)主见实行实业制度。傅立叶、欧文都主见建立合作组织,欧文是社会主义的试验者,建立“新和谐公社”。(2)马克思、恩格斯。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锋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3)社会主义的产生、进展和实践。(或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言之有理即可)(4)普京反对关闭列宁墓。说明列宁在俄罗斯人民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起强大的苏联,对俄罗斯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17.诗词是诗人心情以及客观现实的反映,阅读下列毛泽东在不同革命时期创作的诗词作品,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材料二七律·长征(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材料三五律·挽戴安澜将军(1943年3月)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黑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材料四七律·人民解放军占据南京(1949年4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行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井冈山的斗争岁月。依据所学学问指出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的基本背景及其历史意义。(2分)(2)材料二中红军进行这次“远征”的缘由是什么?与长征初期郁闷压抑的心情相比,毛泽东此时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的“外侮”指什么?毛泽东为什么会为一个国民党将军写挽诗?(2分)(4)材料四中“解放军占据南京”标志着什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答案:(1)背景:1927年秋收起义发动,由于夺取城市的方案受挫,毛泽东打算进军井冈山,开展游击战斗,进行土地革命,创建革命依据地。意义:开创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2)缘由:国民党对中心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