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0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关于春秋争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B.周文王成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位中原霸主C.马陵之战是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D.争霸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中国趋于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2、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3、七年级(4)班的同学排练课本剧“曹操故事”,情节安排错误的是()A.在官渡,曹操亲率精兵出击B.在赤壁,曹操中了诈降之计C.在书房,曹操欣赏《兰亭序》D.曹操题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4、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手工业生产发展B.对外贸易活跃C.商业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5、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A.AB.BC.CD.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______(判断对错)7、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明朝时,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______》。8、炎黄部落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海内外的华人也以“______”。9、266年,司马懿的孙子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______为都,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______,统一了全国。10、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____。11、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汉代医学家是--______。12、公元前______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______,这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其管辖的范围包括今______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东汉时,______经营西域三十多年。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发明了造纸术。14、苏州的“苏”字古代写作“蘇”,表明这里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半坡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早在七千年前这里就大量种植水稻。()15、()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16、史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推论:唐太宗采用和亲方法,嫁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到吐蕃,实现了民族平等。()。A.正确B.错误1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夏朝。______(判断对错)18、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帮助进行各种手术,创编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______(判断对错)19、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后来,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A.正确B.错误20、道教兴起于春秋时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21、历史上有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英勇之师,和他们交战的对手是匈奴军。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1题,共7分)22、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王滋事问题;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分封制”。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28分)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六年;在全国执政五十八年,拥有七千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材料二:“8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南昌起义,连同随后党发动和领导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开启了我们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时期,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胡锦涛《建军80周年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指出“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六年”了;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诞生的?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80年前的今天”指哪一天?列举出两位南昌起义的领导人。“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谁?他领导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3)引用材料二原文,说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的历史意义。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据《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在哪国的哪一时期?当时的国君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这个历史事件的哪两项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历史事件有何影响。2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原汉族与周边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发展形成今天多民族的大家庭。从唐朝到元朝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公主恶国人赭面(以赤色涂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概括“弄赞”在“公主”的帮助下,采取了哪些有利于本民族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对周边民族主要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称为什么?
材料二两宋时期,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先后发展壮大起来,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们不断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大交融。两宋政权与这些政权多次兵戎相见,后采取议和的措施,给其岁币,形成了相对和平的并立、对峙局面。(3)概括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对峙”的两个阶段。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宋政权对周边民族政权采取的措施与唐朝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
材料三“桑哥(元朝宰相)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宣政院”主要掌管哪里的“军民财谷”?它的设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2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请回答:(1)材料一中“秦皇汉武”各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共同的目的是?
(3)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4)请给两人所处的时代特点,命一个标题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30分)27、仔细观察两幅图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回答。
⑴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那些生产工具?
⑵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⑶他们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
⑷看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下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⑸说一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方面?
⑹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8、在方框和括号内填上相关内容。
29、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材料一中日一衣带水;2000多年来,和平友好是两国人民心中的主旋律,两国人民互学互鉴,促进了各自发展,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多星期前,印度总理莫迪先生访问了我的家乡陕西省,我在西安同他一道追溯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的历史。
--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1)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中最能反映唐朝文化兼收并蓄和博大精深特点的两件史实是什么?
材料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梁启超。
(2)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的远航具有什么意义?
(3)“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与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有关?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后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的争霸战争时期,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齐桓公成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位中原霸主;马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春秋争霸加速了中国的统一进程.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的争霸战争.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春秋的争霸战争.【解析】【答案】D2、C【分析】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建立者错误;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正确;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正确;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建立者错误;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建立者和都城错误;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三国鼎立相关知识的识记;只要能够熟记魏;蜀、吴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就非常容易解答.
解答本题需熟记魏、蜀、吴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解析】【答案】C3、C【分析】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而曹操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物;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C.
本题考查东汉末年曹操生活时期的事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书圣王羲之与《兰亭序》的相关内容.【解析】【答案】C4、C【分析】题考査知识点唐朝的商业;考査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修造乐器的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可以看出主要描绘的是唐朝的商业发展状况。唐朝商业繁荣,当时著名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所以题干描述体现了当时商业经济繁荣。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解析】C5、A【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北方的辽和西北的西夏.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知识点;应把握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名称及其地理位置.
解答本题应熟知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名称及其地理位置.【解析】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略
【分析】唐玄宗统治前期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唐朝达到鼎盛的标志。
本题以开元盛世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7、略
【分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故答案为:
关汉卿;牡丹亭.
本题考查了关汉卿和汤显祖.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关汉卿和汤显祖的代表作品.【解析】关汉卿;牡丹亭8、略
【分析】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发展成为后来的华夏族,即今天汉族的前身.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故答案为:
人文始祖;炎黄子孙.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文始祖的知识点.
本题黄帝和炎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和炎帝历史功绩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人文始祖;炎黄子孙9、司马炎洛阳吴国【分析】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国,统一了全国。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故答案为:
司马炎;洛阳,吴国。
本题考查了西晋。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马炎建立西晋统一全国的史实。【解析】司马炎洛阳吴国1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尧舜“禅让”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二子目尧舜“禅让”中的内容:“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可知,故填禅让。考点:尧舜“禅让”【解析】【答案】禅让11、略
【分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答案为:张仲景.
本题主要考查张仲景.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解析】张仲景12、略
【分析】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这标志着西域(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管辖的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年,使东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得以继续和发展,捍卫了“丝绸之路”,巩固了我国西部边疆,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故答案为:
60;西域都护;新疆;班超.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以经营西域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60;西域都护;新疆;班超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用树皮、破布等做造纸的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不是发明了造纸。【点评】本题是对造纸术的考查。14、×【分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是粟。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掌握情况。15、√【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随着城市的繁荣,北宋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的盛行主要是因为当时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本题是正确的。故选T。【解析】T16、×【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史料表明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因此本题史料与推论不一致,故选B。【解析】B17、×【分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公元前2070年,即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故答案为:
×。
本题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夏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解析】×18、√【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帮助进行各种手术,创编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汉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解析】√19、√【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对外关系。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唐太宗时期的玄奘西行,是为了去天竺求取佛法。因此本题说法正确,故选A。【解析】A2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道教的相关知识点。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道教对我国的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21、×【分析】历史上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英勇之师是岳家军,与岳家军交战的对手是金军,不是匈奴军,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考查岳飞的抗金斗争。岳飞的抗金斗争保护了南方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尊敬。
本题以岳飞的抗金斗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四、辨析题(共1题,共7分)22、错误:分封制。
理由: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王封国势力;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王滋事问题,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分封制”。这个也是错误的,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王封国势力;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分封制。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五、材料题(共4题,共28分)23、略
【分析】
(1)本题考查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本题考查南昌起义及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识记.
(3)本题考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及启示.【解析】(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80年前的今天(2007-1927=80)可知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毛泽东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展,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故答案为:
(1)1921年;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任写其中的两个);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24、略
【分析】
(1)本题考查商鞅变法.
(2)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
(3)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据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与商鞅变法有关,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2)据材料二“据《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建立县制、奖励耕织.
(3)据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使秦国的国势日益强盛,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
(2)建立县制;奖励耕织或鼓励农民开肯荒地.
(3)变法使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成为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使秦国的国势日益强盛,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依据材料一“十五年(641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公主恶国人赭面(以赤色涂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史上的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件。“弄赞”在“公主”的帮助下,采取了有利于本民族发展的措施:改革社会风俗;学习汉族、中原的文化。(2)本题考查唐朝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称“天可汗”。(3)本题考查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根据所学知识,辽、夏、金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并且与宋对峙。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宋辽形成对峙;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与宋对峙;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1141年,宋金议和,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所以这一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与对峙的局面。两宋政权对周边民族政权采取的措施与唐朝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两宋采取议和政策,给其岁币,形成相对和平的并立、对峙局面。如:澶渊之盟。(4)本题考查宣政院的主要职能和设置的重大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三“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可知,宣政院的主要职能是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西藏)地区。宣政院的设立,表明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解析】(1)事件:文成公主入藏。措施:改革社会风俗;学习儒家(或汉族、中原)文化。(2)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称谓:天可汗(3)阶段: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措施:两宋采取议和政策,给其岁币,形成相对和平的并立、对峙局面。(4)范围:西藏;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26、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秦皇”“汉武”指代的人物。结合教材可知,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因此“秦皇”是秦始皇赢政。汉武帝时期,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因此“汉武”是指汉武帝。(2)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的相关知识点。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他接受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给中国古代的文化造成严重的破坏.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获得了独尊地位,成为了封建正统思想.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的措施虽然不一样,但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3)本题考查的是推恩令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可以判断出当时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这些侯国不再属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管理。汉武帝通过这种措施,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削弱了王国,加强了中央集权。(4)本题考查的是秦汉时期的特点的相关知识点。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汉武帝时期,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由此可知当时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解析】(1)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2)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3)诸侯势力强大(地方势力强大);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权。(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六、简答题(共3题,共30分)27、⑴石块;木棒、火把。
⑵群居。
⑶工具简陋;环境恶劣、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
⑷他们已经有了羞耻和隐私概念;开始缝制衣物遮盖身体。可能从无固定配偶正在转变为固定配偶的过程中或者已经完成。拥有较高的智慧,可以制造较为精细的工具,而不是简单利用天然产品进行粗加工。主要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捕猎动物(骨针的原料)
⑸共同之处:都过着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力量生存不同之处: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同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⑹生产的发展【分析】【分析】⑴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石块;木棒、火把等生产工具;
⑵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
⑶他们之所以要过群居生活;是因为当时工具简陋;环境恶劣、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
⑷根据图二可知;山顶洞人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医科大学《普通微生物学实验(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渭南师范学院《影视色彩》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日语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大学《曲式与作品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学院《计算机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兴国实验校2024-2025学年初三接轨考试生物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校考卷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威海职业学院《工程流体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公司雇佣劳动合同书范例
- 私车公用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人工智能生成艺术作品的版权问题与伦理探讨
- 《绩效面谈》课件
- DB21-T 4051.2-2024 土壤碳储量调查与核算方法 第2部分:湿地生态系统
-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指导
- 2025届中考英语复习分层进阶练习册(外研版广西专用)08-八年级(上)Modules 1-2
- 广东省佛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DB37T 5157-2020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技术标准
- 【MOOC】无线通信原理(双语)-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国省会城市介绍》课件
- 气切病人的个案护理
- 电子商务物流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