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月考试卷29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忠而被谤B.故内惑于郑袖C.是以见放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科技大学研制了我国首台具有体验交互功能的美女机器人“佳佳”,不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的面庞,还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B.村委会班子认为,在现代化形势下,财富的充足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C.真理标准问题在讨论以前,《人民日报》和不少报纸以及社会舆论已经就教育上“两个估计”问题、所谓“文艺黑线”问题等,强烈地提出拨乱反正的要求。D.“金砖峰会”已走过10年,集中代表着广大新兴经济体利益的“金砖五国”在这十年来脱颖而出,加速发展,是实实在在的南南合作主力军。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赢:担负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人的事情B.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山东:太行山以东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仇雠:仇人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4、下列句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非及乡时之士也②百有余年矣③逸豫可以亡身④乃幽武置大窖中⑤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⑥流血漂槽⑦畔主背亲A.①②④⑦B.②⑤⑦C.①③⑤D.②⑥⑦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履至尊而制六合履:鞋子B.然后践华为城践:踏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可靠D.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砍下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离骚者,犹离忧也B.齐与楚从亲C.被发行吟泽畔D.明道德之广崇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忧劳可以兴国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一夫夜呼⑧函梁君臣之首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7题,共14分)8、阅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理解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有什么区别?9、解释下列加点字。

因。

欲因此时降武_______

君因我降_______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_______10、一词多义。

亡。

(1)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__________

(2)追亡逐北,伏尸百万__________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__________

(4)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11、指出下列句中多义词的含义。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_______

以三矢宗而告之曰_______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12、请补足下列省略句的省略成分。

①威振四海完整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

②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完整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及意义。

①瓮牖绳枢之子瓮:____________绳:_______________

②天下云集响应云:_____________响:______________

③赢粮而景从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14、根据拼音写汉字。

⑦(lù)贿______(luò)_______绎不绝(luò)______阳纸贵。

⑧(sòu)干______(shù)______口(sù)____________落下。

⑨(péng)______荜生辉(péng)______车。

⑩(rú)______动(rú)耳______目染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3分)16、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7、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27分)18、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②从“互联网+”到“区块链”,③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不断增加着生产生活的疆域。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⑤中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⑥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的因素。⑦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⑧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⑨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19、某中学开展辩论赛,假如你是反方参赛队员,请针对下面正方的说法,写两个反问句,把反方的话补充完整。正方: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请问:难道出身卑微,行事多有违德之处,但最终一统天下的刘邦不是英雄吗?难道为夺皇位,不惜杀死同胞兄弟,却察纳雅言,勤政爱民,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不是英雄吗?反方: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请问:20、根据下列句子的语境选词填空。

①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于一体,__________10月份已吸引来自26个国家的400多个品牌;2500多种单品入驻。(截止/截至)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上为了崇高事业共同合作的__________。(典范/典型)

③她从不刻意__________自己;有一种纯朴自然之美。(装饰/妆饰)

④凡是看过金山野柳海岸奇石的人,莫不惊叹大自然__________的奇妙!(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被动句,“被”表被动;

B项;被动句,“于”表被动;

C项;被动句,“见”表被动;

D项;定语后置句,应为“察察之身”。

故选D。2、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偷换主语,应将“研制了”改为“研制的”,或者在“不仅”前加上“佳佳”;

B项;“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句式杂糅;可改为“关键在于知识”或“知识起决定作用”;

C项;中途易辙,可将“在”放到句首。

故选D。3、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A项;“人事:人的事情”解释错误,应改为“人的作为”;

C项;“山东:太行山以东”解释错误,应改为“崤山以东”;

D项;“爱:喜爱”解释错误,应改为“吝惜”。

故选B。4、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通假字意思的能力。

①乡;同“向”;②有,同“又”;⑤无,同“毋”;⑦畔,同“叛”。故①②⑤⑦含有通假字。

故选B。5、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履至尊而制六合”意思是“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履”;名词作动词,登上。

故选A。6、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离”同“罹”;遭遇,遭受。

B.“从”同“纵”;合纵。

C.“被”同“披”;披散。

D.没有通假字。

故选D。7、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云;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一样。

②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争。

③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④履;名词活用作动词,登上。

⑤小;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小。

⑥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⑦夜;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晚。

⑧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综上;①⑦名词作状语,②③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⑧名词用作动词,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选D。二、其他(共7题,共14分)8、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文中“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可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产生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由文中“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可知,在实践中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复了多次,经过大脑的思考,把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形成了思想。这样就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对事物的本质有了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一是对象不同,前者只反映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后者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二是特点不同,前者以直接感受为特点,后者以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三是内容不同,前者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四是形式不同,前者包括感觉、知觉和概念三种形式,后者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解析】①感性认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产生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在实践中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复了多次,经过大脑的思考,把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形成了思想。这样就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对事物的本质有了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

②区别: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它以直接感受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包括感觉、知觉和概念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它以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因”的用法如下:介词;趁机,通过,依照;连词,于是,就;动词,依靠,沿袭。

“欲因此时降武”意思是“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因”,介词,趁。

“君因我降”意思是“你通过我而投降”;“因”,介词,通过。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意思是“于是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因”,连词,于是。【解析】①.介词,趁,趁机②.介词,经由、通过③.连词,于是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1)河曲智叟亡以应;意思是“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应”。亡:副词,无,没有。

(2)追亡逐北;意思是“追逐逃兵和败逃的军队”。亡:动词作名词,败逃的军队。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意思是“秦国没有丢掉一支箭花费一支箭头”。亡:动词,丢失。

(4)吞二周而亡诸侯,意思是“吞并东西两周并且灭掉了诸侯”。亡:动词,灭亡,灭掉。【解析】①.副词,无,没有②.名词,败逃的军队③.动词,丢失④.动词,灭亡,灭掉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①告;动词,祭告。句子译为:(庄宗)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在祖庙祭告。

②告;动词,告诉。句子译为: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

③告,动词,禀告。句子译为: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消息禀告先王。【解析】①.动词,祭告②.动词,告诉③.动词,禀告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①句子意思是“威风震慑到四海”;“四海”是地点,动词“振”后省略“于”,“于”起到引起动词关涉对象的作用。完整句子是:威振(于)四海。

②句子意思是;“出身于戍卒的队伍,崛起于阡陌纵横的田间”。动词“蹑足”和“倔起”后省略了“于”,完整句子是: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点睛】

【解析】①.威振(于)四海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活用类型及意义。

①“瓮”“绳”本意都是名词;后面分别加“牖”(窗户)和“枢”(门枢),“瓮牖绳枢之子”句子意思是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枢的人家的子弟,其中“瓮”,名词作动词,用破瓮做;“绳”,名词作动词,用绳子系。

②“天下云集响应”句子意思是;天下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响一样响应。“云”名词,用在动词“集”前表示情态特征,译为“像云一样”,名词作状语;

③“响”名词;回响,用在动词“应”前表示情态特征,译为“像回响一样”,名词作状语。

④“赢粮而景从”句子意思是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景”通“影”;在这里用在动词“从”前表情态特征,译为“像影子一样”,名词作状语。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意思是;给八州按次第排列座次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序”,名词,次序,在这里用作使动词,使有序,给按顺序排列座次。

【点睛】【解析】【小题1】名词用作动词;以破瓮做;

【小题2】名词用作动词;以草绳系。

【小题3】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

【小题4】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小题5】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小题6】名词用作使动词,安置使有序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

赂:形声,读作lù,贿赂,用财物买通别人。络:形声,读作luò,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洛:形声,读作luò,洛阳纸贵,来称誉某种著作流传很广。嗽:形声,读作sòu,嗽干,干咳嗽。漱:形声,读作shù,漱口,利用液体含漱从而清洁口腔的方法。簌:形声,读作sù,簌簌落下,形容流泪时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蓬:形声,读作péng,蓬荜生辉,某事物或人使寒门增添光辉。篷:形声,读作péng,蓬车,有顶的货车。蠕:形声,读作rú,蠕动,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濡:形声,读作rú,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解析】①.赂②.络③.洛④.嗽⑤.漱⑥.簌⑦.簌⑧.蓬⑨.篷⑩.蠕⑪.濡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5、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3分)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7、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3题,共27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处,“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而这里是强调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关系紧密,不存在祸福,应改为“息息相关”;“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第③处,“增加疆域”搭配不当,应将“增加”改为“拓展”。第④处,“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不符合时间顺序,应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第⑥处,“是因为的因素”结构混乱,应删去“的因素”。【解析】①“休戚相关”改为“息息相关”;③“增加”改为“拓展”;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⑥删去“的因素”。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写辩词时要注意紧扣论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议论,要求思路明晰,逻辑严密,所选材料典型,论证有力。为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时还可根据需要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作答时,需要根据正方的观点进行回击。如对方辩友只将以成败论英雄看做是一种衡量英雄的标准,可是没有看到他背后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英雄总是具有以下品质:才能勇武过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等。可举两个符合逻辑的事例,并且用反问的句式进行辩驳。【解析】示例一:难道垓下被围;自刎乌江,但重情重义;宁死不屈的项羽不是英雄吗?难道革除弊政,锐意改革,但以新法被废结局的王安石不是英雄吗?

示例二,难道勾结宦官,矫诏害死太子而身登皇位的秦二世是英雄吗?难道勾结外敌,以莫须有罪名诬陷岳飞却得保高官的秦桧是英雄吗?20、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