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88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份盟约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最有可能是()A.德国和俄国B.俄国和奥地利C.英国和法国D.德国和奥匈帝国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是,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冷战”时期,其至成为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这主要是因为A.美苏的国家利益趋同B.第三世界逐渐崛起C.美苏军事上势均力敌D.联合国的居中调停3、启蒙主义者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A.《巴黎圣母院》B.《寂静的春天》C.《人间喜剧》D.《西风颂》4、在启蒙运动中,有一位思想家反对分权、反对代议制,主张通过“公意”的专政来保障公民的“自由”。这位思想家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5、【题文】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6、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争取睦邻友好C.加入世贸组织D.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7、“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能够应证此话的是()A.二府三司、火药、交子B.交子、指南针、活字印刷术C.火药、理学、通判D.造纸术、理学、指南针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下方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7月发行的一枚邮票;它最大的历史价值在于()

A.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抗战的立场态度B.表明美国认为美中制度具有共同性C.佐证当时美国承认的中国政治版图D.佐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9、下列史实发生在汉代的是()A.推广铁犁牛耕B.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炼钢C.制作青花瓷D.使用曲辕犁10、17、18世纪,英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派遣满载白银的船只来到亚洲,把印度的棉布、中国的丝绸及瓷器运回本国。英国一直苦于找不到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货物,直到19世纪早期大规模鸦片贸易的兴起。由此可知A.鸦片战争后英国不再购买中、印货物B.18世纪英国使用贵金属购买中、印货物C.英国通过贩卖鸦片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处境D.工业革命前英国已经形成对华贸易的优势11、下列有关邓小平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②属于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③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岁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法西方改善民主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1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关于这次“大会表述正确的()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就是国家主人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14、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B.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5、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商品经济的发展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华师一附中某班课外历史研究兴趣小组以中国近代以来外交发展历程为主题;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的演变”展览活动,下面是该班某同学设计的样稿:

第一部分:篇。

阅读下表;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条约名称历史影响《南京条约》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在坚船利炮的打击下,被迫开放一条窄窄的缝隙。A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荡然无存了B北京完全处在帝国主义的军事控制之下,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第二部分: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积极同周边邻国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外交舞台出现了“中国身影”,发出“中国声音”。

第三部分:与世界朋友的“握手”篇。

(注:图1是毛泽东与斯大林握手;图2是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图3是江泽民与英美法俄等五大国元首握手)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据第一部分;根据有关提示,填充表格中A和B相应内容。并根据根据表格内容,依据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给该部分取一个标题。

A____B____C____

(2)据第二部分;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身影”,发出“中国声音”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

(3)据第三部分;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4)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历史性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图3“群握”图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7、《资政新篇》是资产阶级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____(判断对错)1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们都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____(判断对错)19、井田制、租佃制,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耕地资源配置制度。租佃制是改革井田制的结果,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2000多年,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要经营方式是租佃制度。这种制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春秋后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丧失,“公田不治”,土地关系逐渐走向私有化,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改变旧的剥削方式,招揽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作为自己的“私属徒”,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从中收取地租,租佃制度由此产生。这就是董仲舒说的自商鞅变法后,土地得以买卖,小民破产者无以为生,“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情况。所以中国古代的地租,从租佃关系产生之日起,就由实物地租占支配地位。而实物地租的基本形态是分成租制,主佃分成的比例通常是“见税什五”。———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材料二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浸透农村,促使封建经济趋向解体和农民的阶级分化,分化出萌芽状态的自由劳动者和农业资本家出现了一些棉、桑、蔗、果树园艺等专业种植区,形成地区间的生产分工江苏一亩烟田所需人工,“可抵水田六亩,旱田四亩”。江西新城县,烟田所需人工数倍于稻田。四川内江县民种蔗榨糖,“其壅资工值十倍平民”。宋元时代,主佃间在法律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佃农被剥夺离开土地的自由。地主对佃农迫害致死,仅罚烧埋银数两了事。明清时代租佃关系的变化,在经济关系方面表现为封建依附关系的松解,在法权关系方面则表现为由封建等级关系向“凡人”关系的过渡。———摘编自李文治:《论中国地主经济制与农业资本主义萌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租佃制的特点和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租佃制的变化并分析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影响。20、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曾试图通过变法走上富强之路,但两者结果却截然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注:“上喜选”与“蒸汽船”谐音)——日本民谣材料二“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日落紫禁城》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尤注意于求富,繁殖物产、保护本国物产为先务,观其学校,分门别类,亦骎骎乎有富强之势。——黄遵宪材料四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五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归纳中日两国这两次变法的共同背景。____(2)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知识分子对日本明治维新哪些领域的改革更为推崇?____(3)材料四中,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____(4)据材料五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场改革要取得成功应着重关注哪些问题。21、“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光荣革命’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其“收效”主要体现在A.恢复了召开议会的传统B.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22、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文学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____(判断对错)23、“时代的引领者”--启蒙思想家。

。启蒙思想家基本观点弗朗索瓦。阿鲁埃。

他以笔名(1)而闻名他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该思想家的政治主张是(2)洛克他提出的“(3)”学说为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4)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卢梭他非常激进,彻底摒弃了对君主政体的幻想,要求为全体人民争取全部政治权利,为此强调“(5)”。培根他提出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永恒性,成为近代“(6)”的始祖。(7)“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他们自己的人格从承当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集体身上。”问题:在空格中补充信息。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6)____

(7)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4、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____。(判断对错)25、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6、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蒸汽时代机器的普及。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5分)29、【题文】(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节选):

(1)公开缔结和平条约;(9)根据民族的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的疆界;(10)允许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实现自治;(11)恢复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在自治的基础上有不受干涉的发展机会,同时规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发为自由航道:(13)创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国家,并以国际条约保证波兰的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4)国家不分大小,签订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家的联合机构。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威尔逊外交政策的支柱和基础。(4分)

(2)战前美国推行孤立主义外交,但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体现了其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原因。(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德国和奥匈帝国,因为意大利与德国;奥匈帝国同属于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属于三国协约,故D项正确.

故选D.2、C【分析】本题考查对美苏冷战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争、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综上可知,C符合题意,正确;A明显错误,两国的国家利益不可能趋同,排除;B与美苏冷战主旨背离,排除;D明显不是美苏冷战的核心特征,排除。故选C。【解析】【答案】C3、C【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人们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可知这种文学是强调冷静地观察现实和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这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浪漫主义代表,排除;B项是1962年在美国问世,是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同材料信息时间及风格不符。故选C。【解析】【答案】C4、C【分析】根据所学;卢梭的“人民主权”与题中的:通过“公意”的专政来保障公民的“自由”相符,故C正确;

A主张君主立宪制;由此可知他不反对代议制,故A错误;

B主张分权;故B错误;

D强调理性和公民自由的权利;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主张;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启蒙运动的影响:

①欧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③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④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卢梭:法国人,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主要思想为阐述“天赋人权”,提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是思想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解析】【答案】C5、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相对简单;从材料“某学堂因废八股”;“此乃当今皇上旨意”可以看出这是维新变法时期,此时的皇帝是光绪帝。故选C。道光帝生卒年代是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咸丰帝是在1850-1861年在位;宣统帝是在1909年-1912年在位。

考点:维新变法。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在文化教育上的内容。维新变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是在政治上,裁汰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在经济上设立农工商总局,发展经济;在文化上设立京师大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西方思想等。【解析】【答案】C6、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考查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迁移、运用能力.【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故D项正确.

A项是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不是主要目标,应排除.

BC两项则是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应排除.

故选D.7、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火药:概况:

①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

②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③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评价: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解析】【解答】火药发明于唐朝时期;不符合“宋代”的时间限制,排除AC项;

指南针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造纸术最早出现于汉代,不符合“宋代”的时间限制,排除D;

B项中三项发明都出现在宋代;故B正确.

故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A|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了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为战胜轴心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联盟内部的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作战目的也不完全一样.英美集团企图的打败德、意、日的同时,严重削弱苏联和各国的人民革命力量.因此,在反法西斯联盟内部一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解析】【解答】邮票左右上方分别印有美国总统林肯和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头像;林肯头像下印着其著名讲辞“民有;民治、民享”,孙中山先生的头像下则印着“民族、民权、民生”,中美两位伟人放在一起,并以中英文纪念“七七”抗战、宣传三民主义,ABC均可体现,故ABC正确;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但无法从图片信息反映,故D错误.

故选ABC.9、A|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农业与手工业发展概况,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铁犁牛耕自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以来,在汉代得到了推广,A项正确;B项提及的是东汉时期的冶铁鼓风装置——水排,正确;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可知C项错误;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江东地区,排除D。故选AB。【解析】【答案】AB10、B|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17、18世纪,英国、荷兰等国用大量白银购买中、印货物,故B正确;英国大规模的鸦片贸易是为了扭转贸易不利局面,故C题意;AD与材料信息和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C。【解析】【答案】BC11、B【分析】略【解析】【答案】B12、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体现了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在理论指导上有局限性.康有为借发挥孔子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的道理.【解析】【解答】注意材料信息;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说明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故①正确;

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说明主张效法西方改善民主,故③正确;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说明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故④正确;

②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故选B.13、A|C【分析】【分析】本题以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人数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第一届全国人大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解析】【解答】A;材料中指出“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故正确;

B;材料未涉及权力规定事项;故排除;

C;由材料中“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故正确;

D;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不是唯一的机关,故错误;

故选AC.14、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成果,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析】【解答】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别从政治;法法律角度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不算其成功,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也不算辛亥革命的成果.

故选BD.15、C|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提及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与题干“宗教提供借口”不符,排除;B项提及的是殖民扩张,题干信息并没有提及,排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急需扩大国内外市场,同时,通过开辟新航路获得的黄金是扩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可知CD两项正确。故选CD。【解析】【答案】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近代屈辱外交篇【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2)本题考查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外交;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3)本题考查“一边倒”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4)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5)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析】【解答】(1)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列强与中国签定的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的掌握情况.依据表格中第二行的内容“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荡然无存了”可知该条约是《马关条约》,它签定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依据表格中的第三行内容“北京完全处在帝国主义的军事控制之下,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可知这是《辛丑条约》内容的影响.再结合这三个条约内容与影响,可得出近代中国屈辱史的结论.

(2)第二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外交政策及外交重大活动的掌握情况.依据教材上新中国五十年代外交的史实回答即可.回答时要注意时间性,不要把其他年代的内容回答出即可.依据时间顺序有: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代表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地位出席日内瓦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主张.

(3)第三问;有关于据第三部分,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的问题,首先要看懂图片内容,然后依据其内容进行分析回答.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中苏关系,是“一边倒”;第二幅是中美关系的改善,第三幅是新时期与许多大国发展新型外交关系的内容.有关于它的积极意义是什么的问题,可依据前边的答案逐一进行分析其积极意义.

(4)第四问;有关于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的问题,可依据第三问的分析进行回答.也可以依据图片上的时间信息进行分析,可知是中美关系的重大突破.有关于促成这次历史性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的问题,其实质上是要求回答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有哪些,回答时需要从中国与美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整理.

(5)第五问;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概括与分析能力.注意图片上的人物是江泽民,时间是21世纪,由这些信息可知是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中国外交关系,世界局势发展的特点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作为世界大国中一极的中国与众多大国建立了不同的外交关系.依据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即可.

故答案为:

(1)(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标题:近代屈辱外交篇。

(2)①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1954年周恩来代表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地位出席日内瓦会议.

③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主张.

(3)“一边倒”.

积极意义:有利于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有利于争取苏联的经济援助;有利于壮大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4)中美关系改善.

主要因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中国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

(5)合作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政治日益呈现出多极化趋势.17、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政新篇》.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解析】【解答】《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故答案为B.18、对【分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判断题,考查学生对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职能的掌握.【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是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特点.故该题是正确的.19、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早期租佃制的特点和产生的背景,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即可得出“农民与地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中国古代的地租,从租佃关系产生之日起,就由实物地租占支配地位”即可得出“以实物地租为主”的结论;第二小问“产生的背景”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春秋后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丧失土地关系逐渐走向私有化,井田制遭到破坏”即可得出“春秋后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不断壮大,分封制和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新兴的地主阶级”即可得出“地主阶级势力不断增强,并占有大量土地”的结论,此外,结合相关所学还可以从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作答。(2)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租佃制的变化及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在经济关系方面表现为封建依附关系的松解,在法权关系方面则表现为由封建等级关系向‘凡人’关系的过渡”即可得出“由宋元时的地位不平等、人身自由受限制向明清时依附关系松弛、地位平等转变”的结论;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促使封建经济趋向解体和农民的阶级分化”即可得出“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使封建经济趋向解体和农民的阶级分化”的结论,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出现了专业种植区,形成地区间的生产分工”即可得出“推动了农业专业化和区域分工的发展”的结论,此外,结合相关所学还可以从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速了租佃制的瓦解、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粮食的供需矛盾产生等角度思考作答。【解析】(1)特点:以实物地租为主;农民与地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背景:春秋后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不断壮大,分封制遭到破坏;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渐推广,生产力逐渐提高,私田被大量开垦,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地主阶级势力不断增强,并占有大量土地。

(2)变化:由宋元时的地位不平等、人身自由受限制向明清时依附关系松弛、地位平等转变。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使封建经济趋向解体和农民的阶级分化;推动了农业专业化和区域分工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速了租佃制的瓦解;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粮食的供需矛盾产生。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分析、认知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明确题干“共同背景”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紧扣材料一信息“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提及的是美国佩里叩关,打开日本国门,即“黑船来航”事件。根据材料二信息“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提及的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综上,分析、认知,不难把握到答案,即外来侵略加深民族危机,推动国内改革。(2)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分析、认知的能力。紧扣材料三信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尤注意于求富,繁殖物产、保护本国物产为先务”,可知提及的是经济领域;紧扣材料三信息“观其学校,分门别类,亦骎骎乎有富强之势”,可知提及的是教育领域。(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戊戌变法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四中的“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色”,由此分析、认知,总结出康有为的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依据材料四中的“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由此分析、认知,总结出康有为的理由: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4)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及对改革的总体认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准确归因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五信息“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以及“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等,分析、认知,把握到以下方面:急于求成、未能平衡各方利益。关于第二小问,紧扣五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组织答案:可以借鉴别国经验、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改革应循序渐进,不应该急于求成、要考虑多方利益等。【解析】(1)共同背景:外来侵略加深民族危机。(2)领域:经济领域、教育领域。(3)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且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4)原因:急于求成,未能平衡各方利益。问题:改革可以借鉴别国经验,但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改革应循序渐进,考虑多方利益。21、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收效最好“体现了“光荣革命”的直接效果和历史意义。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1701年通过了《王位继承法》。颁布这些法令的目的在于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其结果是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所以答案选B。A与题意无关,C是君主立宪制的发展,D和工业革命之后议会改革有关,与本题无关,排除。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解析】【答案】B22、错【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后期,一方面是人与环境冲突的悲剧色彩更显著,另方面是人的“物化“现象日趋严重,欧洲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一是30年代“静悄悄地走上历史舞台“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经过20年的发展之后,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期;二是随着人们对环境和遗传作用认识的深化,自然主义文学也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三是巴黎公社革命直接产生了公社文学,这是无产阶级文学继宪章派文学之后的继续和发展;四是各种非理性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也纷纷出现在欧洲的文坛上.一时间流派纷呈,但主潮仍然是批判现实主义.【解析】【解答】题干材料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文学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于是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故本题错误.23、伏尔泰开明专制政治分权说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唯物主义霍布斯【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真正信仰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新的政权.【解析】【解答】(1)伏尔泰是弗朗索瓦•阿鲁埃的笔名.

(2)伏尔泰主张开明专制.

(3)“为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洛克提出了政治分权说.

(4)“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是孟德斯鸠的思想.

(5)卢梭主张人民主权;主权在民;民主共和.

(6)”他提出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永恒性“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

(7)“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他们自己的人格从承当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集体身上.”是霍布斯的思想.

故答案为:

(1)伏尔泰.

(2)开明专制.

(3)政治分权说.

(4)孟德斯鸠.

(5)人民主权;主权在民;民主共和皆可.

(6)唯物主义.

(7)霍布斯.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是识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故答案为:×25、A【分析】【分析】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故题目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垄断组织,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根据“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此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第二次了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题干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五、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7、第一种观点: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材料的观点;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

理由: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西方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