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整本阅读的实施策略探究_第1页
《复活》整本阅读的实施策略探究_第2页
《复活》整本阅读的实施策略探究_第3页
《复活》整本阅读的实施策略探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活》整本阅读的实施策略探究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整本书的阅读被提出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群,并被视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任务。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学生的阅读量、丰富整本书的阅读经验,最终找到自己喜爱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对文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一、制定阅读计划带领学生走进整本书《复活》篇幅很长,阅读的时候如果不制定好计划,学生很容易坚持不下去。根据学生的情况,我们将阅读时间定为八周,每天读两章,同时设置每周一节阅读跟进课,读完之后进行成果检验和延伸写作。通过这样的计划,学生可以逐步提高阅读量和阅读定力,深入理解和欣赏作品,同时也能够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启发。此外,师生共读课的设置也非常有意义。通过师生一起静心读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投入感。在制定阅读计划的同时,要向学生提出几项要完成的内容。①读书笔记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理解进行记录,同时也可以摘抄好词好句,积累文本素材。这样的积累对于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都是有帮助的。在教室中设置展示角,并收取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等级评价,是一个很好的用于激励学生的方式。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感到他们的努力和成果被认可和重视,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阅读兴趣。②阅读标注阅读的时候在书上圈圈画画以及写简短的评注,可以使学生读书更加专心致志,促进自己边想边读,锻炼思考能力。有些学生阅读随便应付,读书囫囵吞枣,水过鸭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每周需要检查学生的阅读标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监督和规范。③阅读任务制定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完成,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这样学生才不会在阅读的时候漫无目的,找不到方向。例如可以这样设计:1给《复活》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写一篇大约100字的传记。2用思维导图概括《复活》的主要情节。3为“聂赫留朵夫或玛丝洛娃”设计人物档案。二、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整本阅读通过让学生参与具体学习情景的构建,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和经历,通过行动和创作来深入理解作品,并通过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这样的参与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提升他们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①创设问题情境在整本阅读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阅读应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以使阅读更有方向,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可以这样设计: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大家互相谈论,作为高二的男生或女生,你从小说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教益(请结合《复活》的课文外情节进行阐述)?这样的情景问题设置,学生们自然而然的从自己性别的角度,结合自身与文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既结合实际激发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整本阅读。②创设角色扮演情景在设置的角色扮演情景中,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复活》的故事内容,还能够锻炼创造力、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这样的角色扮演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整本阅读中。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可以如下设计:任务一:学生分小组排演戏剧,然后表演,小组间互相评分。(排演教材节选段外情节可以加分)任务二:各小组互相点评对方的戏剧表演效果,既要点评戏剧演员的表演,也要点评剧本。任务三:举办颁奖仪式:在学校或班级内举办颁奖仪式,表彰优秀剧本和优秀演员。可以准备奖杯、证书或奖状等奖励物品,以资鼓励和表彰学生的努力和成就。学生通过以上三个任务,为研读《复活》全篇打下坚实的基础。③创设图画情景通过图画与文字的思考体验,学生能够更有兴趣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探究《复活》故事内容,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例如要同学们为《复活》设计海报并且为海报写一段200字的宣传文字。又如可以开发以下阅读任务:校园杂志社准备推出关于《复活》插图赏析的文集,你与另外三位编辑组成一个编选小组。为了能顺利完成编辑工作,接下来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四位编辑分别找出不同出版社的《复活》插图,不同出版者的插图分别是由哪位画家配画,风格如何,特点如何,准备一篇大约300字的说明。任务二:各自版本的《复活》的插图设计,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插图,并配bf1c8b2562caa38b00a270ffe78cdb24以200字的文字赏析,说明你喜欢的理由。任务三:请你自选《复活》的一处情节自行配画,准备200字的发言稿介绍自己的配画,四位编辑最后互相讨论修改配画作品。以上三个任务的文字与图画均于四位编辑讨论决议后择优刊登。三、文本对比探究引导学生整本阅读①单元内文本对比探究新教材中,《大卫科波菲尔》在整个单元属于相对好理解的篇目,可以通过《大卫科波菲尔》与《复活》进行比较阅读,带动学生整本阅读《复活》。可以这样设计: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分组,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比较《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2请从“作者经历”“时代背景”“民族文化”“风格流派”四方面比较《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小组交流讨论。3假如你是电影投资商,你会选择投资拍摄《大卫科波菲尔》还是《复活》呢?分小组讨论,并选代表发言。通过比较阅读,学生积累了阅读经验,提升了鉴赏世界文学的能力。②跨单元文本对比探究《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人生选择与归宿实际上深深寄托了作者以“博爱”“救赎”“道德自我完善”等宗教道德主义,也被称为托尔斯泰主义,这对于中国高中生来说确实比较难理解。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和辨析托尔斯太主义,可以把《复活》的道德意蕴与第二单元的诸子百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点进行类比。通过跨单元文本比较阅读,使学生能理解接受“复活”的内涵,更有利于学生整本阅读。③节选文本与整本关联文本对比探究新教材选取的课文篇目绝大多数是节选,但教师绝不能把教学停留在节选段的教学。新教材非常注重整本书阅读,教师在教授节选篇目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整本阅读,甚至把节选段与整本关联文本进行对比探究,努力寻找节选段与整本书的内在逻辑性,在节选与整本关联文本探究中,提炼核心,悟出文本真谛。如“复活”的含义既指“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也指“玛丝洛娃的复活”,但是教材节选部分只涉及“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内容,“玛丝洛娃的复活”在节选部分是没有涉及的。要深刻理解“复活”的内涵,必须结合整本的细读。可以这样设计:延伸阅读《复活》的“第二次探监”“第三次探监”文本,找出玛丝洛娃表现和“第一次探监”的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思考“复活”的含义。通过节选文本与整本关联文本的对比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