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94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的是()A.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C.生物多样性为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提供不可缺少的基因库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2、下列不属于种群内个体特征统计值的是()A.出生率B.种群密度C.年龄结构D.性比率3、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4、大型哺乳动物种群的数量增长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曲线表示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Nt+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点之前,近亲繁殖可能是导种群绝灭的一个原因B.X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曲线在X点和S点之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S点之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均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数量回落S点5、A;B是位于阿拉斯加的两个小岛;气候、植被等生态条件基本一致。人们向这两个原本没有驯鹿的小岛引入驯鹿,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调查统计,获得两个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岛上的驯鹿是一个种群B.两个岛上的驯鹿种群均呈现S型增长C.两个岛上的驯鹿种群达到峰值后种内竞争加剧D.B岛驯鹿种群的K值小于A岛6、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7、“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A.黄鸟种群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8、据媒体报道,地震前动物有些异常,如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等。这种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9、临床上应用白喉抗毒素封闭白喉毒素的活性部位,防止毒素作用于敏感细胞以治疗白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白喉抗毒素是在受到白喉毒素的刺激后才产生的B.白喉抗毒素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扩大生产C.白喉毒素成为抗原物质,引起人体免疫应答反应D.白喉毒素一旦与敏感细胞结合,白喉抗毒素只能通过破坏敏感细胞来对白喉毒素起作用,这是一个细胞免疫过程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某人因急性肾小球肾炎而出现了全身水肿,同时伴有尿血、尿蛋白和少尿等症状,检查发现该患者肾小球水盐滤过率降低、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被确诊为肾炎性水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其内环境水盐含量上升B.患者血浆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也会加重组织水肿C.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其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保持不变D.若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改善肾小球通透性,可缓解患者病情11、如图为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模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b为垂体,则接受刺激的是a,调节的结果是c处主动吸水作用增强B.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递的C.若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再次体液免疫,a、b为细胞,c为物质,则b不能识别该抗原,c的产生特点是更快、更多D.若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a为胰岛,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当血糖水平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12、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农药研究的不断深人,微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愈来愈大。某科研团队为探究微生物农药对高寒牧区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选用了A:0.4亿孢子/毫升蝗虫微孢子悬浮剂,B:2.5%绿僵菌复合油剂,C: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粉剂三种微生物农药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表l几种微生物农药对草原蝗虫的防治。药剂防治效果%)7d10d20d30d30dA15.0445.4659.0172.32B60.2685.0179.3465.01C53.0184.1278.2264.12I

防治效果(%)=防治前愉蝗虫数量-防治后蝗虫数量/防治前蝗虫数量×100%

表2残存蝗虫的感病率。药剂感病率(%)7dl0d20d30d30dA57.2662.4765.3870.01B82.4679.3547.7818.13C80.3274.1443.2712.75

感病率(%)=感染蝗虫数量/观察蝗虫总数×100%A.以上三种微生物和草原蝗虫之间可能的种间关系有寄生、竞争、互利共生等B.B和C药剂速效性方面好于A,A药剂在蝗虫长效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C.C施药后,蝗虫死亡高峰在感病高峰之后,可能是因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微生物农药的使用属于生物防治,优点是对环境友好、无需进行安全性评估13、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循环类型,碳循环的过程受到影响,将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B.重金属也参与了物质循环,其循环过程与碳循环过程相同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主要与植被的减少及光合速率降低有关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自然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14、下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C.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D.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15、某自然保护区处于慢慢恢复阶段,人工投入了较多的物质和能量。为了解该自然保护区生物的生存情况,科研机构对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数据如下图所示(单位:103KJ/(m2·a)):。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甲未被利用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生产者12102562933868—初级消费者25288564A192次级消费者6323B1968三级消费者18C10—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自然保护区的结构由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B.流入该自然保护区的总能量为5267×103KJ/(m2·a)C.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的数值为119,“C”的数值为3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7%16、下列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的是()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通过分解(呼吸)作用使能量返回大气中B.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D.大气中的氮气被根瘤菌转化成无机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17、在农业以及畜牧业的生产中,许多措施体现了对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除草降低了种间竞争,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B.利用性引诱剂杀死某害虫的雄虫可降低该害虫的K值C.10万“鸭子军队”出征巴基斯坦灭蝗属于生物防治,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D.增加人工林生物种类和数量可提高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恢复力稳定性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__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9、根据高中生物学知识,用专业术语将表格补充完整:。生物学现象原理吃熟鸡蛋容易消化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_________①中耕松土中耕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_________②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促进根部_________③,从而促进无机盐吸收;促进土壤中分解者_________④,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棉花打顶解除_________⑤现象,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运用群落的_________⑥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20、生态系统:由_______和它的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21、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_______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_______,这其中有些就是利用_______。22、某地经过开垦后;荒山变为树林,注地成为鱼塘。下图表示某鱼塘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山顶和山脚种植了不同的树木;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树林中,A和B两种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互利共生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乙同化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3)若鱼塘的环境条件不变;经过捕捞后,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鱼塘生态系统需要人工不断地添加饲料以维持其正常功能,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为______;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_______。24、_______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5、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6、请阅读资料;并运用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植物生长抑制剂是能使茎或枝条的细胞分裂和伸长速度减慢;抑制植株及枝条伸长生长的一类物质。其中青鲜素又叫抑芽丹,纯品为白色结晶,微溶于水,有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提早结束生长,促进枝条成熟,提高抗寒能力等作用。

【资料2】媒体揭露农民大量使用“膨大素”等植物激素后;有关“激素果蔬”的安全性的争议就从未间断。“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α-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

【资料3】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水果;蔬菜是用植物激素刺激生长发育成熟的。有人认为儿童吃了含有“催熟剂”的水果、蔬菜后;会出现性早熟。

(1)_______(植物激素)也可以抑制细胞分裂。“膨大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

(2)引起儿童性早熟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激素水果”是否会引起性早熟;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①材料:120只___________同种幼小雄兔。生理盐水溶液;雄性激素溶液、普通水果、激素水果。

②步骤: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幼兔的反应特征,并作记录;

第四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7、图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让狗大量饮水(图中箭头a所示)后,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当将25%NaCl溶液10mL,注射入动脉(箭头b)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后,尿量也减少。根据此实验,可以推断:

(1)25%NaCl溶液注入动脉,使_________升高,刺激_______的滲透压感受器,引起_____激素分泌,导致尿量减少。本实验也证明_________中含有这种激素。

(2)如果先将狗的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则图中___时间段的尿量会与上图不同。

(3)给狗注射20%的萄糖溶液10mL,尿量增加,原因是_____。28、河豚毒素(TTX)是一种剧毒的非蛋白神经毒素;能使神经;肌肉丧失兴奋性。为探究TTX的毒性机制是如何对神经纤维或突触产生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并记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组。

对神经组织的处理。

0.5ms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mV

0.5ms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mV

浸润在生理盐水中。

5min

35

35

10min

35

35

35

15min

35

35

35

浸润在TTX溶液中。

5min

30

25

19min

20

10

10

15min

10

-70

-70

(1)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

(2)I组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产生35mV的电位差时;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0.5ms后才能测得到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比较各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推测TTX的毒性机制可能是_________。

(4)比较各组突触前、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从突触结构和功能上推测TTX的毒性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29、下图甲表示人体脊髓反射弧模式图;乙表示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________,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C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从C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若刺激A点,电流计B将偏转_______次;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所以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4)甲图中,提供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必要的实验用具,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单向传导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30、据图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

(1)图甲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该过程属于______免疫。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构成。

(2)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当B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会分化出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化学本质为______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3)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_____免疫而脱落;这是效应T细胞所起作用的结果。

(4)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12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曲线是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曲线是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细胞的作用。

(5)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______。临床上可以切除______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B细胞的分化减弱,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31、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图乙是其中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生物群落包括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其中与图乙中草对应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C属于__________(填“自养型”或“异养型”)生物,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

(2)乙图中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_________;为保护青蛙,人们将蛇杀死,则猫头鹰的数量将________。

(3)已知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kg生物量,需消耗草__________kg。32、为保护动物Y及其栖息地;国家在当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获取了某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自然保护区后,该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动物P能依据动物Q留下的气味猎捕动物Q,动物Q也同样能够依据动物P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其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在P与Q之间的方向是________的。

(3).对该自然保护区鸟类丰富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有73种,主要在灌木中生活的鸟类有42种,主要在草原中生活的鸟类有24种。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种数远多于主要在灌木和草原中生活的鸟类种数,原因是__________。

(4).保护区内动物Y种群(假设该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只有一种生物)的能量流动如表所示。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abcd

动物Y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用表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分析,原因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具有_________的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正确;生物多样性为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提供不可缺少的基因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2、B【分析】【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

出生率是指某一阶段种群内出生个体数与种群总数量的比值;属于种群内个体特征统计值,A错误;种群密度是某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不属于种群内个体特征统计值,B正确;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属于种群内个体特征统计值,C错误;性比率是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属于种群内个体特征统计值,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难度不大.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3、C【分析】【分析】

【详解】

A、据题意,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

B、a作用于y,b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B错误;

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C正确;

D、x、y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D错误。

故选C。4、B【分析】分析题图:在虚线偏上的点,Nt<Nt+1,表示种群数量增加,在虚线偏下的点,Nt>Nt+1;表示种群数量减少。当种群数量高于S时,种群数量都可以回归到S,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

【详解】

A;近亲繁殖会使后代获得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使种群的死亡率增大,因此X点之前,近亲繁殖可能是导种群绝灭的一个原因,A正确;

B、X点表示绝灭点,Nt+1=Nt;增长速率为0,B错误;

C、曲线在X点和S点之间时,Nt+1>Nt;表示种群数量增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正确;

D;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均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S点表示稳定平衡点,数量高于S点时,可以回落到S点,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可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从而使数量回落到S点,D正确。

故选B。5、C【分析】【分析】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中的一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自然条件下的种群由于受到空间;食物、天敌等条件的限制;其种群数量增长后,种内竞争加剧,会限制种群数量继续增加,所以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为S型增长。

【详解】

A、两个岛上的驯鹿不位于同一区域内,因此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

B、由题图可以看出,两个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先增加,再明显下降,均不是S型增长,B错误;

C、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当驯鹿种群数量达到峰值后,地衣被破坏,食物短缺,种内竞争加剧,从而使驯鹿种群数量骤减,C正确;

D、由于B岛面积大,地衣多,与A岛相比,B岛驯鹿种群的K值较大,D错误。

故选C。6、B【分析】【分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

【详解】

在实际环境中,种群的增长呈逻辑斯谛增长,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A选项正确;同一群落内,不同物种在同一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B选项错误;环境容纳量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C选项正确;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故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D选项正确。7、C【分析】【分析】

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2;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诗中描写的有葛藤;黄鸟、灌木等生物,同时山谷包括了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故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C正确。

故选C。8、A【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

物理信息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题干中地震是地球的振动,导致“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等动物表现出的反常的行为,故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过程。故选A。9、D【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白喉抗毒素属于抗体;抗体不能攻击靶细胞,D错误,ABC的叙述正确,本题选D。

考点:免疫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C【分析】【分析】

全身水肿说明组织液增加;尿血说明血细胞通过肾小球过滤到了肾小囊中;尿蛋白说明肾小球的滤过性增加,导致血浆中大分子蛋白质会被过滤到肾小囊中。

【详解】

A;患者肾小球水盐滤过率降低;产生少尿症状,排出的水盐减少,而人体每天从食物和饮水中不断地获取水盐,因此会导致内环境水盐含量上升,A正确;

B;患者血浆蛋白含量逐渐下降;直接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加,加重患者局部组织水肿,B正确;

C;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会影响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会出现波动,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不是保持不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错误;

D;若使用利尿剂;患者尿量增加,可增加水盐随尿液的排出量同时改善肾小球通透性,直至恢复正常滤过功能,水盐、蛋白等物质滤过恢复正常,有利于水盐平衡和血浆渗透压平衡,可缓解患者水肿病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以肾炎性水肿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浆蛋白含量改变为情境考查水盐平衡调节、内环境渗透压和细胞内外液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素养。11、A:B【分析】【分析】

水盐平衡的调节。

血糖平衡调节。

【详解】

A、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可表示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过程,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和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此时a表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重吸收能力增强,但吸水方式不是主动吸水,A错误;

B;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B错误;

C、若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再次体液免疫,则a为记忆细胞、b为浆细胞细胞;c为抗体,浆细胞不能识别该抗原,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更快;更多,C正确;

D;若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a为胰岛,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当血糖水平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D正确。

故选AB。12、B:C【分析】【分析】

1;生物的种间关系: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存,如地衣、根瘤、白蚁与鞭毛虫等;②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③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④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分析图表:由表1可知;药剂A在第30d达到最大防治效果,药剂B和C在第10d达到最大防治效果。由表2可知,使用药剂A后,蝗虫的感病率在第30d达到最高,使用药剂B和C后,蝗虫的感病率在7d达到最高。

【详解】

A;以上三种微生物有防治蝗虫的作用;可见它们和草原蝗虫之间的种间关系不可能是互利共生,最可能的种间关系是寄生,A错误;

B;由表1可知;药剂A在第30d达到最大防治效果,药剂B和C在第10d达到最大防治效果,由此可见,B和C药剂速效性方面好于A,A药剂在蝗虫长效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B正确;

C;使用药剂B和C后;蝗虫的感病率在7d达到最高,使用药剂B和C在第10d达到最大防治效果。可能是因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B、C施药后,蝗虫死亡高峰在感病高峰之后,C正确;

D;微生物农药的使用属于生物防治;优点是对环境友好、但仍需进行安全性评估,避免微生物对人畜产生不利影响,D错误。

故选BC。13、A:B:C【分析】【分析】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

【详解】

A;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不仅仅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A错误;

B;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而重金属,比如贡等有毒物质通过迁移和转化从而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的变化形式来进行物质循环,B错误;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煤和石油等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植被破坏等原因引起的,C错误;

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产者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是自然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D正确。

故选ABC。14、A:B:C【分析】【分析】

每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去路: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流向分解者,④未被利用。

【详解】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低竞争低捕食,所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A正确;

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导致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B正确;

C;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使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较少,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

D;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未被利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D错误。

故选ABC。15、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各营养级同化能量的去路有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分解利用和未利用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分析题表可知;甲为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

【详解】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错误;

B、该自然保护区流入总能量=生产者的能量+人工输入的有机物能量,为1210+256+2933+868+192+68+12=5539×103KJ/(m2·a);B错误;

C、表中“甲”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初级消费者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A,A=868-252-88-564+192=156×103KJ/(m2·a);次级消费者未被利用的能量为B,B=156+68-63-23-19=119×103KJ/(m2·a);三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C,C=19+12-18-10=3×103KJ/(m2·a);C正确;

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级营养同化量×100%=156/(868+192)×100%=14.7%;D正确。

故选CD。

【点睛】16、A: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详解】

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通过分解(呼吸)作用使能量返回大气中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A正确;

B;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错误;

C;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描述的是生态系统中生物行为信息的传递过程,C正确;

D;大气中的氮气被根瘤菌转化成无机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描述的是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ACD。17、A:B: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

【详解】

A;农田除草降低了杂草与庄稼的竞争程度;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

B;利用性引诱剂杀死雄虫;改变了性别比例,降低了出生率,但没有改变K值,B错误;

C;鸭子捕食蝗虫属于生物防治;可以避免过多使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C正确;

D;增加人工林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可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从而使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错误。

故选A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略

【分析】【分析】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点睛】【解析】内环境稳态19、略

【分析】【详解】

高温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中耕松土能去除杂草;避免杂草与农作物竞争阳光;水分和无机盐等,还能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促进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也可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增加无机盐的含量。

棉花打顶为解除顶端优势;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使棉花多开花;多结果。

果树和草菇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立体农业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解析】被蛋白酶水解竞争有氧呼吸分解作用顶端优势空间结构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21、略

【解析】①.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②.生物防治,③.信息传递的作用。22、略

【分析】【分析】

通过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示意图和不同营养级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来回答相应的生态学习题。生物群落中不同的生物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的现象称作群落的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群落中不同生物之间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等关系;能量的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呈现相对平衡时,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1)在不同水平位置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称作群落的水平结构,山顶和山脚是不同的水平位置,因此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获利,彼此对对方有利的生物关系。

(2)根据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分析;对于一个生物的同化量(乙)而言,其能量的流动方向有: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流向丙和丁),还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除此以外部分的能量未被利用。

(3)种群S型增长的K值称作环境容纳量;影响S型增长的因素是环境因素(包括食物;水、天敌、栖息地空间等),与此时种群的种群密度无关,因此若环境不变捕捞前后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

(4)鱼塘生态系统中因捕捞造成大量鱼类生物输出;因此对于输入的能量和物质都要增大,持续不断地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点睛】

本题是生物的生态学知识点的考察,通过能量金字塔来完成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的相关问题,难度适中,多为一般性的概念考察,在做题时需要通过题干与知识点结合来处理具体的问题。【解析】水平(空间)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传递给丙和丁、用于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分解者不变环境条件不变,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不变由于捕捞造成池塘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出大于输入,所以要不断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以维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23、略

【解析】①.抵抗力稳定性②.恢复力稳定性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群落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5、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五、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6、略

【分析】【分析】

植物激素指的是由植物体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故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不全部依赖于激素的调节。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治落花落果等。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含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移植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含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各部分都能合成乙烯。

实验设计满足的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的一般步骤:(1)分组编号,(2)进行不同处理,(3)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脱落酸(植物激素)也可以抑制细胞分裂。“膨大素”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从而使果实体积增大。

(2)引起儿童性早熟的物质时性激素;其化学本质是类固醇。

(3)由分析可知:设计实验时需要对无关变量进行一致且适宜处理。

①故材料选择应该是:120只长势;体重和年龄相同的同种幼小雄兔。

②步骤:第一步;分组编号:将兔子平均分为A;B、C三组,并分开进行饲养;

第二步给不同处理:A组兔子喂食普通水果+生理盐水溶液;B组兔子喂食普通水果+雄性激素溶液,C组兔子喂食生理盐水溶液+激素水果;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B组为条件对照,C组为实验组。

【点睛】

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设计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理清题目中的研究项目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点。【解析】脱落酸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类固醇长势、体重和年龄相同的将兔子平均分为A、B、C三组,并分开进行饲养A组兔子喂食普通水果+生理盐水溶液,B组兔子喂食普通水果+雄性激素溶液,C组兔子喂食生理盐水溶液+激素水果27、略

【分析】【分析】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产生,运送到垂体后叶暂时储存,当机体渗透压升高,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让狗大量饮水(a)后尿量先逐渐增加最后处于稳定;注射25%NaCL(b)后尿量先急剧下降然后上升并趋于稳定;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提取物(c)后;尿量也先急剧下降然后上升并趋于稳定,但是后两者下降的水平都高于实验起始的尿量水平。

【详解】

(1)将高浓度的2.5%NaCl溶液10mL注射入狗的颈动脉(b)后;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垂体后叶提取物(c)也能够引起类似的尿量变化,说明脑垂体后叶中含有这种激素(抗利尿激素)。

(2)如果先将狗的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则机体将不能释放抗利尿激素,因此图中120分钟~210分钟(b与c之间)的尿量会与上图不同。

(3)给狗注射20%的萄糖溶液10mL导致血糖浓度升高;滤到肾小囊后,超过了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使肾小管腔内溶液渗透压升高,妨碍水的重吸收,因此尿量增加。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渗透压条件下的水盐平衡的条件过程和机理,能够分析渗透压降低、渗透压升高、垂体后叶提取物引起的尿量变化的原因,判断其中有关的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解析】血浆渗透压下丘脑抗利尿脑垂体后叶120分~210分(或120分~180分)血糖浓度升高,滤到肾小囊后,超过了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使肾小管腔内溶液渗透压升高,妨碍水的重吸收28、略

【分析】【分析】

1、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动作电位形成原因Na+内流形成。

2;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收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详解】

(1)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

(2)由表中信息可知:I组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产生35mV的电位差时;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在0.5ms后也产生35mV的电位差,说明产生了动作电位,此时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借助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释放;扩散及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都需要一定时间,故在0.5ms后才能测得到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浸润在河豚毒素中的神经组织,其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降低,推断河豚毒素TTX可能作用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进入神经元受到抑制。

(4)据上分析可知;由于TTX可能抑制钠离子进入神经元,使得动作电位的峰值减小,进而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同时TTX也可能干扰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或破坏突触后膜受体,导致突触前;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减小。

【点睛】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Na+内流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释放、扩散及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TTX可能作用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进入神经元受到抑制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或干扰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或破坏突触后膜受体29、略

【分析】甲图是一典型的人体脊髓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从图中可看出,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乙图中C为突触部分的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冲动只能由前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后一个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即:单向传递。在乙图中若刺激A点,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指针要偏转两次。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细胞中ATP量不足),则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内负外正的状态,说明离开了ATP,带电离子就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要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单向传递,也就是说只能由前一个神经元传递给后一个神经元,而不能由后一个神经元传递给前一个神经元,所以,先用电刺激②(或②上一点),测量④上有无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④(或④上一点),测量②上有无电位变化就可以了。【解析】(1)⑤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树突膜或胞体膜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2主动运输(4)先电刺激②(或②上一点),测量④上有无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④(或④上一点),测量②上有无电位变化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30、略

【分析】【分析】

图甲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图乙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