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环保标准的绿色建筑技术推广手册TOC\o"1-2"\h\u19852第一章环保标准概述 3179441.1环保标准的发展历程 369991.1.1国际环保标准的发展 376491.1.2我国环保标准的发展 347661.2环保标准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3301531.2.1建筑材料环保标准 394331.2.2建筑设计环保标准 3306911.2.3建筑施工环保标准 4246451.2.4建筑运营环保标准 415375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4321412.1节能设计原则 4162382.2节材设计原则 461242.3节水设计原则 5247062.4环境友好设计原则 519266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 5198173.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 540823.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标准 6319503.3绿色建筑材料的认证体系 610880第四章建筑节能技术 7203604.1高功能保温隔热技术 7300224.2高效节能门窗技术 7102364.3太阳能利用技术 7155504.4智能建筑节能技术 728089第五章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体系 8274445.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8263555.2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方法 8263255.3绿色建筑评价案例 924255第六章建筑节水技术 9239346.1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 915986.1.1再生水利用技术 9214296.1.2海水利用技术 10123166.1.3矿井水利用技术 10145116.2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10166556.2.1雨水收集系统 1039276.2.2雨水处理与储存 10177176.2.3雨水利用 10319166.3建筑给排水系统优化技术 10229166.3.1给水系统优化 10199556.3.2排水系统优化 10209136.3.3给排水一体化设计 11239486.4建筑节水设备与器具 1115786.4.1节水型卫生洁具 11131706.4.2自动控制设备 11212826.4.3节水型绿化设备 11262816.4.4节水型生活用水设备 1122720第七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120707.1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11199437.1.1建筑废弃物的概念与分类 11214957.1.2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25737.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2163137.2.1废混凝土资源化利用技术 12208177.2.2废砖瓦资源化利用技术 1255257.2.3废木材资源化利用技术 1261647.3建筑废弃物管理政策 13131557.3.1政策法规 1317967.3.2政策措施 1312706第八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 13160548.1室内空气质量保障技术 13144328.1.1自然通风技术 13208968.1.2人工通风技术 13308028.1.3空气净化技术 13238968.2室内环境舒适度优化技术 14208988.2.1采光优化技术 14160338.2.2保温隔热技术 14159378.2.3声环境优化技术 14161198.3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 149638.3.1环境监测技术 14203568.3.2环境控制技术 1443598.4绿色室内装饰材料 14175628.4.1生态板材 14200298.4.2环保涂料 14241088.4.3生态石材 156668第九章绿色建筑运维管理 1532889.1绿色建筑运维管理体系 15176299.1.1概述 1583239.1.2管理体系架构 1591189.1.3管理体系实施 15134659.2绿色建筑运维关键技术 15239259.2.1能源管理技术 1539409.2.2水资源管理技术 16297609.2.3废弃物管理技术 1654099.2.4室内环境管理技术 16178749.2.5设施设备管理技术 16134979.3绿色建筑运维案例分析 16297659.3.1项目背景 1690349.3.2运维管理策略 16219979.3.3运维管理效果 169440第十章绿色建筑推广与发展 172089410.1绿色建筑政策与法规 172152010.2绿色建筑市场发展 172928510.3绿色建筑教育培训 171006810.4绿色建筑国际合作与交流 18第一章环保标准概述1.1环保标准的发展历程环保标准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初。以下为环保标准的发展历程概述:1.1.1国际环保标准的发展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为应对环境问题,国际社会开始制定一系列环保标准。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国际环保事业正式起步。此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标准,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1.1.2我国环保标准的发展我国环保标准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2年,我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此后,我国逐步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标准,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标准等。进入21世纪,我国环保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主体的环保标准体系。1.2环保标准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环保标准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建筑材料环保标准绿色建筑要求建筑材料符合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制定了《建筑材料环保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对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等指标进行了限制,以保障建筑材料的环保功能。1.2.2建筑设计环保标准绿色建筑设计需遵循环保标准,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标准,对建筑物的能耗、室内环境质量、绿化率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引导建筑设计朝着环保、节能、舒适的方向发展。1.2.3建筑施工环保标准绿色建筑施工应遵循环保标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我国制定了《建筑施工环保标准》等标准,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废水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保证施工过程的环保性。1.2.4建筑运营环保标准绿色建筑运营管理需符合环保标准,降低建筑运营过程中的环境负荷。我国制定了《建筑运营环保标准》等标准,对建筑物的能耗、废弃物处理、绿化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推动建筑运营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通过环保标准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二章绿色建筑设计原则2.1节能设计原则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的核心原则之一,旨在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下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原则:(1)建筑形态与布局优化:合理规划建筑形态和布局,减少建筑表面积与体积比,降低建筑能耗。(2)建筑朝向与采光:充分考虑建筑朝向,利用自然采光,减少照明能耗。(3)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空调、采暖能耗。(4)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5)智能化控制系统: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与优化调控。2.2节材设计原则节材设计原则要求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材料资源,降低资源浪费。以下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节材设计原则:(1)材料选择:优先选用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2)结构优化: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高材料利用效率,降低材料消耗。(3)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施工质量。(4)废弃物处理:加强建筑废弃物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2.3节水设计原则节水设计原则旨在降低建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下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节水设计原则:(1)给排水系统优化:合理设计给排水系统,提高给水压力和水质,降低漏水率。(2)雨水收集与利用:收集建筑雨水,用于绿化、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减少自来水消耗。(3)节水器具应用: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降低居民生活用水量。(4)中水回用:对建筑废水进行处理,实现中水回用,降低建筑用水量。2.4环境友好设计原则环境友好设计原则要求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以下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环境友好设计原则:(1)生态景观设计:结合地形地貌,打造生态景观,提高生物多样性。(2)绿色屋顶与绿化:推广绿色屋顶和建筑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降低热岛效应。(3)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优化室内环境设计,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光照和温度适宜。(4)噪声控制:采取隔音、减震等措施,降低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绿色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第三章绿色建筑材料3.1绿色建筑材料的分类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材料。根据其特性,绿色建筑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材料:包括木材、石材、竹材等,这些材料来源于自然界,具有较好的环保功能和可持续性。(2)再生材料:如再生砖、再生混凝土、再生玻璃等,这些材料通过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品制备而成,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3)节能材料:包括保温材料、隔热材料、节能玻璃等,这些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4)环保材料:如低毒涂料、无毒胶粘剂、绿色装饰材料等,这些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5)功能性材料:如防霉、防潮、防火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特殊功能,可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舒适度。3.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标准绿色建筑材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标准:(1)环保性: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健康性:材料应无毒、无害,不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3)可持续性:材料的生产应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4)节能性:材料应具有较高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5)功能性:材料应具有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特性,如防潮、防火、防霉等。(6)经济性:材料的价格应在合理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性价比。3.3绿色建筑材料的认证体系绿色建筑材料的认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证机构:认证机构应具备权威性、独立性和公正性,以保证认证结果的可靠性。(2)认证标准:认证标准应参照国际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以保证认证结果的科学性。(3)认证流程:认证流程应严谨、规范,包括申请、审查、检测、评估等环节。(4)认证标志:认证标志应具有易于识别、便于监管的特点,以便消费者识别和选择绿色建筑材料。(5)认证有效期:认证有效期内,认证机构应对获证材料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保证其持续符合认证标准。(6)认证撤销:对于不符合认证标准或存在质量问题的绿色建筑材料,认证机构应撤销其认证资格,并予以公告。第四章建筑节能技术4.1高功能保温隔热技术高功能保温隔热技术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主要通过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高功能保温隔热材料包括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在选择保温隔热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强度等功能指标。施工过程中应保证保温隔热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4.2高效节能门窗技术高效节能门窗技术是指在门窗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节能型玻璃、密封材料和框体材料,以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功能和气密性。常见的节能门窗技术包括双层玻璃、三层玻璃、LowE玻璃等。在选用高效节能门窗时,应关注其传热系数、可见光透射率和遮阳系数等指标。同时合理设计窗墙比例和窗型,以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功能。4.3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是指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可利用能源的技术。在建筑领域,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采暖系统等。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加热生活用水;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伏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采暖系统则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的热能,为建筑供暖。推广太阳能利用技术,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绿色建筑。4.4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是指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优化控制和自动调节。该技术主要包括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建筑能耗优化算法等。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建筑各部位的能耗数据,为节能分析提供依据;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能耗数据,自动调节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节能目标;建筑能耗优化算法则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为建筑提供最优能耗方案。智能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第五章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体系5.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衡量建筑环境功能的重要依据。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这些标准从建筑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评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与能源利用:包括建筑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2)节材与材料利用:包括建筑材料的选用、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包括给排水系统设计、雨水收集与利用、水资源管理、景观用水等;(4)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室内空气品质、光照、噪音、舒适度等;(5)室外环境与景观:包括绿化、景观设计、室外环境质量等;(6)运营管理:包括物业管理、设施维护、环保意识等。5.2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1)定性评价:通过专家评审、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进行评价。定性评价主要关注建筑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2)定量评价: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采用量化指标对建筑的环境功能进行评价。定量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评分法: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最后汇总得分;(2)指数法:通过构建绿色建筑指数,对建筑的环境功能进行综合评价;(3)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利用线性规划模型,评价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4)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关联度计算,评价绿色建筑与理想状态的接近程度。5.3绿色建筑评价案例以下为某绿色建筑评价案例:项目名称:某办公楼项目地点:我国某城市项目规模: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评价等级:三星级评价方法:评分法评价结果:(1)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得分90分,主要得益于建筑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室内环境质量;(2)节材与材料利用:评价得分85分,建筑材料的选用和资源利用较为合理;(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得分80分,给排水系统设计和雨水收集与利用表现较好;(4)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得分90分,室内空气品质、光照、噪音和舒适度均满足要求;(5)室外环境与景观:评价得分85分,绿化和景观设计较为出色;(6)运营管理:评价得分80分,物业管理、设施维护和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综合评价得分:分,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第六章建筑节水技术6.1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非传统水源的利用逐渐成为建筑节水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非传统水源主要包括再生水、海水、矿井水等。以下为几种常见的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6.1.1再生水利用技术再生水是指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水。在建筑中,再生水可用于绿化、道路冲洗、冲厕、洗车等非饮用领域。再生水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污水处理技术和水质保障技术。6.1.2海水利用技术海水利用技术在建筑中主要体现在海水淡化及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过程,可用于建筑给水。直接利用海水的技术包括海水冷却、海水冲洗等。6.1.3矿井水利用技术矿井水利用技术是指将矿井水资源经过处理后,用于建筑给水、绿化、洗车等用途。矿井水利用技术包括水质处理、水质保障及输送技术。6.2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是建筑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雨水收集与利用的主要技术:6.2.1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主要包括屋顶雨水收集、地面雨水收集和混合收集三种方式。根据建筑特点及需求,选择合适的收集方式。6.2.2雨水处理与储存雨水处理后可用于绿化、冲厕、洗车等用途。雨水处理技术包括水质净化、水质保障和储存技术。6.2.3雨水利用雨水利用主要包括绿化、景观用水、道路冲洗、冲厕等。合理规划雨水利用方式,提高雨水利用率。6.3建筑给排水系统优化技术建筑给排水系统优化技术是提高建筑节水效率的关键。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优化技术:6.3.1给水系统优化给水系统优化包括给水管网优化、给水设备优化和给水压力优化。通过优化给水系统,降低给水能耗,提高给水效率。6.3.2排水系统优化排水系统优化包括排水管网优化、排水设备优化和排水处理优化。优化排水系统,降低排水能耗,提高排水效率。6.3.3给排水一体化设计给排水一体化设计是将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节水效果。6.4建筑节水设备与器具建筑节水设备与器具是建筑节水技术的具体应用。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建筑节水设备与器具:6.4.1节水型卫生洁具节水型卫生洁具包括节水型马桶、节水型水龙头等。通过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降低建筑用水量。6.4.2自动控制设备自动控制设备包括智能水表、自动给水控制系统等。通过自动控制设备,实现建筑用水量的实时监测与控制。6.4.3节水型绿化设备节水型绿化设备包括滴灌系统、喷灌系统等。通过采用节水型绿化设备,降低绿化用水量。6.4.4节水型生活用水设备节水型生活用水设备包括节水型洗衣机、节水型洗碗机等。通过采用节水型生活用水设备,降低生活用水量。第七章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7.1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7.1.1建筑废弃物的概念与分类建筑废弃物是指在建筑、拆除、维修、改造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混凝土、废砖瓦、废木材、废钢材等。按照来源,建筑废弃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建筑施工废弃物:包括废混凝土、废砖瓦、废木材、废钢材等;(2)建筑拆除废弃物:包括旧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3)建筑维修与改造废弃物:包括维修、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7.1.2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填埋处理:将建筑废弃物运输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但此方法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堆肥处理:将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3)回收利用: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化利用;(4)焚烧处理:将建筑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减少废弃物体积,但需注意焚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7.2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7.2.1废混凝土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混凝土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1)制备再生混凝土:将废混凝土破碎、筛分、清洗后,与水泥、砂、石等材料混合,制备再生混凝土;(2)制备混凝土砌块:将废混凝土破碎、筛分、清洗后,与水泥、砂等材料混合,制备混凝土砌块;(3)制备道路基层材料:将废混凝土破碎、筛分、清洗后,与石灰、粉煤灰等材料混合,制备道路基层材料。7.2.2废砖瓦资源化利用技术废砖瓦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1)制备烧结砖:将废砖瓦破碎、筛分、清洗后,与粘土等原料混合,制备烧结砖;(2)制备路面砖:将废砖瓦破碎、筛分、清洗后,与水泥、砂等材料混合,制备路面砖;(3)制备隔热材料:将废砖瓦破碎、筛分、清洗后,与珍珠岩等材料混合,制备隔热材料。7.2.3废木材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木材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1)制备生物质颗粒:将废木材破碎、筛分、干燥后,制备生物质颗粒;(2)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将废木材破碎、筛分、干燥后,与塑料等材料混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3)制备活性炭:将废木材炭化、活化后,制备活性炭。7.3建筑废弃物管理政策7.3.1政策法规我国高度重视建筑废弃物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等,对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资源化利用等环节进行规范。7.3.2政策措施(1)建立建筑废弃物产生源头减量制度,鼓励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技术;(2)实施建筑废弃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制度,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4)建立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监测体系,加强监管。通过以上措施,我国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科技创新,推动建筑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迈向更高水平。第八章绿色建筑室内环境绿色建筑技术推广手册的目录,以下为具体内容:8.1室内空气质量保障技术室内空气质量是衡量绿色建筑室内环境的重要指标。以下几种技术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8.1.1自然通风技术自然通风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开窗、通风井等部位,使室内外空气自然流动,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该方法既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又能节约能源。8.1.2人工通风技术人工通风技术利用风机、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对室内空气进行强制通风,以降低污染物浓度。此方法适用于无法实现自然通风的场所。8.1.3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技术包括过滤、吸附、光触媒、负离子发生器等方法,可去除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细菌病毒等污染物。8.2室内环境舒适度优化技术室内环境舒适度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几种技术可用于优化室内环境舒适度:8.2.1采光优化技术采光优化技术通过合理设计窗户、天窗、反光板等,提高室内自然采光效果,降低照明能耗,同时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8.2.2保温隔热技术保温隔热技术通过选用高功能保温材料、隔热材料,以及合理的建筑布局,提高室内保温隔热功能,降低空调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8.2.3声环境优化技术声环境优化技术包括选用隔音材料、合理布局室内声源,以及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技术,降低室内噪声,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8.3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以下几种技术可用于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8.3.1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温湿度监测、光照监测等,通过实时监测室内环境参数,为室内环境调控提供数据支持。8.3.2环境控制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包括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照明系统等,通过对室内环境的实时调控,保证室内环境质量满足设计要求。8.4绿色室内装饰材料绿色室内装饰材料是指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无害的装饰材料。以下几种材料可应用于绿色建筑室内环境:8.4.1生态板材生态板材采用环保生产工艺,降低有害物质释放,适用于室内墙面、地面等部位。8.4.2环保涂料环保涂料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配方,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8.4.3生态石材生态石材选用优质天然石材,经过特殊处理,降低放射性物质含量,适用于室内地面、墙面等部位。第九章绿色建筑运维管理9.1绿色建筑运维管理体系9.1.1概述绿色建筑运维管理体系是指以环保、节能、舒适、安全为核心,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和人文关怀,实现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资源利用最优化、环境负荷最小化的管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建筑运维的各个方面,包括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室内环境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等。9.1.2管理体系架构绿色建筑运维管理体系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架构:明确绿色建筑运维管理的组织架构,保证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2)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运维管理制度,包括能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废弃物管理制度等。(3)技术支持:运用先进技术,为绿色建筑运维管理提供技术支持。(4)人员培训:加强绿色建筑运维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5)监测与评估:建立绿色建筑运维监测与评估体系,保证运维效果。9.1.3管理体系实施绿色建筑运维管理体系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将绿色建筑运维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2)动态性:根据建筑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运维管理策略。(3)合作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绿色建筑运维管理。9.2绿色建筑运维关键技术9.2.1能源管理技术能源管理技术包括能源监测、能源审计、能源优化等,旨在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9.2.2水资源管理技术水资源管理技术包括水资源监测、水资源利用优化、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污染。9.2.3废弃物管理技术废弃物管理技术包括废弃物分类、废弃物减量、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旨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9.2.4室内环境管理技术室内环境管理技术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室内环境优化、室内环境舒适度提升等,旨在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9.2.5设施设备管理技术设施设备管理技术包括设施设备监测、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等,旨在保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9.3绿色建筑运维案例分析9.3.1项目背景本项目为某大型商业综合体,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项目秉承绿色建筑理念,采用了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9.3.2运维管理策略(1)建立绿色建筑运维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2)运用能源管理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运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宾馆客房承包管理及服务合同3篇
- 继电器课程设计摘要
- 2024年版公司内部装修工程施工协议条款一
- 二零二五年度协议书担保协议书范本权威汇编3篇
- 2025年度公司股份自愿转让与受让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简化动产抵押交易协议样本
- 测绘c 课程设计
- 2024房地产中介居间服务合同
- 城市高层建筑的隔音与保温技术探讨
- 2024年苗木花卉批发销售协议模板版B版
- 《格林童话》课外阅读试题及答案
- “销售技巧课件-让你掌握销售技巧”
- 2019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修一UNIT 2 单词短语句子复习默写单
- 房地产项目保密协议
- 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
- 【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现状及问题和优化研究15000字(论文)】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调试报告
- 《13464电脑动画》自考复习必备题库(含答案)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课件
- 2023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厂集热系统设计规范
- 消费税改革对商贸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