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4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则其电子数为()A.222B.86C.136D.502、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片”、“含氟牙膏”、“葡萄糖酸锌”,其中碘、钙、氟、锌指的是()A.原子B.分子C.离子D.元素3、(2015•揭阳)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轮胎爆炸B.纸张剪成三角形C.蜡烛燃烧D.海水晒盐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rm{.}以下推理正确的是rm{(}rm{)}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rm{CO_{2}}燃烧能生成rm{CO_{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碱溶液的rm{pH}都大于rm{7}rm{pH}大于rm{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5、下列对湘江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可以用明矾鉴定湘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湘江水污染C.湘江穿城而过,因而株洲人不需节约用水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湘江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6、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而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对于这一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能够导电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的pH=0D.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t2℃时;将15ga物质加入到25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40g;溶液是饱和的。

C.从溶解度曲线上看出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A、B、C、D四种元素,A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幼儿和青少年缺少C元素会得佝偻病,D元素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A、B、C三种元素的符号:A____、B____、C____:D元素单质的名称或化学式是____;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9、如图是关于氢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通过观察完成所给任务rm{.}氢的三种原子都具有相同的______数,具有不同中子数rm{.}这三种原子统称为氢的原子.

10、如图是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rm{(1)}在______rm{隆忙}时,rm{a}rm{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rm{(2)}在rm{t_{2}隆忙}时,向三只烧杯中各装入rm{50g}水,分别充分溶解三种物质rm{a}rm{b}rm{c}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______.

rm{(3)}将rm{t_{2}隆忙}时rm{a}rm{b}rm{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rm{t_{1}隆忙}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4)}从图中我还能得到的信息有______rm{(}写一条rm{)}.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熟石灰、B、碳酸钠、C、一氧化碳、D、氮气、E、浓硫酸、F、盐酸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常用于工业除锈的试剂是____.

(2)可用于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

(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____.12、(2012•宜春校级模拟)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它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研究表明,将新制的5%的双氧水溶液加热到65℃时就有氧气产生,加热到80℃时就有较多氧气生成.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上述方法制得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在试管口检验,结果木条不能复燃.他经过思考分析了实验现象不正确的原因,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结果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分析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什么?

____.

(2)对实验装置如何改进才能检验出有氧气生成?(画图或文字说明均可)

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电解水的实验时,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导电性____.14、引起水俣病中毒的金属是镉.____.15、正常饮食一般能保证人体必需元素的摄入____.16、向某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硫酸____.17、分子、原子的质量虽然很小,但我们的肉眼可见.____(判断对错).18、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科普阅读题(共1题,共9分)19、“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春暖花开;在花园中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材料三将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体积小于40mL.

(1)材料一说明____.

(2)材料二说明____.

(3)材料三说明____.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3题,共12分)20、rm{A隆芦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rm{(}反应条件其他生成物均已略去rm{).}已知rm{A}为金属单质、其它均为化合物,

rm{A}是金属单质,rm{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rm{E}为一种常见的不挥发性酸,rm{I}物质中含钠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A}______、rm{F}______、rm{E}______.

rm{(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rm{J+E}______________________,rm{G+H}______________________,rm{D+I}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如图;A;B、C、D、E、F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变化①(即A+E→B)的现象是固体颜色由黑变红,变化②(即C+F→B)的现象是固体颜色由红变黑,相应变化的生成物没有仝部列出,各变化的条件也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变化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2、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着的木炭伸入装有A的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D,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

①推断物质: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

②写出木炭在A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故其核外核外电子数为86.

故选:B.2、D【分析】【分析】由题意,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片”、“含氟牙膏”、“葡萄糖酸锌”,其中碘、钙、氟、锌指的是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可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解析】【解答】解: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片”、“含氟牙膏”、“葡萄糖酸锌”;其中碘、钙、氟、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强调是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3、C【分析】【解答】A;轮胎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纸张剪成三角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4、A【分析】解:rm{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rm{CO_{2}}遵循元素守恒,则燃烧能生成rm{CO_{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也遵循元素守恒,故A正确;

B;离子带电是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但带电的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碱溶液的rm{pH}都大于rm{7}是正确的,但rm{pH}大于rm{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是错误的,如rm{Na_{2}CO_{3}}属于盐,但其溶液的rm{pH>7}呈碱性,故C错误;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是正确的;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故D错误.

故选:rm{A}.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类推法来分析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但要符合客观事实,不能臆造.

本题考查类推法的应用,学生应能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解析】rm{A}5、D【分析】【分析】A;根据硬水、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所出现现象的明显不同;确定使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B;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C;从水资源的短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方面分析解答;

D、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纯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可以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使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倒入肥皂水泡沫少者为硬水,泡沫较多者为软水,而加入明矾无法区分;A错误;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B错误;

C;黄河水虽然穿越株洲;但我国淡水资源缺乏,人们应该节约用水;C错误;

D;过滤、沉淀等方法不能把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蒸馏可以把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水的程度最高;D正确.

故选D.6、D【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水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A;蒸馏水不具有导电性;错误;

B;蒸馏水中不含有矿物质;错误;

C;蒸馏水呈中性;pH等于7,错误;

D;蒸馏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正确;

故选D.7、D【分析】

A、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当升温至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升高,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c物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a>c;故错误;

B、t2℃时时a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将15ga物质加入到25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溶解5g,所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是30g,故错误;

C、由图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是b>a,说明该温度下b的溶解能力比a强;要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须限定温度,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

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

B、据t2℃时时a的溶解度分析判断;

C;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时的大小关系;

D;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

①A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根据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则A元素为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的氢元素;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应为氧元素,则B为氧元素;③佝偻病是缺乏钙元素的结果,所以C元素为钙;④空气中78%的为氮气,所以D元素为N元素;

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钙元素的符号为Ca;

N元素所组成的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单质为氮气(N2);H、O两种元素可形成OH-原子团,这三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应为Ca(OH)2.

故答案为:A、H;B、O;C、Ca;N2或氮气;Ca(OH)2.

【解析】【答案】A;根据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A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A元素为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的氢元素;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应为O元素;

C;佝偻病是缺乏钙元素的结果;所以C元素为钙;

D;空气中78%的为氮气;所以D元素为N元素。

9、质子【分析】解:由氢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的构成可知,氢的三种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不同中子数rm{.}这三种原子统称为氢的原子.

故答为:质子.

根据氢原子的构成分析回答.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原子的构成的知识即可分析判断回答.【解析】质子10、略

【分析】解:rm{(1)ac}两曲线的交点是rm{p}点,对应的温度为rm{t_{1}隆忙}时;

rm{(2)t_{2}隆忙}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rm{a>b>c}向三只烧杯中各装入rm{50g}水,溶解最多的物质是rm{a}

rm{(3)}由于在rm{t_{2}隆忙}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rm{a>b>c}即在rm{t_{2}隆忙}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m{a>b>c}由于rm{a}和rm{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rm{t_{1}隆忙}时,rm{a}和rm{b}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rm{t_{1}隆忙}时rm{a}和rm{c}的溶解度相等,即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而由于rm{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rm{t_{1}隆忙}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最小.

rm{(4)}根据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rm{t_{1}隆忙}时rm{a}rm{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rm{20g(}或相等rm{)}rm{t_{2}隆忙}时rm{a}物质的溶解度是rm{50g}rm{a}rm{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m{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等rm{(}合理即可rm{)}.

故答案为:rm{(1)t_{1}}rm{(2)a}rm{(3)b>a>c}rm{(4)t_{1}隆忙}时rm{a}rm{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rm{20g(}或相等rm{)}rm{t_{2}隆忙}时rm{a}物质的溶解度是rm{50g}rm{a}rm{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m{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rm{垄脵}查出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rm{垄脷}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rm{垄脹}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如:rm{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m{垄脺}判断通过降温还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达到结晶的目的等;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解析】rm{t_{1}}rm{a}rm{b>a>c}rm{t_{1}隆忙}时rm{a}rm{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rm{20g(}或相等rm{)}rm{t_{2}隆忙}时rm{a}物质的溶解度是rm{50g}rm{a}rm{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m{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1、略

【分析】【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1)金属表面的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某些气体干燥剂.

(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碳酸钠;它俗称纯碱.

故答案为:(1)F;(2)E;(3)B.12、略

【分析】【分析】(1)当这种装置加热温度达到65℃以上时溶液中的水经加热会有大量的水蒸气冒出;利用这一知识解决此题.

(2)改进的方法可从除掉较多量的水蒸气入手设计.【解析】【解答】解;(1)当加热温度达到65℃以上时溶液中的水经加热会有大量的水蒸气冒出;水蒸气会使带火星的木条温度降低,因此木条不复燃.

故答案为:加热到65℃以上时;水蒸气与氧气一起逸出,使木条不能复燃。

(2)此处利用排水集气法;可除掉大量的制取时带出的水蒸气.

故答案为:加上带导管的橡胶塞,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分析】【分析】根据加少量稀硫酸增加了水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量,从而增强了水的导电性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加少量稀硫酸增加了水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量;从而增强了水的导电性,所以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根据常见的有害元素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因最早发现于水俣湾而得名,而不是金属镉,故错误.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各种微量元素及其作用.【解析】【解答】解:人体的元素含量要适中;过多过少都会引起疾病;不偏食的正常饮食可以保证人体必须的元素.所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根据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都会和钡离子生成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在某溶液中滴入氯化钡后生成白色的沉淀;和钡离子会产生沉淀的有:含有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盐或硫酸,和氯离子会生成查的有银离子,所以加入氯化钡会生成沉淀不能说该溶液就是硫酸.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

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一定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析】【解答】解:分子;原子的质量很小;我们的肉眼是看不见的,该说法不正确.

故填:×.18、×【分析】【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解析】【解答】解: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属于化学变化.

故填:×.四、科普阅读题(共1题,共9分)19、略

【分析】【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解析】【解答】解:(1)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填:分子很小.

(2)说明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说明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故填:分子之间有间隔.五、推断题(共3题,共12分)20、(1)CuCaOH2SO4

(2)H2SO4+Cu(OH)2═CuSO4+2H2OCa(OH)2+Na2CO3═CaCO3↓+2NaOHCuSO4+2NaOH=Cu(OH)2↓+Na2SO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解答】rm{A}是金属单质,能最终转化生成蓝色沉淀,故A可能是铜,生成的rm{B}是氧化铜,rm{E}是一种常见的不挥发性酸,氧化铜能与rm{E}酸反应生成rm{D}故E是硫酸,rm{D}是硫酸铜;rm{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C是碳酸钙,碳酸钙能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rm{F}能与水反应生成rm{G}故F可能是氧化钙,rm{G}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H是碳酸钠,rm{I}是氢氧化钠,带入框图,推断合理。rm{(1)}由以上分析可知,rm{A}是金属铜,rm{F}是氧化钙,rm{E}是硫酸;故答案为:rm{Cu}rm{CaO}rm{H_{2}SO_{4}}rm{(2)}氢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答案为:rm{H_{2}SO_{4}+Cu(OH)_{2}篓TCuSO_{4}+2H_{2}O}rm{Ca(OH)_{2}+Na_{2}CO_{3}篓TCaCO_{3}隆媒+2NaOH}rm{CuSO_{4}+2NaOH=Cu(OH)_{2}隆媒+Na_{2}SO_{4}}【解析】rm{(1)Cu}rm{CaO}rm{H_{2}SO_{4}}rm{(2)H_{2}SO_{4}+Cu(OH)_{2}篓TCuSO_{4}+2H_{2}O}rm{Ca(OH)_{2}+Na_{2}CO_{3}篓TCaCO_{3}隆媒+2NaOH}rm{CuSO_{4}+2NaOH=Cu(OH)_{2}隆媒+Na_{2}SO_{4}}21、CO2Fe2O3+3CO2Fe+3CO2【分析】解:①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则可能是氧化铜被还原为铜,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变黑,则可能是氧化铁被还原为铁,这两个反应都能生成B,则可能是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B可能是二氧化碳,E是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铜,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C是氧化物,则A可能是碳,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可能是氧化铁,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一氧化碳,故D是氧气。代入框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