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95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考虑气体分子势能),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B.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C.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2、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如果每秒有10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现一绿灯以的功率均匀地向各方向(球面)发射波长为的绿光,已知瞳孔的直径普朗克常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考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损耗,理论上人眼能看到该绿灯时到绿灯的最大距离约为()A.B.C.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就是布朗运动B.布朗运动是扩散现象的特例C.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D.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得剧烈4、日本福岛核事故污染废水处置问题受到各国关注。在核废水中,氚()是最危险的放射性元素之一,已知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发生β衰变的半衰期为124.3年,则()A.氚的半衰期和海水温度有关B.氚经历1次β衰变,生成C.β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D.8个氚核经过12.43年后还剩下4个氚核5、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2018年获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摄氏度,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B.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C.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D.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减少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α衰变方程B.是核裂变反应方程C.是核裂变反应方程D.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相同容积的两个容器装着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氢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容器中氢分子的平均速率更大B.两个容器中氢分子的速率都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C.温度高的容器中任一分子的速率一定大于温度低的容器中任一分子的速率D.单位时间内,温度高的氢气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更大8、关于分子势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势能增大B.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势能增大C.两分子间的距离由无穷远减到不能再接近的过程中,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D.两分子间的距离由非常接近增到无穷远过程中,当分子间距离为无穷远时分子势能最小9、不同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间往往存在内在的联系;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又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存在与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如图所示为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图线,由图象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c位置分子力最小B.b位置分子势能最小C.c到d的过程分子势能一直增大E.a到d的过程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E.a到d的过程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10、设有甲、乙两分子,甲固定在O点,r0为其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现在使乙分子由静止开始只在分子力作用下由距甲0.5r0处开始沿x方向运动到无限远;则()

A.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乙分子到达r0处时速度最大C.分子力对乙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1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若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长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11eV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60eV12、钍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同时伴随有γ射线产生,其方程为→+X,钍的半衰期为24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为质子B.X为电子C.X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D.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0.3125g13、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A.是核聚变反应B.是β衰变C.是核裂变反应D.是α衰变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M开始,经状态N,Q回到原状态M。其p-V图像如图所示,其中QM平行于横轴。NQ平行于纵轴,M、N在同一等温线上。气体从状态M到状态N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先升高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气体从状态N到状态Q的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气体从状态Q到状态M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体从状态M到状态N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

15、容积为20L的圆筒内装有氧气,当温度是16℃时,它的压强是若保持温度不变,压强为时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_L;若再保持压强不变,温度降到0℃时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_L.16、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λ的激光。设发射功率为P,用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h表示普朗克常量,则激光器每秒钟发射的光子数为_____。17、如图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用频率为v的入射光照射截止频率为v0的K极板,有光电子逸出,若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为n。

(1)图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饱和光电流为I=__________。

(2)K极板的逸出功W0=___________;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___________;现将电源的电极反向连接,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时,电压表的示数UC=____________。(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电量为e,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18、物体是由大量______组成的。19、宇航员王亚萍太空授课呈现了标准水球,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在水球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引力。如图,所示,A位置固定一个水分子甲,若水分子乙放在C位置,其所受分子力恰为零,则将水分子乙放在如图______之间(填“AC”或“BC”),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若空间两个分子间距从无限远逐渐变小,直到小于r0,则分子势能变化的趋势是______。

20、晶体。

(1)单晶体:①______(填“有”或“没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

②a.______(填“有”或“没有”)确定的______;

b.导电、导热、光学等某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______(填“异性”或“同性”).

(2)多晶体:①______(填“有”或“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②a.______(填“有”或“没有”)确定的______;

b.导电、导热、光学等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______(填“异性”或“同性”)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0分)21、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2、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32分)2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①向体积的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

②用注射器吸取①中配制好的酒精油酸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

③先往边长为30~40cm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然后将________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酒精油酸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数出轮廓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N,小方格的边长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应填写:________。

(2)1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

(3)油酸分子直径是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学生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计算结果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__。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溶液浓度低于实际值。

C.计算油膜面积时;含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1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2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遵循的规律。

(1)实验时,为判断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出空气柱的横截面积;

(2)实验中空气柱体积变化缓慢,可认为温度保持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压强p与体积V的数量关系,应作出__________(选填“p-V”或“”)图像;

(3)他们进行了两次实验,其中一组得到的p-V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两次实验气体的温度大小关系为T1__________T2(填“<”“>”“=”);另一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丙所示,若他们的实验操作无误,造成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5、“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细软管将针管小孔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密封一定质量的气体,用数据采集器连接计算机测量气体压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各实验小组被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必须相同。

B.实验中为找到体积与压强的关系;一定要测量空气柱的横截面积。

C.在柱塞上涂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使气体压强的测量更准确。

D.处理数据时采用图像,是因为图像比p—V图像更直观。

(2)实验时,推动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逐渐减小,多次测量得到注射器内气体压强p、体积V变化的p—V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虚线是实验所得图线,实线为一条双曲线,实验过程中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发现该图线与玻意耳定律明显不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实验时用手握住注射器使气体温度逐渐升高B.实验时迅速推动活塞。

C.注射器没有保持水平D.推动活塞过程中有气体泄漏。

(3)某小组两位同学各自独立做了实验,环境温度一样且实验均操作无误,根据他们测得的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a与b在横轴上截距之比为1:2,则a与b密闭气体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4)两条图像都不过坐标原点,图中V0表示_____________的体积;

(5)请从气体压强的微观角度,说明: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则压强增大:______________。26、某实验小组用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时遵循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活塞和注射器外筒封闭一定的气体,其压强可由左侧的压强传感器测得。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实验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气体的变化规律。

B.实验时注射器必须水平放置。

C.注射器内部的横截面积没必要测量。

D.注射器旁的刻度尺只要刻度分布均匀即可;可以不标注单位。

(2)进行实验操作时,不能推拉活塞过快,其原因是______。

(3)该实验小组首先在甲实验室进行了实验,下表为记录的实验数据,其中有一次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记录错误的是______(填错误数据对应的实验序号)。实验序号12345封闭气柱长度L(cm)12.0011.0010.009.008.00封闭气柱压强p()1.011.091.191.331.90

(4)该实验小组又利用同一装置对同一封闭气体在另一温度稍高的乙实验室进行了实验,根据甲、乙实验室记录的数据用正确的方法画出的图像如图2所示,根据乙实验室记录数据画出的图像应为______(填图线代号)。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21分)27、如图所示;下端用橡皮管连接的两根粗细相同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右管开口,左管内被封闭气柱长20cm,水银面比右管低15cm,大气压强为75cmHg。现保持左管不动,为了使两管内水银面一样高,则。

(1)右管应向上还是向下移动?

(2)两边液面相平时;气柱长度为多少?

(3)右管管口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28、在地面上进行的舱外航天服气密性检查中,将一定量的气体充入航天服,并将航天服上的所有阀门拧紧,此时航天服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βT0(T0为室温,常量β>1)、压强为kp0(p0为大气压强,常量k>β)。经过一段时间后,航天服内气体的温度降至室温T0。不考虑航天服内部体积的变化;航天服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

(1)当航天服内气体的温度降至室温T0时;航天服内气体的压强;

(2)当航天服内气体的温度降至室温T0时,将航天服上的阀门打开,缓慢放气至航天服内气体与外界达到平衡,此时放出的气体与航天服内原有总的气体质量之比。29、医用氧气瓶使用十分广泛。图是一容积为40L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压强温度为17℃。

(1)如果环境温度和瓶内氧气温度均为27℃,且氧气瓶不漏气,求氧气瓶内氧气压强p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在(1)的情况下,保持环境温度和瓶内氧气温度不变,使用该氧气瓶对容积为4L的小氧气瓶缓慢充气,使每个小氧气瓶内氧气压强求能充满的小氧气瓶个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AD.理想气体不计分子势能;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A错误;

BC.内能增加;外界可能对气体做功,也可能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C错误。

故选D。2、D【分析】【详解】

一个光子的能量

光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式为

光源每秒发出的光子的个数

光子以半球面波的形式传播,以光源为原点的半球面上的光子数相同,人眼瞳孔的横截面积

由题意,每秒有10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设人眼到绿灯的距离为r,则人眼所处的球面的表面积

解得

故选D。3、D【分析】【详解】

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的热运动,选项ABC错误;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得剧烈,选项D正确;故选D.4、B【分析】【分析】

【详解】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决定;与外界的温度无关,A错误;

B.氚经历1次β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核子反应方程为

可知会生成B正确;

C.β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弱;C错误;

D.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个别原子核经多长时间衰变无法预测,D错误。

故选B。5、A【分析】【详解】

A.核聚变没有放射性污染;安全;清洁,故A正确;

B.只有原子序数小的“轻”核才能发生聚变;故B错误;

CD.轻核聚变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比结合能增加,但总质量减小,故CD错误。

故选A。6、D【分析】【详解】

A.是人工核反应方程;A错误;

B.是核聚变反应方程;B错误;

C.是衰变方程;C错误;

D.在人为的作用下使α粒子轰击产生和是人工核反应方程,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A:B:D【分析】【详解】

A.在密度相同时;温度越高,分子平均速率越大,A正确;

B.由不同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可知;分子数百分率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规律,B正确;

C.温度高;分子平均速率大,与任一分子的速率无关,C错误;

D.温度升高则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增大;则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加,故对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更大,D正确。

故选ABD。8、A:C【分析】【详解】

A.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A正确;

B.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B错误;

C.两分子间的距离由无穷远减到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距离由减到不能再接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故C正确;

D.两分子间的距离由非常接近增到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距离由增到无穷远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故D错误。

故选AC。9、B:C:E【分析】【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b位置分子力最小为0;故A错误;

BC.b位置左侧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右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则a到b的过程分子力一直做正功,分子势能一直减小;b到d的过程;分子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一直增大,故B;C正确;

D.由图可知,a到d的过程;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故D错误;

E.a到b的过程,分子势能一直减小,b到d的过程,分子势能一直增大,则a到d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E正确。

故选BCE。10、B:D【分析】【分析】

【详解】

A.在0~r0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且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在r0~10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且引力先增大后减小,当大于10r0时;分子力忽略不计,故乙分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直至到零,故A错误;

B.在0~r0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乙分子先加速,当乙分子到达r0处时;分子力为零,乙分子速度最大,之后分子力为引力,乙分子减速,故B正确;

C.斥力时分子力对乙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引力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错误;

D.只有分子力做功;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故D正确。

故选BD。11、A:D【分析】【详解】

A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频率不同的光子数为

据光子能量公式

可知,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高,A正确,B错误;

CD.据光电效应方程

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大,为12.09eV,代入解得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

C错误;D正确。

故选AD。12、B:C【分析】【分析】

【详解】

AB.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知;钍核衰变过程中放出了一个电子,即X为电子,选项A错误,B正确;

C.发生β衰变时释放的电子是由钍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选项C正确;

D.钍的半衰期为24天,经过120天即经过5个半衰期,故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0.03125g;选项D错误。

故选BC。13、A:C【分析】【分析】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才能发生核裂变;核聚变的过程与核裂变相反,是几个原子核聚合成一个原子核的过程,只有较轻的原子核才能发生核聚变;不稳定核自发地放出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现象,称为衰变。

【详解】

A.核聚变的过程与核裂变相反;是几个原子核聚合成一个原子核的过程,A反应是氢原子核聚变为氦原子核,故A正确;

B.β衰变放出的是电子;而B反应里放出的是中子,故B错误;

CD.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才能发生核裂变,故CD都是裂变反应,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p-V图像;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根据。

[1]由p-V图像的等温线可知,气体从状态M到状态N的过程中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2]气体从状态N到状态Q的过程中;体积不变,压强变大,故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该过程气体吸收热量;

[3]因气体从状态Q到状态M的过程中的压强较大,而两种情况气体体积的变化相同,故气体从状态Q到状态M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大于气体从状态M到状态N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解析】先升高后降低吸收大于15、略

【分析】【详解】

[1]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2]压强不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解析】①.2000②.188916、略

【分析】【详解】

每个光子的能量

激光器在每秒钟内发出的能量

故激光器每秒发出的光子数为【解析】17、略

【分析】【详解】

(1)[1]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子从金属板上射出后被电场加速,向A运动,电极A为光电管的阳极;

[2]由电流表达式

(2)[3]K极板截止频率为v0,则其逸出功为hv0;

[4]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5]将电源的电极反向连接,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时,由动能定理可得

电压表的示数为【解析】阳极nehv0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分子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依题意,水分子乙放在C位置,其所受分子力恰为零,当两分子距离大于r0,即将水分子乙放在如图BC之间;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2]若空间两个分子间距从无限远逐渐变小,直到等于r0,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距小于r0后再继续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分子势能变化的趋势是先减小再增大。【解析】①.BC②.先减小再增大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有有熔点异性没有有熔点同性四、作图题(共2题,共10分)21、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22、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4题,共32分)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往边长为30cm~40cm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撒在水面上。

(2)[2]1滴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

(3)[3]超过半个的正方形的115个,故油膜面积为

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4)[4]A.油酸未完全散开;S偏小,故得到的分子直径d将偏大,故A正确;

B.计算时利用的是纯油酸的体积;如果油酸溶液浓度低于实际值,则油酸的实际体积偏小,则直径将偏小,故B错误;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S将偏小,故得到的分子直径将偏大,故C正确;

D.求每滴体积时,lm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记了10滴,由

可知;纯油酸的体积将偏小,则计算得到的分子直径将偏小,故D错误。

故选AC【解析】痱子粉或石膏粉AC24、略

【分析】【详解】

(1)[1]设气体初状态压强为p1,空气柱的长度为L1,气体末状态的压强为p2,空气柱长度为L2,空气柱的横截面积为S,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所以实验需要验证

故实验不需要测量空气柱的横截面积;

(2)[2]实验中空气柱体积变化缓慢,可认为温度保持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压强p与体积V的数量关系,应作出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3)[3]由图可知两次实验气体的温度大小关系为T1>T2;

[4]另一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线如图丙所示,若他们的实验操作无误,造成图线不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试管中的气体的体积小于实际的封闭气体的体积,结合实验的器材可知,实验时未考虑注射器前端与橡皮帽连接处的气体。【解析】不需要>试管中的气体的体积小于实际的封闭气体的体积,即实验时未考虑注射器前端与橡皮帽连接处的气体25、略

【分析】【详解】

(1)[1]A.本实验探究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所以要保持实验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不变,而不是各实验小组被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必须相同,A错误;

B.由于注射器是圆柱形的;横截面积不变,所以只需测出空气柱的长度即可,B错误;

C.涂润滑油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漏气;使被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不仅是为了减小摩檫,C错误;

D.当p与V成反比时,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而p—V图像是双曲线,则图像比p—V图像更直观;D正确。

故选D。

(2)[2]由图像的特点可知压缩气体过程中p与V的乘积增大;所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用手握住注射器,导致温度升高;或实验时迅速推动活塞,没有使气体有充分的时间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导致温度升高。

故选AB。

(3)[3]气体温度相等,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