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集训-第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必考点专练_第1页
2022《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集训-第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必考点专练_第2页
2022《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集训-第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必考点专练_第3页
2022《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集训-第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必考点专练_第4页
2022《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集训-第10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必考点专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考点专练一、选择题(2021·德州一模)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削减 D.流淌沙丘向绿洲侵袭2.导致图示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浇灌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A.①③⑤ B.②③④C.①④⑥ D.③⑥解析第1题,由于用水量增加,直接导致下游河流流量削减。第2题,导致荒漠化的自然缘由:地表掩盖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植被掩盖率差。人为缘由(打算作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重视环保。答案1.C2.B3.下图为我国某沙漠地区沙漠化景观斑块重心变化示意图,关于该地不同沙漠化景观斑块重心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部以极重度沙漠化为主,东部以轻度沙漠化为主B.沙漠化向东北方向延长C.轻度沙漠化景观斑块重心主要向东北方向迁移,其迁移距离最大D.中度沙漠化景观斑块重心主要向西南方向迁移解析读图并结合图例可推断,我国西部以极重度沙漠化为主,东部以轻度沙漠化为主,不同程度沙漠化景观斑块重心移动方向不同,如极重度沙漠化景观斑块重心向西北迁移,轻度沙漠化景观斑块重心主要向东北方向迁移,且迁移距离最大,中度沙漠化景观斑块重心主要向西南方向迁移。答案B下表是贵州省典型石漠化争辩区特征对比数据表,据此完成4~5题。争辩区地貌类型海拔(m)坡地比例(%)气候类型年降雨量(mm)石漠化等级人口密度(人/km2)农业进展模式鸭池高原山地1320~173544;25温凉潮湿863潜在-中度513粮食种植红枫湖高原盆地1240~145030;10潮湿1200轻-中度259生态畜牧花江高原峡谷440~141073;41干热1100中-强度147经济林注:坡度比例是基于GIS平台从地形图上提取的,分号前后分别为>15°和>25°坡地。4.贵州省石漠化形成的主要缘由是 ()A.气候干旱 B.山地地形C.石灰岩地质 D.水土流失5.下列关于争辩区的治理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漠化治理方法相同,但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农业进展模式B.植树造林、生态修复是石漠化治理的核心C.生态畜牧和经济林模式能带来良好的经济与水土保持效益D.强度石漠化区域应以水土保持、封禁治理为主解析第4题,贵州省位于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表格中显示争辩区降水量均在800mm以上,气候潮湿,排解A;山地地形与石漠化的形成没有确定的关系,B错误;石灰岩地质会导致流水溶蚀作用显著,地表水缺乏,与石漠化相关,但不是其主要缘由,C错误;降水丰富,且地势起伏大,加上植被破坏等综合影响,导致水土流失严峻,是形成贵州省石漠化的主要缘由,D正确。第5题,依据题目信息推断,三个不同的争辩区,地貌类型、海拔、坡地比例、气候、石漠化等级、人口密度以及农业进展模式均存在差异,因此在治理不同争辩区的石漠化时,需要接受不同的治理方法和方式,以确保治理的有效性。答案4.D5.A读各种森林类型在不同坡度下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m3/hm2)统计表,回答6~7题。坡度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杉木林阔叶林混交林灌木林毛竹林经济林平坡881.84846.07950.791063.88952.54724.131011.791167.11缓坡839.36841.27956.901190.42834.80677.761092.071158.72斜坡797.05824.26942.211140.70857.60716.26852.491142.20陡坡695.22784.00945.971133.48915.44685.38883.121164.80急坡675.82687.05913.531055.53701.76662.66862.24-6.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的森林类型是 ()A.阔叶林 B.毛竹林C.经济林 D.马尾松林7.下列关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能抬高地下水位,加速水循环②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③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④不同类型的森林由于树冠、根系的差异,其水源涵养的力气不同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第6题,依据表格数据可推断,在平坡、斜坡、陡坡的条件下,经济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都是最大的,在缓坡条件下,其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仅次于阔叶林,故经济林是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最大的森林类型。第7题,若地下水位较低,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可以抬高地下水位,若地下水位已经较高,则无法再抬高地下水位,①错误;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除了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外,还包括对地表径流的截留以及植物根茎对地下水的截留等,②错误;森林能起到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的作用,③正确;结合表中信息即可推断④正确。故选B。答案6.C7.B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03%。结合江西省地图,回答8~9题。8.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峻的缘由包括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全年降水丰沛③土质疏松,多黄土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9.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土壤盐碱化加重 B.湖泊淤积C.河床抬升 D.水旱灾难加剧解析第8题,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江西省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导致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第9题,水土流失会使泥沙在河流与湖泊沉积,使得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致使河湖调蓄洪水力气减弱,水旱灾难加剧。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于地下水位高、蒸发旺盛的地区。答案8.D9.A(2021·南阳一中高三月考)下图为我国黄河三角洲示意图。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该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读图回答10~12题。10.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缘由可能有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程度减轻②干支流兴修水库,拦蓄大量泥沙③毁林开荒,植被掩盖率降低④人类过度引水,使下游水量削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东营市曾经盐碱地广布,主要是由于 ()A.地势较低洼,河水带来大量盐碱物质B.旱涝交替频繁,盐碱物质渐渐累积C.工业生产过程中,盐碱物质排放量高D.耕作历史悠久,盐碱物质积聚地表12.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B.净化水质,为城市供应直接饮用水源C.调整气候,转变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D.疼惜野生的动植物,疼惜生物多样性解析第10题,毁林开荒,植被掩盖率降低,只能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泥沙含量增大,三角洲面积增加,所以③错。第11题,河水是淡水,不含大量盐碱物质。东营市曾经盐碱地广布,实际上在工业生产之前就是盐碱地。该处土地在耕作时已经进行了改良,所以耕作历史悠久不是盐碱地形成的缘由。旱涝交替,会使低洼积水区的地下水位上升,旱季时水分蒸发掉,盐分在地表积聚,形成盐碱地。第12题,湿地的生态功能可以涵养水源,但不能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含量。湿地有净化水质的功能,但湿地的水不是城市直接的饮用水源。湿地可能调整气候,但不能转变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湿地生态系统有相应的生态群落,疼惜湿地,也就疼惜了生物多样性。答案10.B11.B12.D二、综合题13.(2022·南昌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甘肃省及其四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2021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加快转型进展建设国家生态平安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处,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图中甲、乙两地既属于季风区,又属于内流区的是________。(2)依据材料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分析甘肃省成为国家生态平安屏障的缘由。(3)甘肃省为加快转型进展建设国家生态平安屏障综合试验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提示:资源方面、经济结构方面、人口方面)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两条分界线即可推断。第(2)题,依据题干中提示,结合材料中信息从三个角度分析即可,关键是表述处于交界处的位置。第(3)题,加快转型进展建设国家生态平安屏障综合试验区,就是要使该地生态建设得更好,人为活动要削减对环境的干扰。答案(1)乙(2)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处;甘肃省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处;甘肃省地处内流区与外流区的交界处;草原和荒漠及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地位重要等。(3)节省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人口有序转移等。14.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学问,完成(1)~(3)题。重点开发区是指有确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气较强、进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当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力气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需把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力气作为首要任务,应当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下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图中甲、乙和丙阴影区分别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1)简要分析甲区域为重点开发区的有利条件。(2)图中乙是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说出该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并说明限制其开发的缘由。(3)丙区的主要生态任务是荒漠化的防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解析第(1)题,重点开发区是指有确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气较强、进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当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因此应围绕这些方面对甲地进行合理分析。第(2)题,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力气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需把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力气作为首要任务。应当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因此应围绕这些方面对乙地进行合理分析。第(3)题,丙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该地区资源丰富,但森林和水资源不足,因此在开发利用中确定要留意合理支配水资源,进展节水农业;营造绿洲边缘的防护林;在绿洲外围设置沙障;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强药材开发管理;禁止过度开垦;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过程中重视环保等。答案(1)甲区域位于天山北坡(麓)地区,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加之冰雪融水补给,水资源较丰富,环境承载力较强;(绿洲)农业发达;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便利;城市密集,城市化(工业化)基础好。(2)乙区的重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该地区森林、山地草原宽敞,植被掩盖率较高;水资源丰沛,是额尔齐斯河等河流的发源地;目前草原超载过度,草场植被遭到破坏;对北疆地区绿洲开发、生态环境疼惜和经济进展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3)合理支配水资源,进展节水农业;营造绿洲边缘的防护林;在绿洲外围设置沙障;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强药材开发管理;禁止过度开垦;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过程中重视环保等。15.(2021·贵阳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材料一黄土高原地处半潮湿、半干旱地带。本区人口承载力低于30人/平方千米,其中北部低于10人/平方千米,而其实际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此,如延安地区为47人/平方千米,榆林地区为64人/平方千米,有的县甚至超过100人/平方千米。人口严峻超载,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材料二下表为黄土高原某地1978~2007年相关统计资料表。统计项目1978年2007年耕地面积(万公顷)4.04.6森林、草原比重(%)1810气温年较差(0°C)3336年降水量(毫米)440380水土流失范围小大粮食平均亩产(千克)160150粮食总产量(万吨)9.610.5人口(万人)3240(1)30年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当地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缘由是什么?(3)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与黄土高原地区有何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