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2024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2024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B.实验开始时,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加热的同时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C.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D.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并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A.AgB.Fe、ZnC.Fe、AgD.Ag、Zn、Fe3、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变化时有变色现象就可以判断是化学变化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4、某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rm{(}rm{)}A.rm{Mg}B.rm{Al}C.rm{Zn}D.rm{Ag}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加热C.量取一定量的液体D.用滴管取液体6、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80gB.100gC.200gD.280g7、我国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的形象;某校同学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⑥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⑦农业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A.①④⑥⑦

B.①②③⑤⑦

C.③⑤⑥

D.全部。

8、加热50mL液体时,所需的仪器是()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A.①③⑤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下列火灾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C.木材;棉布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10、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再次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运送飞船的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有关偏二甲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组成元素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

D.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11、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所以才能被电解。

B.电解水时水分子被破坏。

C.水通电分解是物理变化。

D.氢原子和氧原子是电解水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2、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rm{(}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rm{)}

甲:rm{CaCO_{3}}rm{(Na_{2}CO_{3})}乙:rm{NaOH}rm{(Na_{2}CO_{3})}丙:rm{KCl}rm{(KHCO_{3})}丁:炭粉rm{(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rm{垄脵}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rm{垄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rm{垄脹}加适量盐酸,蒸发;rm{垄脺}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rm{.}下列组合正确的是rm{(}rm{)}A.甲rm{-垄脷}乙rm{-垄脺}B.乙rm{-垄脹}丙rm{-垄脵}C.丙rm{-垄脵}丁rm{-垄脷}D.丁rm{-垄脵}丙rm{-垄脹}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14、将一种叫辰砂的矿石和铁混合在空气中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汞和硫酸亚铁,则该矿石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汞。

B.氧。

C.硫。

D.铁。

15、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l

D.试管a中得到氢气、b中所得是氧气。

16、现有一种物质分子的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碳元素显+2价。

B.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O

C.该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D.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家用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主要含有磷酸二氢铵)来灭火的,灭火器的罐体有铝合金和铁质的,前者的使用年限约是后者的6倍.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

(2)磷酸二氢铵(NH4H2PO4)溶于水时与NH4NO3相似,会出现明显的____(填“升温”或“降温”)现象;

(3)NH4H2PO4在灭火时的作用之一是:它受热分解后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其灭火原理是____;

(4)为了变废为宝,报废灭火器中的NH4H2PO4可作为____(填写字母标号)使用.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

(5)用化学知识解释,两种罐体的使用年限为什么不同?____.18、试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会消失的原因是______;

(2)装置中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的原因______.19、rm{垄脵}氮气、rm{垄脷}氧气、rm{垄脹}稀有气体、rm{垄脺}二氧化碳等都是空气的成分。请用序号回答问题:rm{(1)}占空气体积rm{78%}的是______;rm{(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

rm{(3)}医疗急救应选用rm{??}__________;rm{(4)}可用作节日彩灯的是________;rm{(5)}可用于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______。20、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液体;请根据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rm{(1)}牛奶在液体的分类中属于______;

rm{(2)}碘酒: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21、二氧化碳rm{(CO_{2})}是_____种物质rm{(}填“一”或“几”rm{)}它是由碳、氧两种_____组成的。22、如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rm{垄脹}______,rm{垄脺}______,rm{垄脻}______,rm{垄脼}______;

rm{(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___;rm{(}填标号,下同rm{)}

rm{(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__;

rm{(3)}量取rm{8}毫升的水;需要用______;

rm{(4)}把糖溶解到一定量的水中时,需要用______.23、如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_.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

(3)配制溶液,溶解一定量的溶质时,需要用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4题,共12分)24、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两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rm{(1)B}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rm{(2)B}实验烧杯rm{C}的作用是______

rm{(3)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rm{(4)}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该实验成功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垄脵}装置气密性好rm{垄脷}实验前夹紧止水夹rm{垄脹}红磷过量或足量rm{垄脺}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rm{垄脻}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25、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某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的腐蚀性进行研究。

【实验现象】将铜片分别浸没在4种液体中20小时;现象如下表。

。编号②③④④实验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25mL1%KMmO4溶液+10滴浓硫酸25mL1%KMmO4溶液+10滴浓硫酸铜片。

质量/g实验前0.540.540.540.54实验后0.540.520.540.430.43【分析与结论】

(1)实验中;高锰酸钾的腐蚀性是通过______来判断的。

(2)通过对比______可以得出“在滴有硫酸的条件下,KMnO4浓度越大腐蚀性越强”这一结论。(填编号)

(3)通过对比①②③,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6、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备用。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试管1号2号3号4号实验温度20℃20℃20℃40℃溶质种类冰糖冰糖食盐冰糖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溶剂质量10g10g10g10g(1)在实验中使用粉状冰糖而不用块状冰糖;优点在于______。

(2)根据实验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______。

(3)若要探究冰糖的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应选择表格中______进行实验。27、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2)改进图中的错误操作后;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不干燥。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在烧杯内溶解固体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溅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解答】解:A;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法是正确的;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加热或点燃一氧化碳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要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故B说法错误;

C;尾气中可能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故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看到的现象为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判断;

C;从尾气中可能有一氧化碳考虑.

D、根据反应的生成物可推知反应现象;2、C【分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银,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铁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不能与硝酸锌发生置换反应,由于铁过量,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故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铁和银;

A;铁过量;一定有铁,故A错误;

B;铁不能与硝酸锌发生反应;一定不会有锌,故B错误;

C;铁过量;一定有铁,铁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一定有银,故C正确;

D;铁不能与硝酸锌发生反应;一定不会有锌,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D【分析】解: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钢铁生锈、食物腐烂、人的呼吸等均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变化,均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加热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变化时有变色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氧气变为液氧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故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逐项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本质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答案】D4、D【分析】解:金属活动性顺序:rm{K}rm{Ca}rm{Na}rm{Mg}rm{Al}rm{Zn}rm{Fe}rm{Sn}rm{Pb(H)Cu}rm{Hg}rm{Ag}rm{Pt}rm{Au}由于金属若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只有排在氢前,而选项中的四种金属只有银在氢后,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故选:rm{D}.

记住金属活动性顺序;若想使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泡,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氢后的金属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该题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解析】rm{D}5、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答】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A符合题意;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rm{dfrac{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B不合题意;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C不合题意;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按住胶头;挤压出空气,再插入被吸液体内吸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D不合题意。

故选A。【解析】rm{A}6、C【分析】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80g×35%=(80g+x)×10%x=200g。

故选:C。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析】C7、B【分析】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举办绿色奥运,我们应该采用下列的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⑦农业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而不能这样去做: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⑥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可以采纳的是①②③⑤⑦

故选B.

【解析】【答案】举办绿色奥运是国人的梦想;那么为了梦想成真,我们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如: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生产无汞电池;分类回收垃圾等.

8、B【分析】试题分析: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给少量液体加热,用试管,此时需要的仪器是: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给大量液体加热,用烧杯,此时需要的仪器是:烧杯(属于间接加热的仪器)、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用来固定酒精灯),故选B考点:实验基本操作:给物质加热【解析】【答案】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BC【分析】

A;如遇到电线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B;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方法正确.故选项正确;

C;木材、棉布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因为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不能打开所有门窗,因为这样会促进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A;天然水或自来水中因为溶解有多种物质;从而增强了导电能力;

B;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C;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D;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时能够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10、CD【分析】

A、由化学式为C2H8N2可知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A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8+14×2=60;故B说法正确;

C;元素质量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1:4:1属于原子个数比,故C说法错误;

D;分子和原子属于微观概念;物质、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偏二甲肼属于物质所以应该用元素解释,说到偏二甲肼分子才能用原子来解释.

故选CD.

【解析】【答案】(1)根据化学式来判断;(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3)根据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考虑;(4)根据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的区别来考虑.

11、BD【分析】

A;水为化合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不是含有氢气和氧气;故A说法不正确.

B;水分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即该反应中水分子被破坏;故B正确.

C;水分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产生了新的物质,故属于化学变化,故C说法不正确.

D;根据原子的定义可知道;该反应中最小的粒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故D说法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用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火焰淡蓝色,罩在火焰上干冷烧杯壁有水雾;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AD【分析】解:甲: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

乙:溶解后,rm{Na_{2}CO_{3}}能与适量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丙:rm{KHC0_{3}}能与适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丁:rm{Cu0}能与适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炭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甲rm{-垄脷}乙rm{-垄脺}丙rm{-垄脹}丁rm{-垄脵}.

故选:rm{A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rm{(}提纯rm{)}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rm{.}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rm{垄脵}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rm{垄脷}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rm{(}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rm{)}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rm{AD}13、AD【分析】

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为:5+2+20+22=49;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1+28+5+x=49,则x=5,甲质量没变,可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乙质量增加,应为该反应的生成物;丙质量增加,应为该反应的生成物;丁质量减少,应为该反应的反应物;

A;由以上分析;丁生成乙和丙,故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错误;

B;甲反应前后质量没变;故可能为催化剂,故B说法正确;

C;乙增加了11g-2g=9g;丙增加了28g-20g=8g,故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故C说法正确;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5g;故D说法错误;

故选AD

【解析】【答案】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此题.

14、AC【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矿石和铁混合在空气中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汞和硫酸亚铁,可知生成物中含有汞;铁、硫、氧四种元素,反应物中含有铁、氧,所以还缺少汞和硫元素,所以矿石中一定含有汞和硫元素.

故选AC.

【解析】【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回答本题.

15、BD【分析】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B正确;

C;电解水所得正负两极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其体积比为1:2,故C错误;

D、试管a中得到氢气、b中所得是氧气;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A;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进行进行解答;

B;根据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进行解答;

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可以知道“正氧一负氢二”;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D、根据试管a中得到氢气、b中所得是氧气进行解答.

16、BC【分析】

A;根据化学式可知;氢元素是+1价,氧元素是-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该物质中碳元素显-1价.

B、由图中可知,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O.

C;该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D;该物质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故选BC.

【解析】【答案】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N2降温隔绝空气(或隔绝氧气)D铁在空气中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容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分析】【解答】(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

(2)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故磷酸二氢铵溶于水也会吸收热量,从而导致溶液温度降低;

(3)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可以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4)NH4H2PO4中含有N和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

(5)铁在空气中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容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1)N2;(2)降温;(3)隔绝空气(或隔绝氧气);4)D;(5)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铝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成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对铝起保护作用.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含有N、P、K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是复合肥;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据此解答.18、略

【分析】解:(1)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吸附NO2;红棕色消失;

(2)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实验中玻璃管的作用是引燃白磷,且起到导气作用;

(3)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故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故答案为:(1)木炭有吸附性,吸附NO2;红棕色消失;

(2)引燃红磷;使瓶内气体进入气球中;

(3)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故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1)根据木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进行分析解答;

(2)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实验中玻璃管的作用是引燃白磷,且起到导气作用;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解析】木炭有吸附性,吸附NO2,红棕色消失;引燃红磷、使瓶内气体进入气球中;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故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19、(1)①

(2)④

(3)②

(4)③

(5)①、③【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作用,难度较小。【解答】rm{(1)}占空气体积rm{78%}的是氮气,故答案为:的是氮气,故答案为:rm{78%}rm{垄脵}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rm{(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rm{垄脺;}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rm{(3)}医疗急救应选用氧气,故答案为:rm{垄脷}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所以rm{(4)}可用作节日彩灯的是稀有气体,故答案为:rm{垄脹}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稀有气体的rm{(5)}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均可用于焊接金属保护气,故答案为:rm{垄脵}。rm{垄脹}【解析】rm{(1)垄脵}rm{(2)垄脺}rm{(3)垄脷}rm{(4)垄脹}rm{(5)垄脵}rm{垄脹}rm{垄脹}20、乳浊液碘酒精【分析】解:rm{(1)}牛奶是一种液体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填:乳浊液;

rm{(2)}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填:碘;酒精.

rm{(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rm{.}乳浊液通常是指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rm{(2)}根据溶液的组成以及溶质与溶剂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溶液与乳浊液、悬浊液的区别与联系,即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悬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解析】乳浊液碘酒精21、一元素【分析】【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

二氧化碳rm{(CO}rm{(CO}rm{{,!}_{2}}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它是一种物质,由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故填:一;元素。rm{)}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它是一种物质,由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解析】一元素22、略

【分析】解:根据教材中学习的实验所用的仪器可以知道名称;

故答案为:rm{垄脵}试管;rm{垄脷}集气瓶;rm{垄脹}量筒;rm{垄脺}烧杯;rm{垄脻}胶头滴管;rm{垄脼}水槽;

rm{(1)}胶头滴管可以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故答案为:rm{垄脻}

rm{(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试管,故答案为:rm{垄脵}

rm{(3)}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量取rm{8}毫升的水,需要用量筒,故答案为:rm{垄脹}

rm{(4)}把糖溶解到一定量的水中时,需要用烧杯,故答案为:rm{垄脺}.

根据教材中学习的实验所用的仪器可以知道名称;胶头滴管可以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试管可以用来盛放少量溶液;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将固体溶解在水中可以用烧杯.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的有关知识,是化学学习的重点.【解析】试管;集气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水槽;rm{垄脻}rm{垄脵}rm{垄脹}rm{垄脺}23、略

【分析】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胶头滴管.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试管.

(3)配制溶液;溶解一定量的溶质时,需要用烧杯.

故答案为:(1)F胶头滴瓶;(2)B试管;(3)D烧杯.

【解析】【答案】熟悉化学实验中的常用仪器和它们的作用.

四、探究题(共4题,共12分)24、略

【分析】解:

rm{(1)}通过烧杯rm{A}与烧杯rm{B}的对比发现,烧杯rm{A}中的酚酞变红,烧杯rm{C}中的酚酞不变色;说明是氨水让酚酞变红而不是其它物质让酚酞变红,而氨水和酚酞并没有混合,从而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

rm{(2)B}实验烧杯rm{C}的作用是做对照实验;证明酚酞试液变红色与空气中成分无关;

rm{(3)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rm{(4)}实验成功的关键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果装置漏气;实验前未夹紧止水夹,红磷的量不足,未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都是使测得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

rm{(1)}烧杯rm{A}中的酚酞变红,烧杯rm{C}中的酚酞不变色;rm{(2)}做对照实验,证明酚酞试液变红色与空气中成分无关;rm{(3)}产生大量的白烟;rm{(4)4P+5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rm{(4)4P+5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P_{2}O_{5}}

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通过烧杯rm{(1)}与烧杯rm{A}的对比发现,烧杯rm{B}中的酚酞变红,烧杯rm{A}中的酚酞不变色;说明是氨水让酚酞变红而不是其它物质让酚酞变红,而氨水和酚酞并没有混合,从而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

rm{C}实验烧杯rm{(2)B}的作用是做对照实验;证明酚酞试液变红色与空气中成分无关;

rm{C}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回答本题;

rm{(3)}根据实验的过程及注意的事项分析;

本道题考查了多个实验、多种操作、多种设计实验的使用方法,真正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训练学生分析及掌握问题的能力。rm{(4)}【解析】烧杯rm{A}中的酚酞变红,烧杯rm{C}中的酚酞不变色;做对照实验,证明酚酞试液变红色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