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测试题合集_第1页
2021年春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测试题合集_第2页
2021年春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测试题合集_第3页
2021年春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测试题合集_第4页
2021年春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测试题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春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测试题合集

第一单元检测卷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元期(xun)票基(didn)鲜为人知(xidn)

B.断头(shu)顼果(snud)锲而不舍(ql)

C.秩序(zhi)期金(xin)深晋痛绝(wu)

D.核对(xiao)草率(sauai)妇硕皆知(ru)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隼为人知(很少)死而后已(停止)

B.家9户晓(了解)深晋痛绝(憎恨)

C.锲而不舍(刻)仰之弥高(更加)

D.锋芒毕露(全)可歌可泣(可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尊的。

B.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再度夺得世界冠军,朱婷在中国成了枣垣广吸的人

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铮苦学雷。

D.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旧不以为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他想消化尽、吃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

印》《运河》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

C.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

我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6.单元整体感知。在本单元的人物画卷中,我们认识了他们:为我国核武器事业“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默默耕耘、做了也不说的,平凡

中彰显伟大的,善纳雅言、令人刮目相看的。走近他们,

我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4分)

7.仿写句子v(4分)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

拥有0

8.口语交际。(4分)

自习课上,王强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这时,他看见同桌赵敏做出了这道题,便凑过

去想看个究竟,没想到赵敏把作业本一捂,说:“看什么看,自己做!”王强无奈,只好嘟

嚷道:“真不够朋友!”……

假如你是王强或赵敏,你觉得怎样说才能让对方乐于接受?请写出来。

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校七(2)班举行“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也来参与。(7分)

11)本次活动中要办一份“我喜爱的明星”的手抄报,下面是其中的几个小栏目,请你

增设两个。(2分)

成长史奋斗史名言录

(2)请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一位名人,并说明喜欢的原因。[2分)

-2-

(3)活动中,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一则材料,阅读后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青少年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球星迈克尔・乔丹,可有很多人不知道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有一位歌星到某地演出,有多名中学生竟然在旅馆门口等了三天三夜,等歌

星签名留念。有些中学生能一字不误地记住几百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却记不住20多个物理

公式。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孙权劝学(14分)

初,权谓吕蒙曰:“理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超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网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

(2)蒙蒋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但当涉猎锐不可当

B.大有所章开卷有耗

C.见他事耳隹事依依

D.刮目相待刮骨疗毒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

13.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2分)

1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4分)

(-)细节中的鲁迅(15分)

①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鲁迅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

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

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

了,才关上门回屋。未名社成员、作家王冶秋曾在《怀想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深

夜,他端着灯送出门外,我们走了老远,还看到地下的灯光,回头一看,灯光下他的影子

好看得很,像是个海洋中孤岛上的灯塔,倔强地耸立在这漆黑的天宇。”尊重,有时是说出

来的,有时是做出来的。体现在细节中的尊重,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尊重。

②翻译家黄源早年与鲁迅先生多有交往,因而便经常去鲁迅先生家中,并在那里吃饭,

鲁迅先生对于一天所发生的事,都记在日记中,黄源先生某月某日到他家去,他也记在日

记上,但黄源先生看过鲁迅先生的日记,上面只记着他去他家的事,比如“晚三弟来、河

清〔黄源先生别名)来”,而对于在家里吃饭的事,鲁迅先生却从来不记。有一回,黄源先

生又去鲁迅先生家,给鲁迅先生买了两盒点心,那天晚上,两人便一边吃点心一边聊天。

事后,黄源先生在鲁迅先生的日记上看到了这样的记录:“夜河清来并赠蛋糕两盒/黄源

先生因此感慨道:“从这一琐事上,我却领悟到鲁迅先生的一条规律,就是凡是他对别人付

出的,从不记账,而别人给予他的,他都记在账上,即使是两盒蛋糕,琐事如此,大事也

一样。”付出的,不记在心上,得到的,却永远记得。虽然只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却让我们

真切地感受到了先生的无私精神和博大情怀。

③有一回,萧红到鲁迅先生家吃饭,从福建菜馆叫了一碗鱼丸子,吃的时候,海婴先

吃的,吃了一个后就说“不新鲜,不好吃”。许广平就夹起来一个吃,感觉很新鲜,于是就

批评海婴,并给海婴又夹了几个,海婴吃了以后,依然说不新鲜,许广平就生气了,更加

严厉地批评海婴。见此情形,鲁迅先生便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发现果然不

新鲜,原来,这碗鱼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鲜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新鲜的,海婴吃的是不新

-4-

鲜的,而许广平吃的恰恰是新鲜的,鲁迅先生于是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

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J这就是鲁迅先生,即使是教育孩子这样一件小事,也极其认

真,诚如许广平事后感慨的那样:“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④长期以来,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

注的,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其实,细节中的鲁迅先生,会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去

了解他有血有肉的另一面,通过这些细节性的东西,我们能够走近一个更加真实亲切的鲁

迅。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出了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15.本文交代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各自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阅读全文,完成下

面表格。(3分)

事件人物品质

尊重友人

先生的两则日记

先生鉴别不新鲜的鱼丸子

16.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3分)

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号号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

即回屋,而是: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

17.第③段中加点的“此情形”指的是

_(2分)

18.文章第①段引用了王冶秋《怀想鲁迅先生》中的句子,第②段、第③段分别引用了

黄源先生和许广平对鲁迅先生的评价,都有什么作用?(3分)

19.第④段说“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

注的,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4分)

-5-

(三)季羡林:一位大师的非凡人生(12分)

李盈盈

他的一生历经清朝、旧中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有语言学家、翻译家、

教育家等称号,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等共12种外语;他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有能力独立

释读吐火罗语残卷的人;他还是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就是头顶“国学

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季羡林。

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一个贫困的农家,在徒有四壁的家里,季羡林连

个带字儿的纸条都没见过。由于季羡林是季家下一代里唯一的男孩儿,父亲让他到济南的

叔叔家接受教育。叔叔对季羡林的期望很高,要求极严。为了把侄子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

人,叔叔不惜代价,节衣缩食,给侄子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季羡林从初一开始,每天放

学后先去古文学习班学古文,晚饭后,再到英文学习社去学英文,一直到晚上十点才能回

家。就这样,季羡林坚持了近八年,而且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八年的勤

奋与坚持,为他日后的国文和外文的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留学,研究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等。由于战争缘故,他留

在德国10年。直到1946年才抵达上海,回到了久别的祖国。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到北

京大学任教,并创立了东语系。回到北大后季羡林发现国内梵文典籍严重匮乏,研究困难

重重。正在这当口,季羡林收到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聘约,邀请他到剑桥大学任教。剑

桥大学良好的科研条件使季羡林动心了,犹豫之际,对家庭的责任心使得他放弃了剑桥大

学的聘请。在国内艰难的条件下,他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莫

基人。

“文革”期间,身为北大教授的季羡林,却被安排在女生宿舍楼当看门人〃即使这样,

他也没有中断学习。他揣着小纸片,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罗摩衍那》。

季羡林经常给学生讲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

有人买了这个妙方,它是用纸一层一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纸卷,打开一看,纸上写着两个

字:勤捉。买方子的人觉得上当受骗了,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不争的事

实和真理一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写《糖史》,已经80多岁的季羡林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坚持了两

年。到了后期,生病住院后,季羡林还在坚持写作。为了写东西,他输液时都伸左手,留

出右手写东西,完成了《病榻杂忆》。

季羡林博学多识、著作等身,这些成果与他的勤奋和执着密不可分。作为“国学大师”

-6-

和“学界泰斗”,季羡林学术研究领域很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

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他平均一年有20万字的作品问世,

90岁高龄时,他在病榻上都没有停止过学习和写作。

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评价他:季羡林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他对于学术的热爱、

家国的忠诚和名利的淡泊是后人学习的榜样,百年燕园也因他的气节而更显魅力。

(选自《当代青年,我赢》,有删减)

20.选文主要记叙了季羡林哪方面的“非凡”?(2分)

21.季羡林给学生讲的“勤捉”的笑话,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请根据你的理解把它写

下来。(3分)

22.读了选文,你认为季羡林能够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3.季羡林在读书时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而现在,社会上的课外培训班却遭到人们的

普遍诟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分)

三、写作。(5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1)我最的人

(2)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要求:①若选题目(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

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7-

第一单元检测卷

1.C【解析】A项“鲜为人知”中“鲜”应读“xidn”,B项“锲而不舍”中“锲”

应读“qi6”,

D项“校对”中“校”应读“二ido”。

2.D【解析】“可歌可泣”的“可”是“值得”的意思。

3.D【解析】“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放在这里与前文语

义矛盾。

4.A【解析】B项搭配不当,应去掉“人民”或“国家之一”;C项“消化尽”和“吃

尽”应互

换位置;D项句式杂糅,应去掉”的原因”和逗号。

5.D【解析】司马光是北宋史学家.

6.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吕蒙

7.示例一: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知识,就捐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示例二: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友情,就拥有了一份快乐和温馨

8.示例:王强:赵敏,打扰一下,这道题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赵敏:我来给你讲一下吧,如果讲的不对,还请你指出来啊。

9.(1)成就集启示录(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3)示例:年轻人崇拜的偶像,不能只有歌星影星,更要有科学家、时代的英雄等,

心中有了优秀的楷模,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10.(1)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2)推托

11.B【解析】A.应当;抵挡。B.益处。C.指历史;过去的事。D.擦;舌人

1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与有志的人分别几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

1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4.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

道理;吕蒙知错就改,勤奋好学并最终学有所成的经历也给了我人生的启发,我现在也要

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15.先生端灯送别客人无私博大认真求实

16.这些加点的词,生动地再现了鲁迅先生送别客人时的场景,表现出先生对友人的尊

-8-

重,以及这种行为的经常性。

17.海婴两次吃鱼丸子,都说不新鲜;许广平吃了鱼丸子,感觉很新鲜,囚此生气批评

了海婴。

18.都起到侧面衬托的作用,说明鲁迅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19.示例:因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我们读到的常常是他的战斗檄文,

看到的是他同反动势力勇敢战斗的一面,对于他的生活细节知之甚少,所以我们所了解的

鲁迅只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

20.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

21.凡事没有捷径和窍门,唯有勤奋。

22.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赴德留学,刻苦钻研,开创了中国现代东

方学科;勤奋执着,坚持写作,成就了等身著作“

23.示例: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有兴趣,乐意去学,当

然可帮孩子报一两门,既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又能学个一技之长;但如果违背孩子的

意愿,强迫孩子去学,而且报得又多,就使学习成为负担,既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又

没有什么学习效果。

第二单元检测卷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芋痛(zhi)像悔(do)澎涉(bdi)卬举(16ng)

B.祈祷(ql)篦头(gdo)蟒鸣(hao)斑咽(ndn)

C.唯育(bn)县古(g^ng)污档(hui)默契(qi)

D.土壤(rang)屏障(ping)怪诞(dan)澜语(Ia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黄河,亿万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早已失去了波涛滚滚、一泻千里的汹勇气势。

B.在历史的潮汐中,个人只能是其中的一簇浪花。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猛。

D.今天的天气非常情朗。

-9-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步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B.金星主持的《金星说》可谓是等的人期,独特的主持风格让很多观众觉得他很犀利,

敢于直言。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因事无归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学校操场上人声期涉,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着。

4.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6.单元整体感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B.《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主人公为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即小时候的作者。

C.《木兰诗》采用了南方民歌的形式,刻画了一位聪明勇敢、杀敌爱国的女英雄形象。

D.《土地的誓言》一文表现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

7.默写。(6分)

(1),弹琴复长啸。

(2),寒光照铁衣。

(3)《木兰诗》中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一句是:

(4)《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和亲人无限眷念的诗句是:

-10-

8.(2016•山东东营)名著阅读。(4分)

A轻轻抱起“监狱之花”,把深切的爱意,和那些自己未必能实现的理想,尽情

灌注在幼小的花朵上:“孩子,心爱的孩子!你看红旗,这是你爸爸妈妈留下来的……”她

连连亲着“监狱之花”的脸,又爱怜地凝视着孩子亮晶晶的眼睛,她似乎觉得幼稚的孩子

完全能够听懂她的话:“孩子啊,快点成长吧!叔叔娘娘们将举起这面红旗,去参加战斗,

还要亲手将红旗托付给你……”

以上文字选自长篇小说《》,文中A处的人物是。小说通过

、等情节内容,

塑造了这一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忠于理想,宁死不屈的女共产党人形象。

9.综合性学习“(7分)

在学习完第二单元后,淮海中学七(3)班同学开展了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

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一:自然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

经青海等九个省,最后流入渤海。请写出黄河流域的两个著名的风景区。(2分)

(2)活动二:感悟黄河

右图是名为“黄河母亲”的雕塑,请你认真观察,简要描述

雕塑的主体组成部分,并谈谈你对雕塑寓意的理解。(3分)

(3)活动三:保卫黄河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人们

保护我们的母亲河。(2分)

-11-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11分)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②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③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

向猪羊。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

黄。⑤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爷娘闻女来,出郢相扶将。郭:

(2)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2.这一节诗可分为几层?请简述。(2分)

13.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3分)

(二)大国手(15分)

清朝末年,围棋界出现两大泰斗,一人姓施名恩,住上海;一人姓林名海,居京城。

两人被誉为“南施北林二

当时,林海生活没有着落,在段提督府邸做门客。一日,提督召见他说,有一队日本

高手,自上海入境,打败施恩,一路北上,所向披靡。据说,领队的宛田,乃日本“第一

棋士”。宛田进京,本帅想令你出阵,一试深浅。为了日本颜面,第一要输;第二要输得体

面。达不到这两条,拿你全家是问。

林海思忖良久,只得应允。

数日后,宛田一行抵达京城。比赛地点设在提督府特别对局室。段提督亲自担任裁判

-12-

长,施恩负责大盘讲解。

比赛那天,提督府门外人涌如潮,热闹非凡。经猜先,林海执黑先行。

林海的起手,下在了棋盘正中心。棋谚说,金角银边草包肚。棋下中腹的人,多为门

外汉。宛田面露讥笑,果断将棋子落在一隅。林海略加思索,旋即镇头。

相传,唐宣宗年间,善棋的日本王子入朝进贡,皇帝曾令棋待诏顾师言与之对弈。师

言曾用这招“镇神头”,令王子败得心悦诚服。

宛田对“镇”视若未见,继续贪占实地。林海针锋相对,依然高压夺势。很显然,林

海一旦尽收腹地,宛田则必败无疑。宛田意识到问题严重,便申请暂时封盘。

宛田回到住所,与日方高手共商良策。皆说,果然高者在腹。面对林先生,唯有一拼,

方可争胜负。

宛田再下出的棋,便多了几分霸气,逼得林海频频长思。

到第三十天,林海下出一招妙手,白棋像被点了要穴,顿时动弹不得。宛田苦思冥想,

不得其解,便称病不出,反复研讨。

不觉又是月余。宛田无奈之下,携厚礼密访施恩,许诺说,若能探得虚实,定有重金

厚谢。

施恩对棋局本也迷茫,正想找林海讨教,便满口应承下来。

施恩见到林海,劝说,据我所知,林兄弟与提督早有协议。现在体面认输,实乃明智

之举。

林海默然不决,说,你我兄弟,嗜棋如命,当知围棋起源中国。虽为游戏,却关乎大

清国格,焉能不战而屈?

施恩羞红着脸,问,当前局面,如何应对?林海轻笑,说,思谋多日,偶得一招,唯

鼻顶可解。

次日,宛田假作片刻思索,遂落子鼻顶。林海惊诧,微微摇头,只得另谋制敌良策。

又数日激战,林海优势依然。

宛田绝望地想,林先生棋艺深不可测,即便认输,虽败犹荣。正举棋难定,适逢大雨,

“咔嚓,,一声霹雳,将他指间棋子惊落。

依照规则,宛田算“投子认输”了。段提督却惊呼,妙,妙不可言!

宛田仔细一瞧,竟然发现,滑落之子正断在黑棋筋上。有此一断,两边黑棋,必死一

块。宛田确认后,一跃而起,冲向门外,站在雨里,又唱又跳。

林海对着棋盘,石佛般一动不动,直至封盘。

-13-

林海回到住处,饭也不吃,进了棋室。他交代夫人,任谁,也不要打搅我。

林海棋室的油灯,亮了一夜。拂晓,林海步出棋室,唤来妻子儿女,面色凝重地说,

我离家之后,你们速速离京,越远越好。没有我的书信,万不可回。又嘱托夫人,凡我子

孙,再莫学棋,切记!

夫人看到,林海一夜间头发竟白了大片,不禁失声痛哭。

林海走进棋室,神定气爽地坐下,轻轻夹起一粒黑子,胸有成竹地落在底线上。这手

棋,名曰“小尖”,看似笨拙,却像一把利刃,直指白棋软肋。

施恩初见棋谱,颇感怪异。揣摩良久,方才发现,此棋一石三鸟,解危倒悬,妙不可

言。他亢奋地断言,黑方小胜,已成定局。

宛田木然坐着,喉结上下涌动,嘴唇越来越抖,一口鲜红的血,疾射在棋盘上。

段提督急步抢出,对外宣布说,棋赛至今,已满百日,永久封盘!呕心沥血的名局,

必将永垂千古!

林海听着外面的欢呼,企图站起,却四肢无力,浑身酥软,仰面跌倒……

(选自《北京精短文学》)

14.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故事情节。(3分)

15.文中叙写唐宣宗年间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有两处写“雨”,请你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3分)

17.文中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赏析。(3分)

18.施恩与林海同是围棋界泰斗,他们都可称作“大国手”吗?为什么?(3分)

-14-

(三)木笛(15分)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乐器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一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

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

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

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

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

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着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

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一

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

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

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J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15-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J

朱丹说:“请原谅一”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

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

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

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

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蒋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

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

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有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

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

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

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彷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

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

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

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16-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9.结合语境,将文章中画线处空缺的话写在下面。(3分)

20.文章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II是什么?(3分)

2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2.文章画横线的句子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3分)

23.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三、写作。(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有首歌唱道:“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是春雨,能

滋润干涸的心;爱是阳光,能穿透坚冰似的隔膜;爱是催化剂,能让人变得善良。

请以“让世界充满爱”为题作文。

(2)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语句通顺。

-17-

第二单元检测卷

1.D【解析】A项中“湃”应读“pdi”;B项中“斓”应读“Idn”;C项中“亘”应读

“求n”。

2.B【解析】A项中“勇”应为“涌”;C项中“猛”应为“蠕&D项中“情”应为“晴”。

3.B【解析】“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4.A【解析】句式应与“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一致。

5.C【解析】A项前后矛盾,去掉“整整”或“左右”;B项暗换主语,应将“上的刻

文“删去;D项有歧义,“儿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可改为“学校的几个中层干部”。

6.D【解析】A项中《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B项中《最后一课》的主人公

是小弗郎士,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都是作者刻画的典型形象;C项中《木兰诗》是北方的

一首乐府民歌。

7.(1)独坐幽篁里(2)朔气传金柝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红岩江姐编发《挺进报》目睹史夫被悬首示众(或参加川东斗争领导狱中斗争)

9.(1)壶口瀑布和小浪底水库风景区。(2)雕塑的主体部分由神态安详的“母亲”

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婴儿”组成。“母亲”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的黄河母亲;“婴儿”则象

征了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3)保护黄河,保护我们自己的家。

10.(1)外城(2)穿

11.(1)打开我东厢房的门,坐在我西厢房的床上。

(2)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12.可分为三层。①“③写家人喜迎木兰;④写木兰恢复女装;⑤、⑥写木兰与战友见

面。

13.示例: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

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

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14.围棋泰斗林海凭借高超的棋艺与高尚的人格与日本棋士宛田激战百日,最终取胜,

保全了国格。(交代清人物、事件、结果即可)

15.通过插叙师言用“镇神头”赢得胜利的故事,侧面烘托出了林海棋艺超群。(答出

-18-

林海棋艺超群即可)

16.示例一:“正举棋难定,适逢大雨,'咔嚓'一声霹雳,将他指间棋子惊落。”此处

写雨,不仅渲染了紧张的氛围,更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宛田棋子滑落于黑棋筋上做铺

垫。(必须答出“推动情节发展”。)示例二:“宛田确认后,一跃而起,冲向门外,站在雨

里,又唱又跳。”此处写雨,烘托了宛田欣喜若狂的心情。

17.此句美在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林海

超凡的棋艺。

18.示例:我认为施恩与林海虽同是棋界泰斗,但只有林海才配“大国手”称号。因为

首先施恩技不如人,被日本棋手打败,更重要的是,棋品如人品,施恩竟然劝林海主动认

输,还为宛田打探破棋招术。这种明哲保身、没有民族大义的人,不配“大国手”称号。

林海不仅棋艺精湛,而且他力保国格,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这样德艺双馨的人才配称“大

国手”。

19.请原谅,能换一组曲目吗?

20.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21.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心情;③推动情节发展。

22.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23.朱丹是一个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19-

第三单元检测卷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军

()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

谢,我却拿钱去停()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

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o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絮说顽皮烦琐念念不忘

B.镶嵌包裹皇恐风吹雨淋

C.宽敞耀眼尴尬微不足道

D.胸脯哀悼烦躁大庭广众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地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篡名?妙。

B.这个扫街的老奶奶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

需要“美容师”。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半僧物半的效果。

D.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于阿二度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4.(2016-山东德州)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

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

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任》等。

5.(2016•湖南衡阳)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20-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任》,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

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

功能。

6.单元整体感知。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呐喊》,文中深切怀念了“我”的保姆长妈妈。

B.杨绛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也是著名作家钱伊书的夫人。

C.《台阶》一文中描写了父亲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的过程,文字质朴但品味极佳。作

者选题独具匠心,值得一读。

D.《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2016•宁夏)根据所给信息填空。(2分)

作家使用笔名,是文学史上常见的现象。老舍就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的笔名。老

舍下笔有真情真性真气,因而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经典形象,例如出自

《》的虎妞(车行老板的女儿)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8.综合性学习。(8分)

某班同学开展一次以“成长”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就是他们这次学习活动

的几个环节,请你参与其中。

(1)活动一:名言警句伴我成长。写一则你最喜欢的名言。(2分)

(2)活动二:欢声笑语中有愁思。说说你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你打算怎样

克服这些烦恼?(2分)

(3)活动三:成长话题栏目设计。请你仿照示例为学校广播台开辟的成长话题专栏设

计两个栏目名称。(2分)

【示例】:①成长在线②成长心语

我的命名:①②

(4)活动四:学会表达感激之情。说说成长中最值得你感激的人是谁,并用你最真挚

的话

-21-

语向他(她)诉说你的感激之情。(2分)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14分)

【甲】陈康肃公……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

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

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

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公亦以此自冷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康肃笑而遵之遣:

(3)夫没者岂有然哉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见舟而号之畏:一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明卖

油翁观点的语句是o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22-

(二)(2016•重庆B卷)孤独的老乡(16分)

夏阳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

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

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

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

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

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⑪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

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再别暮色下的每

张脸、每一句方言。

⑫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

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

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⑭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

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⑮“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⑯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

-23-

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

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砂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

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

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

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

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⑱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

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

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

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J

⑳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

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3.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4分)

情节主要事件

开端小吴找老乡被盘问。

发展(1)

高潮(2)

结同小吴与•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

14.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

填空。(2分)

怀疑f()->()f认同

15.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他眼里过着泪,点点头。

(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零券。

-24-

16.第砂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17.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3分)

(三)我的暖,一寸长(17分)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掘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

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

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

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

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

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

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

聊了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