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7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图所示树种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木质最利于储水,因为它有独特的“脱衣术”和“吸水法”。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据此回答下题。

依据材料可以推测该树种可能主要分布在()A.东非高原B.地中海沿岸C.中亚D.印度2、下列箭头表示北半球中纬西风的是()

A.aB.bC.cD.d3、某年秋末,我国南方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活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中同一种槲树在甲区域的树叶较乙区域明显要“红艳”,而且落叶较少。读图甲区域的槲树生长有别于乙区域,因为甲区域()

A.东北部有高地阻挡冷空气B.比乙区海拔高光照条件好C.比乙区坡度缓土壤更肥沃D.比乙区更宽阔通风条件好4、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下图为“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B.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5、下列四幅图,与丙图特征相对应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的降雨天气主要出现在()A.东北地区B.青藏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南部沿海7、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亚欧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材料二“一带一路”路线图。

(1)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______带控制,风浪较小,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最东端地区有世界典型的________自然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9、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表示三大岩石中的__________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

(3)图中③箭头表示___________;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_________(增强或减弱),其对过程①会产生__________(增强或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______处。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生长快,树形高大,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在美国西海岸。材料二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材料三“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等高线地形”、“罗讷河周边等高线地形图”、“阿克塔和马赛气候资料图”。

(1)阿克塔和马赛两地均为________气候,降水主要来自________(填大气环流名称),因为受沿岸________(填洋流性质)影响,阿克塔年均温比马赛________。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保护河流生态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汉。

③________

(3)罗讷河流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种植________等园艺作物经验丰富。若要从美国引种海岸红杉,你认为甲、乙两地中更合适的种植区域是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和____;

(2)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循环,我国的南水北调主要影响____(填数字)环节。12、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中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填“上升”或“下沉”),出现____天气。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

(4)图中A、B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此时B城市刮____风。13、锋与天气。

(1)冷锋与暖锋。

图甲为____,它的显著特点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强势气团____________气温状况____________气压状况____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____

图乙为____,它的显著特点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强势气团____________气温状况____________气压状况____________天气状况____________

(2)准静止锋。代表性天气准静止锋名称梅雨____贵州冬无三日晴____天山北坡持续雨雪____华南冬季降水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15、我国北方夏季暴雨主要是冷锋造成的。(_____)A.正确B.错误16、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_____)A.正确B.错误17、寒潮属于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其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在冬季最大。(_____)A.正确B.错误18、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19、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20、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____A.正确B.错误2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22、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12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高黎贡山位于我国云南西部边陲,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山体北高南低,垂直高差大,形成了极为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也是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区域。下图示意高黎贡山自然带垂直分布。

(1)指出M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高黎贡山林线的分布特点。

(2)说明海拔1000m以下地区形成干暖河谷灌丛带的理由。

(3)推测高黎贡山成为我国发现新物种最多区域的原因。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部雨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的脊线以北5~8个纬度。2020年5、6月副热带高气压位置如图所示,受其影响,江南等地“入梅”偏早,梅雨期长,降水强度大,形成“暴力梅”。下图为“暴力梅”成因示意图。

(1)简述2020年夏季副热带高气压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华南沿海地区天气的影响。

(2)分析冷空气在“暴力梅”形成中的作用。

(3)分析“暴力梅”对当地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晚白垩纪时期,岩浆活动频繁,全球气温偏高,太平洋板块间歇式做俯冲运动,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形成了高大的沿岸山系。该时期沿岸山系海拔超过3000m,对大气环流、水文水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早第三纪起,沿岸山系逐渐被削低,目前残存的武夷山脉最高峰海拔仅2160m。江汉地区的半咸化湖沉积物中,保留了部分岩盐矿床,记载了晚白垩纪时期的沧海桑田。下图示意晚白垩纪时期我国东南地区的地形和水系。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我国东南地区沿岸山系形成与削低的过程。

(2)推测晚白垩纪时期古江南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晚白垩纪时期江汉地区出现岩盐矿床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具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且在旱季时蒸发旺盛;图片显示该树所在地区背景多为高草,因此该树所在地区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东非高原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地中海沿岸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中亚植被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印度植被为热带季雨林。故选A。

【点睛】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干季时降雨很少。每当旱季来临,猴面包树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2、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可知,北半球中纬西风位于30°N~60°N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北,风向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由此判断,图a符合北半球中纬西风的位置和风向特征,A正确;图b中风带位于南半球;且风向错误,不符合北半球中纬西风的特征,排除B;图c中风带位于南半球低纬度,不符合北半球中纬西风的特征,排除C;图d中两个风带都位于低纬度地区,不符合北半球中纬西风的特征,排除D。故选A。

【点睛】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树叶颜色和落叶情况主要与温度相关,依据图中方向标和等高线分布可推断出,甲区域东北部海拔较高,有高地存在,可有效阻挡冬季冷空气,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所以更为“红艳”,且落叶较少,A正确;甲和乙区域相比,二者海拔都大致介于80-120米之间,海拔差异不大,B错;甲区域等高线较乙区域密集,坡度较陡,并且甲区域位于狭窄的河谷中,CD错。故选A。

【点睛】

植被分布与环境关系密切,主要受气候(光照、热量、水分、盛行风向)、地形(海拔的影响、坡向的影响、坡度的影响),土壤(土壤水分、肥力、通透性、热量等)等因素的影响。4、A【分析】【详解】

读图;②构造是断层构造,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A对。②地质构造切断了①构造形成的岩层,说明②地质构造比①晚形成,B错。甲地貌一般形成在山麓地区,并不是特定只在湿润地区,C错。乙地貌是河口三角洲,形成主要是外力作用,D错。故选A。

【点睛】

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沉积岩层下面的沉积岩层形成的早,上面的沉积岩层形成的晚。其它岩层后形成的把先形成的切断。5、D【分析】【分析】

【详解】

读丙图可知;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散,因此丙为反气旋天气系统,反气旋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先升高后降低,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图①中盛行上升气流、阴雨天气,与丙特征不符,①不符合题意;图②中盛行下沉气流,与丙特征相符,②符合题意;图③中气压先降低后升高,与丙特征不符,③不符合题意;图④中气压先升高后降低,与丙特征相符,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6、C【分析】【分析】

【详解】

考查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夏初,江(长江)淮(淮河)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致使百物生霉,因而又有“霉雨”之名。故选C。7、B【分析】【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丙气压带两侧盛行风辐散,应为高气压带,两侧风向不同,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甲;乙风带中风向相对气压梯度力左偏,因此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则甲风带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乙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丙气压带位于南半球,而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两者无直接关联,A错误;甲风带为东南信风带,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从海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给当地带来丰富的降水,B正确;乙风带位于南半球,而西欧地区位于北半球,两者无直接关联,C错误;新西兰主要位于40°~60°S之间,终年受西风(乙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故选B。

【点睛】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东西跨度较大;自然景观变化主要是森林-草原-荒漠-森林的变化,该景观变化主要是水分因素不同造成的。马六甲海峡附近纬度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浪较小,由于终年高温多雨,该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远近和饲料供应。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中国南方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最东端地区多为有世界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该地处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点睛】

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及影响总结:(1)分布亚洲大陆的南部和东部,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由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北部以及俄罗斯的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位置有关。从东亚来讲,处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平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冬季风风力强劲,影响范围较大,受其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当夏季风盛行时,东亚的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3)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影响的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解析】水分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市场饲料(气候)水稻种植业温带落叶阔叶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岩层下凹;其地质构造应是向斜。

(2)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而生成,故排除掉岩浆岩;该地位于地壳内部,经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c表示变质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3)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箭头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其对太阳辐射会产生削弱影响。

(4)修建隧道适合在背斜,图中甲是背斜,乙是向斜,故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甲处。【解析】向斜变质内力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削弱甲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等高线地形”;“罗讷河周边等高线地形图”、“阿克塔和马赛气候资料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流域的综合治理;区域农业发展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

(1)

根据阿克塔和马赛气候资料图可知;降水多,夏季降水少,且位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降水主要是冬季由盛行西风带来的。阿克塔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年均温较低。

(2)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目的是防洪;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措施,目的是发电、防洪、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汉等,目的是保护河流生态。

(3)

罗讷河流域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式农业,种植葡萄(花卉;柑橘、无花果、油橄榄)等园艺作物经验丰富。由资料可知,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若要从美国引种海岸红杉,更合适的种植区域是乙地,因为乙地为山地,坡度大,适合发展林业;乙地地势高,较温和,降水更丰富,更符合海岸红杉的生长习性。

【点睛】【解析】(1)地中海盛行西风寒流低。

(2)防洪改善航运条件发电防洪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保护河流生态。

(3)地中海式农业葡萄(花卉、柑橘、无花果、油橄榄)乙乙为山地,坡度大,适合发展林业;乙地地势高,较温和,降水更丰富,更符合海岸红杉的生长习性11、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地质剖面图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和水循环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素养。

(1)

乙地岩层发生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丁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2)

根据丙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和扇状结构可知其地貌为冲积扇;其形成原因为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因地形变缓;河流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加强而形成,为典型的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形成。

(3)

图中水循环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陆地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海陆间循环;南水北调主要是将长江水调到北方地区,直接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即环节④。

【点睛】【解析】(1)断层背斜。

(2)冲积扇外力作用(流水搬运堆积)

(3)海陆间④12、略

【分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难度较低。

【详解】

(1)甲地气压高于周围;应为高压中心;其气流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辐散,属于反气旋系统。乙处中心气压低于周围,受气压梯度力影响,水平方向周围气流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

(2)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乙地受低压控制,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3)根据等压线分布;①地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移动影响形成冷锋,②地受来自南侧的暖空气影响形成暖锋。

(4)A地位于暖锋锋前;受冷空气控制,气温较低;B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空气控制,气温较高。B地受东南方向高压影响,吹东南风。

【点睛】【解析】甲反气旋上升阴雨甲①B东南13、略

【分析】(1)

根据图示;图甲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冷锋过境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此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由于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出现降温;气压升高、阴天大风等天气,可能有短时强降雨;过境后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转晴。根据图示,图乙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暖锋过境前当地受冷气团控制,此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暖锋过境时由于受到暖空气的影响,出现升温、气压降低、多出现连续性降水但强度不大等天气;过境后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转晴。

(2)

我国准静止锋主要有4个:6月份,我国江淮地区受势力相当的冷暖气团影响形成江淮准静止锋,受准静止锋影响该地形成梅雨天气;冬季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阻挡形成的昆明准静止锋;冷空气南下遇到天山阻挡形成的天山准静止锋;以及华南地区冬季南下冷空气偏弱形成的华南准静止锋。【解析】(1)冷锋暖气团冷锋冷气团较高降温较低较低升高较高天气晴朗阴天大风;可能有短时强降雨天气晴朗暖锋冷气团暖锋暖气团较低升温较高较高降低较低天气晴朗多出现连续性降水强度不大天气晴朗。

(2)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15、√【分析】【分析】

【详解】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等均是受冷锋影响而形成;故正确。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错误。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寒潮由快行冷锋所致,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可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特别是在秋春季节农作物成熟期及生长期产生的冻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所以该题表述错误。18、√【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19、×【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20、√【分析】【详解】

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据此可知,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故本题结论是正确的。21、√【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22、×【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四、综合题(共3题,共12分)23、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高黎贡山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山地垂直地带性和自然带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黎贡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M自然带位于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之下;亚热带干暖河谷灌丛带之上,由此可推测M自然带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林线为草甸带和森林带的分界线,因此图中的林线为亚高山寒带灌丛草甸带和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之间的界限,即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上线,图中所示寒温带暗针叶林的上线北高南低。

(2)由材料“高黎贡山位于我国云南西部边陲;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可知,该地河谷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明显。另外由于局部的山谷风影响,白天垂直方向上谷地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作用明显,另外谷地地形,导致热量不易散失,使得谷地蒸发旺盛,降水少,所以河谷出现干暖灌丛带。

(3)从材料和图示可知,高黎贡山地处亚热带地区,因此水分和热量条件很好,适合众多物种的生存。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南北跨度大,山体相对高度大,集合垂直地带分异的规律,高黎贡山的气候条件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物的生存。高黎贡山地处偏远,很少有人类的足迹,人类对高黎贡山的影响极小,同时伴随着科技水平提高,科学考察能力提升,人类发现未知的野生动植物也越来越多。【解析】(1)M自然带名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林线分布特点:北高南低。

(2)为夏季风的背风坡;山谷高差大,盛行下沉气流,焚风效应明显;谷地地形导致热量不易散失,蒸发旺盛,降水少;土壤及空气中水分含量少等。

(3)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南北跨度大,相对高度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位置偏远,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24、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东部雨带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冷锋、其它气象灾害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

(1)结合材料“我国东部雨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的脊线以北5~8个纬度。2020年5;6月副热带高气压位置如图所示”;相比正常年份,2020年夏季副热带高气压位置偏西、南北跨度大,控制范围大,停留时间长。在此天气系统控制下,华南沿海地区比起往年下沉气流持续时间、强度、范围都更加多,气候特点上表现为持续高温少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