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月考试卷85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800℃时,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1,800℃时,测得某一时刻密闭容器中各组分的浓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COH2OCO2H2浓度/mol•L-10.0020.0030.00250.0025

A.此时平衡逆向移动B.达到平衡后,气体压强降低C.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平衡可能会向正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在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乙)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其中不能表明(甲)和(乙)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B.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C.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D.混合气体的压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有机物一定是饱和链烃B.沸点:己烷>新戊烷>异戊烷>丙烷C.的一氯代物有4种D.CH3CH2CH2CH2CH3和互为同系物4、有如下变化关系:ABC(反应条件略),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X是O2,则A可能是NH3B.若X是O2,则A可能是H2SC.若X是NaOH溶液,则A可能是AlCl3D.若X是Cl2,则A可能是Fe5、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B.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c(H+)减小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6、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A物质能量一定低于C物质能量C.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7、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氢氧化钾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钾离子从负极向正极迁移,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同时;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其原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t1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t2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电池放电时电子从______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到_____电极(填“Ptl”;“Pt2”)。

(4)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和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9、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海水时,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能,二氧化钛作________。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能。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_键,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

A极:2H2+2O2--4e-=2H2O

B极:O2+4e-=2O2-

则A极是电池的________极;电子从该极________(填“流入”或“流出”)。10、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⑶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X;同时生成2molZ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1、(1)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是汽油燃烧品质抗震性能的参照物,用系统命名法对A进行命名,其名称为__________。

(2)下列有机物中所有原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下列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乙醇B.聚乙烯C.苯D.甲苯E.戊烷F.苯乙烯G.花生油。

(4)已知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试回答:

①苹果酸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②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苹果酸与氧气在铜的催化下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加热产生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C3H6ClBr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种。

(7)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12、食品和药品关系着人的生存和健康。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品种很多。下列食盐中,所添加的元素不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填标号;下同)。

A.加锌盐B.加碘盐C.加钙盐。

(2)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化学成分看,纤维素是一种___________。

A.多糖B.蛋白质C.脂肪。

(3)某同学感冒发烧,他可服用下列哪种药品进行治疗___________。

A.青蒿素类药物B.阿司匹林C.抗酸药。

(4)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阿司匹林的包装上贴有“OTC”标识,表示___________,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若口服阿司匹林后,在胃肠酶的作用下,阿司匹林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和两种物质。其中的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13、V2﹣、W3﹣、X2+、Y2﹣、Z﹣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其中V2﹣、W3﹣、X2+均是10电子的微粒,Y2﹣、Z﹣与Ar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V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

(2)V、W、X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元素Y、Z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较(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

(4)将Z的单质通入石蕊溶液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如下图,请在方框内填写出导致该阶段颜色变化的主要粒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干电池根据电池内的电解质分为酸性电池和碱性电池。(_______)A.正确B.错误15、质量分数为17%的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__)A.正确B.错误16、煤油燃烧是放热反应。_______A.正确B.错误17、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____)A.正确B.错误18、(1)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____

(2)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故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____

(3)Si和SiO2都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_____

(4)非金属性:C>Si,则热稳定性:CH4>SiH4_____

(5)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_____

(6)SiO2是酸性氧化物,可溶于强碱(NaOH),不溶于任何酸_____

(7)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建筑行业常用的黏合剂_____

(8)SiO2能与HF反应,因此可用HF刻蚀玻璃______

(9)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制备硅酸凝胶______

(10)石英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_____

(11)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______

(12)用二氧化硅制取单质硅的反应中硅元素被氧化______

(13)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氢气、氧气等非金属发生反应_____

(14)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因此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_____

(15)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_____

(16)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反应是SiO2+CSi+CO2↑_____

(17)用二氧化硅制取单质硅时,当生成2.24L气体(标准状况)时,得到2.8g硅_____

(18)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_____

(19)二氧化硅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但能与碳酸钠固体在高温时发生反应_______

(20)2MgO·SiO2中的酸根阴离子为SiO______

(21)二氧化硅为立体网状结构,其晶体中硅原子和硅氧单键个数之比为1∶2______A.正确B.错误19、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强。(_______)A.正确B.错误20、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4题,共16分)21、已知下列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水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①X为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Z无固定熔点,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

②无色气体A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③B;D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④高纯度的F是制造电脑芯片的一种非金属单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

(2)由X、Y制F的过程中,Y作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剂。

(3)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转化②(A少量)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22、I.固体A是一种二元化合物;会发生如下的转化(注:C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

(1)写出C的结构式:___________;

(2)写出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E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

II.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有关物质的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充满了红棕色气体且有深红棕色油状液体生成。请回答:

(1)蒸馏烧瓶中生成红棕色物质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本实验要用倒挂的三角漏斗防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____。23、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W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Ⅲ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V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①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装置II中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②用X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装置V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所需仪器装置是_________(从上图选择必要装置;填写编号)。

(4)向Z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24、已知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常见的金属单质,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后容易发生分解。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I:_________J:_________G:_________;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C→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A和C混合物溶于100mL稀硫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缓慢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混合物中含A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②所用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3题,共24分)25、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7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2)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

Cv正(B)=2v逆(D)Dc(A)=c(C)

(3)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则此时该反应__________(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26、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5min后测得c(D)=0.5mol/L,c(A):c(B)=1:2;C的反应速率是0.15mol/(L·min)。

(1)B的反应速率v(B)=___,x=___。

(2)A在5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

(3)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开始时之比为:___。27、把1molX气体和0.5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2min末生成0.2molW,若测得以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试计算:

(1)前2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

(2)2min末时Y的转化率_______;

(3)化学方程式中Z的化学计量数n=______。评卷人得分六、有机推断题(共2题,共18分)28、丁苯酞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合成丁苯酞(J)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J是一种酯,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写出H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X,X的同分异构体中: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满足上述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种。

(7)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以甲烷和化合物D为原料,合成路线流程图(其它试剂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C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标明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酸乙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含有酯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详解】

A、Qc==1.04>K;所以平衡逆向移动,故A正确;

B;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体系压强不变,所以达到平衡后,气体压强不变,故B错误;

C;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相当于加压,但加压不对化学平衡产生影响,故C错误;

D、反应逆向进行,说明v逆>v正,随着反应进行,CO和H2O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根据表中数据,利用Qc与K的大小关系判断反应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2、D【分析】【分析】

【详解】

A.两个反应中都有固体参加;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发生改变,若气体的密度不变,则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若反应未达到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会发生改变,物质的含量会发生改变,若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变时,反应就达到了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

C.在任何时刻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当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之比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时,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

D.乙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的容积不变,因此在任何时刻混合气体的压强都不变,因此不能据此判断乙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3、C【分析】【详解】

A.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一定为饱和烃,可能是链烃,也可能是环烷烃,A错误;

B.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相同碳原子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异戊烷有一个支链,新戊烷有两个支链,因此沸点:己烷>异戊烷>新戊烷>丙烷;B错误;

C.由对称性可知含4种H,则一氯代物有4种,如图:C正确;

D.CH3CH2CH2CH2CH3和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选C。4、D【分析】【分析】

【详解】

A.若X是O2,A是NH3;氨气发生催化氧化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故A能满足转化关系;

B.若X是O2,A是H2S,H2S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或二氧化硫;硫单质或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故B能满足转化关系;

C.若X是NaOH溶液,A是AlCl3;氯化铝与少量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C能满足转化关系;

D.若X是Cl2;A是Fe,铁与氯气直接转化为三氯化铁,三氯化铁与氯气不反应,故D不能满足转化关系;

答案选D。5、A【分析】【分析】

铜锌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

【详解】

A.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铜锌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A错误;

B.铜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C.根据电池的总反应:Zn+2H+=Zn2++H2氢离子在反应过程中被消耗,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c(H+)减小;C正确;

D.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D正确;

故本题选A。6、A【分析】【分析】

【详解】

A.根据题意和图像;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故为吸热反应应,A正确;

B.反应为吸热反应;可知A;B的总能量大于C、D的总能量,但不能判断A物质能量和C物质能量的大小,B不正确;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是否需要加热无关;C不正确;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不正确。

答案选A。7、D【分析】【分析】

由燃料电池示意图可知,通入燃料肼的一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详解】

A.电流由正极(右侧)经负载后流向负极(左侧);A正确;

B.通入燃料肼的一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B正确;

C.多孔导电材料;可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C正确;

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氢氧根离子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应选用阴离子交换膜,D错误。

答案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分析】

如图所示,由题意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Pt1电极上转化为硫酸;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Pt1为负极,则Pt2为正极,以此解题。

【详解】

(1)Pt1电极通入SO2,SO2在负极失电子生成SO42−,则电极反应为SO2+2H2O−2e−═SO42−+4H+;

答案为:SO2+2H2O−2e−═SO42−+4H+;

(2)酸性条件下,氧气得电子生成水,则Pt2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O2+4H++4e−═2H2O;

答案为:O2+4H++4e−═2H2O;

(3)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Pt1电极为负极,Pt2电极为正极,则该电池放电时电子从Pt1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到Pt2电极;

答案为:Pt1;Pt2;

(4)该电池的原理为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即2SO2+O2+2H2O=2H2SO4,所以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O2的体积之比为2:1;

答案为:2:1。【解析】SO2+2H2O−2e−═SO42−+4H+O2+4H++4e−═2H2OPt1Pt22:19、略

【分析】【详解】

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二氧化钛)作用下;使海水分解,所以是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水发生分解反应,O-H键发生断裂,该反应过程为吸热反应;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氢气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A极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所以A极是负极,又电子的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电子从该极流出。

故答案是:(1)太阳化学催化剂化学电H—O吸热;(2)负流出。【解析】太阳化学催化剂化学电H—O吸热负流出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图象可以看出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与化学计量数之比呈正比,则有Y:X:Z=(1.0mol-0.9mol):(1.0mol-0.7mol):0.2mol=1:3: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故答案为3X+Y2Z;

(2)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t=0.2mol/(2L×2min)=0.05mol·L-1·min-1,故答案为0.05mol·L-1·min-1;(3)A、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无论是否平衡,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无论反应是否平衡,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X,同时生成2molZ,故C错误;D、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无论是否平衡,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B。【解析】3X+Y2Z0.05mol·L-1·min-1AB11、略

【分析】【详解】

(1)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是汽油燃烧品质抗震性能的参照物,根据系统命名法,选择最长碳链为主链,主链为5个碳,支链最多且最近的一端编号,则A名称为2,2,4-三甲基戊烷;

(2)A.乙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故A符合题意;

B.苯为平面正六边形;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故B符合题意;

C.甲苯中含有甲基;甲基具有类似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故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故C不符合题意;

D.苯乙烯中;苯环和碳碳双键都为平面结构,碳碳单键可旋转,可使苯环与碳碳双键共面,则所有原子能在同一平面,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ABD;

(3)A.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符合题意;

B.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不符合题意;

C.苯的结构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

D.甲苯中含有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符合题意;

E.戊烷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E不符合题意;

F.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F符合题意;

G.花生油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G符合题意;

答案选ADFG;

(4)已知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①苹果酸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羧基;

②苹果酸中的羟基和羧基均能与金属钠反应,则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6Na→2+3H2↑;

③苹果酸中含有醇羟基,且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被发催化氧化,则与氧气在铜的催化下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

(5)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加热产生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浓)+H2O;

(6)C3H6ClBr可以可知丙烷中的2个H原子分别为1个Cl、1个Br原子取代,丙烷只有一种结构,氯原子与溴原子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H原子,有CH3CH2CHBrCl、CH3CBrClCH3有2种,可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H原子,有BrCH2CH2CH2Cl、CH3CHBrCH2Cl、CH3CHClCH2Br有3种;故共有5种;

(7)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不能体现正逆反应速率,不能判定平衡状态,故①不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酷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判定平衡状态,故②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酷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不能体现正逆反应速率,不能判定平衡状态,故③不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酷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④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能判定平衡状态,故④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酷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⑤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能判定平衡状态,故⑤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酷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为②④⑤。【解析】2,2,4-三甲基戊烷ABDADFG羟基,羧基2+6Na→2+3H2↑2+O22+2H2O+HNO3(浓)+H2O5②④⑤12、略

【分析】【详解】

(1)钙元素不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故答案为:C;

(2)纤维素是一种多糖;故答案为:A;

(3)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故答案为:B;

(4)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其中有效成分为碳酸镁、氢氧化铝,它们可以与胃酸HCl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5)阿司匹林的包装上贴有“OTC”标识,表示非处方药;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则其分子式为阿司匹林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水杨酸()和乙酸()两种物质,则B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非处方药;【解析】CAB非处方药13、略

【分析】【分析】

V2-、W3-、X2+、Y2-、Z-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V2-、W3-、X2+均是10电子的微粒,则V为O元素、W为N元素、X为Mg元素;Y2-、Z-与Ar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则Y为S元素;Z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V为O;W为N、X为Mg、Y为S、Z为Cl。

(1)O2-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V;W、X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O、N、Mg,故答案为O、N、Mg;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Y<Z,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S<HCl,故答案为H2S<HCl;

(4)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然后溶液又褪色;最后氯气溶于水,形成饱和氯水,溶液呈现黄绿色,故答案为H+;HClO;Cl2。【解析】O、N、MgHCl>H2SH+HClOCl2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A【分析】【详解】

干电池根据电池内的电解质分为酸性电池和碱性电池,正确。15、B【分析】【详解】

质量分数为17%的氨水中溶质物质的量为但是氨水中存在平衡故含有的分子数小于故错误,16、A【分析】【详解】

煤油燃烧时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正确;17、A【分析】【详解】

煤气化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和CO2、N2等非可燃气体的过程,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煤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根据不同的加工路线,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8、B【分析】【分析】

【详解】

(1)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正确;

(2)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错误;

(3)Si不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错误;

(4)非金属性:C>Si,则热稳定性:CH4>SiH4;正确;

(5)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可与HF反应,错误;

(6)SiO2是酸性氧化物;可溶于强碱(NaOH),溶于HF,错误;

(7)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建筑行业常用的黏合剂,正确;

(8)SiO2能与HF反应;因此可用HF刻蚀玻璃,正确;

(9)硅酸为弱酸,故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制备硅酸凝胶;正确;

(10)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成电能,错误;

(11)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正确;

(12)用二氧化硅制取单质硅的反应中硅元素被还原;错误;

(13)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氢气;氧气等非金属发生反应,正确;

(14)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错误;

(15)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由于其良好的光学特性而被用于制造光缆,错误;

(16)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反应是SiO2+2CSi+2CO↑;错误;

(17)用二氧化硅制取单质硅时,反应是SiO2+2CSi+2CO↑;当生成2.24L气体(标准状况)时,得到1.4g硅,错误;

(18)硅酸酸性比碳酸弱;错误;

(19)二氧化硅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但能与碳酸钠固体在高温时发生反应,正确;

(20)2MgO·SiO2中的酸根阴离子为SiO错误;

(21)二氧化硅为立体网状结构,其晶体中硅原子和硅氧单键个数之比为1∶4,错误。19、B【分析】【详解】

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失去电子,正极材料不参与反应,但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不一定比正极材料强,例如:以镁棒和铝棒作为电极材料,以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是活泼性较弱的铝作负极;错误。20、A【分析】【详解】

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确。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4题,共16分)21、略

【分析】【分析】

①X为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Z无固定熔点,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判断为玻璃,说明X为SiO2;

②无色气体A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CO2;

③B、D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流程分析可知B为CaCO3;

④高纯度的F是制造电脑芯片的一种非金属单质为Si;

结合流程分析判断可知X为SiO2,B为CaCO3,C为Na2SiO3,D为H2SiO3,E为Na2CO3;Z为玻璃,Y为C,F为Si;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B的化学式是CaCO3;F为Si名称是硅;

(2)由X、Y制F的过程为SiO2+2C2CO+Si;C做还原剂;

(3)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4)无色气体A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A为CO2,转化②(A少量)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H2SiO3(胶体)+【解析】(1)CaCO3硅。

(2)还原。

(3)SiO2+2NaOH=Na2SiO3+H2O

(4)CO2++H2O=H2SiO3(胶体)+22、略

【分析】【分析】

Ⅰ.B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白烟,应生成氯化铵,则B为氨气,A含有N元素,且n(NH3)=1.07g÷53.5g/mol=0.02mol,物质D与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应生成硫酸钡,D为氢氧化钡,A含有Ba元素,且n(Ba)=6.99g÷233g/mol=0.03mol,则A含有N、Ba两种元素,则气体C为N2,可知A中n(N)=(4.67g-0.03mol×137g/mol)÷14g/mol=0.04mol,则A中n(Ba):n(N)=3:4,为Ba3N4;

Ⅱ.浓硫酸和二氧化锰;溴化钠反应生成溴;为红棕色物质,副反应生成溴化氢,应避免倒吸,据此解答。

【详解】

Ⅰ.(1)C为氮气;含有氮氮三键,结构式为N≡N,故答案为:N≡N;

(2)由以上分析可知Ba3N4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氮气和氢氧化钡,反应的方程式为Ba3N4+6H2O=3Ba(OH)2+2NH3↑+N2↑,故答案为:Ba3N4+6H2O=3Ba(OH)2+2NH3↑+N2↑;

(3)E为氯化铵;检验铵根离子,可取少量E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阳离子为铵根离子,故答案为:取少量E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阳离子为铵根离子;

Ⅱ.(1)浓硫酸和二氧化锰、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2NaBr+2H2SO4MnSO4+Na2SO4+Br2+2H2O或MnO2+4NaBr+2H2SO4MnBr2+2Na2SO4+Br2+2H2O,故答案为:MnO2+2NaBr+2H2SO4MnSO4+Na2SO4+Br2+2H2O或MnO2+4NaBr+2H2SO4MnBr2+2Na2SO4+Br2+2H2O;

(2)本实验要用倒挂的三角漏斗防倒吸,原因是蒸馏烧瓶中生成的气体经长导管和冰水浴冷却发生冷缩,且副反应生成的HBr气体极易溶于水,导致压强骤然减小,产生倒吸,故答案为:蒸馏烧瓶中生成的气体经长导管和冰水浴冷却发生冷缩,且副反应生成的HBr气体极易溶于水,导致压强骤然减小,产生倒吸。【解析】N≡NBa3N4+6H2O=3Ba(OH)2+2NH3↑+N2↑取少量E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浓的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阳离子为MnO2+2NaBr+2H2SO4MnSO4+Na2SO4+Br2+2H2O或MnO2+4NaBr+2H2SO4MnBr2+2Na2SO4+Br2+2H2O蒸馏烧瓶中生成的气体经长导管和冰水浴冷却发生冷缩、且副反应生成的HBr气体极易溶于水,导致气压骤然减少,产生倒吸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W为CO2,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故答案为HCO3-+OH-=CO32-+H2O;

(3)NaHCO3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根据装置Ⅲ中Ba(OH)2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图示中装置I、Ⅱ中的物质均为固体,推测装置I中的物质为NaHCO3或Na2CO3固体,因为装置Ⅴ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说明装置I中产生的CO2与装置Ⅱ中的物质反应生成了另一种无色气体,进而推测出装置Ⅱ中的物质为Na2O2,装置Ⅴ中收集的气体是O2.

①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CO2↑+H2O或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装置Ⅱ中物质的化学式为Na2O2,故答案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或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Na2O2;

②O2的制取也可以用2H2O22H2O+O2↑制备;I为发生装置,Ⅳ进行干燥,Ⅴ进行收集;

(4)将Cl2通入Na2CO3溶液中,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反应生成了NaClO、同时有NaHCO3生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Cl2+H2O==NaClO+NaCl+2NaHCO3,故答案为2Na2CO3+Cl2+H2O==NaClO+NaCl+2NaHCO3。【解析】HCO3-+OH-==CO32-+H2ONa2CO3+H2SO4==Na2SO4+CO2↑+H2O或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Na2O2H2O22H2O22H2O+O2↑I、IV、V2Na2CO3+Cl2+H2O==NaClO+NaCl+2NaHCO324、略

【分析】【分析】

(1)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所以是三氧化二铁,和金属B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生成的C为铝的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一定是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之间的转换,所以G是氢氧化铁,F是氢氧化亚铁,根据物质的性质可推断得,E是氯化亚铁,D是金属铁,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为氢氧化铝,则金属B是铝,H是氯化铝,I是偏铝酸钠,根据铁及化合物以及铝及化合物的有关性质来回答。

(2)根据氧化铝;氢氧化铁的性质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3)A和C为Fe2O3和Al2O3的混合物,溶于100mL稀硫酸中,生成铁离子和铝离子;根据图像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硫酸溶解氧化铝、氧化铁后硫酸有剩余;随着碱量的增加,沉淀逐渐增多,达到最大值,碱过量,氢氧化铝溶解,氢氧化铁不溶解,先根据溶解的氢氧化铝计算出氢氧化钠的浓度,然后再根据生成沉淀量最大时,溶液中存在的2n(Na2SO4)=n(NaOH)关系,找到n(H2SO4)=n(Na2SO4)关系;从而计算出硫酸的浓度。

【详解】

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所以是三氧化二铁,和金属B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生成的C为铝的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一定是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之间的转换,所以G是氢氧化铁,F是氢氧化亚铁,根据物质的性质可推断得,E是氯化亚铁,D是金属铁,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为氢氧化铝,则金属B是铝,H是氯化铝;I是偏铝酸钠;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则A为Fe2O3,I是NaAlO2,J是Al(OH)3,G是Fe(OH)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Fe2O3;NaAlO2;Al(OH)3;Fe(OH)3。

(2)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氧化铝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C→I的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l2O3+2OH-=2AlO2-+H2O。

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铁,F→G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4Fe(OH)2+O2+2H2O=4Fe(OH)3。

(3)A和C为Fe2O3和Al2O3的混合物;溶于100mL稀硫酸中,生成铁离子和铝离子;根据图像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硫酸溶解氧化铝;氧化铁后硫酸有剩余;随着碱量的增加,沉淀逐渐增多,达到最大值,碱过量,氢氧化铝溶解,氢氧化铁不溶解;

①根据21.4g沉淀的质量是氢氧化铁的质量,氢氧化铁物质的量是21.4/107=0.2mol,根据铁元素守恒,所以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0.1mol,Fe2O3的质量是0.1×160=16g;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6。

②从260-300mL,NaOH溶解Al(OH)3,发生反应:NaOH+Al(OH)3=NaAlO2+2H2O,氢氧化铝的质量是:37-21.4=15.6g,即0.2mol,消耗NaOH为0.2mol,所以氢氧化钠的浓度0.2/0.04=5mol/L;当V(NaOH)=26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沉淀为Fe(OH)3和Al(OH)3,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钠元素守恒:2n(Na2SO4)=n(NaOH),n(Na2SO4)=0.5n(NaOH)=0.5×0.26×5=0.65mol;根据硫酸根离子守恒:n(H2SO4)=n(Na2SO4)=0.65mol,则c(H2SO4)=0.65/0.1=6.5mol/L;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6.5mol/L。【解析】Fe2O3NaAlO2Al(OH)3Fe(OH)3Al2O3+2OH-=2AlO2-+H2O4Fe(OH)2+O2+2H2O=4Fe(OH)316g6.5mol/L五、计算题(共3题,共24分)25、略

【分析】【详解】

(1)700℃时,0~5min内,v(D)==0.045mol·L-1·min-1,该反应中,v(B)=2v(D)=0.045×2mol·L-1·min-1=0.09mol·L-1·min-1,故答案为:0.09mol·L-1·min-1;

(2)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当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容器中压强不变,所以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故A不选;

B.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中c(A)不变,故B不选;

C.当v正(B)=2v逆(D)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选;

D.当c(A)=c(C)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反应物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D选;

故答案为:D。

(3)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

由图象可知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为0.6mol,即n=0.6mol,则平衡时c(A)=mol·L-1=0.2mol·L-1,c(B)=mol·L-1=0.5mol·L-1,c(C)=c(D)=mol·L-1=0.3mol·L-1,则K==1.8;

升高温度;D的含量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1.8;吸热;

(4)8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A)=0.06mol/L,c(B)=0.50mol/L,c(C)=0.20mol/L,c(D)=0.018mol/L,Qc==0.24<1.8;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正反应。

【点睛】

本题涉及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等知识点,注意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特征以及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难点(4)要用浓度商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解析】①.0.09mol·L-1·min-1②.D③.1.8④.吸热⑤.正方向26、略

【分析】【分析】

根据5min后测得c(D)=0.5mol/L可计算反应产生D的物质的量n(D)=0.5mol/L×2L=1mol,假设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n,然后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计算出5min后A、B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浓度比,利用c(A):c(B)=1:2;计算x的值,再结合速率的概念及速率与浓度关系;阿伏伽德罗定律分析解答。

【详解】

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因此起始时D的物质的量为0,5min后测得c(D)=0.5mol/L则此时反应产生D的物质的量n(D)=0.5mol/L×2L=1mol,根据方程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