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53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A.

唐太宗B.

武则天C.

唐玄宗D.

明太祖2、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政权在如图A;B、C、D中的哪一处?()

A.AB.BC.CD.D3、下面是李明同学制作的一张名人名言学习卡,与卡片的名言相关的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如图是明代抗倭英雄,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5、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领导人的会谈A.有利于解放台湾B.有利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C.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D.有利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6、下列都是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A.隋朝元朝西晋秦朝B.秦朝西晋隋朝元朝C.西晋秦朝隋朝元朝D.秦朝西晋元朝隋朝7、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面图示对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局面表示正确的有()A.③B.②C.②④D.②③8、周杰伦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A.王羲之B.顾恺之C.徐光启D.郦道元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秦的暴政表现为:____、____、____。10、北魏著名农学家____撰写的《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11、____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12、唐朝的对外交往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

辨别改错______。13、______为武装反对国民党革命打响了第一枪。14、被誉为“地下军库”、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龙门石窟。15、宋朝时最著名的大商港有______和______。16、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元昊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仿效唐宋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______(判断对错)17、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北宋匠人_______

(2)《天工开物》被誉为“_______”

(3)清代绘画《茶园演剧图》中人物表演的“脸谱”艺术中惊艳世界的剧种是_______

(4)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他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

(5)宋朝初年,指南针由_______传入欧洲,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纣,建立商朝。()19、汉武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20、孔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即“民贵君轻”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______(判断对错)21、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22、西周实行的是禅让制而不是分封制。______(判断对错)23、秦朝末年的黄巾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______(判断对错)24、宋代发明了新的农具曲辕犁和秧马。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4题,共36分)25、简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上采取的措施?2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1)唐朝农民创制的新型农业灌溉工具是__________。(2)宋代,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_______技术得到推广,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3)明朝时期,从南美洲引进了________,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新品种。(4)《____________》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5)清初的统治者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大力推行________政策,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27、1115年,契丹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错误:____订正:____28、从夏商西周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不少从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言行中锤炼而成的成语,请写出五个成语典故。(10分)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9分)29、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评价。30、读《清明上河图》;回答问题。

(1)概括两宋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情况。

(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1、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观察此图;可以看出中国历史此时期是什么阶段特征。

材料二。

。朝代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西汉19.8%80.2%唐代43.2%56.8%北宋62.9%37.1%“苏湖熟;天下足”-宋代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在什么时候最终完成?依据材料二说明这种经济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材料三中的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材料中的“工匠”与“匠主”之间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唐朝时;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并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其中武则天时的殿试,开创了我国科举制度对考生面试的先河。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完善。2、A【分析】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汉族)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图中A是北宋,B是辽,C是西夏,D是吐蕃。

故选:A。

本题以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北宋建立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地图的解读,识记北宋的建立时间及建立者。【解析】A3、B【分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唐太宗,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他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选B。【解析】B4、C【分析】略【解析】C5、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发展。根据题意可知;双方领导人的互访和会谈,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我国对台湾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A说法不正确;B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意义;D是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的意义。故选C。

【解析】C6、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及出现顺序。根据所学知识,秦朝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四百年的纷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所以秦朝应排在首位,这样排除答案C;秦汉大一统后,陷入三国魏晋时期的乱世,280年西晋灭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短暂的统一;589年,隋朝灭掉南朝的陈,南北重新统一,进入了隋唐统一时期;唐后直到1271年元朝建立,并于1276年灭掉南宋,1279年灭南宋余部,完成统一。所以先后的顺序是秦朝、西晋、隋朝、元朝。故选B。

【解析】B7、C【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史实。10世纪时,东北的契丹建立契丹国即辽国;960年,北宋建立;11世纪初期,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建立西夏。所以,辽、西夏、北宋同时并存。后来金灭辽,1127年金又灭掉北宋,南宋建立。所以,金、西夏、南宋同时并存,故选C。【解析】C8、A【分析】《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王羲之。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王羲之。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解析】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焚书坑儒繁重的兵役徭役残酷的法律【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秦朝的暴政的表现;结合课本知识给出答案。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容易得出10、贾思勰齐民要术【分析】【分析】主要考查贾思勰及其著作。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11、黄帝【分析】【分析】黄帝及其部下发明了许多东西;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至今,海内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人。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12、略

【分析】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70多个.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解析】√13、略

【分析】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故答案为:

南昌起义.

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注意识记南昌起义的时间及意义.【解析】南昌起义1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被誉为“地下军库”、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历史文物古迹。誉为“地下军库”、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历史文物古迹秦兵马俑,兵马俑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解析】【答案】错误:龙门石窟订正:秦兵马俑(或秦始皇陵兵马俑)15、略

【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广州和泉州地理位置优越,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故答案为:

广州;泉州。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知道宋朝时最著名的大商港有广州和泉州。

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广州;泉州16、略

【分析】据所学知;916年,契丹族首领阿保机而不是元昊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仿效唐宋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元昊建立的是西夏。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契丹政权的建立。

注意识记两宋时期主要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及建立时间。【解析】×17、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毕昇的相关知识点。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术。故填毕昇。(2)本题考查的是《天工开物》的相关知识点。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成了《天工开物》以书。这部书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填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本题考查的是京剧的相关知识点。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形成百家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故填京剧。(4)本题考查的是《本草纲目》的相关知识点。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经常长期的努力,写成了《本草纲目》。故填本草纲目。(5)本题考查的是指南针传入欧洲的相关知识点。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有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故填阿拉伯人。【解析】(1)毕昇(2)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京剧(4)本草纲目(5)阿拉伯人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的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解析】【答案】错19、×【分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最终开通了丝绸之路,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从此日趋频繁。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张骞通西域的认识。20、×【分析】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孟子。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解析】×21、√【分析】【分析】我国古代书法成就。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后人称赞为“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王羲之。22、×【分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实行分封制,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尧舜禹的禅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尧舜禹的禅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3、×【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虽然起义失败了,刘邦的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解析】×24、×【分析】宋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了北方,当时发明的新式农具有秧马等。农具曲辕犁是唐朝创制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宋代发明了新的农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解析】×四、列举题(共4题,共36分)25、略

【分析】题考查学生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理解。结合所学,在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在经济上,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将钱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在思想上,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在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军事上,他实行筑长城、御匈奴的政策,以巩固北部边疆,维护国家的统一。【解析】01.政治:灭六国统一中国,创立了皇帝制度、郡县制等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02.经济: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把尺寸、斗升、斤两做出了整齐划一的规定。03.思想文化:一方面发布焚书令,焚书坑儒,造成了文化的浩劫;另一方面信仰法家学说,推行隶书书写。04.军事:北筑长城、反击匈奴;统一东南岭南。2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筒车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便灌溉。唐朝时期,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筒车灌溉技术。筒车可随水力自行运转,把水由低处汲向高处,提高灌溉能力。这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故填:筒车。(2)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农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故填:复种。(3)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清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明代从外国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也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故填:玉米。(4)本题主要考查了《农政全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故填:农政全书。(5)本题主要考查了清初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推行的政策。根据所学知识,清初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作。清朝前期国家统一、国力增强,社会安定。故填:垦荒。【解析】(1)筒车。(2)复种。(3)玉米。(4)农政全书。(5)垦荒。27、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政权建立。公元1115年1月28日,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公元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契丹国,年号神册。故本题的陈述是错误的。【解析】契丹族;女真族28、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古代成语典故。破釜沉舟的典故是: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纸上谈兵的故事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成语纸上谈兵就出自该战役。从此之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望梅止渴的故事是: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附近又找不到水源,许多士兵都觉得口渴,甚至不少晕倒。既影响行军速度,又影响战斗力。面对这样的困境,曹操想了一个计策。他策马来到军队的前面,指着前面的一片树林,对全体将士宣布:前面的林子里长着许多又酸又红的梅子,大家忍着抓紧赶路,就能解渴了。将士们想象着酸梅的样子,嘴巴里就流出了很多的口水。最后曹操带领部队完成了此次的讨伐。中流击楫的故事是:东晋时的祖逖,是一位仗义好侠。忧国忧民的志士。魏晋时期,天下大乱。祖逖看到自己国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无数同胞处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非常痛心。他决心要收复失地,重振国威。晋元帝司马睿迁都建康的时候,祖逖在北府京口召集了一批壮士,日夜操练,准备北上抗敌。晋元帝见奏,十分高兴,立即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并拨给他大量给养,让他在当地招兵买马。打造兵器,以期早日实现北征。战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切准备停当后,祖逖带领部下千余人渡江北上。他们的战船驶离南岸,来到波涛滚滚的大江中流,上下将土回望南土,心中像浪花一般翻腾。祖逖神情庄重地站立船头,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祖逖的铮铮誓言极大地鼓舞了船上的勇士。他们紧握刀枪,纷纷表示要同仇敌汽,杀敌报国。祖逖率军渡江之后,厉兵秣马。东晋道民闻讯,接踵而至,很快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祖逖知人善任,果敢勇武,爱护士卒,体贴部下。士卒们都愿为他出生入死。舍命战斗。因此所向披靡,一连打了几个胜仗,收复了不少城池。祖逖战功卓著,被晋元帝封为镇西将军。闻鸡起舞的故事是:祖逖和刘琨都是晋代著名的将领,两人志同道合,气意相投,都希望为国家出力,干出一番事业。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作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祖逖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一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叫声惊醒,便把刘琨踢醒,说:“你听到鸡叫声了吗?”刘琨侧耳细听了一会,说:“是啊,是鸡在啼叫。不过,半夜的鸡叫声是恶声啊!”祖逖一边起身,一面反对说:“这不是恶声,而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刘琨跟着穿衣起床。两人来到院子里,拔出剑来对舞,直到曙光初露。后来,祖逖和刘琨都为收复北方竭尽全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风声鹤唳”的典故是:淝水之战中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草木皆兵的故事是:这个成语来源于淝水之战。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8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大败北归。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答案】破釜沉舟、纸上谈兵、望梅止渴、中流击楫、闻鸡起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五、简答题(共3题,共9分)29、(1)说明了明朝以后很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

(2)明政府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提示:科举制的实行;为读书人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统治基础,繁荣了文化,而明代科举制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内,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史实的识记。第(1)问从材料中后世人嘲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这则材料说明明朝以后很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第(2)问考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依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一子目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内容中:“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据此看出这种选拔官吏的方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第(3)问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肯定了科举考试,科举制的实行,为读书人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统治基础,繁荣了文化。第二种观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